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死抉择:金融动荡下的转型之路
43734900000013

第13章 企业转型,路在何方(1)

1.金融危机催中小企业转型

面对金融危机的袭击,我国的企业该何去何从?这成为企业家关注的焦点。2008年11月3日,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第五届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坛”,旨在对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背景下中国产业面临的风险和如何应对作出探讨。

在金融危机下,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出口退税率调整等影响,中国出口加工业竞争力明显减弱,全球金融危机更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说:“经过改革开放,中国企业适应全球化和市场变化的能力大大提高,抗风险能力也大大增强。全球金融危机将倒逼中国企业苦练内功,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多数金融专家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转型,提高国际竞争力是企业获得生存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阿里巴巴株式会社(AlibabaJapan)首席运营官孙炯认为,全球金融危机短期内会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造成不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这些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

2007年6月,孙炯加入阿里巴巴担任日本事业部总经理。在他看来,全球金融风暴带给中国企业的挑战与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日本“有不少相似之处”。这种情形下,企业转型迫在眉睫。

“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金融危机将是转型的良机。”孙炯在谈到中国中小企业未来发展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小企业主必须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的现状,并不断致力于提供自身产品的附加值。

孙炯以美国生产的iphone为例,由于是直板液晶屏幕设计,一旦通话时间过长,屏幕上就会附上一层油脂。为此,日本一家生产企业设计了一款铝合金材料的保护壳,既轻巧且具有散热功能,并解决了通话时间长影响屏幕美观的问题。

孙炯指出,随着电子产品的推陈出新,每款iphone的售价正在逐步下跌,但这家日本企业生产的保护壳依旧保持在25美元以上。我们的一些企业,一直想着怎样缩减成本,将产品价格卖得更低,在孙炯看来,真正会做生意的企业则应该考虑,怎样将价钱卖得更高。

对此,孙炯建议,中国的中小企业应该向更多的日本企业学习,从了解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增强对产品的策划能力,实现从低附加值商品生产向高附加值商品生产的转变。他认为,金融危机让全球市场进行着新一轮的洗牌,那些固步自封的企业势必会被淘汰,因此企业应抓紧时间进行转型,改变固步自封的状态。

事实上,不少企业转型的实例也证明,加快转型是企业抵御金融危机的最好方法。例如,在有着“世界制造业基地”之称的中国珠三角地区分布着众多中小民营企业,人们担心他们会成为全球市场低迷中受影响严重的经济群体。

但事实表明,尽管遇到一定的困难,珠三角地区的民营企业通过实施更加稳健的经营策略,为渡过金融危机难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珠三角民营企业中逐渐显露。从事车身和整车制造的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暨沛权说,7~10月,福迪公司销售量连续下滑,去年出口超过1000台的南非市场,今年出口量不到200台。

广东昭信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凤仪说,在美国政府拒绝通用汽车提出的100亿美元融资计划的第二天,企业就接到通知说,通用公司的订单量即刻削减20%。

一些企业表示,目前各行业的订单都不足,2009年初的国际市场形势将更困难。但梁凤仪对昭信集团未来的发展并未丧失信心,因为早在2006年开始的产业转型,已经使企业具备了一定的抵御危机的能力。

成立于1995年的昭信集团总部位于中国珠三角的佛山市南海区。梁凤仪说,这家民营企业最多时曾拥有16家控股子公司,总资产超过7亿元,其中依靠“三来一补”模式运营的制鞋、玩具和塑料制品工厂一度曾占到企业总数的1/3。

然而,从2006年起,昭信集团开始大刀阔斧削减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梁凤仪说,这起源于企业经营团队对国际市场形势的预判,同时也得益于政府部门对于加工贸易企业升级转型提供的政策支持。

她说:“放弃总值数百万美元的加工订单是很痛苦的过程。但现在,在南海区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将转移出来的生产能力投入到汽车配件的技术研发当中,这为我们减轻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南海区中小企业局局长龚林昌说,昭信并不是一个特例。从2007年底开始,当地已经有200多家民营企业因为转型升级成功而得到政府相关扶持计划的认可,这些企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

经营策略稳健、资金链条稳固成为珠三角民营企业充满信心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另一大关键因素。

