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望眼欲穿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似乎终露端倪。他对朝鲜战争的反应与邵毓麟在电报中的分析不谋而合。邵说:
韩战对于台湾,更是只有百利而无一弊,我们面临的中共威胁,以及友邦美国遗弃我国,与承认匪伪的外交危机,已因韩战爆发而局势大变,露出一线转机。中韩休戚与共,今后韩战发展如果有利南韩,亦必有利我国。如果韩战演成美俄世界大战,不仅南北韩必然统一,我们还可能会由鸭绿江、由东北而重返中国大陆。如果韩战进展不幸而不利南韩,也势必因此而提高美国及自由国家的警觉,加紧援韩,决不至令中共渡海进攻台湾了。
2.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事情果然如此。当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获悉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后,立即打电话给正在密苏里老家度假的总统杜鲁门。杜鲁门的第一个反应是立即动身回白宫,由于艾奇逊让他等一等更为确切的消息,以免夜间飞行危险和引起外界恐慌,他才没有于即日飞返白宫。当晚,他批准将朝鲜问题交联合国安理会处理。
(宋美龄参观美国第七舰队)
第二天中午,杜鲁门匆忙结束休假飞返华盛顿。在途中杜鲁门妄然断定朝鲜战争是俄国人酝酿的。他说:“我敢肯定……必须以牙还牙。我得出的结论是,惟独实力才…是俄国独裁者惟一懂得的语言。我们必须以实力为基础给予迎头痛击,痛击并击败他们。”杜鲁门从飞机上给艾奇逊打电报,要求他及其高级军官和外交顾问于当晚在布莱尔大厦举行战略会议。
战争爆发当天,美国远东司令麦克阿瑟在东京已得到了驻南朝鲜军事顾问团团长布朗将军和驻南朝鲜大使穆西奥的报告。麦氏立即在东京盟军总部召开紧急会议。随后,战报不断传来,北朝鲜已占领江陵、瓮津、开城,春川被围,人民军主力直指汉城。在会上,麦克阿瑟提出了《从亚洲遏制共产党的战略计划》,该计划由国防部长约翰逊转达杜鲁门总统。内容为:
一、立即援助朝鲜,并建议由台湾调一个军驻援南朝鲜。
二、认为台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应以海空军保卫该岛,并给予蒋介石以广泛的军事援助。
三、加强菲律宾和印度支那的军事力量。
四、保卫日本的安全。
在华盛顿,6月26日晚杜鲁门与13位负责全国军事、外交的高级官员在布莱尔大厦进行紧急磋商。一致认为朝鲜战争“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形势令人担忧”,为防止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应采取措施“保卫”台湾。随后,杜鲁门归纳出三点建议:
一、授权麦克阿瑟向南朝鲜运送军援计划以外的武器和其他装备。
二、动用空军掩护美国妇女和儿童撤退,对企图阻挠撤退的一切北朝鲜飞机和坦克进行还击。
三、命令第七舰队从菲律宾向北移动,以阻止中共进攻台湾,同时劝阻国民党当局不要采取任何针对大陆的行动,并告诫麦克阿瑟不要和台湾搞得过于亲热。
这时,美对台政策骤变。美国第一次公开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即所谓的“台湾问题中立化政策”。这实质上是放弃了它原来的“袖手”政策。随之美国不仅派第七舰队进人台湾海峡,而且还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议案,组成联合国军开赴朝鲜。
第七舰队是美国海军四大主力舰队之一,与第三舰队同属美国太平洋舰队。其前身是美国大西洋舰队的一支特混舰队,二次大战时,由于对日作战,于1943年3月调归太平洋舰队,称第七舰队,由美国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指挥,主要在菲律宾至印度尼西亚一带海域执行作战任务。6月28日,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亲自飞往前线督战。6月29日,美国第七舰队的6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和1艘运输舰进入台湾海峡并开始游弋,担负起了“保护”台湾的任务。
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是对中国统一的阻挠和对中国革命事业的粗暴干涉。新中国成立后即确定的解放台湾的方针,因为美国第七舰队的重新部署和对台湾问题的武装干涉,而不得不搁置起来,从而使中国统一的日程表无限期地向后推移。美国派遣第七舰队干涉台湾这个严重侵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行径,使得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本来就没有外交关系的大国,无可挽回地走上对峙的道路。台湾这个纯属中国内政的问题,也就成了中美关系中争议最大的问题。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指出,美国行动“暴露了自己的帝国主义面目”。