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
43690800000004

第4章 “沉默的海啸”——能源、粮食危机不期而至

全球能源恶性开发的危机

我国古代有个买椟还珠的典故,为我们每个人所熟知。我们常常为这种即期眼光和短期行为而感慨,但是回到我们身边,会豁然发现,当前我们经济发展也面临珠椟求舍之惑,经济发展带来日新月异变化、欣欣向荣景象的同时,支撑发展基础的能源却出现了捉襟见肘、中气不足的尴尬窘境,这个长期以来隐忍不发的问题开始浮现冰山一角,引起了上下各界的关注和热议。

解析能源问题,需要我们揭开表层,直击其里,探寻本质。

准确地说,能源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时一事的产物,它是长期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激化的体现。如今,我们所利用的能源主要包括石油、煤、天然气、水电、风能、核能、太阳能等,其中绝大多数矿物能源属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创造了灿烂的工业文明。

然而,事态也难以避免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1.持续削弱的全球资源能量

自从人类进入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成倍增长。1901-1997年的97年间,全世界采出的矿物原料价值增长了近10倍,其中后20年为前60年的1.6倍。

据1950年国家的统计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能源消耗成正比关系。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1000美元时,人均能耗在1500千克标准煤以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4000美元时,人均能耗在10000千克标准煤以上。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没有节制的大量消耗,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遭到了持续削弱。

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的两次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震惊了全人类。与此同时,水和空气受污染的趋势有增无减。局部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新的全球性困扰;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世界人口已突破54亿,比1950年增长了1倍多;农业和工业高速发展的压力排挤着其他物种,使它们濒于灭绝;由于人类向大自然索取过多,从而使赖以生存的土壤、森林、港湾和海洋遭受侵蚀的速度明显加快,降低了地球的承载能力,改变了地球的大气品质。局势还不仅如此,虽然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并且仍在继续扩大,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目标仍未实现。这使得上述问题变得更复杂,也更难以解决。

席卷全球的能源危机,引发了一系列相关的全球问题:人口增加与资源供需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能源的枯竭使贫困化加剧发展而难以遏制;能源的争夺引起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如果说,本世纪初能源所引起的还是一些局部问题,例如,一些工业城市整日处在烟雾的笼罩之中,英国首都伦敦成为世界著名的雾都等等,那么现在,能源危机已经波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个民族,影响到人类的现在和未来。

资源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它是近年工业化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过度消耗的产物,只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才发展成为遍及地球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国家的全球问题。人类对资源问题的认识同样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历史过程。时至今日,无论是乐观派还是悲观派,无论是学者还是政治家,对于资源环境问题的危机感已达成共识,尽管在程度上还有差别。

资源这个全球性问题的存在绝非孤立,它总是同人口、环境、经济、社会等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构成当代全球问题的基础。进入本世纪以来,人口剧增与经济发展的压力,正在超过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所能承载的极限。自然资源迅速耗减,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灭绝,矿物能源日渐枯竭,矿产资源严重短缺,海洋健康损害严重,未来资源宝库面临浩劫。淡水资源不足,森林资源持续赤字,水土流失加剧,气候变化异常,各类灾害加剧。人类所面临的已是一个满目疮痍、不堪重负的星球。

2.日益激化的全球资源及能源问题

资源及能源的无限制、不合理开发及利用既是资源问题的根源,又是产生其他危机如粮食、环境、贫困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说,资源问题的发展趋势,将决定着其他全球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地球未来的命运。

众所周知,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口问题的实质,在于人口的增长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承载负荷。人类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和自然资源供给相对有限的矛盾,贯穿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资源无节制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产生严重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

由于全球人口的剧增,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向大自然索取。自然资源基础的削弱,使下一代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挑战。由此产生了一句名言:没有资源开发便没有生态环境问题。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能源危机及由此而带来的世界性萧条。资源基础的持续制约,给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蒙上了层层阴影。那么,进入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形势又如何呢?

第一,全球资源及能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发展,中长期资源及能源的供需形势日趋严峻。本世纪还会不会发生类似20世纪那样的能源危机?我们没有理由做出过于乐观的判断。只要把视线从能源资源总量这一因素转向更深一个层次的能源结构、地域分布、政治环境等方面,便会发现能源世界仍是一道充满危机的难题。

(1)能源结构问题。目前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了一大部分(39%)。

(2)政治和地理因素。目前23的世界石油储量集中在波斯湾地区。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令西方时时担忧。

(3)煤炭、石油燃烧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生产利用是形成局部空气污染以及产生酸雨、温室气体等地区性环境问题的根源。世界将难以继续承受超过临界值的污染物了,这些污染,是由总计达20万亿美元的世界经济运行所用矿物燃料燃烧时排放出来的。目前尚无法处理这些每年向大气排放的60亿吨的碳,而本世纪这一数字还在继续增大。

第二,全球资源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资源分配方式可能会出现重大转折。人类发展至近代以来,英国以对煤炭和铁矿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接着以殖民主义方式,实现其对世界资源的侵占和垄断,建立了“日不落帝国”的世界霸权。进入20世纪后,美国率先进行廉价能源——石油及其他重要有色金属矿产的开发,实现了世界社会基础资源结构的第二次重大转变。美国以世界人口的125,耗用了世能总量的13~12,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金元帝国”,维持了近一个世纪的世界霸权。

由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尖端技术领域已成为21世纪核心产业。被称为“太空金属”、“电子金属”、“超导金属”的稀有稀土金属将成为未来新兴产业的材料基础,世界社会基础资源结构面临着又一次重大转变。与此同时,美国独霸世界资源的时代将告结束。各大国间为争夺下一世纪领导权而进行的以稀有金属为核心的世界资源争夺将进一步展开。

第三,全球未来资源及能源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局部战争难以避免。在整个人类历史过程中,获取与控制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能源和矿产的战争是国际紧张和武力冲突的重要因素。

近代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31个国家共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争中伤亡人数达3100万人。其中死亡1000万人,军费支出和战争损失共计3877亿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上述数字均成倍增长。战争时间长达7年,参战的国家和地区超过60个,战争总伤亡超过9000万人。其中死亡500万人,直接军费支出1117亿美元,物质损失3万亿美元。

为了争夺对世界资源和能源的控制权,从而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为了争夺世界资源及能源的控制权,持续了40多年的冷战。中东的石油、南部非洲丰富的黄金、金刚石及其他矿产、扎伊尔的铜矿……都成为超级大国争夺的对象,引发了一次又一次局部战争。冷战之后,对资源及能源的争夺依然存在,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中国能源威胁论”的谬论

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加大,1993年中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这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波动,持续攀升。国外一些势力将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进口石油增长,甚至有人鼓吹“中国能源威胁论”,以“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中日东海冲突”为导火索,毫无根据地说中国将争夺世界油气资源并导致冲突。这些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制造“中国能源威胁论”缘于西方一些人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中国过去不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构成威胁。中国是维护世界能源安全的积极因素。

