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沧桑的尼罗河
43737200000022

第22章

亚历山大:寻找湮灭的奇迹

纵观世界所有河流,尼罗河恐怕是最无私、最慷慨的了。它不但滋润了数千公里的荒漠,还孕育了如此辉煌的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这还不够,在行将流入地中海之前。它又拼劲全力,在埃及的海滨流灌出一大片绿洲。这片地域辽阔的尼罗河三角洲,堪称埃及最富庶的地区,而在绿洲的最北端,尼罗河与地中海合力缔造出一座美丽的城市——亚历山大。

一、希腊人的拖勒密王朝

1.亚历山大大帝的杰作

公元前332年,一支马其顿大军,在他们年轻的统帅——亚历山大大帝的指挥下,从小西亚一路南下,打进埃及,开始了对这块土地的征服。当地人对波斯帝国的统治深恶痛绝,因此并没对亚历山大的军队进行抵抗,相反,对武功赫赫的亚历山大充满了敬意,把他视为太阳神的儿子,尊他为法老。

亚历山大大帝决定在埃及建立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他在前往埃及锡瓦绿洲朝拜太阳神阿蒙时,途经地中海滨的拉库台同村,看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下令以他的名字在这里建设一座城市。他当时想要画下城市的规划,手头正好没有笔,因此借助谷粒来规划城市的大局。他的占星术士将这当作为这座城市将会像谷物一样繁华的预兆。很快,这座城市就建立起来了,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所在地。

但亚历山大并没有在埃及做过多的停留,他将事务交给手下拖勒密将军,继续着他的征服世界之梦。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步兵4万和骑兵7千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军,在尼尼微附近的高加米拉展开了与波斯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决定性战斗。公元前331年10月1日清晨,亚历山大率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之军进入战场,熟练的运用其机动灵活的“马其顿方阵”,最终战胜了强劲的对手。

亚历山大乘胜东进,占领了东方最大的城市、古代东方的文化中心巴比伦,并为自己加了一个称号——“巴比伦及世界四方之王”。此后,亚历山大又率兵从巴比伦出发,势如破竹地占领了波斯帝国的首都苏撤、波斯波利斯和矣克巴塔那等三座都城。大流士三世逃至北方的大夏,被大夏的总督比索斯杀死,弃尸于路旁。最终还是亚历山大在追赶途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并将其送回波斯波利斯,厚葬于波斯皇陵墓。至此古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都灭亡了。马其顿军队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领土,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起来。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经安息(帕提亚)、阿里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

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他还企图征服恒河流域,但是经过多年远途苦战,兵士疲惫不堪。由于印度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之疟疾的传染,毒蛇的伤害,兵士拒绝继续前进,要求回家。亚历山大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公元前325年7月从印度撤兵。

公元前324年,其陆军回到波斯利斯和苏萨,舰队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随后返抵巴比伦,东侵即告结束。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发高烧身亡。靠武力征服建立起来的庞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也随之瓦解,帝国被他的四位将领瓜分。

值得庆幸的是,这位伟大的征服者在埃及所建立起来的亚历山大城,在其后的上千年间,仍是整个地中海乃至全世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熠熠光辉。

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亚历山大城成为新建立的拖勒密王朝的首都。在该王朝历代统治者的努力下,这座城市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完善,使它成为当时的“世界中心”,宫殿林立,庙宇纵横,尤其是那里的灯塔和图书馆,举世闻名,亚历山大灯塔还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亚历山大图书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后来,阿拉伯的史书上这样描绘亚历山大城:“……白色大理石反射的月光令城市如此明亮,以至于裁缝不用灯光就能把线穿入针孔。进城时,士兵遮住眼睛以防大理石反射的炫目的光芒。这片城市有4000个宫殿,4000个浴室,400个剧院……”

2.拖勒密王朝

在公元前323年6月,曾经创造了马其顿这个继承了旧波斯帝国所有领土并且进一步扩张的新兴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突然死在了巴比伦。5个月后,他的一个将军,拉格斯的儿子拖勒密,以新马其顿国王阿里戴乌斯(腓力三世)任命的总督的身份出现在了埃及。

阿里戴乌斯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同父异母的弱智兄弟,而当时马其顿帝国的实权掌握在以骑兵领袖帕迪卡斯为首的曾经为亚历山大大帝效力的那些军事首领们手中。

伟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死后的那些日子里所发生的一系列权力斗争,至今仍然云山雾罩,迷雾重重,让人困惑不已。可以确定的是帕迪卡斯被指定为帝国的最高摄政,当总督们聚集起来并且签定了一个重新分配权力的协议时,他是在巴比伦最有权力的一个人。在那个充满疑问和困惑的时刻,拖勒密很快很坚定的发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埃及。

