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玄妙,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才能体味它的多种滋味。1989年6月岛内举行国民党“十三届二中全会”时,有人预测,宋美龄可能再以“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的身份露个面,这样也给李登辉面子上好看。可是,结果并未如报纸上的所料,在“二中全会”5日闭幕当天下午,会议通过了一封向宋致敬电文,让始终未出场的宋美龄,来个风光的下场。
宋美龄虽然未曾出席国民党“十三届二中全会”,但是却在这之后的半个月时间内,先后两次公开露面。她给人的印象是,除了步行稍稍困难以外,健康情况看起来良好。有人猜疑她为什么对国民党“二中全会”这么重要的集会不参加,反而参加两个完全属于私人事项的集会呢?也许是为了报复,给李登辉难堪。
原来,1989年2月中旬才从“荣总”出院的宋美龄,曾指示侍从电邀党政大员到士林官邸祝寿,宋美龄还曾乐观地估计说:“士林官邸很久没有热闹过了,这也好,人多一点总是有面子。”为了不浇“老夫人”的冷水,侍从逐一打电话给党政机关,请大员们务必参加,否则“老夫人”会不高兴。
侍从的电话也打了,据悉上至李登辉以及军方将领都是他们函邀的对象。可是宋美龄的估计过于乐观了,22日前来官邸祝寿的人士,除了沈昌焕、黄少谷等极少数“夫人派”之外,现任党政军的要员几乎不见踪影,顶多只送来了花篮和喜幛,李登辉也只是派人送上寿屏一个。这使得宋美龄震怒不已,把侍从人员教训得体无完肤。一位官邸人士曾就此感叹:“老夫人现在是寂寞的老人,3年前她回国定居时,谁不把她捧得高高在上,如今蒋经国一死,当年对她马首是瞻的人却一个个退避三舍,这真是政治的现实与无情。”
彼时,岛内还掀起了“批蒋”的风潮及污辱蒋介石铜像的作法,蒋介石的铜像不是被破头,就是被泼油漆。在高雄凤山陆军军官学校的操场上,有五十多个蒋介石铜像摆在那里,景象可能是世上绝无仅有的。这些事情,让宋美龄耳不忍闻。有人就顺势喋喋不休地批评李登辉没有魄力,让异议人士予取予求,置当局的威信不顾,实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还有人认为,李登辉一上台后,不只是“外交”违反基本“国策”,许多政治走向也都在打蒋家的耳光,叫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有人拍胸脯断言,凭其在“国民大会”的影响力,必定要使1990年3月的“总统”大选,让李登辉栽个大筋斗不可,即使拉不下李登辉,也要叫李登辉在得票数上极为难堪。由此,国民党内一项“反李拥蒋”的运动悄然酝酿。
1989年10月15日,以军系“国代”滕杰为首的“国代”及“立委”组成了“中华民国各界支援贤能人士竞选委员会”,正式揭开了1990年台湾第八届“总统”选举战的序幕。
据台湾《民进周刊》透露,“中贤会”的幕后策动者不是别人,正是一直想重建“蒋家王朝”的宋美龄。她为了取信于办事者及显示“复辟”的决心,还特地从美国汇回20万美金,作为“中贤会”的活动经费和“总统”选举时贿选之用。
滕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否认这个组织是为“总统”选举而设,它只是一个助选运动,目的是要集合“国会”中资深的“国代”的力量,用行动来援助具有同样理想的外省籍人第二代、第三代参与选举。但明眼人一看即知,“中贤会”成立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完全针对1990年“总统”大选而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展现实力,逼李登辉接纳他们的主张。二是如果李登辉不顺他们的意,他们也不惜推出人选,和李登辉决一死战。
