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生死抉择:金融动荡下的转型之路
43734900000012

第12章 我国实体经济:自信而不能盲目乐观(6)

作为惟一一家进入香港的内地家电零售商,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何阳青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对于泰林的了解并不多,国美业务至今未受大势的明显影响。不过,国美总裁陈晓近日在香港表示,国美明年的开店计划会趋于谨慎,对物业的购置也会审慎。

在香港,除泰林倒闭外,处于香港商业繁华地带的旺铺U—right服装连锁店也没有逃脱关门歇业的命运。2008年1O月10日,香港《文汇报》在“要闻”栏目刊发报道称,美国次按引发的环球金融海啸,迫使银行收紧借贷自保,连带身负重债的企业也受波及。在香港经营95间分店的连锁时装店U—fight,熬得过1997年金融风暴和2003年非典的冲击,却敌不过这场金融海啸。

报道称,U—righ母公司佑威国际因巨额债务日前被清盘,部分分店于2008年1O月9日起结业,全线逾400名前线销售员饭碗不保,工会估计员工被拖欠的薪金和佣金总额达500万元,需要申请破产。

佑威临时清盘人德勤表示,正考虑关闭10至20间亏损分店,暂未决定会否遣散前线400名销售员工,现与2至3名投资者洽谈合作事宜,如成功获注资,不排除重开部分店铺。

佑威国际位于长沙湾的总部9日没有办公,大门贴有告示称公司已委托临时清盘人德勤接管。U—right部分分店已停止营业,北角、官塘、旺角等地区分店9日则举行清货大减价。

协助被炒雇员的工会说,10月8日晚开始收到U—right屯门区分店、约50名被炒员工求助,称未收到9月份佣金及10月1日至6日的工资,9日也收到荃湾愉景新城分店部分员工求助,称公司要求他们10日到总部收解雇信。

佑威临时清盘人、德勤合伙人杨磊明9日称,佑威被清盘主因是内地过度投资,导致拖欠银行12亿元债务。U—right在香港有95间分店,内地有516间,为减省成本,将结束香港1O~20间亏损分店,初步估计遣散约80名前线员工,公司行政部门约100名员工也会被遣散,被解雇员工将按劳工法例补偿,暂时未能决定会否遣散销售部门其余的员工。

由于该公司以往并没有欠薪,现时只需对被解雇员工偿付过去一星期的薪金及佣金,有关费用正按照劳工条例在计算中,估计不超过100万元。佑威目前正在减价促销货品,预计有关收入足以应付赔偿。

杨磊明称,现阶段希望能为佑威找到“白武士”提出收购,清盘或结束店铺非主要目标,若最后未能找到合适的投资者注资,可能需要清盘。现时已有数名投资者有意当“白武士”,在洽谈中的包括香港零售商,情况较乐观,希望能在未来2~3个星期内落实。

杨磊明又说,内地银行已向法院申请“诉前查封”,但因有关查封只属活封,故内地的店铺仍可继续经营。佑威在供货商的欠款目前仍在确认阶段,而存货及应收账则有待清算。

据悉,劳工处辖下所有劳资关系科办事处开设特别柜位,协助受影响员工追讨解雇补偿、申请破产欠薪保障基金及协助寻找新职位。

佑威国际于2008年10月8日被其中一间债权银行——德意志银行入禀申请清盘,入禀状中提到佑威没有缴付油麻地分店铺位的9月份租金,要求佑威交回铺位及缴付欠租。U—right在香港开业19年,各区分店合共有95问,内地516个零售点暂时未知会否受影响。佑威在2000年在主板上市,2007年盈利为6137万元。

“其实泰林和U—right的结业可以说有长期经营上的失误,此次金融危机等于是加速将他们推向了‘寿终正寝’。”一位在香港长期从事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姚先生说。目前在香港与泰林同业竞争的电器连锁零售商很多,如丰泽、百老汇等,泰林本身已不如以前,且经营比较陈旧,虽然去年其有过改革,但并没有太大成效,现在内地游客是香港电器消费品主力,其他运作手法新颖的同业竞争者可吸引到不少内地客人,但泰林内地客人不多。而U—fight则可能是因没有好好花精力突出主业,结果出现盈利下降。