帕迪卡斯,或者是军官们组成的委员会,以那个低能国王的名义把他垂涎已久的埃及封给了他。拖勒密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他已经可以看见阴霾的巴比伦,来到了安全的埃及。

在处理其他事之外,马其顿在巴比伦的军事首领们决定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体应该埋葬在锡瓦绿洲他神圣的父亲阿蒙神的圣殿里。他们中的一人,阿里戴乌斯,至少被委任建造一辆灵车并且安排一个空前宏大的送葬车队。而拖勒密很快认识到,如果他能控制马其顿人的伟大英雄——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体这个在人们看来具有特别力量的神物,那么他已经在想象中规划好的埃及领地的声望将大大的提升。埋葬亚历山大的最自然的地方莫过于马其顿国王们的王城——埃迦伊,马其顿王朝的故土。

但是拖勒密已经先走了一步。当帕迪卡斯还在小亚细亚的时候,阿里戴乌斯已经和拖勒密达成某种谅解,把送葬车队开上了从巴比伦到埃及的大道。如果亚历山大的遗体能到达锡瓦绿洲,不管怎样,它必须首先经过孟斐斯。拖勒密带着一支强大的护卫队在叙利亚和灵车队会合,并且控制了灵车队。当到达孟斐斯的时候,它不再继续向锡瓦绿洲开进。这样,拖勒密控制了亚历山大的遗体。

但亚历山大大帝的遗体在孟斐斯安息了40年后,直到亚历山大里亚的亚历山大陵墓完工才将其迁入。

公元322年底,在亚历山大几个大将之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安提帕特和克拉特鲁斯起兵反对帕迪卡斯。起因是安提帕特之女尼西娅本已与帕迪卡斯订婚,但当亚历山大大帝之母一奥林匹娅丝提议将其女、亚历山大大帝的亲妹妹克里奥帕特拉嫁给帕迪卡斯时,帕迪卡斯就撕毁了与尼西娅的婚约。安提帕特一怒之下发动了战争。

而与此同时,勇敢的拖勒密在公元前322年的年底,孤身来到昔兰尼地区并且取得了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权。

公元前321年春天,帕迪卡斯被暗杀。胜利的反帕迪卡斯联盟军事领袖们于公元前321年秋天在北叙利亚的特里帕拉迪苏斯签定了一个新的条约,重新分配了权利。拖勒密对埃及和昔兰尼的统治权得到确认。

帕迪卡斯死后,胜利者开会推举安提帕特为监护人,把宫廷移往马其顿。但安提帕特不久去世,安提柯被宣布为亚洲的将军。马其顿、亚洲、埃及分处在不同统治者的控制之下,帝国的裂痕加深了。安提柯一心想把整个帝国或帝国内尽可能多的地区置于己手,因此遭到其他竞争者的忌恨,但反对他的同盟者之间也互相拆台。战火从亚洲蔓延到欧洲,最后又烧回亚洲。腓力三世和亚历山大四世先后在残酷的王位斗争中被杀。

公元前306年,安提柯称王,次年,拖雷美、塞琉古也相继称王。亚历山大帝国不仅从实际上,而且从名义上都不复存在。

公元前301年,安提柯与塞琉古、吕辛马库斯、卡山达(安提帕特之子)组成的联盟在弗里基亚的伊浦苏斯展开了一场大血战,安提柯兵败阵亡。他的领土被胜利者瓜分,伊浦苏斯之战标志着大帝国统一梦想的彻底破产。

从此,虽然一些地区的主人有所变化,但马其顿、西亚、埃及三足鼎立的大局已定,它们走上了基本相同、但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在继位者的混战中,拖勒密的势力得到加强,他巩固了对埃及的统治,扩大了地盘,建立了以希腊一马其顿殖民者为主要统治力量的拖勒密埃及王国。

公元前305年,拖勒密自称埃及国王,即为拖勒密一世,从此享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权力,也因此享有以往埃及法老们所拥有的一切尊号。

依靠富庶的尼罗河流域提供的经济实力,拖勒密王朝与塞琉古王国、马其顿王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公元前3世纪,拖勒密埃及与塞琉古王国争夺巴勒斯坦与南叙利亚一带,先后发生五次战争,史称“叙利亚战争”。这场战争以塞琉古王国的胜利告终。长期的战争消耗了拖勒密埃及的国力,加之内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激化,从公元前3世纪末叶起,它就进入了衰落时期。

拖勒密王朝把原马其顿的具有军事民主制遗风的君主制与埃及古老的法老专制统治相结合,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国王把埃及视为个人的私产,他是国家的化身。政治、军事、财务甚至宗教大权都掌握在他一人手中。国王的权力因国王崇拜而加强。国王不仅死后被追认为神,而且生前也在寺庙中奉作神明崇拜。国王主要依靠马其顿人、希腊人进行统治,高级官员都由皇亲国戚及国王亲信充任。他们或担任财务官,或担任将军。财务大臣位同宰相,是仅次于国王的最有实权的人物。马其顿的武将对于地方民政的管理往往不大得心应手,所以出现了马其顿的军事贵族与当地大贵族的合流。

