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直面金融海啸: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应对
43688400000076

第76章 主动出击更能抓住机遇

中国在这次金融海啸中受到的直接冲击较少,中国公民等于是上了一堂公开课,增加了对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的了解。接下来的问题是,了解之后怎么办?正确的态度是,要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具体表现在:

①对外投资的重点要瞄准资源

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必须对外投资。金融海啸的爆发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创造了有利时机,因为这时候的成本最低。

对外投资首先应该考虑如何瞄准你所需要的资源。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学习。发达国家来中国投资,一是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在中国加工、生产然后出口,弥补本国劳动力资源短缺;二是和中国企业合资或独资,借此进入中国市场。容易看出,发达国家资本进入中国看中的是劳动力资源和市场优势,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投资回报。

有鉴于此,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投资方向也应该是获得资源,或者投向中国产品希望进入的那些国家和市场,用来帮助中国产品更好地占领国际市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

②积极延揽高端金融人才

金融海啸一来,美国有许多金融高级人才流失,急于寻找饭碗。这时候,中国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就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积极延揽高端金融人才了。

所谓“走出去”,是指国内金融机构去海外开设分支机构,借助于当地人才优势,尽快融入国际金融市场;所谓“请进来”,是指聘请海外金融人才尤其是其中的华人华侨高级管理人员回国工作,推动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金融业的发展最缺乏的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和经历的中高端管理。这次金融海啸的爆发,恰好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这样一个绝好机会。2008年11月,中国银行业协会面向全球招聘21名高层次人才,包括2名副主任、2名调研员、3名高级主理、8名处级(副处级)负责人、6名一般业务人员。有人开玩笑说,如果57岁的美林证券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斯坦利·奥尼尔愿意应聘,或许就能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一名副局级干部。

③分期分批适当建点仓

针对金融海啸爆发后中国政府和企业要不要“抄底”的话题,学术界看法截然相反。而本书认为,可以分期、分批适当建点仓。

理由之一是,中国金融企业将来必定要走向国际市场,而现在正是一次好机会。因为中国拥有全球第一的美元储备,它们通过企业、基金、主权、个人等渠道适当进入美国资本市场是将来的必然方向。

既然这样,那么现在就是一个好时机。金融海啸爆发后美国投资银行一片狼藉,正可以依靠当地一流人才协助,大大缩短学习过程,缩短中国资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探索期。更何况,投资银行在美国拥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对中国今后的公关活动会非常有利。也就是说,这种策略的战略价值、无形资产可能会远远超出投资获利。

也有读者担心,美国人很狡猾的,现在让你便宜地去买它的机构,将来会逼着你更便宜地卖给它,就像美国人曾经向日本人买洛克菲勒一样。关于这个问题的对策是,进入美国金融机构要分期分批投资,不仅是入股还要进入董事会,逐步获得知情权甚至控股权。

理由之二是,市场大跌之后建仓,才能真正谈得上长期投资、战略投资。

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想当初金融海啸爆发前,美国银行资产估值见顶、欧元汇率创出新高时,中国资金信心十足地大笔入手英国巴克莱银行,号称要进行长期投资、战略投资;而现在金融海啸爆发了,美国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以跳楼价卖身,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出手了,日本三菱UFJ和野村出手了,中国资金却无动于衷,恐怕怎么也有点说不过去吧?

就像一些中国股民投资A股市场那样,当2007年10月上证指数6000点时拼命买股票,号称要长期投资,“死了也不卖”。当一年过后的2008年10月股指跌到2000点以下却无动于衷,这不是滑稽吗?

理由之三是,这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点补充。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在放缓,撇开金融海啸的影响不谈,这本身是很正常的。因为人类历史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生产和流通已不再是获取利润的主要源泉,资本和劳工也不再是获取超额利润的利器——全球经济开始掌握在少数超级资本手中。

这些超级资本数量并不大,并且已经从生产过程中独立出来,附着在经济生活的关键制高点上。

例如在美国,以金融企业为代表的这些超级资本数量不到美国全部上市公司的5%,却拥有全部上市公司40%的盈利。高盛集团以前1年的利润相当于中国联想集团年利润的24倍,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资本运营当然有风险,但运作得好会赚大钱。如果中国企业仍然只会像过去那样出口鞋帽、服装、小商品,就永远只能赚到蝇头小利,而且还会因为爆发金融海啸而急剧贬值。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中国拥有最多的外汇储备,而金融海啸的爆发给了中国资本一次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抄底的好机会。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进入,而是应该怎样进入,要讲究策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胆大,心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