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心理宝典
43711800000153

第153章 中医对精神疾病是怎样认识、怎样治疗的?

祖国医学对精神病有其独特的理论及治疗体系,中医对精神障碍的病因论述与其他疾病的看法是一样的,即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人是否患精神病是机体与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如果外界的“邪气”压倒了机体的“正气”,就会出现阴阳、脏腑功能的失调,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病症。反之,机体“正气”足,“邪不可干”,就不会发病。

中医对精神病症的发生原因与机制有很多阐述,认为癫狂(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主要因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所伤和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所害而致。恼怒忧郁或忧思过度伤及肝胆心脾或肝气郁结不能疏泄又损于脾,脾气不升,运化失调,痰浊内生,痰火上扰心神,或因心脾两虚而致气血两虚,心神失养而致神无所主,于是就有精神抑郁,沉默呆滞,语无伦次,或神志逆乱,狂躁不宁,成为癫狂。认为郁症(类似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症、更年期抑郁、抑郁症等)主要由神志抑郁所致。情志失调,肝郁不舒,气机不畅,则精神抑郁,胸闷太息。肝络不和,则胸闷胁痛,肝郁伤脾,脾失健运,则聚湿生痰。痰气郁结胸膈,则出现咽中梗阻不适(中医称“梅核气”)。若久郁不解,造成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心脾俱虚,表现为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神疲纳呆。郁久化火伤阴,则出现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情绪不稳。

中医对各种精神病的病理病机的认识,概括起来有痰迷心窍、火热过亢、气血失调、心血不足等。针对上述不同发病机制推出涤痰开窍、清热泻火、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等治则。

在精神疾病的急性期,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