同时,不少香港旅行社反映,近期经济不景气,今年“十一”黄金周有些旅行社接到的长假期间内地团队客甚至只有往年的一半左右,游客消费力也有所下降,原本拉动香港零售业销售额主力的内地游客消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香港零售连锁业产生影响。

香港零售管理协会方面认为,泰林和U—right的结业虽是个案,但香港零售业可能从现在开始步入“寒冬”,假如市场继续走低,企业倒闭潮会到来。业内人士预测,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在明年初波及到更多香港当地企业,涉及大众消费的餐饮连锁或会首当其冲。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陷入困境。对此,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

2008年10月22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陈家强表示,全球经济放缓对出口业打击大,近日港企内地厂房的倒闭引起政府对珠三角的关注。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正研究措施,解决港企遇到的困难,协助中小业解决融资问题。

香港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表示,他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运转,并表示政府向银行存款提供百分之百担保,就是让银行有足够的资金流动,为中小企融资提供更大的可能。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指出,香港九成私营机构属中小企业,对本地经济非常重要。他表示,在环球金融海啸下,如果中小企业向银行取得贷款出现困难,政府将考虑不同方案,尽力协助中小企业,将放宽中小企业贷款,包括让中小企业灵活运用最高600万元的信贷保证额,作添置设备器材或营运资金周转之用,并且可以循环使用信贷保证额。

此外,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也表示,高度关注多宗企业倒闭事件。据悉,目前破产欠薪保障基金盈余约13.7亿港元,可以应付近期连串倒闭事件。他还表示,正密切留意市场变化和个别企业有没有困难,如有需要,将及早接触他们。

13.地方政府面对失业返乡潮

在金融危机下,受国外市场的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正在遭遇“成长的烦恼”,限产、停产或者外迁,影响之一便是裁员或者减薪,企业的这一举措致使农民工“返乡潮”加剧。

据媒体报道,为了抵御金融危机,不少外向型中小企业早早开始“节衣缩食”,限产或停产,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岗位紧张。而限产或停产的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的建筑、纺织、服装等行业,这恰是外来工最集中的岗位。全球金融风暴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正承受着一波严重的侵袭。

以珠三角为例,仅2008年10月上旬,就有近50家香港企业申请破产清算。香港工业总会会长陈镇仁表示,珠三角7万家港资企业中,年底时可能会有四分之一即1.75万家申请破产清算。这些工厂所聘用的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内地的农民工。

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局的调查显示,与2007年同期和上季度相比,该市人力资源市场2008年第三季度提供的“二产”岗位分别减少6.8万个、5.6万个。其中,制造业岗位数同比、环比分别减少6.5万个和5.4万个。

广东东莞是中国“三来一补”贸易方式的基地,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比较集中,东莞的玩具、家具、纺织服装等特色产业的主要出口市场都是美国。外需市场萎缩使企业获得的订单急剧减少,进而带来经营困难。据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统计,截至今年8月,协会下辖的企业中,来自美国的订单数减少了15%~20%,综合利润下降20%~25%,因种种原因自然关闭的企业有800家。

从这种动态变化中可以看出,出口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而更令人担忧的则是对于就业的影响。比如,2008年1~8月,我国纺织业实际就业人数减少6.4万人,而2007年同期是新增近20万人,“一进一出”相比,2008年前8个月实际少吸收就业26万人。这种情况在服装鞋帽等领域亦有所表现,而小型企业所受到的冲击就更为明显。

世界经济动荡,国内经济增速变缓,对农民工就业产生了很大影响,返乡潮已然形成。能否调动各种资源让返乡农民工接受实实在在的技能培训,能否挖掘潜力就地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能否打破障碍建立成熟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场“大考”。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行动起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渡过难关。

面对农民工的返乡潮,2008年11月中旬,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全国密集调研,并向各地发出稳定就业形势的通知。其中要求在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部分地区适当降低保险缴费费率;并要求劳动力输入省份,将已在用工地稳定就业半年以上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行之时,这一政策信息释放出政府管制的积极举措。

