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学礼仪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43743100000005

第5章 好的坐姿成就孩子得体之美

孩子们的一天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的,因为他们要坐着听课,坐着写作业、吃饭,等等。而坐也是生活中的基本礼仪之一,它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美。

一个孩子如果有好的坐姿,那么不但会让自己的身体发育更加良好,而且还会凸显出稳重端庄、自然大方的美感。而一个坐姿不好的孩子,即便在其他方面很优秀,也难以成就自身的得体之美,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因此,我们一定不要小瞧了孩子的坐姿,拥有正确、优雅的坐姿是训练孩子礼仪的必修课程,是不容忽视的。

历史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关于“坐”的故事:

一位新上任的官员前去拜访一位身为当朝大臣的同乡。不巧的是,拜访的当天,天空下起大雨,等他到同乡家里的时候已经浑身湿透了;而更不巧的是,这位官员没在家,小官员扑了个空,不过他坚持等下去,就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三个时辰过去了,同乡还没有回来,而此时天色已晚,这位官员只好起身告辞,打算改日再来拜访。

没想到,他刚离开不一会儿,那位同乡就回来了,他询问家中仆人是否有什么事,仆人把同乡前来拜访的事说了一遍。

这位大臣看了看椅子下面的两个清晰的鞋印,顿时大吃一惊,问仆人说:“他下午就坐这里?”仆人回答道:“是呀!就坐这儿。”听到这儿,这位大臣惊喜地吩咐仆人:“快!快!快去把他追回来!我们家乡要出大人物了!”

的确如这位大臣所言,几年后,那位拜访过他的小官员真的成了朝廷重臣,他就是曾国藩。

难道这位大臣会算命吗?当然不是!他之所以做出如此判断,就是因为见到同乡在椅子上坐了3个时辰、在椅子下留的两个清晰而干爽的鞋印,因为这必定是心性坚定、不急不躁的人才可能做到的,正所谓“坐如钉石”。

曾国藩用一副“坐相”向身为大臣的同乡看到了其坚毅的心性和沉稳的心态,而这也正是他自身素质的折射。也正是因此,他才成就了后来的伟业。因此,作为家长,如果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练就安定、沉稳的形象及将来有一番大的作为,那么就有必要从现在开始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坐姿。

1.课堂上孩子应该具备的坐姿

首先头部要正,与地面垂直,同时让腰背部挺直、身体微向前倾,两脚自然地平放在地上。

2.公共场合孩子应该具备的坐姿

在公共场合,孩子的坐姿可以较为放松一点儿,但入座的时候要稳重端庄,不可以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乱响,更不可将脚踏在场前排的桌子上。

3.乘坐汽车时孩子应该具备的坐姿

有的孩子在乘坐公共汽车时往往会和身边熟悉的小伙伴打闹或者搂肩搭背,这样都是不雅观的。我们应该提醒孩子:乘车时,不能将身体靠在旁座人的肩上,手也不能搁在旁座的靠背上,腿更不可以跷到旁边座位的前面。坐下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碰了他人,要赶紧表示歉意。

4.一些不该有的坐姿

①不要将双手乱放。坐下来后,应把双手放在大腿上,切忌将手夹在双腿之间。如果身前有桌子时,双手则可以自然地放在桌子上,单手或者双手放在桌子下面,抑或是双肘支在面前的桌子上,都是不雅观的行为。

②用脚蹬踏其他物体。就座后,双脚自然放在地上就可以,千万不要向后蹬踩椅子腿,也不要用脚在其他物体上乱蹬乱踩,这些坐姿都是非常失礼的,会严重损害自身的形象。

③对于女孩子来讲,不要两膝分开,两脚呈八字形;对于男孩子,不要让双脚脚尖朝内,脚跟朝外,呈内八字形。

④双手抱在腿上。使用这种坐姿也是分场合的,如果在家里等私人空间,双手抱腿会让人感到轻松、惬意。可是在公共场合,这种坐姿会给人懒散、不雅的感觉,所以,家长们应告诫孩子不要在公共场合使用这种坐姿。

⑤不停地抖腿。很多孩子甚至包括很多成年人都有这样的习惯。但这是不值得提倡的,这种坐姿会让他人感到心烦意乱,容易给人留下不稳重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