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婴幼儿百科全书
43734500000005

第5章 新生儿的抚育(3)

5.臀部、腿部和足部医生会紧握宝宝的大腿,并移动双腿以确定大腿骨的根部很稳固地固定在髋关节中,此项检查是用来确定宝宝的髋关节是否先天性脱臼。检查臀部并不会痛,但宝宝这时候很可能会哭。医生会检查宝宝的双腿和双足是否一样长。如果足踝仍像在子宫内时一样内弯,您的宝宝可能患有O型腿。这种情况可以用人工矫正或打石膏。

6.神经与肌肉医生会伸展宝宝的双腿或双臂,以确定这些部位的肌肉不会太柔软或太僵硬。这项检查可以了解宝宝肌肉神经的健康状况。另外,还会检查宝宝的各种反射,如握持反射、踏步反射和拥抱反射,并检查宝宝头部控制的情形。

胎记的种类

如果您找不到宝宝身上有任何斑点,那可能是因为您还没有仔细看。

几乎每个小宝宝的身上都有胎记,只是有些可能较小。有些胎记在幼儿3岁前会逐渐消失,但有些却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大。

新生儿开始第一次呼吸

在子宫里,胎儿透过胎盘获得氧气,因此他的肺部在那时并没有用处。

新生儿呼吸第一口气时,肺部会膨胀,肺中增加的压力会关闭心脏外的瓣膜。因此,本来要流入胎盘交换携氧的血液将直接流入肺部。这两个简单的步骤让宝宝跨出重要的第一步,确定了宝宝不需要母体就能生存,就在片刻之间,宝宝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

医生和助产士会立刻帮新生儿清理呼吸道,如果他的第一口气延迟了,医护人员会设法让宝宝苏醒过来,不应让任何事干扰了宝宝呼吸第一口气。

早产儿的特点

在英国,每18个婴儿中便有一个是早产儿。早产儿在医学上定义为妊娠未满37周即出世的婴儿。这些婴儿均需在加护病房中度过一段时间。

当我们称这个小宝宝是早产儿时,即是意味着他尚未成熟,难以适应子宫外的生活。虽然医疗科技的进步已大大提升了早产儿存活的机率,但产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宝宝住进加护病房也着实令人忧心。一旦您了解为何小宝宝需要住在加护病房中几天或几周之后,相信必能减轻您的忧虑。早产儿的肌肉仍然相当无力,因此不会有太大的运动,通常他们体内还缺乏钙、铁,并且血糖过低。由于早产,他们的双眼仍紧闭着,皮肤相当红皱,头部与全身的比例异常的大,而且颅骨仍相当柔软。他们出现黄疸的几率也较高。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喂食次数

由于早产儿消耗热量的速度较快,因此他们比足月的小宝宝需要喂食更多的次数。如果您把早产儿想像成鸟巢中嗷嗷待哺的小鸟,就不难理解为何宝宝需要如此多次的喂食了。因为他们的体重相对于体积太轻,所以需要不断地进食补充能量维持体温。因此,宝宝愈小,需要的喂食次数愈多,相对地他们花在睡眠上的时间亦较短。对早产儿而言,生存在子宫外的环境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早产儿住在保温箱中而且活动的能力不大,因此,除了进食之外,他们多半的时间都在睡觉。

早产儿会面临的呼吸问题

如果宝宝有呼吸窘迫症候群(RDS),他可能会出现呼吸暂停的症状。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大部分的宝宝只要稍微拍拍他,给他一点刺激即会恢复呼吸。

其他常见的呼吸问题可能源自于呼吸道吸入液体,或缺乏表面张力剂(它可维持肺部的表面张力以避免肺泡塌陷)。如果宝宝的肺部没有足够的表面张力剂附着,肺部便不能完整地扩张,导致肺泡向内塌陷。这种现象常发生于未满31周便出世的宝宝身上,即所谓的玻璃样膜症。

