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常常会举办一些活动,例如开学、毕业、校庆等。由于参加的人数多,为了保证活动的有序、顺利进行,客观上要求每个同学都能严格地遵守纪律,顾全大局,遵守礼仪。
除了客观上的要求之外,每个学生应从主观上认识到认真遵守典礼仪式的重要性,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参与者。
这天,侃侃所在的学校召开迎新生集体大会,一向活泼好动的侃侃信誓旦旦地对周围的同学说:“这次迎接新入学的小弟弟小妹妹,我们要给他们做好表率,好好表现。”
可是,就在校长在台上讲话的时候,侃侃却将本来的好动性格展露无遗,他禁不住跟左边的同学说说话,跟右边的同学推推胳膊、碰碰肩膀。
侃侃的动作被站在离他座位不远处的班主任徐老师观察到了,徐老师有意识地走到侃侃能看得到他的地方,待侃侃抬头的时候,正好可以注意到老师在盯着他。
在被老师“瞪眼”之后,侃侃乖了很多,不再和两边的同学说笑打闹了。
看上去,侃侃这样的行为实在让人头疼,往小了说,影响周围的人,也有损他自己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一个人表现得不好,还有可能有损整个集体的形象。这样的学生,怎么会让老师喜欢、受同学欢迎呢?!
1.孩子需要遵守的典礼礼仪规范
去会场的时候,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按照班级顺序有序入场、就座,不要迟到也不要早退。当典礼开始后,要认真听讲,不要与周围的同学说笑打闹,更不要随意走动。
如果自己要上台发言,那么一定得注意自己的走姿和站姿,另外表情也要温和自然,领奖的时候要双手接过奖杯或奖品,并向颁奖人鞠躬致谢。如果活动时间太长,自己有任务或特殊情况需要提前离开,要主动向老师请假,并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离开。
2.升国旗时应该遵守的典礼礼仪
升国旗是每个学校都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我们知道,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升旗的时候,全体同学都要列队整齐,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奏国歌的时候要立正、脱帽,并行注目礼,直到升旗完毕。
家长应让孩子知道,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或者嘻嘻哈哈、东瞧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