(两蒋执政时代已成为历史,但积极的蒋纬国仍然会为自己的执著而奋斗)
“中贤会”的打算一共分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仍然支持李登辉当“总统”,而“副总统”由外省籍人出任,理想人选就是蒋纬国;第二方案则是根本推翻李登辉,而另行推出“总统”与“副总统”。后者又分两个方案,或由外省人(蒋纬国)搭配本省人(林洋港);或顺应本土化潮流,由林洋港搭配蒋纬国,与李登辉针锋相对。
面对这种情势,李登辉的回击办法,除了通过国民党的系统极力疏通“国民大会”之外,并拉拢“行政院长”李焕,有意以李焕作为“副总统”人选,借重李焕在“国民大会”中的力量。对此李焕倾力相助,在“立法院”公开表示服从李登辉领导。
“二李”联手,蒋纬国自然不是对手,败下阵来。随着蒋家在台湾的日益没落,使宋美龄的身心深受打击,决定改变以往的主意,到美国“长期休养”。
二、送走蒋家第二、第三代男人
(蒋介石与蒋孝勇(右一)、蒋孝武(左一)、蒋孝文(后)合影
蒋经国去世后,蒋氏家族的男人纷纷辞世,1989年孝文辞世,1991年孝武去世,1996年,宋美龄最心爱的孙子孝勇归西。1997年蒋介石第二代中的蒋纬国去世。蒋家男人多断命,留下心痛归女人。)
1.孝文、孝武离世
紧随蒋经国之后,1989年,54岁的蒋孝文因喉癌过世。
蒋孝文是蒋经国和蒋方良在苏联那段艰苦岁月中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所以,对蒋孝文,夫妇俩情有独钟。可是他们倾注了大量心血,收获却有限。
蒋孝文自幼聪明伶俐,颇受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喜爱,但也正因为过分受宠而养成了他胡作非为、吃喝玩乐的习性。上中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好几门功课每学期都亮红灯,不仅如此,他还常常撒谎哄骗家长和老师。见此,蒋经国对蒋孝文的管教非常严格,所以蒋孝文也最怕他。即使这样,蒋孝文仍恶习不改,住在长安东路时,蒋孝文经常深更半夜在侍卫的帮助下,把吉普车推到官邸外面的长安路上,为的是怕吵醒蒋经国,然后,才敢发动引擎,开车去和狐朋狗友们聚会,吃喝玩乐。
一次,蒋介石率众去高雄西子湾打猎,蒋孝文也一同去了。他在侍卫的陪同下,来到寿山要塞的山林里找猎物,折腾了半天,一无所获,蒋孝文又极要面子,没打着猎物似乎很难为情。侍卫们就特地到山里捉了一只山羊绑在地上,让蒋孝文在数步之远的地方,用猎枪瞄准射击。然后,他就带着那只被他打死的“猎物”,得意洋洋地回到住处,向蒋介石炫耀一番。
由于蒋孝文生长在“天下第一家”,自幼受到太多人的恭维、纵容和拍马屁,虽有蒋介石、蒋经国的苦心培养,仍不能阻止他的堕落。在台湾,蒋孝文无法学习下去了,蒋氏父子又把他送往美国,入加州柏克莱商业学校读书,学习企业管理。在美国留学期间,蒋孝文继续恶习难改,放荡不羁,险些入狱,美国移民局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驱逐出境。
蒋孝文从美国返台后不久结婚,可是他的个性并没有因此稳定下来,反而染上酗酒的恶习。有一次他酒后驾车回家,把门牙全部撞断,最后只好装上了假牙。
60年代,蒋孝文在台北统一饭店喝酒以后发酒疯,将饭店所有可以摔的东西都摔烂、砸坏。餐厅的主人当天晚上就打电话给蒋经国,控诉蒋孝文把他的店全砸了。老板不客气告诉蒋经国,蒋孝文三天两头来店里白吃白喝,还要打人、砸店,如果蒋家不赔偿损失,他以后就撤回所有投资回侨居地。
连夜,蒋家就派人去清算蒋孝文到底砸坏了多少东西,蒋经国按原价赔偿无误,这才平息了一场几乎要演出“国际”纠纷的风波。宋美龄听此类似的传闻,越听越多,总是无奈地摇摇头,有时便口中喃喃念道:“唉!蒋家的男人!……”这种事,蒋经国做父亲的都管不了,何况一个非嫡亲的祖母呢!