1.“中国能源威胁论”的主要内容

2001年2月,美国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其发布的《21世纪能源地理政治学》报告中写道:“今后20年,亚洲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可能产生深远的地缘政治影响。亚洲地区对现有能源储备的争夺可能会激化,演变成各国之间的武装冲突;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日益增强,从而可能促进北京与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形成军事联系,这将使美国及其盟国感到忧虑。”

另外,美国美中防务委员会在2002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在世界能源市场上正面临来自中国日益有力的竞争;同年美国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弗兰克·加夫尼(Frank J。Gaffney)讲道:中国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已构成对美国能源安全的威胁和挑战,美国与中国争夺能源供应方面的竞争会更加激烈;2004年10月9日,美国《波士顿邮报》在一篇题为《中国对石油的渴望与日俱增》的文章中指出,“中国石油消费量的猛增可能会破坏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与安全”、“未来10年中国石油需求会翻一番”、“中国大量‘储备’石油也会导致全球原油价格走高”、“如果不搞石油战略储备,现在达到了创纪录水平的每桶53美元的全球油价将会保持在每桶30美元”;同年10月18日美国《商业周刊》也刊登文章指出,“事实上,较强的需求增长已经使全球价格有所上升,特别是石油。原因何在?所有这些变化的根源来自中国——一个正在崛起的经济强国。”

此后,中海油竞购优尼科的消息传出后,部分美国人认为“这将会有助于中国垄断石油供给,通过破坏美国的能源来源和经济而威胁美国的安全”,并联名致函布什政府,要求美国财政部就此案展开调查;日本也有人认为中国未来大量进口石油将引起世界石油市场的混乱,为了维护石油安全,中国可能采取军事手段,从而威胁地区稳定与安全。

此外,美、日等国还对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加拿大等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以及中国沿着从中东到南中国海的海上航道建立基地等表示出格外的“关切”。2004年《美国之音》在一篇题为《中国谋求加拿大石油让美国感到不安》的报道中说,“过去几乎将所有生产的石油都输往美国的加拿大,正悄悄和中国几家大型石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内容包括在加拿大境内兴建输油管以及提高加国石油产能等。”

2.“中国能源威胁论”产生原因解析

其实,美、日等国抛出的“中国能源威胁论”,究其原因,只不过是想从能源角度出发,来鼓吹中国对全球(其实是他们自己)造成了威胁,其主要目的仍然不外乎遏制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大概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1)担心中国抢夺他们的“奶油面包”

一直以来,美、日都是消费和进口石油的头号国家,两国也为此得意洋洋。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对石油的消费和进口也日益增加,并大有赶超美、日的势头。因此美、日当然倍感不悦,因为“外人”抢走了自家的“奶油面包”

(美、日尤其是美国一向以世界为家),于是便及时抛出了“能源威胁论”,让世人相信中国确实理亏,从而有效阻止中国和他们抢夺石油,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获取石油的速度,这才是他们做出这样举动的主要目的。

(2)害怕失掉原来对石油的控制能力

现在,中国每天都要进口大量的石油,其中80%左右的石油运输都要通过马六甲海峡,此海峡对中国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美、日也非常清楚,只要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就能有效遏制中国的发展。因此,他们以反恐、打击海盗为名,与印尼、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在该地区展开了各种“合作”,从而间接地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最近,中国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也开始与沿海各国合作,建立自己的基地。于是,美、日开始变得不安和恐慌,到处鼓吹“中国威胁论”。

(3)担忧失去自己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成为国际经济中的重要成员,再加上中国实行和平外交政策,世界上多数国家与中国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友好合作关系。

美、日等国对此非常不安,担心长此以往会削弱他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邓肯·亨特表示,如果中海油得以成功收购优尼科,那么,中国对美国在中亚地区利益的影响力将大大增强。从里海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土耳其的输油管道,优尼科都有投资。如果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中国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就会增加,从而严重影响到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这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更无法容忍。

(4)(日本)希望获得国际同情

毋庸置疑,日本是不折不扣的经济大国,但也是资源小国。

为了得到足够的资源,日本可谓是不择手段甚至不惜发动一场灭绝人寰的战争。近年来,中国经过勘探发现东海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根据相关国际法,东海的石油应完全归中国所有,但日本根本不理会什么国际法,声称拥有东海石油的主权。对有争议的海域,中国建议搁置或共同开发。然而,日本不但不接受中国大度的建议,还完全不顾中国的反对,开始单方面进行海底资源的勘查,最近甚至批准一家日本公司进行开采。为了使其这一行动显得更加合理化,日本找到了“中国能源威胁论”这么一个自认为完美的借口。

3.“中国能源威胁论”没有任何根据

其实,我们大家心里都十分明白,“中国能源威胁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归结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几点:(1)中国对油价的影响不是很大尽管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迅速,但据此把国际油价暴涨归罪于中国,未免太不公平了。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仍是石油消费的主体,目前不足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消费了全球60%以上的石油。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石油进口量在世界总体进口量中所占的份额并不高。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仅为1.2亿吨,仅为世界各国原油进口量的6.6%,而美、日两国分别高达5亿吨和2亿吨。显然,中国难以对国际油价产生多大影响,相比美日而言,其影响成度显而易见。

(2)中国是高油价的受害者

事实究竟是什么?很简单,美国才是国际油价上涨的幕后操纵者,高油价是美国打向中国的一记“七伤拳”。到目前为止,任何一个国家都离不开石油,中国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为了有效限制中国的经济发展,美国想尽一切办法,使国际油价长期保持在高位。俄罗斯《劳动报》近期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是美国政府操控的结果。美国企图给迅猛发展的中国下个“石油绊索”,其险恶用心可见一斑。

(3)中国能源自给率非常高

中国既是能源消耗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进口只占中国能源消耗的一小部分,中国解决能源主要立足于国内,目前中国的能源需求总自给率高达94%。因此“中国的发展,过去不曾、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对世界能源安全造成威胁”。

(4)美国对中国过于敏感和担忧

美国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专家汉斯。J。摩根索在为《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一书作序时写道:“讲到中国,美国人就分成两类,一类患了神经病,另一类则患了精神病。”这一论述用在“中海油并购优尼科”事件上真是恰如其分。企业的国际并购在全球化的时代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行为,而且美国的石油公司被外国公司并购的例子不胜枚举,如1990年委内瑞拉的石油公司Petroleos de Venezuela S。A收购美国西果石油公司(Citgo Petroleum Corp。)、1998年英国石油公司(BP)收购美国的阿莫科石油公司(Amoco)。

4.中国与世界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国际能源安全

全球能源安全是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和挑战,维护国际能源安全要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在上个世纪100多年的时间里,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陆续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但消耗了全球60%的能源和50%的矿产资源。进入新世纪的100年或更长时间,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在内的占世界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将陆续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按照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工业化是社会财富积累快、生活水平提高迅速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大的历史阶段。

