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大趋势-金融危机下的中国
43690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实行什么样的政策,才能为中国打造一个抵御金融危机的坚固盾牌,更快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本书给了我们全面的分析和明确的答案,更给了我们洞悉真相、剖析问题的方法。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GDP的6%增速,虽然与全年8%的增速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全球经济负增长的环境下,中国经济的这一增速仍然是令人振奋的。于是乎全世界都开始忽悠:

“美国能否得救取决于中国,中国将帮助世界。”仿佛未来中国将是新的救世主,成为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埃及的摩西”。

第一,中国毫不掩饰自己是负责任的大国,然而此时,中国却是“有心无力”。中国拯救世界经济的前提是要修复自己经济体的伤口。中国现在紧要的问题是面对“楼市寒冰难融”、“港口业将遇十年低谷”、“中国外汇储备面临双重风险”、“严峻就业形势”、“外贸出口压力增大”等种种经济难题,也急需寻找医治的良药。

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和质量要想突围,不但与国际经济危机的发展程度直接相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国内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和力度。从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综合看,处于世界“金融恐怖平衡”一端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需求,外部是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全球经济增长格局的调整,及由此形成的外部需求下降,内部则是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带来的转型压力。

面对全球经济大萧条,中国企业的出路何在?实现中国经济的突围,就必然调整和变革中国经济以往的发展结构,从以往的以外需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到以内需和外需并重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原来大量依靠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投入等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的增长模式。

可喜的是,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现在,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现出积极迹象,当然,后续效应如何发酵,还有待观察。

本书将从金融危机之下全球经济的现状、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影响、能源和粮食危机带给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拯救世界的博弈谬论、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佳机遇、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和战术以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展望等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相信它是你了解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一本重要参考文献,也必将给关心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你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