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直面金融海啸: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应对
43688400000081

第81章 迎合金融社会主义潮流

所谓金融社会主义(financial socialism),是指政府收购在自由市场上无法生存的金融企业,使之成为国有化或部分国有化。金融海啸对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巨大破坏,客观上起到在全球推动金融社会主义加速到来的作用。

面对势如破竹的金融海啸,全球各国政府在国际合作基础上联合救市,部分取得了一致对“外”的协同效应。归根到底,美元的国际地位决定了这次金融海啸对全球各国经济具有或大或小的破坏作用,所以各国必须采取能改变经济基本面的财政政策,加入到救市的“公益性”活动中去,“人多力量大”,共同构筑一道防护墙。虽然这种做法缺乏市场效率,但它有助于重整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的金融价格体系,从而产生最令人渴望的造血功能。

那么,这次金融海啸和金融社会主义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应当看到,美国救市政策要在全球的配合下取得成效,它必然会遇到以下3种局面需要应对:

①政府出面救市很有必要,但同时也必须隔离“病人”(金融机构),以至于让一部分病入膏肓的患者实行“安乐死”

也就是说,政府救市只有在有效区分好的金融机构和坏的金融机构基础上,对比较健康的那些金融机构进行救助,才会起到治病救“人”的应有效果。如果连这种有效区分都做不到、做不好,救市效果就必然不好,甚至会适得其反。

因为一旦你救错对象,就无法切断问题金融机构的金融病毒传染渠道,从而使得整个金融系统尽快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②如果市场认为所有金融机构都有问题、根本无法区分好的金融机构和坏的金融机构,政府的救市政策就很难取得多大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无论推出怎样的救市政策,充其量都只是自弹自唱、自欺欺人,市场和投资者是不会买账的。

也就是说,这时候即使有政府的巨额资金救助,整个金融市场也会对政府的这种救助效果产生悲观预期,进而出现更加疯狂争夺已经不多的流动性资产以求自保的局面。

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投资者会争先恐后地抛售股票、房地产、黄金、石油等一切非货币资产,引发更大规模的金融恐慌。很显然,这时候谁要希望在短期内就能产生什么显著救市效果,基本上是空想。

③如果“所有金融机构都有问题”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那就离出现“金融社会主义”真的不远了

如果所有金融机构都有问题,这时候政府仅仅投入巨资予以援助已经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迅速修改金融援助方案,把原来对金融机构负债结构进行救助的做法,转变到着重改善金融机构资产结构上来。

很显然,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一旦发生实质性改变,就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银行国有化,至少是向这个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事实正是如此。美国政府2008年10月9日提出,拟将部分救助资金用于购买金融机构股权,实际上就明确地走向了这一步。而一旦实行金融社会主义,这时候美国金融市场能否获得稳定、健康发展,关键就要看美国政府和美元的信用能力了。从目前来看,美国是具备这个能力的;但是如果这时候金融机构仍然不争气,那么就会直接导致美国整个国家的信用评级下滑,那就是另一种性质的严重危机了。

综上分析,由于这次金融海啸的爆发严重破坏了美国经济,美国的金融社会主义正在加速到来。当然,这不会是一件立竿见影的事。

在此以前,美国政府会想方设法邀请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参与这次金融救助过程,把大家都拉下水,美其名曰“共渡难关”,而实质上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持美国自由经济基础地位不至于遭到撼动。

可是,这些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并不会傻到心甘情愿地围着美国的指挥棒跳舞。它们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想方设法促使美国尽快实现金融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至少是部分实现金融社会主义。这不仅对稳定美国金融形势继续恶化有帮助,而且对自身摆脱美国参与金融海啸救助的纠缠也能起到很大效果。

但无论金融海啸形势如何发展,美国都会进一步增强国家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向金融社会主义靠拢、至少是部分实现金融社会主义功能。正如俄罗斯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2008年10月8日在法国参加世界政策问题大会上的一针见血:“美国正在走向金融社会主义”。

金融海啸在一夜间使得美国华尔街成为全球焦点。进入2008年10月以来,华尔街上尤其是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口聚集了大批前来观光的游客、打听各种消息的投资者、媒体记者以及其他围观市民,各国游客争相拍照留念,使得华尔街俨然成为一处新的旅游胜地。

而实际上,这个一再创造金融奇迹的地方,正在以另一种方式创造着奇迹。虽然这有些令人心酸,但它毕竟是各种金融衍生产品聚集的地方,今后也是。是居心叵测的金融衍生产品,不,确切地说它后面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刮起了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金融社会主义真的即将到来?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金融社会主义是美国政府的一种权宜之计。危机结束后,政府仍然会考虑出售所持股份。这说明了两点:一,自由资本主义从来就不是万能的;二,金融社会主义在应付金融海啸中发挥着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