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人类发展需要回答的问题。

那么人们将面临着这样的抉择:第一种,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这是地球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的,是走不通的;第二种,以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为由,抑制、放缓甚至企图迫使发展中国家放弃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不公正的,也是不可能的;第三种,走出一条低投入、高产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选择的正确道路。

所以,应大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特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发展中国家对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的最大贡献。

作为先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达国家,有责任,也有义务维护国际能源安全。这不仅是因为发达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已消耗了全球过多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而且也是因为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全球能源资源的主要消耗者。2005年,OECD国家石油消费占全球石油消费总量的59.2%。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的资源能源不是某些国家、某些人独享的,而是各个国家共享的。

胡锦涛主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提出,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要加强能源出口国和消费国之间、能源消费大国之间的对话和合作,加强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油气资源开发,实现能源供给全球化和多元化,确保稳定的、可持续的国际能源供应,确保合理的国际能源价格,确保各国能源需求得到满足;各国应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和矛盾,求大同、存小异,而不应该把能源问题政治化,更不应该动辄诉诸武力,切实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良好政治环境。新能源安全观的提出,对于推动建立清洁、安全、经济、可靠的世界未来能源供应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按照新能源安全观的要求,按照平等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加强同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合作,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安全。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已经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同时积极推进能源多元化,鼓励替代能源的发展,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加大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力度,并保持原油进口的适度增长。

保证正常的石油供应和稳定的石油价格,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目前的高油价,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源安全不是一个国家能够解决的问题,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合作,携手应对挑战,促使虚高的油价回归理性,以推动世界经济平衡有序健康发展,这样,战争才会减少,能源才不至于枯竭的如此之快。

全世界携起手,共建全球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问题由来已久,自工业革命时就开始出现。1913年,英国海军开始用石油取代煤炭作为动力时,时任海军上将的丘吉尔就提出了“绝不能仅仅依赖一种石油、一种工艺、一个国家和一个油田”这一迄今仍未过时的能源多样化原则。法国总理克莱蒙梭曾说:“一滴石油相当于我们战士的一滴鲜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随之增加,能源安全逐渐与政治、经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两次世界大战中,能源跃升为影响战争结局、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如今,我们应该直面能源安全问题,共同研讨世界能源安全问题的发展历程,总结、交流经验,为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打好基础。

1.能源安全已成为世界稳定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翻开历史,我们应该能看到,当前世界所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呈现出与历次石油危机明显不同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它不仅仅是能源供应安全问题,而且还包括能源供应、能源需求、能源价格、能源运输、能源使用等安全问题在内的综合性风险与威胁。

(1)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巨大压力。

世界经济自2002年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世界经济的增长是以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驱动力的。据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还将增长50%,达到每日1.3亿桶。这说明,能源供需形势将日趋紧张。

(2)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

20世纪90年代后,全球气候变暖和大气环境质量急剧下降,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全球性的环境保护。据统计,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5%是由燃烧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而产生的。虽然1997年国际社会制定了旨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然而,截止至2005年底,向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反而比8年前高出了16%,而且这一趋势仍未得到遏止。当前,以石油、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消费占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90%,若因能源消耗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无节制地增加,将给全球环境及气候带来灾难性影响。

我们都知道,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曾触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也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当前的国际能源形势也不容乐观,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负面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各类能源、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各国经济运行成本明显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警告称,国际油价若在一年内上涨10美元,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因此降低1%。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能源问题将进一步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从长远来看,围绕着世界能源主产地和通道的战略竞争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国际关系将更加复杂化,并有可能导致地区局势紧张甚至引发军事冲突。能源安全已成为世界稳定和发展面临的巨大障碍,这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逾越。

(3)围绕着能源产地、能源通道的竞争更趋激烈。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中东是全球石油最富集的地区,历史上围绕该地区石油资源的战略竞争从未停止,可以说,历次中东战争都有能源争夺的背景。“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后,中东成为国际恐怖活动的中心区域,石油生产和供应不断受到威胁。因石油储量丰富被誉为“第二个中东”的里海地区不稳定因素有所增多,围绕该地区石油管道走向的竞争已经浮上水面。其他主要能源产地也出现动荡迹象。

如今的新问题是,国际能源通道安全问题常与能源产地安全问题相提并论,共同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世界三分之二的石油运输要经过六条重要的海峡或运河,这些运输通道被称为“世界石油运输的咽喉”。

第二次中东战争于1956年爆发,导火索就是英法欲夺回被埃及收为国有的苏伊士运河这一重要的石油战略通道。马六甲海峡每年通过船只约5万多艘,全球近一半的油轮要经过此处。近年来该海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随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能源主产地和能源通道安全问题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4)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威胁国际能源市场稳定。

我们可以这样说,世界只有一个石油市场,23的石油交易都通过市场贸易进行,因此,国际油价历来是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关注的焦点。200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进入新一轮上升期,甚至一度突破每桶75美元,引起国际社会对石油供应形势的担忧。

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上述石油供求关系紧张的原因外,还有伊拉克等中东国家局部战乱、伊朗核问题局势紧张等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并在高位运行达数年之久,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从未有过,如何应对能源问题的新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比较严峻的问题之一。

2.中国是维护和加强世界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世界能源安全问题与中国息息相关。中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实现GDP比2000年再翻两番。经济发展需要以能源发展作为保障。我国能源总量不小,但人均拥有量较低,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量持续增长。2005年石油净进口量达到1.19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40%。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能源消费强度较高。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地增加,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而且,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使用比例过高。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多,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中国政府为解决能源安全这一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正在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将节约能源、降低能耗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中国将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加大对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力度。2004年制定的《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将把优化能源结构作为保障能源供应的中心任务,大力开发水电、积极推进核电建设、鼓励发展风电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从目前的7%提高到15%左右。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除继续从中东进口石油外,提高从俄罗斯、中亚、非洲、拉美等地区进口石油的份额,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中国在倾其所有精力解决自身能源问题的基础上,还致力于推动世界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2004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9次APEC能源工作组会议上,中国联合日本和泰国,以能源工作组的名义共同发起以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为主题的《凯恩斯倡议》,对本地区的能源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5年,成功举办了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这对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国际合作、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都充分说明,对中国能源发展的怀疑与指责是站不住脚的。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据中国官方统计,2005年,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为22.2亿吨标准煤,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为20.6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率为93%,高于西方国家平均70%的水平;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目前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约0.9吨油当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6%,是美国人均的11.5%;从石油消费量来看,即使在中国石油消费量大增的2004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3.1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左右。而美国石油消费量为9.38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25%,是中国的三倍。

当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不到1.49亿吨,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左右。而美国石油净进口量为5.9亿吨,是中国的四倍。无论是从能源自给率、人均能源消费量还是从石油消费量来看,中国对世界能源安全都不构成威胁。所以,中国不会做出“抢夺”能源的任何行动和举措。

