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欧阳修名篇名句赏读
43678500000005

第5章 状

一利不足以补五害,今虽欲减放租钱以救其弊,以特宽民之一端尔,然未尽公私之利害也。伏望圣慈特诏主议之臣,不护前失,深思今害,黜其遂非之心,无袭弭谤之迹,除去前令,许人献说,亟加详定,精求其当,庶几不失祖宗之旧制。

——《论茶法奏状》

自古人君皆不自阅史,今撰述既成,必录本进呈,则事有讳避,史官虽欲书而又不可得也。加以日历、时政记、起居注,例皆承前,积滞相因。故纂录者常务追修累年前事,而岁月既远,遗失莫存。至于事在目今,可以详于见闻者,又以追修积滞,不暇及之。若不革其弊,则前后相因,史官永无举职之时,使圣朝典法遂成废坠矣。臣窃闻李元昊自初僭叛至复称臣,始终一宗事节,皆不曾书。亦闻修撰官甚欲纪述,以修纂后时,追求莫得故也。其于他事,又可知焉。

——《论史馆日历状》

夫建学校以养贤,论材德而取士,此皆有国之本务,而帝王之极致也,而臣等谓之难行者,何哉?

——《议学状》

夫儒者所谓能通古今者,在知其意,达其理,而酌时之宜尔。大抵古者教学之意缓而不迫,所以劝善兴化,养贤励俗,在于迟久,而不求近效急功也。

——《议学状》

夫古人所谓见于未萌者,智之明也。若事有萌而能杜其渐者,又其次也。若见其渐而与之,浸成后患者,深可戒也。

——《再论许怀德状》

就令商胡可塞,故道可回,犹宜重察天时人力之难为。何况商胡未必可塞,故道未必可回者哉?臣闻鲧障洪水,九年无功。禹得《洪范》五行之书,知水趋下之性,乃因水之流,疏决就下,而水患乃息。然则以大禹之神功,不能障塞其流,但能因而疏决尔。今欲逆水之性,障而塞之,夺洪河之正流,干以人力而回注,此大禹之所不能,此其必不可者四也。

——《论修河第一状》

大抵塞商胡,开故道,凡二大役,皆困国而劳人。所举如此,而欲开难复屡决已验之故道,使其虚费,而商胡不可塞,故道不可复,此所谓有害而无利者也。就使幸而暂塞暂复,以纾目前之患,而终于上流必决,如龙门,横垅之比,重以困国劳人,此所谓利少而害多也。

——《论修河第二状》

今若不许通和,不过惧贼来寇耳。且数年西兵遭贼而败,非是贼能善战,盖由我自缪谋。今如遣范仲淹处置边防,稍不失所,贼之胜负尚未可知。以彼骄兵,当吾整旅,使我因而获胜,则善不可加。但得两不相伤,亦已挫贼锐气。纵仲淹不幸小败,亦所失不至如前后之缪谋,是比于通和之后别有大患,则所损犹少。此善算之士、见远之人,所以知不和害小,而不惧未和也。

——《论西贼议和利害状》

臣谓方今不羞屈志急欲就和者,其人有五:一曰不忠于陛下者欲急和;二曰无识之人欲急和;三曰奸邪之人欲急和;四曰疲兵懦将欲急和;五曰陕西之民欲急和。

——《论西贼议和利害状》

右臣伏见谅祚狂僭,衅隙已多,不越岁,必为边患。臣本庸暗,不达时机,辄以外料敌情,内量事势,鉴往年己验之失,思今日可用之谋。虽兵不先言,俟见形而应变;然坐而制胜,亦大计之可图。谨具条陈,庶裨万一。

——《言西边事宜第一状》

臣谓朝廷所以然者,盖由来察虏中强弱之形,而不得其情伪之实也。臣又见朝廷常有惧虏之色,而无忧虏之心。夫忧之与惧,名近而意殊。忧者,深思极虑而不敢暂忘;惧者,临事惶惑而莫知所措。

——《论契丹侵地界状》

然二虏势非久相攻者也,一二年间不能相并,则必复合。使北虏驱新励之强兵,无西人之后害,而南向以窥河北,则又将来之患大者也。

——《论契丹侵地界状》

臣虽不知朝廷顾河北为如何,但于本路之事,以今年较去年,则亦可见。去年以前,河北官吏无大小,皆得举材而择能,急于用人如不及者,惟恐一事之失计故也。

——《论契丹侵地界状》

三嘏是契丹贵臣,秉节钺,兼宣徽,可谓至亲且贵矣。一旦君臣离心,走而归我,是彼国中大丑之事,必须掩讳,不欲人闻,必不敢明言求之于我。此其可纳二也。

况彼来投,又无追者相继,既绝踪迹,别无明验,虽欲索之于我,难以为辞。此其可纳三也。

——《论刘三嘏事状》

古语曰:“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此不可失之几也。其刘三嘏,伏望速降密旨与富弼,令就近安存,津遣赴阙。惟乞决于睿断,不惑群言。取进止。

——《论刘三嘏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