他对美国在台湾立场上出尔反尔的做法感到十分愤慨:“杜鲁门在今年1月5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那是假的,并且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周恩来外交部长同日也发表了《关于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声明》。周恩来指出:“杜鲁门二十七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中国政府领导人对朝鲜战争爆发的看法是:“美国政府指使南朝鲜李承晚傀儡集团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进攻,乃是美国的一个预定步骤,其目的是为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越南和菲律宾制造借口。”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
不管美国帝国主义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这不仅是历史的事实,且已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和美国帝国主义走狗蒋介石的中国人民,必能胜利地驱逐美国侵略者,收复台湾和一切属于中国的领土。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关于美国决定武装干涉台湾问题的行径,对中美关系究竟产生什么样的消极影响,这恐怕是美国决策者所始料不及的。当时美国情报部门幼稚地认为,当时中国大陆百废待兴,美国在台湾的行动不仅不会引起大陆的强烈反应,反而还会使中国觉得朝鲜战争是苏联为了扩张其势力而一手策划的,苏联在此问题上根本没有顾及中国的利益。因此,美国人希望借此机会来离间中苏关系。
然而,美国对华政策的估计又一次出现了历史性的偏差。美国介入台湾的举动,不仅没有给中苏关系中打人任何“楔子”,反而使中国更加接近苏联。1950年新中国纪念其诞生以来第一个国庆时,中国对外政策已经基本定型。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阐述新中国外交政策时,明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并且与苏联建立了最亲密的兄弟关系。”至于中美关系,中国认为美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仇视有加无已”,处处与中国为敌:美国在联合国组织里,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的参加;美国阻挠中国代表参加盟国对日管制;美国借口朝鲜的形势派遣海空军侵入台湾;美国宣布台湾问题应由美国所操纵的联合国解决;美国空军还侵入中国领空,实行扫射轰炸。
上述种种,已经证明美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危险的敌人”。中国正警惕地注视着美军行动。因为“美国的侵略武力已经侵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并且有扩大这种侵略的可能”。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右翼政客和军方保台分子的鼓动下,妄断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和人民解放军将渡海攻台都是执行苏联的战略方案。如果美国在北部失去南朝鲜,在南部失去台湾,则日本将被南北夹击,菲律宾和东南亚各反共国家将受到威胁,美国的西太平洋防线将被斩成几截。因此,对朝鲜和台湾问题不能袖手不管。
7月1日,美国陆军开抵南朝鲜。7月7日,安理会授权美国指挥下的统一司令部使用参加干涉朝鲜的各国部队,由美国指派指挥这些部队的司令官。同一天,第七舰队司令史枢波到台北访问,随后美国派贾纳德少将出任驻台军事代表。贾纳德的赴台,使美国赴台人员级别由中校提高至少将,显示美国提升了美台关系,已走上了扶蒋保台的路子。
3.杜鲁门给“国军”参战投了否决票
有了美国人撑腰,蒋介石腰板硬了许多如果能乘机拖美国人下水,是不是可以从朝鲜半岛打回老家?在这一问题上,美国人的想法与蒋介石却不同。
虽然,在朝鲜战争之初美国重新承担起了“保护”台湾和蒋介石政权的“责任”,但杜鲁门政府还是希望把这个“责任”保持在最低限度。因为,如果美国过分干涉,不仅会激怒共产党,还会在亚洲各国激起强烈的反美情绪,这会促使中苏更加接近,并可能导致美国和两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场全球性的战争。这与美国的全球战略背道而驰。因此,美国尽可以提供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给台湾,却不愿意与这一“地位脆弱”的政权紧紧地拴在一起。在此思想指导下,杜鲁门三次拒绝了蒋介石人韩助美的要求。