蒋孝勇曾说,父亲为了劝他大哥戒酒,想到身教重于言教,自己首先戒酒,然而为长子费了那么大的劲,蒋孝文却仍闹出事故。
蒋孝文在35岁那年一次醉酒之后,因为血糖过低而昏迷醉宿在外。他昏迷了两天两夜,才被人发现,送医院急救,医院都不愿收。以后勉强救活了,大脑受到严重损伤,从此,蒋孝文的举止有如4、5岁的孩子。
蒋孝文昏迷后不久,蒋经国到医院去看望他。看着昏迷的儿子,蒋经国禁不住悲痛万分,不停地对爱子喃喃呼唤:“爱伦!爸爸对不起你!”蒋经国愧疚的是蒋孝文患了蒋经国从毛氏夫人遗传来的糖尿病。天命如此,谁人能抗拒得了呢?蒋经国再次慨叹命运捉弄人。1989年,蒋孝文在他父亲去世的第二年也撒手西归,到九泉下伴随疼爱他的祖父和父亲去了。
蒋经国的二公子蒋孝武,1945年生于奉化老家。蒋介石也想让二孙子学武,但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受了伤,最后选择了政治学。他毕业于前西德慕尼黑政治学院,与汪长诗结婚后回国。
蒋经国让他担任“官兵退役辅导委员会”顾问一职。不久又当上了中央政委会委员、组织工作会委员和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与此同时,这位二公子还担任“中央广播电台”主任,华欣文化出版中心主任,“广播事业协会”理事长等职,在文化宣传界崭露头角。
从1976年起,蒋孝武涉足情报工作,心战、情治汇报、反统战的“中央固国小组”,他均参与其中,并担任“国家安全会议”执行秘书。他的管辖范围,涵盖党务、军特、文宣等重要系统。当时在蒋家第三代中,蒋孝武一度政治行情被人看好,曾被风传为“蒋家王朝”的“接棒人”。但好景不长,先是因“江南事件”的牵连,后又因蒋经国过世后,台湾国民党政权的“本土化”、“非蒋化”彻底封绝了蒋孝武的崛起之路。
(蒋孝武因江南案而声名狼藉)
“江南命案”给蒋孝武的政治生命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这也是他出国避风头的主要原因。蒋孝勇对此评论说,他哥哥对政治一直蛮有兴趣,如果不是被别人利用的话,他可能还在传播界。兄弟二人曾经失和,原因是,蒋经国死后,弟弟没有通知哥哥,哥哥回来后质问弟弟父亲可否有遗言,弟弟又回答不出,于是兄弟发生矛盾。
宋美龄在兄弟二人中,一直喜欢蒋孝勇,有人说“江南”案是宋美龄、蒋孝勇联手整垮蒋孝武的,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从蒋孝武的人生经历来看,如果他的性格不是那么倔强,而且不发生“江南命案”,他是不可能就此从政坛上销声匿迹的。
1990年“总统”大选前夕,李登辉任命蒋孝武出任“驻日代表”。在日任职期间,蒋孝武密切注视岛内政治动向。因“总统”、“副总统”选举发生党内政争后,曾致函中国国民党领导人。信中对“非主流派”进行了批评,并声言:“我将终生是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衷心呼吁中国国民党领导同志捐弃一己之私,尽速推动党的第二次改造,为创建统一的新中国共同奋斗。”
1991年5月,蒋孝武请辞“驻日代表”返抵台北。7月1日,因急性心率衰竭,病逝台北“荣民总医院”,终年46岁,留下汪长诗为他生的一双女儿——蒋友兰、蒋友松。
蒋孝武逝世期间,蒋家老少都到“荣总”料理后事,惟有宋美龄没有去,但据说她对孙辈之死表现得“相当坚强”,虽然精神又受了沉重的打击,尤其是蒋孝武之死,“间接向人宣告,掌握台湾政局长达40年的蒋氏家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了。”