又如,大连机床集团在金融危机中,面对不利的市场形势时,集团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1~9月份,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利税4.45亿元,同比增长19.6%,实现利润3.02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中高档数控机床产值增长36.1%,出口供货额增长81.6%。“今年完成企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双过百亿元的目标没有问题。”集团董事长陈永开满怀信心地说。

面对不利的市场形势,大连机床集团何以能保持如此好的发展势头?陈永开介绍说,关键是企业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实行转型、调整、升级战略。从2007年开始,针对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对部分机床产品需求量减少及人民币升值等情况,企业及时组织经营团队对国内外市场形势进行研究判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大连机床集团按照转型、调整、升级的战略要求,在大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几项应对措施:

第一,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按照“全球定位”、“标准机床专用化,专用机床柔性化”和“大中小、高中低并举”的原则,发挥大连机床适应能力强、产品链条宽的优势,调整压缩普通产品,加快开发研制一批高效、精密、专用、复合、成套、环保的高档加工设备,把产品链条进一步拉宽拉长,扩大产品服务领域。

第二,加快市场结构调整,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大连机床先后并购了美国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英格索尔曲轴加工系统公司和德国兹默曼公司,借助并购企业的国际销售网络,把出口市场拓展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大连机床集团全方位做好国内市场的营销工作。工作重点是瞄准大企业、大项目,同各行业的大企业结成战略合作同盟,为大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方案和量身定做成套技术装备,优先为联盟企业提供设备。

第三,大力压缩成本费用。大连机床全面优化从原材料和配套件采购、生产制造过程、产品销售服务到资金投放、在制品管理、可控费用管理、劳动用工管理、业绩考核、薪酬分配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程序,2008年以来企业综合成本下降了26%。主要产品零部件的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平均降低16%。该企业对成本占用比较大的国外配套件的采购业务,通过从制造厂家直接采购的形式,使采购成本平均降低20%。

第四,全面推进产品质量升级。从产品设计、零部件加工、产品装配到产品检验、销售服务各个环节推进质量升级,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做好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大连机床集团采取转型、调整、升级的策略下,企业不仅没有遭受到金融危机的任何影响,而且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由此可见,加快企业转型是企业抗拒金融危机的有力法宝。

2.达能转型:6亿欧元再卖饮料资产

面对金融危机,达能再次积极地采取了战略转型措施,2008年10月27日,达能中国新闻发言人丁莹表示:“达能将更专注于天然矿泉水和以泉水为主的饮料业务。”

在此之前,达能出售了其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全资子公司——Frucor饮料公司。Frucor饮料公司业务饮料包括纯果汁、果汁饮料、能量饮料、饮用水和软饮料。达能下属达能亚太管理有限公司已经与日本三得利集团达成协议,达能将向三得利集团以超过6亿欧元(约合7.6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

此次Frucor的收购方三得利为日本食品和饮料公司,业务广泛,涉及威士忌、啤酒、葡萄酒、健康食品和软饮料,营业额达150亿美元。三得利通过在美国、欧洲及亚太地区积极开展饮料业务的战略联盟和并购活动,以提升在全球的影响力。三得利乌龙茶为其在中国市场的主要代表产品。

这也是在达能去年宣布实施战略转型,主攻鲜乳制品、水、婴儿营养品和医疗营养品后,又一次出售非核心业务资产。

早在2007年7月3日,达能集团董事会决定,同意将其饼干业务以53亿欧元(约7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同业公司卡夫食品。此项53亿欧元的收购提议涉及达能集团在22个国家约20亿欧元销售额的饼干业务。但该提议不包括达能集团在拉丁美洲(Bag-ley)和印度(Britannia)的饼干业务。

达能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鲜奶制品生产商和全球第二大的瓶装水及饼干、谷物类产品生产商。2006年,达能集团的净销售额超过140亿欧元。

对于出售饼干业务,达能集团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里布表示:“此交易有利于达能集团将资源集中到鲜奶制品、饮料及矿泉水这两项业务的研发、市场营销、生产和投资中。这两项食品业务都以健康为出发点且增长迅猛。实际上,达能集团在这两项业务上非常具有竞争优势。这样的资源整合将进一步加强达能集团在这两项业务上的竞争力。”