3.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当今世界能源安全形势日趋紧迫。加强能源合作,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有赖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加强国际组织作用,完善能源安全体系。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为应对石油危机而建立的石油安全体系已经表现出与当前复杂的能源安全形势不太适应的迹象。

过去二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造成亚洲地区的石油进口国要比欧美国家支付较高的原油价格,这种不平等的价格,即“亚洲溢价”损害了广大亚洲国家的利益。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成为主要的能源进口国,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中,如何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能源安全保障是一个新的课题。

除此之外,目前的能源安全体系对采取措施平抑油价难以达成一致。国际能源署战略石油储备应急启用计划仅在1991年海湾战争前夕和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后启用过两次。许多国家呼吁能源安全体系应更加灵活,保障包括能源运输、市场定价在内的整个能源供应链安全。加强国际能源组织作用,完善世界能源体系刻不容缓。

其次,鼓励能源产业投资,扩大世界能源供应。在本世纪上半叶,化石燃料仍将是能源消费的主流。然而,世界能源生产及供应已经出现油气行业勘探和开采投资不足、海运及管道运输能力遭遇瓶颈、炼油能力迟滞不前等问题。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它的石油产量并没有猛增,据美国剑桥能源研究所预计,要使伊石油产量恢复到1978年日产350万桶的高峰,还需要数百亿美元的投资。伊朗石油部副部长侯塞尼安表示,到2010年伊朗的石油工业需要增加投资1500亿美元。

在召开的八国集团能源部长会议上,各国能源部长们已经提出为能源投资提供便利、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油气管道运输等建议。各国改善投资环境确保投资增长,加强在能源开采、运输和加工方面的投资,是当前提高能源供应量、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形势的一项很好的措施,所以各国应加强贯彻和实施。

再次,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积极开发可再生资源。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时间里使用的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只是在工业革命后化石燃料才被大量使用。

现在的核能、水能、氢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比较洁净的能源在世界各地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利用。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不断深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成为许多国家能源安全政策的核心内容。然而,受地域、时间、技术和资源多寡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上述能源在大规模推广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困难。

面对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加快能源研究步伐、开发矿物燃料的替代能源,已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走能源与环境和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子,是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最根本的出路所在。

最后,促进各国能源合作,共建全球能源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家间联系的日趋紧密,各国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安全而保证自身的安全。

全球能源消费国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与新兴消费大国之间,虽然在开发利用海外资源方面存在多方面竞争,但在维护国际市场稳定、开发新能源、节能以及环保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前景。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能源生产国、运输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对话,少谈一些“威胁论”,多进行交流,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能源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如今,我们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前景是光明的,但依然任重道远,妥善应对新的挑战、共建全球能源安全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和目标。各国之间只有达成共识,加强合作,才能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才能为我们的子孙留下源源不断的能源。

低粮价时代已经终结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然而,从2007年开始,全球粮食储量降到近20年的最低点,小麦、糙米、大豆和玉米期货都处于多年来最高点。海地因食品价格飙升引发骚乱。全球飙升的食品价格,导致布基纳法索、喀麦隆、埃及、印度尼西亚、象牙海岸、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和塞内加尔都先后发生骚乱或暴乱。因此,粮食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它向人类发出了警告。

人类尚未摆脱“高油价”的困扰,又面临着“高粮价”的挑战,双重压力使人们的生存面临着威胁。对人类来说,汽油贵了,可以少开车或不开车,而肚子总挨饿却是致命的。

世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分析说,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穷人购买食品的费用占收入的比例最高达75%,食品价格上涨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构成沉重打击。高涨的粮价正使一些贫困国家面临饥饿威胁,并可能导致一些国家陷入社会动荡。

在粮食危机爆发前,各个国家将发展重点放在工业和科技上,认为粮食是成本最低的基本消费,这种观念促使人们不重视粮食业的发展。粮食危机爆发后,促使粮价突飞猛进地增长,从而告别了低粮价时代。各个国家纷纷意识到,粮食问题正与次贷危机交织在一起,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在现今粮食问题里,谷物类产品取代大豆的领军地位连续上扬,成为推动粮价上涨的新领袖。玉米、大米等谷物类产品价格的攀升甚至使得各国在国际贸易领域重新加重保护主义措施。

国际粮农组织发布的大米价格总指数显示,自2008年1月以来,国际大米价格暴涨约20%。例如,2008年3月,高品质泰国100%B级大米的报价为每吨546美元,比2月份增长了13%,比2007年3月则提高了68%。我国2008年1至2月的粮食进出口数据也表明,农产品贸易领域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农业部数据显示,2008年1至2月我国农产品虽然进出口双增长,但是进口增幅远大于出口增幅,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11.5亿美元的顺差变为20.6亿美元的逆差;出口额为63.0亿美元,同比增长7.4%;进口额为83.6亿美元,同比增长77.4%。谷物方面,总体仍维持净出口格局,但净出口量快速下降。在稻谷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中,大米的进出口占绝大部分,具体比重分别是出口占99.7%,进口占97.5%。

在新纪元期货公司组织的2008农产品报告会上,专家提出,国际粮价已经成为新的焦点。泰国大米价格达到近20年最高,世界小麦库存量达到30年的新低,玉米价格也创历史新高,这些都意味着十年来的粮食低廉的时代已经结束。根据联合国记录估算,全球干旱、美元贬值、投资转移到初级产品,以及农田改种油料作物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这次粮食危机。但人口增长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兴起,使得粮食危机有可能持续很长时间。

在芝加哥期货市场上,2009~2010年生产周期的粮食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当,长期还有走强趋势。这种现象表明,在经历一年多的上涨之后,涨价的预期又蔓延到了一年以后。

在涨价预期的控制下,粮食出口国出现了惜售现象。2007年,阿根廷政府将大豆出口税从27.5%提高到35%,小麦的出口税从20%提高到28%。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出口关税从1%左右提高到了6.5%。而粮食进口国则开始鼓励进口。在遭遇了2007年的洪涝灾害之后,俄罗斯降低了农产品进口关税,并开始对部分进口实施补贴。

粮价一涨,世界上的低收入家庭首先感到恐慌。在墨西哥和印度,因无钱购买粮食的贫困饥民爆发了骚乱,而在阿根廷和印尼,骚动针对的是出口税率上升。总之,粮食涨价引发的骚乱成了许多国家政府最头疼的事。在巴基斯坦和埃及,政府对大饼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了严格的监管,防止商人就地涨价。

粮食涨价持续到何时才能终止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问题,关于此问题,国际粮食研究所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他们认为,供需缺口最大的玉米有望在2010年以后达到供需平衡。但是粮食价格不会因此下落,最好的可能是保持高位运行,但多数研究人员认为,10年之内,谷物价格至少还要在现在的水平上上涨10%,涨幅最高可能达到20%。因此,有关专家作出这样的预测:随着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低油价时代已经结束了。下一个结束的,也许就是低粮价时代。

