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学礼仪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43743100000050

第50章 告诉孩子不要急匆匆地挂电话

有一则广告,里面的小男孩和奶奶通电话,嘴巴飞快地说出几个字,还没等奶奶跟他说话就说了句“奶奶再见”,然后迅速挂掉了电话,只剩下电话另一端的奶奶无限的失落。

我们想一下,如果这个孩子能够和奶奶多说几句话,哪怕只是听奶奶说几句话,或许老人的心里会好受一些。

然而现实中,类似这个小男孩的孩子却不在少数,他们不考虑电话那端人的感受,只是自顾自地把话说完,然后就迅速挂掉电话。殊不知,这样不但会让对方感到很突兀、很失落,甚至很莫名其妙,还会让对方觉得这个孩子缺乏教养、没有礼貌。

毋庸置疑,任何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这样评价。既如此,那么我们就要防患于未然,早一些教导孩子懂得打电话应该遵守的礼仪。

松松是个五年级的男孩,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文明礼貌。

但是以前的松松有个缺点,就是总毛毛躁躁的,比如说,他问同学今天有什么家庭作业,同学刚给他说完,他就“啪”的一声先挂上电话。

再比如,有一次远在国外的叔叔打来电话,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松松接的电话。由于叔叔习惯了在接通电话后用“hello”来打招呼,可是松松一听是个“外国腔”,就没答理,“啪”的一声把电话给挂断了,叔叔只好打了松松爸爸的手机才取得联系。

事后,爸爸告诉松松,以后做事不要太毛躁,这样有可能会误事,也会引起别人的误会,甚至不愉快。就拿接到叔叔电话这次来说,即使听着“像个外国人”也不必马上挂断电话,而是看看对方接下来说什么,如果不懂也不要忘了说句“再见”。

听了爸爸的教导,松松后来改变了不少,现在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急于挂掉电话的毛躁男孩了。

事例中的松松要不是爸爸的及时引导,可能还会一直毛躁下去,接电话的时候可能永远是那个急匆匆地挂掉电话的孩子。

可见,孩子这棵幼苗长成什么样,家长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接电话的礼仪,能够让和他通过电话的人都夸这个孩子懂礼貌,那么作为父母的就从现在做起,好好引导一下孩子吧。到那时,你的脸上该多有光彩呀。

1.告诉孩子挂电话之前先说结束语

电视台的播音员、讲台上的演讲家在结束的时候都会说一些类似“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的结束语,其实通电话的过程也是如此。没有谁正说得很热络的时候冷不丁挂断电话,要挂断之前往往是把要说的事说清楚,这个时候就需要结束语“出场”了,比如“今天就先聊这么多”、“时间不早了,你早点儿休息吧”,等等,这种话会把谈话的气氛引至结束交流上来,对方也就明白该说再见了。接着再说“再见”,最后挂断电话,整个通话过程就算圆满结束了。

2.告诉孩子牢骚话忌出口

有的人不管不顾,常常忽略了电话线的另一端还有耳朵在听,就一股脑儿地说一些牢骚抱怨的话,对刚才和对方的交谈大肆批评。这种话很可能会通过听筒传入对方的耳朵,从而引起对方的不快,不利于彼此关系的建立和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