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外部需求,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市场,这在过去的30年间取得了巨大成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是外贸增长速度大大高于GDP增长速度。
这次金融海啸的爆发,一方面让大家进一步看清了这种增长模式的脆弱和不可控性;另一方面,这种高度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增长模式,又与中国经济发展基本目标背道而驰。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而高度依赖外部需求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必然要求通过最大限度地压低本国国民收入的途径,来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
这次金融海啸让美国和欧洲经济进入了寒冬季节,这正是中国实施经济转型的最佳时机。
所谓经济转型,也叫经济转轨,是指从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有20多个国家发生了经济转型,既有从社会主义经济转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如俄罗斯、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如中国、越南;还有从规制严密的资本主义经济转向规制缓解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如日本、韩国、阿根廷等。它们的共同点是:市场化,自由化,民主化,更加开放。但显而易见,上述国家的经济转型结果有天壤之别,只有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
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基本保留了初始条件经济,转型而没有转向,经济转型的根本目标没有放弃,转型初始条件中的基本制度条件也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再加上采取的又是一种渐进方式,所以总体来看,虽然发展过程中也经常遇到麻烦,但国民经济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经济持续增长、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相类似的,还有越南的经济转型基本上也是如此。
回顾过去,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处于经济转型状态。这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经济转型基本处于摸索和摇摆阶段,对发展目标犹豫不决,但总的方向是进一步扩大市场取向;从1992年至今,经济转型步入了坚定不移的发展阶段,目标明确界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现在的问题是,面对金融海啸,这次中国经济转型要往哪里转?
2008年11月1日,中国再次上调出口退税率,这既是3个月来的第二次调整,也是1999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实际上这表明了中国政府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政策走向,也预示着微观经济转型的方向。
具体地说,从国家层面看,中国这次经济转型包含两个层次:
①对外贸易本身的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过多地依赖于外需拉动,而从现在开始必须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在新兴市场、流通和品牌环节、进口业务、内销市场等方面开辟新领域,注重于提高出口效益;要避免出口激励措施升级,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增长失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看看全球几个大国,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最高。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吸纳了几千万名劳动力,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抗风险能力弱,一旦遇到出口受阻、国际市场需求减缓就会发生大面积倒闭,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
这次金融海啸爆发后,全球经济下滑已经拖累到中国产品出口,过去那种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2008年10月举办的第104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俗称“广交会”)上,参展商远远超过采购商,玩具、机电、服装等传统大项的成交额均出现下降,其中广东省有3000多家玩具出口企业步入休眠期(全年没有出口记录)。
在这种背景下,经济不转型能行吗?而经济要转型,没有政府的指导和宏观调控能行吗?
②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内需而不是外需拉动
具体措施有“分子对策”和“分母对策”两种。前者是指减少商品出口,后者是指推动内需增长速度高于外需增长速度。显而易见,“分母对策”更适合中国国情。
一方面,要把相当一部分企业从外向型经济转为依靠内需拉动,成功实行升级转型。这样,那些内需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就很可能会实现爆炸式增长。可口可乐公司愿意以40倍的市盈率高价收购中国汇源股份的股权,实际上就是看好中国内地的巨大市场,这也为中国企业如何经济转型提供了一种参考。
另一方面,政府要以农村土地改革来刺激内需,这个过程虽然时间比较长,但对扩大内需有积极作用。
“金融海啸给我们的警告”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努力了多年,效果并不如人意。在贸易伙伴经济景气时,经济增长转型往往不容易奏效;而当存在外部危机压力时,这种转型更容易取得成功。而现在,这一机会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