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是什么原因促使粮价剧增呢?令人困惑的是,在粮食价格暴涨的2007年,全球农产品生产并没有突发性下降,而是保持着平稳的增长趋势。除了大豆面积受玉米面积扩大影响而出现下降外,2007年全球玉米、小麦和稻谷生产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9.4%、2.0%和1.2%。

全球粮食储备量在2007年也没有突发性下降。全球粮食储备量虽然在2000~2004年逐渐下降,但2004年以来全球粮食储备量下降幅度不大或基本稳定。

随着亚洲居民收入增加,世界对粮食的需求量正在加大,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导致价格暴涨。那么,前所未有的涨价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探索原因的过程中,多数人将粮食涨价与涨价不止的石油相联系。因为石油涨价正是引发1970年代和1990年代粮食涨价的主要原因。石油涨价使得机械化农业的生产和运输成本骤升。

同时,石油制品,比如化肥,也跟着涨价,会进一步推高农产品的价格。

从1980年代中期到2004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每桶20~40美元的水平。2006年以来,原油价格突然快速上涨,达到目前每桶110美元左右的水平。糟糕的是,这次石油涨价不同以往。它不仅仅是提高了农产品的成本,而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后续效应比油价本身带来的问题更严重。

拉动油价上涨的一个因素是亚洲新兴市场高速发展的经济。

1990年代中期,全球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不到3%,现在已经超过了5%。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贡献最明显。前者的年增长率连续多年超过10%,后者也维持在10%左右。新兴市场的增长部门集中在加工制造业,每时每刻都需要石油。

亚洲的工业化进程是历史性的。18世纪以来,大多数亚洲国家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跨入现代国家行列的机遇如此触手可及。这一进程的成败关系到数十亿人口的福利,因此,对石油的需求只会继续增加。未来的亚洲,从事农业的人口将越来越少,石油越来越贵,粮食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粮食价格也一样。

石油价格飞涨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生活方式构成了威胁。美国和欧盟都在积极开发新兴能源,以缓解油价的压力,其中,生物能源被寄予了厚望。将玉米或者甜菜转变成乙醇或生物柴油的技术已经很成熟,生物能源行业生产规模日渐扩大。这缓解了能源方面的压力,因此受到政府的鼓励,但是却与亚洲工业化的后果殊途同归,造成了粮食涨价。

生物能源技术最重要的效应是将能源市场和粮食市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石油不再只是通过加大生产和运输成本带动粮价。石油涨价将直接带动生物能源涨价,由此加大市场对作为能源原料的玉米的需求,带动玉米价格上涨。由于种植玉米的利润更高,越来越多的土地种上了玉米,导致小麦和大豆种植面积缩小,价格也开始上涨。

这条传递涨价的链条如此清晰,使粮食专家认识到,只要今天的世界对石油的需求居高不下,只要石油的价格一直上涨,世界粮价就将进入一条上升的快车道。能源是比粮食大得多的市场,前者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将在脆弱的粮食市场掀起轩然大波。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相隔遥远的庄稼地和农民正统统被纳入到一个全球范围的粮食市场中去。美国艾奥瓦州的农场主规划新一年的玉米种植面积的时候,他们的决定将影响巴西马托格罗索州的大豆种植园主的心情,关系到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否要面临过度开发的命运。一个南澳大利亚农民收看天气预报的时候得知,太平洋上气候异常,澳大利亚有可能遭遇新的旱灾。他来到自家的麦田里,感到忧心忡忡。这种忧心会一直沿着和太平洋暖湿气流相反的方向,登陆东南亚和非洲,在开罗和泰国的农民中心中激起涟漪,并且让菲律宾的饭店老板减少米饭的供应。后者也许并不知道澳大利亚的确切方位,但那里的坏天气却和他们的家庭收入息息相关——这就是全球化。

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似乎还是一个例外。在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上涨的时候,2007年底,中国开始控制以至禁止粮食出口,并且向市场投入了大量国家储备粮,平抑粮价的上涨势头。中国居民的“米袋子”一直保持着充足的供应,价格也相当平稳。

平抑粮价的措施已经使中国国内粮价在过去几个月逐渐背离国际价格。到2008年2月,国际市场上的小麦价格已经接近国内小麦价格的两倍;国际米价也渐渐超过国内大米,到2月两者差价达20%以上;玉米也出现类似的变动趋势。

中国对待粮食危机的措施使中国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要么越来越艰难地继续隔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将涨价拒之门外;要么,跟上涨价的潮流,另觅应对之策。

“2008年的粮食危机暴露了粮食供应链上的种种缺陷。任何新政的推行,都必须着眼于如何长久的根治农民的贫穷问题。”

的确,诚如英国《经济学人》社论所言:“农业问题的严峻性不容置疑。粮价普遍低廉的好日子已一去不返。如果政策适当,而且运气不错的话,全球可能会达到新的平衡。不可避免的是,转型的过程总需要经历阵痛,并耗费巨大。但是改变已迫在眉睫。

各国政府应当寻找缓解转型阵痛的方法,而不是迫使这个过程停止。”

美元贬值,粮食价涨

纵观历史,全球曾发生过好几次粮食危机,但是如2007年一般的全球性价格上涨,却极为少见。2007年12月,芝加哥小麦、玉米和大豆月均期货价格分别达到每吨336.9美元、166.8美元和423.1美元。

伴随着粮食危机的是美元大幅贬值。自2002年以来,美元已经贬值超过30%,2007年,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爆发后,又进一步加速了美元贬值。

而在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中,除了美国外,欧元、澳元、巴西雷亚尔等货币都非常坚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以美元结算的农产品价格上升。除了农产品以外,2007年国际所有大宗商品市场几乎都出现全面上涨情形。生物燃料的发展,更是打通了石油和粮食之间的价格通道。

“目前的供应缺口,并不足以支撑如此高的价位。”东方艾格分析师马文峰说,“根据历史经验,每逢美元贬值的周期出现,粮食一定会涨价,并且一些国际机构也会发布一些导向性的数据,来促使粮食涨幅高于美元贬值幅度,以促进农业增加生产。”

芝加哥统计机构发布消息说,“2008年小麦播种面积会上涨”,在这个消息的影响下,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从历史高位小幅下滑。但随即美国农业部更正了芝加哥统计机构发布的消息,称冬小麦播种面积远远低于分析师的估计,随即小麦期货价格又重新上扬。

由此可以看出,粮食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导向性数据的影响。而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受益最大的是大量出口粮食的美国。

据官方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美国农场纯利润达到870亿美元,比10年前上涨了50%。但是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的报告称,美国自己的小麦库存也将在2008年降到60年来的最低点。