岁月无情,短短几年时间,让宋美龄承受了这如此之多的亲人罹丧的痛苦。有人说蒋家的人即使一时仍未彻底从台湾政治上消失,但是人脉势力已逐渐散去,仍想要以强人政治的姿态“再起”,恐怕是永远不可能了。
2.宝贝孙子西归
在蒋氏家族的孙辈中,最得宋美龄宠爱的是老三蒋孝勇。这位昔年深得祖父蒋介石宠爱的孙儿,在宋美龄心目中依然是别人不能替代的。蒋氏家族中如果有什么讯息需要转达时,蒋孝勇是惟一的最佳传讯使者。宋美龄迁居美国后,蒋孝勇几乎每年都要前往纽约,拜见祖母一次。据说,在宋美龄眼里,蒋孝勇仍然被视为当年可以坐在蒋介石办公桌上撒尿的小孙子。
而蒋孝勇对宋美龄的感情也很深挚、独特,他曾把祖母宋美龄与母亲蒋方良作了对比:
母亲和祖母的教育背景完全不一样,我母亲可以说是个农村妇女,我待母亲也就是对待一位农村母亲,你没法跟她谈问题,她只要你在就好,就是纯粹的母亲,她是不理会政治之类事情的,对我而言,母亲给我的,就是母亲。而祖母则不一样,她受到非常好的教育,不单和我谈信仰,也教我哲理、观念、做人处事等等,等于是个有高深学问的祖母。所以她俩的差距在于:一位是农村的母亲,一位是哲人的母亲。
(宋美龄在用自己的生日蛋糕喂蒋孝勇)
不仅在感情上,蒋孝勇对母亲与宋美龄的不分轩轾,甚至,在对两人的态度上,蒋孝勇可更敬佩宋美龄。
从小,蒋孝勇就深得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宠爱。长大后,每到逢年过节,蒋孝勇一家必定到官邸去与祖父母一起用餐。与蒋介石用餐时,必然要讲究许多规矩。蒋孝勇很小就被教会了用餐的规矩,如大人放下筷子,孩子们也必须一起放下筷子。蒋介石、宋美龄喜欢蒋孝勇,每每吃饭的时候,总给他夹满一碗菜,让他尽情吃。可蒋孝勇回忆,那些美味也有来不及品尝的时候,小孩吃饭慢,大人吃完了,他们也得跟着放下筷子。美食虽说没吃到,但宋美龄的种种至爱关怀还是难以忘怀的。
有一次,才3、4岁的蒋孝勇,在官邸饭桌上,得到蒋介石、宋美龄的允许,喝了一杯酒,喝完就发了“酒疯”,逗得蒋介石、宋美龄开怀大乐。
蒋介石对这个孙子是抱着不少期望。他曾带着这位幼孙去视察部队,也曾亲自教过小孙子读书。在日月潭的行宫,蒋介石在那里单独教蒋孝勇《四书》,一句一句地教,详细解释句子的意思。
蒋介石一直认为,他的后代应该努力学好中国传统文化,如王阳明哲学、《四书》等,如此才能对治国理念一以贯之。他希望蒋孝勇能在这方面打下牢固的基础。
蒋孝勇相当聪明。但他在小学及初中的成绩差强人意,这是因为他并不太喜欢上学。有一天,天真的蒋孝勇问蒋经国:“爸爸,什么叫做应酬?”蒋经国想了想回答:“应酬嘛,就是心里头不想去,又不得不去的,就叫做应酬。”蒋孝勇就对爸爸说:“那我读书就是一样的。”
1964年初中毕业之后,他选择了陆军军官学校,打算步爷爷和叔叔的后尘。蒋介石的孙子、蒋经国的儿子读军校,对军校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军校每年在招生之前,总会做一番宣传,蒋孝勇在预备班读书,顿时成为宣传的重点。当年《新生报》记者随军中访问团到陆军参观,记者特别访问了蒋孝勇。在专访中,蒋孝勇侃侃而谈读军校的抱负。他打算于预备班毕业之后,继续升为陆军军官学校正期生。蒋孝勇的想法其实就是蒋介石和蒋经国的愿望。蒋介石非常希望他的三个孙子中,至少有一个读军校,以后在军中发展,蒋经国在这方面的想法也不比蒋介石少。只是天不遂人愿,蒋孝文、蒋孝武都没有读完军校,蒋孝勇才读了一年就出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