患有这些症状的小宝宝可以借着氧气罩,或让氧气直接插入呼吸道以供应氧气。

早产儿存在的健康问题

1.呼吸由于肺部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大部分早产的宝宝会出现所谓的呼吸窘迫症候群(BDS)。

2.免疫系统早产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正常,因此对疾病的抵抗力不及足月的婴儿强。

3.温度调节早产儿的体温调节效率较差,所以经常不是太冷就是太热。另外由于皮下脂肪较少,故皮肤隔热的功能也不及足月大的婴儿。

4.反射反射发育不全,尤其是吸吮反射不足,会造成喂食上的困难。早产儿通常需要各种管道喂食。

5.消化早产儿的胃很小且很敏感,这意味着宝宝不太能够把食物保持在消化道中,也很容易呕吐。消化系统的不成熟使他很难消化必需的蛋白质,因此必须给他已处理好且不需再消化的营养素。

早产儿能顺利发育成长吗

早产儿的发育相当缓慢且速度不一。通常您会被早产儿这个又小又脆弱的生命的强烈求生意念吓一跳。

对早产儿而言,每天的生活就像上坡一样辛苦。宝宝的情况可能时好时坏,这点会令父母感到不安、紧张和焦虑。然而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妊娠32周之后出生的宝宝大多会发育正常;而妊娠37周出世的宝宝,则在7个之中只有6个会存活。

出生当天的婴儿的特点

婴儿出生时,体重若在2500克以上,比较容易护理。体重不足2500克的婴儿为低体重儿,需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健康婴儿的标志是皮肤鲜嫩呈粉红色,大声啼哭,手脚自由地活动。

当打开白色尿布时,看到婴儿尿出红砖色的尿会感到吃惊。但不必担心,因为这是由尿酸盐引起的。

刚出生的婴儿虽然常常啼哭,但几乎是整日鼾睡。头部一般呈椭圆形,这是由于胎头在产道里受到压迫引起的。头胎婴儿或年龄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头部的椭圆形更为明显。由于能自然地长好,所以不必特别去注意枕头的枕法。一般在这个时期以不睡枕头为好。

当抚摸婴儿头顶部时,或许因为头顶上有一块没有骨头软乎乎的地方而大吃一惊,这就是囟门。囟门是头骨在通过产道时为了能变形而留下的空隙,这也是因人而异的。

脸也好像有些肿,特别是眼睑发肿的较多,且有眼屎。这是助产士为了预防“风眼”(淋菌性结膜炎),使用了硝酸银水点眼而引起的反应。如果用抗生素点眼,眼屎就不会太多。也不要担心女孩的鼻梁矮,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高起来。

脐带的扎结处由于盖上了纱布而看不见,如果拿掉纱布,会看见脐带变黑且有难闻的气味。男孩的阴囊看起来也好像有些浮肿,这种现象会自然消退。有些女孩的小阴唇比大阴唇要大,好像有些突出来似的,这也会自然长好。

婴儿的姿势和胎儿期大致相同,头先生出的婴儿,头部前屈,下巴挨着胸前,后背呈圆形,肘向里弯,握着的拳头向内,腰和膝盖都是弯曲的,脚也向内弯曲,能看到脚掌。在寒冷季节出生的婴儿,手和脚尖发紫是常见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心脏不好。在臀部可见青痣,有人叫它母斑或蒙古斑,长大以后可自然消失。在脖子、眼睑和鼻尖上,可以看到排列不规则的米粒至豆粒大小的痣,经过1年左右也会自然消失。

即使天热,婴儿也不会出汗和流口水。这是因为内分泌腺还不发达。虽然视觉不灵敏,但却能听见大的声音。当用力关窗户时就有反应。婴儿刚出生时体温与母体相同,然后下降1~2℃,8小时后保持在36.5~37.2℃左右。

