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责任常青
43684600000013

第13章 勇于承担,为老板排忧解难

一个责任感强的员工应当在老板和公司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老板分忧解难,帮老板解决问题。你还记得抗洪中感人的情景吗?当堤坝上出现缺口的时候,谁在附近谁就用身体堵上去,因为那是关键时刻,刻不容缓。同样,公司的经营和运转也像堤坝一样,随时都会出现许多意外的事件,给公司和老板带来棘手的问题,有些迫在眉睫,必须马上解决,这时候你就要在知道自身能力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帮老板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不要在心里说:反正不是我的事,还有别人,我干吗要出头,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要以为自己现在还处于公司最低层就逃避责任,就不敢去做,犹豫徘徊。

古代著名的谋士毛遂在这里就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战国时期,一次秦国攻打赵国,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困起来了。在这危急关头,赵王决定派自己的弟弟平原君赵胜代替自己到楚国去,请求楚国出兵抗秦,并和楚国签订联合抗秦的盟约。

到了楚国,平原君献上礼物,和楚王商谈出兵抗秦的事。可是谈了一天,楚王还是犹豫不决,没有答应。这时,站在台下的毛遂手按剑柄,快步登上会谈的大殿。毛遂对平原君说:“两国联合抗秦的事,道理是十分清楚的。为什么从日出谈到日落,还没有个结果呢?”

楚王听了毛遂的话很不高兴,就斥责他退下去。毛遂不但不害怕,反而威严地走近楚王,大声地说:“你们楚国是个大国,理应称霸天下,可是在秦军面前,你们竟胆小如鼠。想从前,秦军的兵马曾攻占你们的都城,并且烧掉了你们的祖坟。这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人都感到羞耻,难道大王您忘了吗?再说,楚国和赵国联合抗秦,也不只是为了赵国。我们赵国灭亡了,楚国还能长久吗?”

毛遂这一番话义正词严,使楚王点头称是,于是就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盟约,并出兵解救了赵国。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把毛遂尊为宾客,并且很重用他。

一块大石头往往需要小石头支撑才能放稳。有时候,下属的“补充”正好可以弥补老板在管理上的不足,这也是优秀员工应当承担的责任之一。

一位咨询公司的顾问谈起了他曾经服务的一家公司,该公司老板精力旺盛,而且对流行趋势的反应极其敏锐。他才华橫溢、精明干练,但是管理风格却十分独裁,对下属总是颐指气使,从不给他们独当一面的机会,人人都只是奉命行事的小角色,连主管也不例外。

这种作风几乎使所有主管离心离德,多数员工一有机会便聚集在走廊上大发牢骚。乍听之下,不但言之有理而且用心良苦,仿佛全心全意为公司着想。只可惜他们光说不练,把上司的缺失作为自己工作不力的借口。

一位主管说:“你绝对不会相信,那天我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他却突然跑来指示一番。就凭一句话,把我这几个月来的努力一笔勾销,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再做下去。他还有多久才退休?”

然而,有一位叫祥刚的主管却不愿意加入抱怨者的行列。他并非不了解顸头上司的缺点,但他的回应不是批评,而是设法弥补这些缺失。上司颐指气使,他就加以缓冲,减轻下属的压力,又设法配合上司的长处,把努力的重点放在能够着力的范围內。

受差遣时,他总是尽量多做一步,设身处地体会上司的需要与心意。如果奉命提供资料,他就附上资料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有一次,老板外出,在那天半夜里,保安紧急通知几位主管,公司前不久因违纪开除的三名员工纠集外面一帮“烂仔”打进厂里来了,已打伤了数名保安和员工,砸烂了写字楼玻璃门。其他几位主管因为对老板心怀不满而不愿担负责任,就干脆装作不知道。而当祥刚接到通知后,立刻赶赴现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报警,接着又请求治安员火速增援。为控制局面,他用喇叭喊话,同对方谈判,稳住对方,直到民警和治安队员赶来将这帮肇事者一网打尽。

这件事情过后,祥刚赢得了其他部门主管的敬佩与认可,老板也对他极为倚重,公司里任何重大决策必经他的参与及认可。

企业的发展不可能风平浪静,企业的管理也不可能滴水不漏,老板的才能也不可能没有欠缺,一个勇于负责的员工应当在老板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为老板分担风险,这样你必将赢得其他同事的尊敬,更能得到老板的信任和器重。而那些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逃避责任的员工,是永远都不会进入老板视野的,也永远成不了公司的核心员工,成不了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