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问路都是日常生活中时常会遇到的事情,但是,问路也是需要讲究礼仪的,不能毫无礼貌地乱问,否则,可能会被询问者吃一个“闭门羹”。
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上面画的是一个年轻人,不懂礼貌,没有教养,他在路上遇到一位老人,大大咧咧地向老人问路说:“喂,老头子,到前庄还有多远?”
老人看了看他,抬起手中的拐杖说:“还有3‘丈’远。”
年轻人一听,不屑地笑了,说道:“道路都是论里的,你怎么论丈呢?”
老人说:“论礼?论礼,你应该管我叫爷爷,我打你3杖才能告诉你。”
这幅漫画旨在告诉人们,说话不讲礼貌,连简单的问路也会碰钉子。
由此可见,待人接物讲文明、有礼貌在我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美称的文明古国中的重要性。
维维和好朋友强强一起去科技馆,按照之前预知的路线乘车,可是到了换乘站的时候却因为道路改修不通车了,他们只好多走了一段路去寻找公交车,只是周围连个指示牌都没有,该去哪儿找呢?另外,因为地处较为偏僻,周围行人也很稀少,他们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两个人只好离开车站,然后找人问路。
走了几步后,他们见前面有个步行的阿姨,便上前问道:“阿姨您好!我们想去科技馆,可是这儿道路改修,不通公交车了,您能告诉我们该去哪儿坐车吗?”
这位阿姨微微一笑,告诉了他们该去哪里乘车,两个孩子连声道谢,然后高高兴兴地去找公交车了。
在我们出门的时候,即使带着地图,即使有GPS定位,也免不了有些时候需要问路。如果我们像前面故事中那个年轻人一样没有礼貌地问路,那么被询问的人就会觉得没礼貌;而如果像维维和强强这样问路,那么人家自然会乐于告知。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教导孩子,问路是在向别人寻求帮助,所以一定要有礼貌地问路。
1.告诉孩子问路一定要使用文明用语
前面我们说过,问路是向别人寻求帮助。当我们向别人打听道路,先要礼貌地打声招呼,比如:“您好!不好意思打扰一下”,或者“麻烦问你一下去……怎么走?”
如果我们是骑着自行车或者乘车的时候需要问路,那么就该先下车,然后礼貌地向别人询问。
假如我们向正在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问路,那么不要贸然打扰,而应在旁边等一下,在其稍微闲下来的时候再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询问的人是在室内,那么我们要先敲门,待对方同意后再进行询问。
2.问路的时候一定要用尊敬的称谓
在本节内容里,前面故事中的那个年轻人不懂得礼貌的称谓,结果碰了钉子。我们应该告诉孩子,问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貌称谓,根据对方的年龄给予适当的称呼,比如“阿姨”、“叔叔”、“老奶奶”等,然后再进行询问;当问过后,不管对方能不能为自己指明道路,都应该说声“谢谢”。
3.当自己被询问时,要礼貌对待问路者
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别人问路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应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认真、仔细回答。假如自己不清楚,那么就要跟对方说:“很抱歉,我不知道,你再问问别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