出生后第1周的婴儿的特点

出生当天头部明显表现为椭圆形、面部浮肿的婴儿,在生后第1周里就逐渐变得可爱了,营养充足的婴儿几乎终日鼾睡。婴儿醒时常常睁开眼睛。

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第3天以后开始出现。由于婴儿在氧气不充分的子宫内生活时,需要大量的红细胞。但是,当来到氧气充分的外界以后,就不需要那么多红细胞而使其在体内被处理掉。把在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胆红素排出体外,这是肝脏的功能。由于婴儿肝脏的这种功能尚未健全,胆红素就积存在血液中而引起黄疸。即使不采取任何措施,在1周左右后也会自然痊愈。也有半数左右的婴儿是不出现黄疸的。

在生后4~7天里脐带脱落。以前常常是在脱落后撒上黄色消毒药,但是残留下的异物会刺激皮肤,影响脐带的干燥,所以最好什么也不撒。在出生时皮肤发红的婴儿过1~2周后,就像洗海水澡时被晒过的那样,会脱一层薄皮,这不用去管它。

到生后第3天或第4天时,婴儿就不再排出粘乎乎的黑便了,而排出吃了母奶或牛奶后经过消化的大便。

从第4天到第7天,婴儿的乳头常常发肿,男孩、女孩都会如此,甚至流出乳汁。这种现象在2~3周里会自然消失。有的婴儿在乳头和腋下之间长有米粒大小的副乳,这不必管它。如果是女孩,有的会从阴道里流出类似牛奶那样或者夹杂有血液的液体,这是受母体激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也会自然痊愈。有少数新生儿在生后3~5天内会出现所谓一过性发烧,持续2~3个小时(体温在38℃左右),一般认为是水分不足,可喂点凉白开水。牙床上也会出现白珍珠似的小白点,这种小白点有的会持续3~4个月,但能自然消失,没有什么害处。

婴儿的哭有个性特点

从一开始就有爱哭和不爱哭的婴儿。爱哭的婴儿当肚子稍有点饿,或者听见声音睁眼睛,以及尿布尿湿了时都要哭,其哭声既粗又大。与此相反,也有几乎不哭的婴儿,只要是肚子不十分饿就不哭。

婴儿排便的特点

有的婴儿能间隔一定的时间按固定的次数排泄小便,也有不按固定时间而每天排小便10~15次的。在大便上,有1天排10次的,也有1天只大便1次的。大便的性质也因婴儿而异,同时食母乳的婴儿,有的大便粘乎乎的呈金黄色,有的则呈绿色并混有白色疙瘩和夹杂有黏液。喂牛奶的婴儿有排绿色大便的,也有排黄色大便的。但只看大便的颜色还不能说排哪种便不好,只要婴儿能正常生长,就不要拘泥于排泄物的形状和颜色。但如持续排白色大便,应去医院咨询和作检查。

婴儿吃奶的个性特点

婴儿的个性还表现在吃奶上。有的婴儿吃了3~4分钟奶就累了而不想吃了,当把乳头在他嘴里动一动又开始吃了,可是吃了2~3分钟后就又不吃了。这样,婴儿吃完一只奶要花20分钟以上。与此相反,有的婴儿不用10分钟就能咕嘟咕嘟地吃完母亲的一只奶,接着又去吃另一只奶,并且吃着吃着就含着乳头睡着了。但是,在出生后的第一周里,就是同一个婴儿,其吃奶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是每天吃7~8次,也有吃5次的。既有爱吃的时候,也有不太爱吃的时候。也不是每次都吃一样多。有的婴儿在吃完奶后往往把多吃的部分吐出来,也有一点也不吐的。

出生后1周到半个月的婴儿的特点

现在在产院里分娩的越来越多了,一般的婴儿大多是在产院度过3天的,实际上母亲承担照看婴儿的责任应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现在爱婴医院提倡母婴尽早接触。

