书城文学不可放弃的努力
43943700000045

第45章 细心

150年前的一个圣诞节,一位英国男孩到商店选中了一双“深蓝色”的袜子,将其作为礼物高高兴兴地送给了母亲。

可是母亲接过礼物后不满意地说:“孩子,你太不懂事了,难道你不知道我们的信仰是禁忌这种红色吗?”

“我买的明明是深蓝色的袜子!怎么会是红色的呢?!”小男孩奇怪地问。

小男孩找来哥哥做裁判,可哥哥也说袜子是深蓝色的。

母亲见小男孩更加不服气,就让他去问邻居。结果邻居们异口同声,都说袜子是红色的。

这件事引起了小男孩的深思:为什么母亲和邻居都说袜子是红色的,而我和哥哥却认准是深蓝色的呢?他得出推论:很可能是自己和哥哥的眼睛有毛病——对颜色的辨别有问题。小男孩进一步推想,还有没有其他人的眼睛也有同样的毛病呢?

男孩长大以后,经过调查和研究,写出了《论色盲》的科学论文,第一个提出了色盲问题。这个因研究眼疾而成名的小男孩,就是对气象、物理和化学三科都做出不少贡献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色盲症以他的名字命名——“道尔顿症”。

同道尔顿一样,俄国著名生物生理学家、1904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也有一双慧眼。

巴甫洛夫有一条实验犬,叫茹其卡。由于反复进行条件反射实验,茹其卡常从嘴里流出大量的胃液。胃液流到它的身上,本来应对皮毛有较强的腐蚀性,但茹其卡却安然无恙。

这是什么缘故呢?

巴甫洛夫让一名青年学者观察分析,但却一无所获。后来,巴甫洛夫亲自观察到茹其卡睡觉前总是把墙上的石灰抓下一层,一块一块地铺垫好,然后躺在上面。他明白了,茹其卡的铺垫物有通风透气和干燥的功能,因而起到了防止腐蚀的作用。

巴甫洛夫将观察的收获告诉青年学者时说:“如果没有细心的观察,视而不见,虽然有眼睛,却等于盲人。”

随后,巴甫洛夫在自己实验室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的座右铭:“细心,细心,再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