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有家长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小孩子才多大,就知道爱臭美了,今天要穿这个,明天要穿那个的,真是难伺候!
的确,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的孩子早已比家长们的童年时代“爱美”许多,可是,他们毕竟还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对于该怎么穿着打扮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这就需要家长多为孩子做一些指导,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怎么穿,知道怎么穿才是最合适的、最美的。
去年9月1日,聪聪到新考入的中学报到,当他看到“初一新同学报到处”的牌子时,就和陪他同来的妈妈一起朝那边走去。等到离牌子还有两三米远的时候,一个穿着高跟鞋、留着披肩发的“女士”也正走过来,聪聪微笑着对她说:“老师您好!请问我们初一(三)班应该在哪个队伍里排队?”
谁知,对方不但没有回答聪聪,还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了看他,并耷拉着脸说:“你才小学毕业,没想到眼睛就近视得这么厉害啊,看好了,我可是个学生,不是老师!”
聪聪顿时感到很不好意思,忙低下了头,这时候旁边正在排队报到的同学开始起哄,聪聪的妈妈赶紧向那个女同学道歉。
从那之后,这个女同学居然有了一个“雅号”——聪聪的老师。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这位打扮入时的女同学让聪聪“误会”了。也难怪,在那么多穿着朴素的同学面前,乍一出现这样一个时髦女生,怎么能不让人误会呢?
我们知道,穿衣打扮虽说是“表面功夫”,但它也是给别人第一印象的重点。作为孩子,穿着就该是孩子样、学生样,如果像这位时髦的女生似的,自然会让别人觉得很“另类”。
尽管如此,这样的同学在校园中却并不罕见。总结起来,这些孩子的穿着打扮不文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不够洁净”,比如衣服脏了不及时换洗、吃饭喝水时容易把食物弄到胸前,鞋子脏兮兮,甚至臭烘烘的。
其次就是“不够整洁”,比如有的孩子穿衣服松松垮垮,扣子不系好,皮带、鞋带随便弄一下,或者歪戴帽子,或者忘了拉裤子拉链,等等。
再者就是“缺乏美感”,比如有的孩子想起什么穿什么,上公交车非要穿跳舞的小裙子,或者穿着军训时的迷彩服去参加隆重的生日宴会,或者学习大人的模样,穿不符合学生特性的奇装异服,等等。
对于这样的孩子,尚需父母及老师的教导,培养其适合学生的穿衣打扮的好习惯。
1.让孩子的衣服鞋帽始终保持整洁
不管在什么场合,衣服保持整洁是首先要做到的。在学校里穿校服,而非奇装异服。另外,所穿的服装一定要平整,而不是皱皱巴巴的,要将里面的衬衣束进腰间,并系好皮带。
2.告诉孩子穿戴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年龄
有个别孩子就像事例中的那位女孩似的,穿着打扮只顾追求时髦,而不考虑是否符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份。其实,对于这一点,家长是可以给孩子引导和监督的,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要求:
①告诉孩子在家以外的场合不穿背心、拖鞋。
②女孩穿着不要学习成年女性,不要佩戴手链、项链、耳环等饰物,更不要涂脂抹粉、化妆文身等。
③不要为了“增高”而穿带根的鞋子,孩子应多穿球鞋或平底鞋,并注意系好鞋带。
④引导并监督孩子按学校的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不留长发。
⑤让孩子注意上课时的仪表,比如即使再热也不要随意打开衣服的纽扣,更不要脱鞋“晾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