“重要的原因在于商业炒作。”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所教授李全根说,世界粮食缺口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世界粮食贸易量已经多年来稳定在2.5亿吨左右的水平,人口增长速度也相对稳定,而这一轮的粮食上涨周期呈现从期货到现货、各大粮食品种交替领涨的情况,显然与各路资本炒作有关。

与粮食相比,有色金属等粮食品种的需求稳定,价格也相对低廉,因此颇受投机者青睐。罗杰斯、巴菲特等相继宣布,大量买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产品期货合约。在2007年11月到2008年1月的三个月时间里,芝加哥大豆投机持仓由6万张左右,增加到超过7.5万张。

而在我国,根据统计局同时公布的数据,2007年全国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2006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4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

粮食大丰收,供需平衡,而粮价却反其道而行,大幅上涨。

根据价格由供求决定的原理,价格的大幅上涨必然是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供应方面,2007年粮食大丰收,说明供应比往年还更加充足,问题显然不是出在供应方面。

从需求方面来说,造成需求增长的原因一般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全国人民在粮食消费需求方面大增,以至于粮食消耗量暴涨。二是用于酿酒和用来炼制乙醇汽油的玉米数量增长过快。三是国际市场上对中国粮食需求增加,粮食出口暴增。四是国际粮价上涨,倒逼国内粮价上涨。

综观这几方面的原因,我国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2007年粮食的需求并没有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使我们很难根据粮食的基本供求面来解释粮价的突然上涨,更无法相信粮价上涨是CPI上涨的元凶之一的说法。

为了弄清楚粮价上涨的真正原因,一些专家推出了这样的逻辑链条:货币发行增加,通货膨胀,于是对所有商品的需求都在增长,其中包括对粮食的需求的增长,整体CPI暴涨,粮食也随着CPI涨,这个逻辑链条比其他的解释更具有说服力,粮食价格的上涨更可能的是通货膨胀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国际粮价也出现了大幅度上涨,是不是国际粮价带动中国粮价上涨呢?但国际粮价上涨也和中国是一样的故事,供需层面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浮动,国际粮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就是:美元贬值。尽管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但因为以持续贬值的美元标价,因此实际涨幅有限。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在一篇报告中认为,美元贬值是主要原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价格持续上涨却难以遏制需求。另一方面,美元贬值令美国出产的粮食价格相对便宜,因此抬高对美国产品的需求,继而推高市场整体价格。

因此,国际粮价上涨实际上也是美元贬值惹的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较小,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制度,而这种制度的直接结果是:引入了通货膨胀。

美元贬值造成石油、粮食涨价,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和研究,许多经济专家就美元贬值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多数专家认为,以下因素是引起美元贬值的动因:

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后,经济增速减弱,出现衰退的征兆。美国为挽救经济衰退,用美元贬值的办法,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从而减少对外贸逆差(进口大于出口)和财政赤字,以此刺激经济复苏。众所周知,美国多年来一直为外贸逆差和财政赤字所困扰。这次美国政府为摆脱这两个困扰,首选了美元贬值的举措。

二是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元也随之成为世界金融霸主。美国通过美元贬值,趁机从中可多印发美钞,他印的是纸币,购买的是全世界的资源,造成美元在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引发各国物价上涨,出现全球性通货膨胀。这实质上是美国向外转嫁经济危机的过程。

三是美国多年财政赤字很高,据统计,截止2008年4月末,美国财政赤字已达1659亿美元,又创新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亚洲等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及台湾、香港地区、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多属出口导向型经济,外汇储备量大,外汇币种又多以美元为主,有的直接购买了美国的国债,如中国目前外汇储备已高达1.72万亿美元,其中30%左右购买了美国的国债。据美国财政部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今年4月末,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余额已达5020亿美元,首次站上了5000亿美元的关口。

美国通过力推美元贬值,可趁机向外转移危机,变相掠夺别国的财富,如上述国家持有的美国国债,随着美元贬值,也跟着大量缩水和无形蒸发,中国也为此蒙受了损失。

四是美元贬值后,造成以美元为固定联系汇率的国家的货币升值,如中国人民币随着美元的贬值,加快了升值步伐,引发很多国际游资和“热钱”涌入中国、俄罗斯、越南等一些国家,目前造成越南等国股市暴跌、物价上涨,出现金融危机的兆头。

由此可见,美元贬值是美国的一个阴谋,也是促使粮食危机爆发的一个导火素。要避免掉入美国设计的陷阱中,一要大力加强金融监管,谨防“热钱”大量涌入中国而兴风作浪。二要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控制物价,呵护股市,谨防经济危机。三要抓紧减少我国外汇储备的数量,改变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减少持有美国国债的数量,谨防美元贬值对我国外储资源的掠夺,最大限度减少美元贬值后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和损失。

守住我们的粮袋子

当粮食危机向全球袭来,粮食市场出现大的波动时,中国政府采取了自给自足的政策,及时阻断了国际市场向国内的传导通道,保持了国内粮食价格的稳定。粮食价格虽然在目前保持了稳定,但许多人对中国粮食市场以后的处境担忧。这种担忧源于跨国粮商瞄准了中国的“粮袋子”。

有些专家担心地说:“在跨国企业已掌控我国植物油定价权的情况下,如果进一步取得粮食流通的控制权,会使我国失去粮价定价权,给我国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安全造成被动。”

他们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国内的大豆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被跨国粮商控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近年来,跨国粮商大规模涌入国内大豆产业,控制了70%以上的压榨能力。与此同时,这些跨国粮商还逐步垄断了国内大豆的进口,使国外大豆源源不断进入国内,进而将本土大豆逐渐排挤出产业的采购单。

“在本轮全球粮食涨价热潮中,掌握大豆控制权的跨国企业获得巨额利润。”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廷名说,“跨国粮商的操控也是国内植物油价格暴涨后,国家很难调控的重要原因。”

在跨国粮商对国内大豆产业的控制下,我国的大豆生产量快速下降,与之相反,进口量大幅度上升。据统计,从1997年到2007年,国内大豆进口量从269.5万吨增加到2800多万吨,这样的比例让国人触目惊心。

更令人担忧的是,控制国内大豆产业并不是跨国粮商的终极目的,在掌控大豆产业后,他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国内的粮食加工流通领域。

据媒体报道,2008年,一家隶属世界四大粮商之一的企业,已经在山东、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建立或并购粮食加工企业,并在江苏等省准备建立粮食收储企业。这意味着跨国粮商已在规划他们的中国粮食战略布局。

中国储备粮总公司总经理包克辛说:“他们掌握了中国植物油销售的终端渠道,然后他们再建立或收购面粉厂、大米加工厂,用植物油的销售渠道进入粮食消费市场,这就给我国粮食流通带来极大风险。”另据包克辛透露说,世界四大粮商已经将目光锁在了中储粮公司,希望与该公司合作,共同“经营”中国粮食市场。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廷名介绍说,四大跨国粮商为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它们垄断了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是国际粮食市场的“幕后之手”。