在朝鲜战争爆发的当天晚上,蒋介石收到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发来的求援急电。他随即回电声援,并表示将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援助。紧接着,蒋介石在阳明山“总统官邸”召开紧急军政会议。陈诚、王世杰、谷正纲、黄少谷、何应钦、周至柔、孙立人、王叔铭、桂永清、蒋经国等人应召而至,研究局势变化及对策。会议决定: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地区从6月26日零时起,全面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实行宵禁,停止三军官兵的休假和外宿,大肆进行反共宣传,叫嚣“打回老家”、“戡平共匪”,并发动民众请愿活动,以示反攻决心,加强台湾海峡和大陆沿岸的海空巡逻,加强各岛及台湾的防空和民防措施,加强对交通运输和经济活动的管制,加强特务活动。
25日晨,美国驻远东部队总司令兼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于东京接到了来自朝鲜的战况报告,他立即同约翰逊、布雷德利等人举行紧急磋商。会上,麦克阿瑟提出所谓“在亚洲遏制共产党的战略计划”,建议由台湾调一个军驰援南朝鲜。麦克阿瑟认为:台湾“这个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可以容纳10个到20个航空大队,包括喷气式飞机至B—29型轰炸机等各式不同的飞机,并可予短程海岸潜水艇以前方作战之供应。”
6月26日晨,李承晚再次急电蒋介石请求支援。蒋介石立即召开党政军要员会议,研究出兵问题。对此,军方持反对态度,认为国民党军装备很少,须首先考虑台湾防御;而文官则持赞成态度,力主出兵。经过4个多小时的争论,蒋介石发言说:“国民党之所以痛失大陆,就在于不敢痛下决心,不敢冒险。今日党国已无路可退,惟有拼死一搏,方可收复河山。诸公勿需再议。中正决心已下,定得参战。”蒋介石一表态,一帮反对的将官顿时噤若寒蝉,纷纷表示:“一旦校长立下决心,学生万死不辞,甘为党国舍身成仁。”于是通过了出兵朝鲜的决议。
26日中午刚过,以费尔德上校为首的美军驻台军事联络组,由东京飞抵台北。费尔德一下飞机,就前往阳明山,向蒋介石面交了麦克阿瑟的亲笔信。蒋介石说:“麦帅此举是理智仁义。中国政府不胜感激。”交待手下好好款待费尔德。蒋介石马上召集一班幕僚商议,并很快复电麦克阿瑟,表示愿派遣国民党最精锐的五十二军三万余人驰援南朝鲜。一经美国最后决定,该军即可从空中和海上前往南朝鲜投入战斗。
6月27日,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奉蒋介石之命对五十二军人员进行调整充实。逃台后的国民党军队,经蒋氏父子大力整顿,清除了所有异己力量,可称为不折不扣的“蒋家军”。郭永、李有淇、王楚英、刘廉一均是少壮派军官,反共最为得力,一闻韩战,就立即请缨入韩“同共产党决一雌雄。”蒋介石手下,胡宗南、胡琏等均力主不参战,孙立人又非嫡系,为了警告反战者,同时培植新人,就用了这批资历甚浅的少壮派军官。由郭永任军长、李有淇任副军长、王楚英任参谋长。还决定:由六十七军军长刘廉一担任“援韩派遣军”司令官,“国防部”总政治部副主任韩伟克任政治部主任。除陆军以外,另配以装甲兵一个旅、运输机20架。
(蒋介石检阅国民党军队)
6月28日,台湾派顾维钧、胡适到白宫会见杜鲁门。胡适是个文化名流,又有民主声誉,深受美国人青睐,为了争取美援,蒋介石任命他做了“外交部长”。他们面交了蒋介石6月26日向杜鲁门建议派五十二军驰援南朝鲜的电报副本,以示台湾方面的诚意。杜鲁门表情愉悦,胡适将此情报告蒋介石,蒋介石也大为振奋,以为参战在望了。
美国政府内部在接受还是拒绝蒋介石援助南朝鲜的问题上意见分歧。杜鲁门认为可以接受,国民党军队的使用可以减少美军伤亡人数。他对艾奇逊说:
我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应当接受这番好意。因为,正如我今天对国家安全委员会所说的,我希望看到尽可能多的联合国成员国参加朝鲜的行动。
但是艾奇逊却说:
总统先生,美国把第七舰队派到台湾,正是因为台湾是可能遭到攻击的地区之一。现在,一方面花美国的钱去保卫那个岛屿,而另一方面这个岛屿的理所当然的保卫者却跑到别的地方去,这样做多少是有些矛盾的。况且国民党新败之余,还有什么战斗力呢?
后来,杜鲁门在艾奇逊、国防部长约翰逊和三军参谋长参加的联席会议上,仍表示倾向于接受蒋介石的建议。艾奇逊仍加以反对,他认为,如果台湾国民党出现在朝鲜,共产党中国就可能马上决定参战,因为共产党可以借此机会去打击蒋介石军队。三军参谋长们认为,蒋介石所提供的三万人“尽管他们说是他的最精锐部队,却很少现代化装备,其情况恐怕会像李承晚的军队无法对付北朝鲜的坦克一样。”而且还要动用美国的运输力量,这样做其实并不划算。最后,杜鲁门只好同意多数人的意见。
美国政府不敢贸然接受蒋介石的出兵要求,也由于英国的反对。1950年1月6日,中英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英国政府同时宣布撤销其对国民党集团的外交承认。英国一再向美国表示,不能和台湾军队并肩作战,因为一旦这样,刚建立的中英关系势必受到损害。
在美国决策层内部虽然就对台基本政策已取得一致意见,但在具体行动上,以麦克阿瑟、约翰逊为代表的军方右翼势力却狂热得多。他们不断叫嚣出兵台湾,支持蒋介石军队入韩作战,并接二连三访台,这与杜鲁门、艾奇逊等主张对台保持谨慎、低调的态度格格不入。
7月31日,麦克阿瑟率大批幕僚飞抵台湾,与蒋介石举行会谈。麦克阿瑟此行出尽了风头,走下飞机时,麦克阿瑟还吻了宋美龄的手。麦氏此行是踌躇满志,极为傲慢,蒋介石心中颇为不快。但有求于人,况且人家毕竟是救命恩人,也只好强作欢颜。
(蒋介石与麦克阿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