达能在出售饼干业务的同时,却斥资123亿欧元并购全球最大的婴儿食品制造集团——皇家纽密科乳品集团。此番收购意味着达能将重返中国奶粉市场。

2008年,达能又两次实行战略转型,即把汇源果汁出售给可口可乐,然后又出售Frucor饮料业务,达能认为将有助于其更好地发展其核心业务,着重于以天然矿泉水和泉水为主的饮料业务。

据了解,达能目前在中国的水品牌包括益力、乐百氏等,达能旗下的依云矿泉水作为高端矿泉水的代表,也在中国市场上销售。不过,对于中国水业务的整合,丁莹表示尚未有计划。

据达能第三季财报显示,由于提高某些奶制品售价、收购荷兰婴儿食品生产商RoyalNumico(皇家纽密科),第三财季销售收入同比大涨31%,共计38.5亿欧元。然而,另一方面,达能也在不断剥离非核心业务,以偿还集团债务。据悉,出售Frucor饮料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将用于偿还集团债务。达能表示,这一收购交易尚需得到新西兰相关权威机构的批准。

此前,达能将持有汇源果汁22.98%的股权出售给可口可乐,若交易成功,将获得5.51亿美元收益。据悉,通过一系列资产的出售,达能获得了约85.19亿美元的收益。

来自达能三季报显示,婴儿营养品增长最快,可比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12.7%,达6.92亿欧元。表现最佳的是英国、瑞士、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市场。达能提到,尽管中国的婴儿食品市场受到了三聚氰胺危机的严重冲击,但达能集团的产品销售并未受到拖累。达能目前在中国的主要品牌是婴幼儿奶粉多美滋。

在金融海啸面前,达能采取战略转型措施,不仅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还使公司保持了良好的盈利能力。

3.金山转型互联网应对危机

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IT业正越来越多地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体现在IT企业下跌的财务报表、大规模裁员、并购甚至倒闭等连锁反应上;中长期的影响则会影响到IT业的发展环境。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金山公司转型互联网,以此来应对危机。

金山由求伯君于1988年创办,并于2007年10月9日在香港主板上市。该公司以办公软件业务WPS起家,目前主要涉及软件和网游两大核心业务,其中,软件业务主要包括WPS软件、词霸、毒霸等主要产品线。

金山200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达到1.750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其中,网游和软件两大业务分别占总收入的69%和31%,网游业务依然是金山营收的最主要来源。

2008年10月,金山软件董事长兼CEO求伯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网游行业影响并不大,金山软件有信心抵御金融风暴。据金山内部人士透露,在第四季度金山还计划推出数款网游和软件产品。

关于金融危机对网游产业的影响,求伯君表示:“有人说网游是金融危机的避风港,我觉得有一定道理。因为中国网游企业大部分都具有丰富的现金储备,能够应付金融危机的到来。”

此外,求伯君还认为,中国网游产品的海外收入规模仍然很小,不会产生大的影响。而从长远来看,中国互联网特别是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仍然具备很大的潜力。因此,在金融危机中,求伯君实行产业转型,进军到互联网领域。

众所周知,WPS办公软件是金山的起家产品,而且一直被认为是民族软件的标志性产品,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其市场业绩却面临尴尬的境地,因此面临如何盘活走出困境的难题,而在此期间值得注意的是金山的互联网化动向。

2008年5月有消息称,求伯君在对外确认已正式接替雷军担任公司CEO一职后,表示金山将由软件厂商全面转型为互联网公司,而该公司主营业务WPS办公软件有望于年内实现互联网化,并与某国际厂商进行合作。

而其他业务之前在向互联网转型上已经有所表现,网游依托网络自不待言,同时,2008年2月金山宣布,旗下的金山毒霸与国内搜索引擎老大百度共同推出一款基于网页的免费杀毒平台,其涵盖了市场上同类杀毒产品的所有主流应用,将金山毒霸的主要功能完全移植于网上。另外,今年5月,金山正式宣布与国际搜索巨头谷歌合作,推出双方的联合品牌——谷歌金山词霸合作版,并实行免费策略。随着金山将毒霸、词霸和WPS这几大主营业务实现互联网化,金山将由软件厂商全面转型为互联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