黑龙江九三油脂公司总经理田仁礼说:“粮食安全的关键在加工流通领域。跨国公司想用低价粮食冲击生产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掌握了粮食的加工流通,就掌握了粮食制成品的定价权,这会影响到我国粮食市场的调控。”

由此可见,跨国粮商进入中国投资的目的在于掌控粮食加工流通领域,以此来完全垄断中国的粮食市场。

与国内企业相比,跨国粮商具有较强的资金优势,这也为他们和国内企业竞争奠定了基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总经理乔林选说:“跨国粮商不仅有强大的资金优势,而且通过食用油已建立起营销网络,并树立了一系列品牌。他们利用这些优势,与中国粮食加工企业竞争,会有很强的杀伤力。”

包克辛说:“跨国公司的发展十分迅速,如果不采取措施,3年后局面可能就没法控制。他们会成为中国粮食加工销售的龙头。而在当前,一些地方政府缺乏这种警惕性,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外资优于内资的思想。有的地方政府极易被他们利用,给他们提供各种便利条件,让他们建立或并购粮食加工企业。即使跨国粮商不与中储粮合作,他们也能找到粮源。现在的地方粮食企业大都经过改制,很多变成了个人承包,很容易被他们收购,或者充当他们获取粮源的工具。”

“现在国内没有真正的大企业能与之抗衡。”包克辛说:“目前,中储粮作为全国最大的粮源控制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却没有粮食加工业务。中粮集团有加工业务,却不能掌控粮源,销售网络也不够。华粮集团虽然在全国属于比较大的企业,但实力与跨国公司不能相提并论。”

在这种状况下,找出与跨国粮商对抗的策略迫在眉睫。多位专家建议,应对跨国粮商的对策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提高其进入粮食加工流通领域的门槛,严格小麦、大米等口粮加工产业的外商准入制度,控制外资进入的速度和规模。另一方面应由国家协调,尽快实现央企与央企联合,中央与地方联手,建立粮食加工流通的国家队和大型企业集团。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粮食市场调控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只有储备,没有加工品和销售的控制,这样就会给调控带来风险。”

这样的问题在我国很严重。据悉,在2007年市场植物油价高涨时,为了控制油价直线上升,中储粮抛售20万吨食用油储备,结果却杯水车薪。原因是这些储备油被一家跨国企业大肆收购,然后存起来不投放市场,致使国内市场调控失败。

跨国粮商为了达到控制中国粮食市场的目的,不惜从多方面出手。他们一只手直接伸向粮食市场,而另一只手则间接伸向中国化肥市场。

中国是化肥消费大国,粮食生产又是化肥高消耗产业。目前除氮肥外,中国的磷肥与钾肥原料都存在严重的对外依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

从2007年以来,国内钾肥价格一路猛涨。有关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国际钾肥生产巨头掌握了定价权,不断抬高价格。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等专家指出,我国每年消费钾肥实物量达1100多万吨,但钾盐资源探明储量只占全球的0.45%。目前钾肥进口依存度达到70%左右,造成钾肥价格控制非常被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

据山东省农资协会会长袁敦华介绍,复合肥目前占中国农用化肥一半以上的份额,复合肥中钾肥成本最高。现在,因为国外企业控制钾肥价格,以每吨2350元的价格还提不到货,不少国内复合肥生产企业不堪承受高价压力。

国际钾肥资源和钾肥供应集中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以色列,国际钾肥生产巨头正在通过限产提高售价。由于钾肥资源匮乏,国内钾肥企业的产量只占总需求的30%。自2005年以来,国内钾肥进口不断增加,去年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生产磷肥主要原料之一的硫黄,2007年以来也出现价格暴涨的情况。中国硫磺产能不足,对外依存度同样高达70%。

目前国际市场硫磺供应紧张,加拿大、俄罗斯、中东国家今年对中国硫磺供应都将减少。

据山东联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张德焕介绍,磷肥生产所需要的硫磺从2007下半年开始,价格几乎涨了10倍,而硫磺占磷肥成本的12,由此大幅度增加了磷肥的成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专家李成贵指出,与2003年相比,国内除尿素以外其他化肥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均超过1000元吨,这意味着每袋化肥价格上涨幅度超过50元。

按照2008年11月底的粮食价格和化肥价格折算,粮食价格增长给小麦、水稻优势生产区的农户每亩带来增收最多分别达到150元亩、160元亩。而化肥价格增长导致小麦、水稻的生产成本相应增长了47元亩、46元亩。小麦和水稻收益增长的近13被抵消。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的补贴几乎全被化肥涨价所抵消。

中国钾盐协会认为,进口氯化钾等钾肥价格将继续上涨,国际钾肥市场价格年内将有可能达到1000美元吨。

黑龙江信丰农资集团总经理刘斌说,从国内磷肥产能来看,如果自产自销,基本能满足国内需求。受世界范围内磷肥成本上升和产能限制,预计在2012年以前,磷肥仍处于涨价趋势。

2012年沙特年产600万吨磷肥厂投产后,磷肥的价格才有可能下降。

钾肥和磷肥的价格快速上涨,这是国际粮商的阴谋。多位专家认为,作为粮食生产大国,要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就必须确保化肥安全。如果不能掌握化肥价格定价权,最终也难以掌握粮食定价权。因此,我国政府必须尽早采取措施。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研究员沈阿林认为,目前全国不少农区盲目施肥的现象仍然突出,应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缓解目前因磷钾肥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际粮商的操纵行为已经向中国敲响警钟,中国政府应该警醒:从表面上看,保障国人的“粮袋子”的安全,仅仅是国内经济安全的一个小的部分。但现实是,跨国粮商已经通过数量方面的逐渐增加,开始在国内粮食加工或流通领域攻城略地,从而严重威胁着中国的粮食安全。鉴于大米居中国粮食之首,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如果大米产业像大豆产业那样,其主导权被跨国粮商掌握,将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因此,我国政府应建立和强化严格的跨国粮商榷入制度,由国家协调,尽快实现地方企业与央企联合,中央与地方联手,建立粮食加工流通的国家队和大型企业集团,并将市场准入审批权掌握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手中,从体制和经济上把好“粮袋子”

的“安全门”,严格控制外资进入大米加工产业的速度和规模,从而保障中国人的“粮袋子”不被跨国粮商夺去。

中国粮食的走私,“一场猫和老鼠的博弈”

由于国际粮价暴涨,国内外大米价格甚至相差4倍。在巨大价差诱惑下,粮食走私出境案件时有发生。

据悉,国际市场上一斤大米的价格已经超过了6元,而国内市场上大米的价格还普遍在每斤1.50元左右。国内国际市场价格之所以相差巨大,原因是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对小麦粉、玉米粉、大米粉等粮食制粉实行临时性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而管理权主要掌握在中粮集团手中,其他的小公司想出口粮食,只能另辟捷径——走私。