此番人保部通知要求的相关举措,是应对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的明显信号,也是评估就业形势之后的未雨绸缪之举。其中对劳务输入地应将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的强调,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失业率统计不包括农民工的做法,使得失业率的统计有望更加准确地反映就业市场变化。

对于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出的通知,地方人民政府积极予以执行。2008年11月中旬,由沿海返乡的农民工数量在过去两个月达到30万之后,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决定通过奖励信贷机构增加小额贷款幅度、扩大失业保险功能、放松市场准入、对不同企业裁员实施分类指导等措施来调控并预防新增失业人员的骤然增加。

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助理巡视员周腊元表示,湖北省对春节前全省就业形势的稳定充满信心,但就业形势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还有待春节之后观察,特别是返乡农民工数量与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官方统计显示,湖北每年外出务工农民高达700万。除少量在京津地区和东北三省外,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截至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的返乡农民工大约20多万人在本省区实现了就业,其余10万人左右处于等待和观望之中。

湖北省当前已启动失业调控预案,要求大型国有集团企业“限制”裁员,在通过降低成本应对困难的基础上,先减工资再裁人,一次性裁员50人及以上要报上级政府。湖北省政府还将“落实创业促就业”纳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同时将个人小额担保贷款额度由2万元提高到5万元,劳动密集型企业最高担保贷款额度可提高到300万元。

2009年1月开始,湖北省政府将对参加失业保险连续2年以上未向社会排放失业人员的企业,按照再就业补贴标准给予补贴,支持企业内部转岗培训。

湖北省劳动部门的调研显示,该省三分之一的回流农民工曾在东莞、深圳、佛山及其附近的劳动密集型小乡镇企业从事玩具和服装生产,这些企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经外迁、内迁或关门倒闭。但更多农民工返乡是因为企业因经营效益下滑进入半停产状态对职工实行降薪减薪、因订单不足而减产裁员或者其他季节性因素。

由于湖北企业常年缺工50万人,季节性缺工高达70万人,且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在外务工多年并从事技能工作的农民工回到湖北还是相当抢手。而珠三角和长三角一些因订单不足而停产的企业甚至坚持为有技能的工人发放工资以避免人才流失。

在遭受金融危机冲击较为明显的广东,随着部分农民工返乡,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也采取措施,促进农民工劳动转移,包括对当年新招用本省农村劳动力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保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对招用农村贫困户劳动力、40岁以上和被征地农民的企业给予岗位补贴;对新招本省农村劳动力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对吸纳本省农村劳动力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税费优惠。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提出旺盛需求以来,农民工外出务工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特殊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经济“晴雨表”的作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在加工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占68%,在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占80%。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尹蔚民表示,目前全国在城镇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在1.3亿以上。

在另一个重要劳务输出地重庆,虽然“返乡潮”现象尚不明显,政府部门已开始建立农民工返乡回流基础台账,加强动态监控和统计分析。重庆市政府最近还推出七项措施,在合理稳定市内企业农民工就业岗位的同时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并在创业场地、税收和金融信贷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

作为全国第一劳务输出大省,河南有2100万农民工。据统计,今年年底平均每天从省外返乡的有6万人左右,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据调查,较早失业返乡的大多为年龄偏大、缺乏专业技能的农民工,针对这一情况,省内各级劳动部门根据返乡农民工的愿望,组织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下一步,全省还将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延长培训时间,提高补贴标准,让这些人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既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也为他们节后外出就业打好基础。

针对有一定积累、返乡后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河南当地劳动部门降低创业培训门槛,为其提供创业培训和服务,引导他们领办创办养殖业、农业产业化以及农村服务业等项目,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而在陕西,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加强动态监控,在劳务输出重点地区的4个市、8个县设立了农民工返乡监测点,要求各市劳动保障部门每周上报一次本地农民工返乡情况。同时要求各市县驻外劳务输出办事机构深入陕籍民工相对集中的企业做工作,争取不裁减和少裁减陕籍务工人员,并设立陕籍民工接待站,积极做好在当地的转岗推荐就业。

为了给返乡人员创造就业机会,陕西省将努力扩大就近就地转移容量,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与此同时,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确定21个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

总之,面对农民工返乡潮,各地政府针对具体情况纷纷采取措施,解决农民工返乡后的就业问题,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