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如何减轻压力
43747100000054

第54章 读书使你的人格更加完善

工作累的时候,我们有看不完的电视节目,有奇趣无穷的网络世界,有永远也玩不完的电子游戏,还有广播、电影、各种俱乐部、迪厅、沙龙、康乐宫……但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就看着柔和的灯光,品一卷书,你会发现这也是一种放松自己的方式,并且感觉十分美好和奇妙。

但是有人说时间不够用了,虽然是双休日,八小时工作制,还有那么多长假,仍然觉得自己的时间太少。这点儿时间,哪能排得下我们满满的日程表:泡吧,跳舞,打牌,上网聊天,咖啡馆约会,“情人节”要买花,“圣诞节”要寄卡,还想到海南三亚的沙滩上去晒日光浴……

其实,我们也并非贪玩的人,我们有很多正事要做:炒股,换汇,做汽车和房地产生意。各种应酬,开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还有连年过节到领导家和关系户那里联络感情……

车子、房子、票子,一个也不能少,车子要好了再好,房子要大了再大,票子要多了再多!

压力不断增大,似乎再也没有读书的心情了。

事实上读书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因为读书不但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还是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生活,以至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的非常好的方式。

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所谓读书,是广义上的“读书”,也许我们用学习这个词更为恰当。我们今天可以读纸质的书,也可以读“电子书”、“网络书”、“音像书”。总之,可供我们学习的一切“书”,我们都可以读。

读书,或者叫学习,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法宝之一。人非生而知之,都是通过后天的直接实践和读书学习获得知识的。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比,后者占的比重更大。利用书籍,我们能使自己在短暂的人生中,学习那些超出自己所能体验的数个世纪之前的智慧。17世纪的丹麦医学家巴兹林说过:“假如世界上没有书的话,就没有神、没有正义、没有自然科学、没有完美的哲学、没有文学……而且。世界上的一切,都仿佛在黑暗之中。”

一本好书通常是作者多年或一生智慧的结晶,我们以短短的几小时或几天的时间来换取这些智慧,真是一件幸运的事。爱迪生说:“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胜的人的礼物。”我们应该这样来提高读书的自觉性。

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人已指出,是知识经济的时代。1991年,美国企业界就有人认识到知识价值和知识资本的重要性,认为“现在资本意味着知识,而不仅仅是金钱。”世界财富将转移到知识资源掌握者手中。

人类正在脱离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主宰权。

在今天,谁没有知识,谁就可能被淘汰。知识当然要通过实践来最终学到,但除了没条件读书的人外,完全靠在实践中摸索,那是愚蠢的人的做法。当然,书本知识要和实践结合,但不读书,又从哪里得来书本知识呢?

有远大志向、渴望为人类做出大贡献的人自然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就是我们一般常人,要求职,要胜任工作,要想挣钱,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足够的知识也是不行的。我们羡慕计算机软件人员的高薪,但要知道,他们是靠知识才挣来不菲的报酬的。为拥有专业知识,他们付出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远比我们要多。你要去做财务总管吗?你怎能不懂财务的知识?你要在股市上赚钱,你就应该有起码的证券知识。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电子商务、资本运作、企业管理、国际金融……你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你就得读书,就得学习。知识的更新非常快,你必须有终生学习的心理准备。

一切东西都可以满足,金钱,住房,汽车,享乐……只有读书和学习不可以满足。在这方面,要永远不知足。

徐特立说:“任何一种容器都装得满,惟有知识的容器大无边。”

有人说:“我已经有了够花几辈子的钱.我干吗还要读书学习?”当然,你可以不读书了,但你今后的人生必定是庸人的人生,愚人的人生。宋人王安石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这个“贵”,是指气质的高贵,人品的高贵。你愿意当一个没有知识修养的土老财吗?

古人讲:开卷有益。读专业书,有益于自己的工作。读杂书,则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读优秀的人的书,则可以培养自己高洁的情怀。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谨,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严,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话精辟地说出了读书对人的修养的益处。

也有人说:“我也想读书,可实在是没有时间。”真没有时间吗?鲁迅说:“我是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在读书写作上了。”雷锋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你挤就会有的。”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他读书是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

抽点时间读书,惟有知识可以让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我们了解了读书的作用,那么究竟如何读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读书要有选择

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我们必须学会这样的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的读物。”俄国另一位作家居格涅夫说:“不要读信手拈来的书,而要严格加以挑选。要培养自己的趣味和思维。”读书要有选择,不仅是因为书籍很多,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更重要的是书籍中良莠不齐。不加选择地读书,很可能读了一堆“垃圾书”。不但白白浪费精力,还使自己思维混乱、趣味变得低下。在图书的选择上,可以听听父母、师长和名家的推荐意见。在美国,就有为中学生规定的20多部必读书,其中文学、哲学、自然科学都有,还包括《共产党宣言》。中国教育部门也为中学生规定了一批必读书,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古典名著。其实这些书,对于那些没读过的成年人。也是值得一读的。

(2)读书的面不要过于狭窄

读书的目的有多种,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消遣,有的人是为了学习实用知识,也有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人生。从读书的最佳目的讲,我们应该在消遣和实用之外,更注重人生的充实。这就不是只读些武侠小说或会计知识就可以了,优秀的文学和社会科学读物、科普读物和哲学读物也应该读一读。这样读书,能使我们开阔视野和心胸,有助于人格的完善。读书也不要只读自己偏爱的作者一家的书。鲁迅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读书要消化

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是图“眼饱”。这就如同吃了许多食物,胃部却没有消化吸收,只会对身体有害。徐特立说:“我读书的方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的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的东西,必须‘经常’、‘量力’才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哑口无言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而不会从死字母中吸取思想的人,也是哑口无言的。”

(4)精读和泛读

为了解决书多和时间精力有限的矛盾,聪明的读书人都采取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办法。就是对于必须读的书仔细阅读,而对于只需大致了解的书则稍粗略一些。陶渊明好读书,他的方法是对已知的内容或不重要的内容“不求甚解”,而对于重要的内容或有新意的内容则“每有全意,欣然忘食”。鲁迅一生读书很多,除了许多书他是精读外,对其余的书则采取“随便翻翻”的办法。但无论是“不求甚解”还是“随便翻翻”,泛读也绝不是不动脑子的机械读书,而是应注意其中的闪光点,一有发现,这闪光点的部分就会成为精读的内容。这种读书方法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作为读书经验尚少的人,还是应以精读为主,宁可初期读得慢一些,也不可“一目十行”地囫囵吞枣。

读书还有许多好的经验,如作读书笔记、摘录、背诵好的文章等,如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书是书,输是输;有书不会输,输的不会是书;输了要认输,不要认书:看书不会输,不看书就会输;怕输的人看见人家看书他也看书,看书的人喜欢别人看书,他一点也不怕输;怕输就不能无书;无书不怕输也会输;无书又怕输肯定输了又输。

读书吧!“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而“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后人。(培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