当合法出口粮食的权力掌握在垄断国企手中,农民是无法赚取国内外粮食的差价的。但是,这却让许多神通广大的走私团伙得到了大发横财的机会。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日益增多的粮食走私犯罪不仅如春风野草般让执法者大感头痛,而且也不利于政府对中国粮食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2008年6月19日,《广州日报》报道称:“一向不太起眼的大米和面粉成了新的走私品种,粮食走私成了一种新现象。就连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的泰国,也成了中国粮食走私的目的地。”

据广州海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国深圳、拱北、昆明、南宁、杭州等多个海关陆续查获粮食走私出口案件,如深圳文锦渡海关、蛇口海关连续查处了16起涉嫌逃证逃税出口面粉案件。高频率的走私案件引起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粮食走私的出现源于国内外粮食价差扩大,据统计,国际米价已经跃过FOB1000美元吨(指装运船上交货,由买方承担运费和保险费)的大关。据粮食贸易商估算,FOB1000美元吨的成本再加上运费保险费(1吨约100美元)、出口关税17%、营业税及附加5.5%,再加上约10%的合理利润,这样算来,国际市场上每斤大米零售价格要达到7元左右。而和国际粮价形成巨大落差的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大米价格一般稳定在1.5元斤左右,价差达到四倍。

大米走私的目的地不仅在泰国,还有越南和港澳地区。在昆明河内地区,边民走私的对象是越南。根据越南当地媒体报道,在越南北部的安沛省市场,一直有来自中国的大米销售,其中多数为走私米。

截至2008年4月,越南国内市场破坏率5%大米报价为每吨750美元(胡志明市FOB价)。而供应出口的大米价格则更高,报价在1190~1220美元(CNF贸易数据,买方承担运费,买方承担保险费价)。

拱北海关走私的大米则主要销往港澳地区。自2008年4月初,由于泰国出口大米价格飙升,供港量减少,港澳出现“米荒”局面,目前香港米价亦远远高于内地,有进口商透露,泰国米报价已创下每吨约5900港元的价格记录,有部分泰国香米近日批发价已冲破1000美元大关。在超市里,1斤米价格在4~7元间,亦是国内米价的数倍。

针对大米走私行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粮食低价的背后,是大量的粮食补贴,而粮食走私除了使我国关税遭受损失外,还变相使得粮食补贴流失境外。

目前,针对农民种粮的补贴就有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直接补贴等三种以上,每亩从25元-75元不等,这些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前的粮食价格。

而且,目前我国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局面。商务部对我国粮食出口实行新的关税政策,如果粮食走私进一步猖獗,很可能影响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

粮食走私案件频发的背后伴随着国际粮食市场的暴涨行情,粮食走私利益链是怎样形成的?这种突发的现象透露着什么信息?这种新的走私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市场调查人员对黄埔老港海关的查验关员黄先生进行了查访。

黄埔老港海关机检科的查验关员黄先生说:“2008年4月30日上午10时,一个集装箱的货物正在进行机检,一份《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随即出现在了车载电脑上,货物名称注明是‘木塑纤维板’,目的地为马来西亚,货物来自深圳市福田区的一家商行。通过X光扫描发现,图像显示这批货物的密度很大,与木塑纤维板成像并不一致。一查验全是面粉,共17吨。这是一起典型的伪报品名粮食走私案件。”

“2008年5月19日,深圳市一家进出口有限公司有两个集装箱的‘净水剂’准备出口到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机检后发现里面装的是足足45吨面粉。”

“常规的查验手段也截获了数批走私粮食。一次有个准备运往东南亚的大理石碎石集装箱在通关时,被老港海关大码头监管科工作人员扣了下来。开箱查验时,里面装的全是东北大米,有92吨之多。走私目的地竟然是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泰国。”

据黄先生介绍,一个月的时间内,黄埔老港海关监管现场已经累计查获了7起大米、面粉等粮食或粮食制品违规走私出口案件,成功阻止了280余吨粮食违规走私出口。

不仅黄埔老港海关查获多起走私案件,国内多个海关都面临着粮食走私出口的风险。

与走私同步进行的是,我国正常的粮食出口仍在继续。据海关统计,2008年1~4月,广东省出口粮食6.3万吨,价值3009万美元:出口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5.6%,逾九成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今年1~4月广东省粮食出口均价为478.1美元吨,增长52.1%。其中,4月份出口均价为505.3美元吨,增长62.8%,创历史新高。

对于粮食走私风险凸显的原因,黄埔老港海关有关人员进行了分析。2007年以来,受世界主要产粮国粮食减产、生物燃料需求旺盛以及全球粮食库存量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国际粮价大幅攀升,世界主要粮食价格自2005年来已上涨80%,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最高,小麦价格创下28年来最高,仅2008年头两个月,世界粮食价格就上涨了9%。

国际米价一路狂飙。2月份泰国大米为500美元吨,到4月份时已经暴涨到1000美元吨。进入5月份,国际大米上涨势头有所减缓,但仍然处于高位。

除了大米外,国内面粉价格大约5800吨,国际市场价接近7000元吨,其中约有1000元吨的差价。极大的差价诱惑,使粮食成为了新的走私品种。

粮食违规出口势必对国内的粮食供给产生负面影响,对不断攀升的粮食及其制成品价格无疑是火上浇油,同时这种伪报出口还存在骗退税、逃避许可证监管等连带问题。

为了稳定国内的粮食价格,国家每年都要花很多钱对农民进行直补。广粮集团的一位业内人士称,目前广州市对种粮农民的直补已经相当高,每亩地的补贴金额超过100元。

粮食非法走私出口危害极大,不仅使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相当于变相补给国外的消费者,而且一些不法的商人通过伪报品名走私粮食,逃避临时出口关税,甚至还骗取国家其他品种的出口退税。同时,这种粮食走私行为已对国内粮食供应造成影响,导致国内粮价波动。

对于粮食的非法走私,海关工作人员戏称为“一场猫和老鼠的博弈”。在查获的7起粮食走私案件中,经营公司有5家来自深圳,2家来自青岛,没有一家广州本地的公司。这些公司大多是小公司和信誉不高的公司。惯用的手法就是异地报关,货物出口地大多在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针对这种突然频发的走私现象,黄埔老港海关进行了专项风险分析,并提出专门的布控方案。

“提取一些异常的数据作为监控重点,提高查验的针对性。

同时充分利用相关部门的资源,如工商部门的一些资料,希望通过多渠道手段来打击现阶段突出的粮食走私现象。”黄埔老港海关关长梁润超说。

梁润超说,鉴于此,黄埔老港海关已从几个方面加强了监管,针对“伪报”、“瞒报”违规走私方式,以监管区巡查监控为主要监管手段,强化了船边巡查,加大了对“单货不符”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