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青春韵语--被风诱惑的蜡烛
43708300000055

第55章 出世与入世

孤兽在意识中潜行。我想用喜马拉雅山上的积雪来搓洗我的灵魂,让它彻底冷静直至变得温驯,有时我也想用更多墨水来濡染贫苦的思想,让它也脱变为文明的象征。但角落里的一个幽暗的声音在低啸:没门,没门。

——引言

本人才疏学浅,只是一个想说点真话的实在人,一个想探究事物真相的求索者,一个富有良知和自由怪癖的人,你可以把我看成是一个不合时宜者,甚至是遥远太空流放到地球的外星人。如果这样,你觉得高抬了我,就把我看作一个爱发发牢骚的不愿迷失自我的小知识分子,臭知识分子。或是接受我的狐朋狗友赠予我的美誉:性情中人(对置身官场却不谙官事的爱激动的轻薄人?)。其实,小人物能够著书立说,并有出版社愿意冒着经营的风险出版出来,己够不容易了,看了心中不快,得多多包涵才是。如能惹得几声臭骂乃至棒喝,倒更是奢求了。

人的社会属性乃是人的根本属性,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名论断。所以,人活在社会中,得入世。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做着这样的努力,也做着出尘的思考。我的一个挚友有两句诗“像市民一样生活,像上帝一样思考”,我没看见过上帝,不知上帝究竟是啥样子,我只对古今中外先哲们的思想略知皮毛,也仅此而己。我想如果上帝的思想与人世间的思想有很大的出入的话,那上帝为什么不费点神力来解决这个问题,看来上帝并非万能。像市民一样地生活,我也是不能完全做到的,也可能我只是另类的小市民而己,想活得特别一点,怎么也无法免俗。所以,我宁愿代表普通人来说些真话,不想让人说我是有怪癖的人或是现代社会的异类。我只是一个有些倔强的普通人,一米六几的个头,把脊背挺直,自以为成了“高人”。尽管我深知升官加爵之迷径的所在,但我却宁愿选择失意,选择清贫,选择简朴,给灵魂一条出路。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文人和书生的酸气了。

我特别佩服那些有学识而品行高洁的人。所以,在工作之余,总是爱多学一点,多思考一点,有时宁愿有些迂气、傻气、痴气。

一方面想通过这种办法享受一种有学识人的穷酸的高雅。那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生活,是够迂腐的了,特别现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能够“当饭吃”的行当才是正经事。本人的思想落后,不知是过度强化学习的结果,还是书读得越多越没了志气?

二是可以躲避人世间的纷扰,赚来一份不可多得的宁静,宁静常伴无为,无为何来官袍加身,金锭坠腰。

三是书读得越多,好像对人事想得更为通透一些。是呀,升官无望,赚钱无门,只有世事想通透才行,才能穷并快乐着。这种感受可能只有纯粹的酸文人才能体会到,就像网络文章说,“痛并快乐着,大概只有新婚之夜的处女才能体会得到”一样。

有了这些努力,虽然天性愚钝,偶尔也闪现一点智慧的火花来,好像可以让灵魂光辉一阵子,写成文章,偶尔赚点稿费和吆喝,不可当饭吃,但可换酒喝。

人生几何,只要不使金樽空对月,也不枉此生了。所谓的文人墨客的清高与书生的无用可见一斑。我常常在想,这是否是文人的劣根性?

虽然文人的浪漫主义时代早已一去难返了。许多文人都成了多栖动物。有的官场上混着,有的商海里游着,文人成了官人,成了商人,成了艺人。有的官入品了,也想当当文人,商人赚了钱,也想免免俗,学做文人了。多栖本来是好事,有的人确有多方面的才能,但有的没有,却硬要往上贴,这也是常有的现象。现在这个社会,仿佛大家都浮浮躁躁的,什么大事都想做,什么头衔都想要,什么女人都想抱,什么好处都要沾。

其实,做什么都要基础和禀赋的,特别是做文学艺术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话就行不通了。文脉不通也可以成作家的,中专水平也可以当博士的,又老又丑的老男人也是可以娶美少女的,这就叫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刀法呀。

天命无常,事在人为。所以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钢可绕指,必有精奥;我在这一系列文章中所谈的社会生存技巧,我将之冠以生存社会学的雅名,想必是大有市场的,毕竟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怀才不遇之士,也常有功败垂成之人,更大有对世事七窍仅通六窍之徒,需得有明白人为之点拨一二,或是需明白人晓之世事之理,来宽胸舒怀。如果你生不得志,就想看破红尘,你也得看得透透彻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算数。在平常生活中,普通人,甚至你认为百无一能的人,往往也会寻得他途而成功,张好古连升三级的事,以及妓女摇身一变而为某开发区的某部长,人还未出生就吃皇粮多年等诸如此类的咄咄怪事,并不是线装典藉中的远古神话,而是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每每谈及这些人,有些人会不屑一顾,但也会有人说这也是本事。所以生存社会学是一门教“愚笨”之人如何变“聪明”,教“聪明”人如何变“愚笨”的学问。其实,态度决定人生,但态度要改变,先得对世事有真切地认识。生存社会学就是要让你认识生存和社会到底有啥关联,你要如何适应社会,占得发展或是讨好的先机;同时社会应如何变革,才更有利于大众的生存。

指点迷津,点化愚顽,倒有自我吹嘘之嫌,说点实话、真话,以获得几声共鸣,倒也不假。

我之于文学,并没有大抱负,只是不满足于做一个轻薄浪子卖春式的文人而已。风花雪月有时也会赚得三两声喟叹,再高明的颂歌也只会凸现文人的软弱。这个时代需要的是“文王的笔,霸王的鞭”,而不是软弱文人的为文而文,我也不可能有鲁迅之笔力,“嘻、笑、怒、骂”全都可以啐火而成“投枪”和“匕首”。我本渺小,村野庶人,官不入品,学不及品,但不愿做软弱之人,不愿无病呻吟,或是风花雪月,去拾人牙慧,去歌功颂德,或是故作异态。我从骨子里不是这样的人。我需要真实的勇气,需要穿透思想的力度,需要一点点为真实和本质而殉道的精神。虽然悲壮,却也能自求心安。

作为一个爱求索的人,数十年来,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努力去学着用所有的“杯子”喝水,以免枯萎于人世。同时,潜心观察和研究,随着经历的世事多了,看得也透了,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人事渐渐多了切肤之感,也常有切肤之痛。就像一颗石子,在河水中冲刷得太久了,就会成了没有棱角的也许更为入眼的卵石,或是无足轻重的砂砾。我不愿成为砂砾,更不愿失去棱角,就只能找一个角落独善其身,这有时也只是一厢情愿,因为常常没有这一方静水呀。

有时也想,最省事的就是随波逐流。表面上看,有时也会是这样。但骨子里不可能。其实,我也就像一个顽皮的孩童,在人生之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有时也像模像样地扮扮成人的角色。更多的时候,不怕显现幼稚和单纯,以一颗本真之心,静观世事风云,人情世故,仿佛也要看出一些烟波浩渺来。但本性难移,惯以简单的心揣摩复杂的事,而后说出一些成人化的稚语,如此而已。人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好像水太清和人至察都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人至察和水至清都是因为太单纯。单纯不是简单,单纯是因为人是人,水是水,火是火,固守根本,恪守禀性,所以能观世象,察万物。所以单纯往往蕴含着大智慧。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都说得很清的一个观点。不过,大智若愚,对单纯的人是必要的,但单纯的人往往单纯到连这个也学不会的程度。多半都是这样。不然就不单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