在这个时期里,婴儿的睡眠时间比醒着的时间要长得多。但也并不是一定要睡多少小时才行。

小便的次数有五六次到十几次不等。母亲一般是不担心小便的,但是当大便次数过多时,就会担心是不是消化不良,然而在这个时期里还不会发生消化不良。既有一天只大便1次的婴儿,也有在每次换尿布时都大便过了的婴儿。喂母乳的婴儿一般都是这样,大便的次数越多就越不成形,可看到沾在尿布上的黏液和小疙瘩。粪便一般呈绿色有酸味,对婴儿来说这是正常的。

婴儿出生1周后的体重与刚生下来时的体重相比一般没有变化。从出生后1周开始体重会明显增加,这说明婴儿体格增长开始进入正常。

不管婴儿具有怎样的成长机能,只要母乳不足,婴儿的体重就不会增加。当母乳分泌不好,正是母乳不足的时候。此时如果轻率换成牛奶,体重虽会增加,但对婴儿来说没有比母乳更理想的营养了,所以即使体重不怎么增加,也要坚持母乳喂养。

婴儿的体重即便没有达到每天增加35克这一标准,只要不哭,就要坚持用母乳喂养。增加喂奶次数,可以增加母乳分泌量。但是,不管母亲的意志多么坚强,如果喂母乳婴儿每周的体重只增加100克时,就要加一点牛奶。不然,婴儿使劲哭闹会导致脐疝。

相反,有的母乳奶汁不足,但婴儿却不怎么吃奶。比如吃5~6分钟就不怎么吃了,或者睡着了。这样,由于马上会饿,要不了30分钟就又醒来而啼哭。对这样的婴儿不必规定授乳的间隔时间和每次喂奶所需的时间。这也是婴儿的个性表现,不必着急,可多喂几次。不要因为婴儿吃得少就把正在鼾睡的婴儿弄醒喂奶。婴儿肚子饿了,会自己哭叫的。一般喂牛奶的婴儿基本上可3小时喂1次,而喂母乳的婴儿则应进行“按需喂哺”。

睡眠、排泄、食欲等都是由婴儿自身的特点决定的。除此以外其他个性也在这个时期中开始表现出来。有的婴儿即使给他勤换尿布,臀部也是红红的。个别的婴儿在脐带脱落之后也总是湿漉漉地发红。既有不断打嗝的婴儿,也有满脸憨得通红而气呼呼地呀呀直叫的婴儿。还有在吃完牛奶或母奶之后,过了不到两三分钟或者20分钟左右,就像喷泉似地把奶吐出来,而后又高高兴兴玩起来的婴儿。也有的在吃奶时由于过急而呛着了的。还有的婴儿眉毛上好像长了一层浮皮,脸蛋上好像长满了如同酒刺一样的小疙瘩。有的婴儿鼻子通气不畅,精神不振,也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生的。不能将上述的各种表现认为是疾病。也用不着每天都量体温。在每天多次抱婴儿的过程中,只要将脸贴到婴儿的脸上就可以知道婴儿的体温。

另外,横产的婴儿在这个时期里可以在其脖子的右侧或者左侧摸到一个硬硬的滑溜溜的东西,由此可以发现婴儿常常是偏向一侧睡觉的。有的婴儿会继续出现少量的眼屎。也有一侧的眼睛眼屎很多,另一侧的眼睛很少或者基本上没有。其严重程度并未使睫毛粘到一起,白眼球也不发红。若认真观察,跟屎附近的睫毛会触及眼球,这是轻度的倒睫,可用消毒棉擦一擦。

出生后半个月到1个月的婴儿特点

此时婴儿的个体差异更明显了。

有的婴儿非常老实,就如同没有他存在似的。这类婴儿睡眠很长,肚子不十分饿就不会醒,当肚子饿了就会咕噜咕噜地吃奶。若是吃母奶就会把两侧的母乳全部吃空,若是吃牛奶也能轻松地吃掉120毫升。吃完就要小便,当给他换尿布时就会显得很高兴,然后又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在夜里大约2点和5点钟的时候会各醒1次,当换完尿布喂了奶后,又会马上睡着。每天大便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