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学礼仪的第一本书“小橘灯”亲子学堂丛书
43743100000028

第28章 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意识到父母的艰辛

“我家那个小公主,每天早上刷牙连牙膏我都要给她挤好,否则她就不刷,真是没办法!”“我家那个小少爷,玩过的玩具到处扔,从来不知道收拾,姥姥都成了专门跟在他屁股后面捡玩具的了。”“真不知道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娇贵,让他做点儿家务比登天还难,想想我们小时候可不是这样”……

类似体现着家长们或抱怨、或无奈的话时常会响在我们的耳边。可是家长们自己是否想过,孩子不做家务,难道和做父母的一点儿责任没有吗?你是否曾经想过,孩子还小,做家务会累着?或者孩子学习任务太重,还是不要让他做家务了?事实上,正是家长对孩子的娇惯,才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殊不知,这样不但让孩子形成凡事依赖大人的习惯,而且也不会体会到父母的艰辛。相反,如果我们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则会让孩子理解生活的不容易,意识到自己曾经的无理要求给父母带来了麻烦。

所以说,为了培养孩子爱父母之心、体谅父母之情,我们有必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娜娜是个11岁的大女孩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变得越来越爱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她换衣服的频率越来越高。

衣服换得勤了,可是洗衣服的活,娜娜却始终不做,全由妈妈来完成,这无形中增加了妈妈的负担。妈妈意识到这样下去问题的严重性,她决定和娜娜谈谈。妈妈说:“娜娜,妈妈每天上班,下班后还要做家务,很忙,也很辛苦,你现在已经是11岁的大孩子了,可以做一些事情了。妈妈希望以后你的衣服都由你自己来洗。如果你忘记的话,就只好穿脏衣服了。”

听了妈妈的话,娜娜很痛快地点点头,一点儿情绪都没有。

一周的时间眨眼便过去了,妈妈发现洗衣机里塞满了娜娜的脏衣服,她很生气,于是很严厉地批评了娜娜,娜娜答应妈妈下次不会忘了。接下来的一周,妈妈发现娜娜的脏衣服更多了,连洗衣机里都已经放不下,而娜娜则直接把它们堆在自己的卧室里、衣柜里。

妈妈没有责备娜娜,但也没有帮她洗,而是采取了冷处理的办法,她决定用对此置之不理的方法来好好教育教育女儿。

这样一来,娜娜只好把曾经穿过的衣服里比较干净的拿出来换着穿,可终于有一天,她实在找不到一件可以穿的比较干净的衣服了。至此,娜娜终于决定自己洗衣服。当她把一件件衣服洗干净后,娜娜发现,原来洗衣服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

从那之后,娜娜的衣服都是由她自己来洗,也时不时帮妈妈做一些其他的家务,娜娜不但没感觉累,反而体会到很多快乐了。

看得出,娜娜妈妈的做法是聪明的,她用“冷处理”的方法促成了女儿自己动手洗衣服及做家务的行为。如果不是妈妈这样做,恐怕娜娜还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也就无法形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为家长,很有必要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劳动的观念,即使两岁大的孩子,也要逐渐培养他懂得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衣之类。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应当成为有能力独立做大部分家务活的帮手,比如负责决定家庭菜单和简单的烹调、收拾与打扫房间,等等。

实际上,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也是正确的劳动态度得以培养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如果在孩子的记忆里除了书本知识而缺乏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体会,那么将很难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

1.根据年龄,为孩子布置家务活

我们不要为了训练孩子做家务而让一个3岁大的孩子拖地板,也不要让一个5岁大的孩子扛米袋。换句话说,我们得根据孩子的年龄,给他们布置合适的家务活。比如,3岁大的孩子可以用百洁布擦拭茶几上的灰尘,也可以用鸡毛掸子清扫椅子之类的大型坚硬物体。到了4岁,孩子可以承担浇花、收拾自己小衣服的责任了。再大一点儿的时候,孩子就可以管理自己的用品了,比如收好自己的玩具、整理床铺,等等。到了八九岁以上,就可以学着做菜、洗衣服,等等。

2.新鲜感和持久度,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让孩子总是用同样的方法做同一件事,那么对于好奇心强烈的他们来讲,可能会感到乏味,做家务活的积极性也就会降低。

所以,这需要父母们给孩子安排家务的时候要把握新鲜感和持久度之间的平衡。比如,一个4岁大的孩子一会儿是“厨师助理”,喜欢拿着各种瓜果蔬菜,一会儿又是卫生“保洁员”,可以帮爸爸妈妈扫扫地板。除了要孩子体会到乐趣之外,更要让他们能够长期地承担某些工作。比如,让孩子照顾几盆花,每天给花浇水,这种定期地浇水和看护有助于孩子形成持久的习惯,从而养成持之以恒的能力。

3.不要对孩子所做的家务活吹毛求疵

孩子的劳动能力毕竟没有大人那么强,做起家务活来也就没有家长那么完善,甚至有时候还会出错。对此,父母不必去责怪孩子,而应该学会接受孩子做事过程中不完美的地方,并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