拖勒密王朝保持了过去的州(诺姆)的区划,上、下埃及大约分为40个诺姆。诺姆之下分为县,县下为村。每一级都有专门的官吏管理。诺姆的总督(州长)是当地人可以觊觎的职位,但已失去了许多重要权力。军队驻屯在全国各地,诺姆的真正首长是由希腊一马其顿人充任的将军。他负责维持秩序,也许还主管刑事案件的审判。他对财务不能插手,财务权归另一财务官。

僧侣阶层力量的强大,是古埃及历史的特点,但在拖勒密统治时期,祭司集团的地位有所下降。国王是神的全权代理人,寺庙土地被收归王有,寺庙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国王及其行政官员的监督下进行。国王是最高立法者。由于两种民族并存,国内实行两种法律。一种适用于希腊人,一种适用于当地人。若案件涉及到双方时,则组成混合法庭。虽然国王的宫廷表面上讲希腊语,穿希腊服装,不与当地人通婚,但君主的权力超过了从前所有的马其顿国王,上承埃及法老的统治。拖勒密国王不鼓励建立新城,可能是为了不让城市的自治削弱君王的权力。但希腊人多居于城市,特别是亚历山大里亚、诺克拉第斯和托勒迈伊这三个希腊和希腊化的自治市中。

为扩大商业利益,加强对外贸易,拖勒密二世时(公元前282一公元前249年)修通了往昔法老开工未竣的连接红海与尼罗河的运河。他还派人开发非洲东海岸,建立了一连串远达索马里的据点,派出海军、卫戍队保证商路的安全。当时的进出口贸易十分活跃。埃及输出谷物、亚麻布、玻璃、奢侈品;地中海的金属、木材、大理石、紫色染料,南阿拉伯和印度的肉桂、药物、香料等都源源不断地流入埃及。

国王们把通过税收、垄断、贸易搜刮到的财富,一部分用于维持庞大的政府官僚机构和军队,一部分供应宫廷的消费,还有一部分用来扶植文化事业。拖勒密王朝虽以武力开国,却附庸风雅,慷慨解囊,对文化事业抱有浓厚的兴趣。都城亚历山大里亚取代雅典成了地中海最大的文化中心,城中有国王兴建的博物园和藏书70万卷的图书馆。

优厚的待遇,高贵的社会地位,便利的研究条件吸引了各地的许多学者。亚历山大里亚的学者利用希腊和东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在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物理学、数学、文学、史学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追忆亚历山大图书馆

当年赫赫有名的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西讨,建立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据说以他命名的城市有34座,其中埃及的亚历山大市最为有名,是当时地球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后来“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在此演绎传奇,因为那时埃及帝都就在亚历山大。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感叹于尼罗河两岸的美丽富饶,便下令在河口处建造了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一生不可一世、攻城掠地无数的亚历山大,折服于古埃及的文明。

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他的继承者极大地发展和完善了这座城市,使它成为当时的“世界中心”,宫殿林立,庙宇纵横。

尤其是亚历山大城的灯塔和图书馆,遐迩有名,亚历山大灯塔还被评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而图书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

尽管亚历山大灯塔“贵”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在对辉煌的古埃及文化贡献上来说,与灯塔同时期建成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其意义与价值或许更胜于灯塔与法老的金字塔一它是引领亚历山大与古埃及文化繁荣的灯塔,如今更是埃及文明与世界交流的窗口。

该图书馆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曾是人类文明世界的太阳,它与亚历山大灯塔一起,是亚历山大城各项成就的最高代表。

多年前它到底是什么模样却无人知晓。今人只能从历史文献的零星记载中了解,因为它甚至连一个石块实物也没有留下,而大量考古发掘似乎也无确凿线索。

公元前295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弟子法拉雷乌斯(也译为底米特瑞斯)从雅典来到亚历山大城,向继任埃及国王的拖勒密一世建议:在亚历山大城修建图书馆和博学园(又称智慧宫)。拖勒密一世立即表示赞同,并拨巨款在亚历山大王宫内按希腊雅典莱格尤姆研究院模式修建图书馆和博物园,委任法拉雷乌斯为首任图书馆馆长。

为了实现“收藏天下书,惠尽天下人”的宏伟目标,亚历山大人前往各地购买成套的经典图书,当时与埃及王国交好的各国统治者也都将本国书卷借来复制,甚至来往亚历山大港的所有商船都会一律扣留,直到船上所有书籍、手稿都被抄录下来。极盛时期,馆藏各类手稿达70多万卷,是当时世界上藏书最多、文种最多、书目记录最全的图书馆,同时也成为吸引人们前往亚历山大文化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