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完善自我
43657700000009

第9章 友谊地久天长——个体社交心理修养(1)

(一)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

世界上,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要和别人结成一定的关系。人出生以后,就逐渐被固定在各种关系中。最初是和父母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亲戚关系等等,然后逐步和同伴、朋友、老师、长辈、领导发生关系。一个人成年以后,还要参与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道德生活,有的还参与宗教生活,于是又和别人发生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文化关系以及宗教关系等。人,就是在这样一张社会关系结成的大网中生活。所以,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则是社会关系之网上的“网结”。

交往是标志人类活动特殊领域的概念。在英语中使用“communication”一词,其含义有通讯、传达、交流、意见的交换等。交往在汉语中又称为交际。“交”有接合、通气、赋予的意思;“际”有接受、接纳、交合、会合、彼此之间等意思。朱熹对“交际”的注释是:

“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他所指“礼仪”的“相交”接,即日常所说的“礼尚往来”,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的交换。而“币帛”的“相交接”,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物质性的交换。朱熹把人与人间精神的和物质的交换称为际,这种诠注是很有见地的。

由此可见,人际关系是人的一种行为,是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来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影响而建立人际关系的直接活动。

(二)人际吸引的心理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们虽然在一起相处,但彼此心理距离的大小却不一样。有些人之间情同手足、形影不离;有些人之间纠纷时起、若即若离;有些人之间无法共事。这类人际现象的发生,有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们心理上的原因。

人际反应倾向

人际关系反应类型有三种。

1.包容的需求

具有包容需求的人,表现不希望与别人交往,有与别人建立和维护和谐关系的愿望。出于这种动机形成的人际反应物质,表现为交往、沟通、相容、出席、参与、随同等。与此动机相反的人际反应物质,则表现为排斥、对立、回避、孤立等。

2.控制的需求

具有控制需求的人,表现为希望通过权力、权威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所形成的人际反应物质,表现使用权力、权威、威信等以影响、控制、支配、领导他人,与此动机相反的人际反应物质,则是反抗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配或追随他人等。

3.感情的需求

具有这种需求的人,表现为希望在感到与友谊方面与他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由此动机所形成的人际反应物质,表现为同情、热爱、亲密、友善、热情、照顾等,与此动机相反的人际物质,则是憎恨、厌恶、冷淡、疏远等。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际关系的需求往往也是几种需求的共同作用。即使是典型的某种需求类型的交往者,其行为也不得不考虑到其他方面,而不具备这种需求心理的人,也并非完全拒绝这种需求。

如果一个人的包容需求强烈,同时行为又很主动,十之八九他是一个外倾的人,他会喜欢与人交往,热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果这人不仅包容需求强烈,同时又是一个感情需要很强的人,则他不仅喜欢与人交往,而且会关心、爱护、同情他人,在人际关系中应变力强,极易受到别人的爱戴。如果一个人只有控制需求,而无包容需求和感情需求,他很可能是一个争夺权利、沽名钓誉、脱离群众、使人憎恨和厌恶的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需求的强度不同,决定了人际差异。人们正是在这种吸引与排斥中进行着十分复杂的社会交往。

交往魅力

决定人际吸引与排斥的另一个重要基础是交往魅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产生喜欢某人或讨厌某人的情感。如果把“喜欢”和“讨厌”这类词的各个方面的含义称作对人魅力的话,那么对人魅力就是对人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对人魅力取决于多重因素,它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显行为特征的综合效应,也主要指对因素与客观条件的协同作用。它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条件,同时也受制约于交往环境和他人情形。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对人魅力的客观原因,如外貌的善恶,接触频率的高低等,都直接影响人际吸引与排斥的程度。但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形成对人魅力的心理因素,如个人自尊心的强弱、相互间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程度等。一般来讲,自尊心较弱的人不易被他人所悦纳,其魅力自然会减弱。但也有相反的情景,即自尊心强但却会引起别人的同情而产生某种好感。而在交往中,双方达到认识相同,情感相容作行为近似或一致时,无疑会产生对人魅力,反之则相互排斥。

事实上,并非人人都能时常处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中,即使在良好的气氛中,有时也并非都能控制自己的感情,驾驭自己的行为。比如,一对莫逆之交的友人,也会有分歧产生。不良人际关系中的各方,同于某种特殊需要,也可表现出“协同”的行为。青年人有时并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好则好得像一个人,一旦反目,又会人为地扩大心理距离,反目为仇,甚至不惜动刀子,这种极不理智的行为并非罕见。这是因为青年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驾驭能力较差,特别是有些人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尊重别人的需要,因而不能随情况变化及时正确地调整自己的意志行为。他们不懂得,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相应人际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人的行为也是十分复杂的。人际行为并不时时与人际关系相一致。

(三)现代青年人际关系价值的评价

在人生不同阶段的社交活动中,青年期正处在交往的高频时期,青年社会交往的频度和广度超过了其他任何年龄阶段,而青年之所以富于交往则主要决定于以下几个因素:

1.社会关系因素

青年随着社会舞台的扩大,社会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原有的同学关系、玩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友关系等首属关系基础上又发展了丰富的次属关系、师徒关系、同志关系、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等等。这种多重的社会关系背景,为青年广泛社交提供了众多对象。

2.生理心理因素

青年由于机体发育,精力充沛,情绪饱满,生活态度十分积极,一天工作或学习以后,还有许多剩余能量,希望通过社交活动来予以输出,所以有“在家待不住”的身心感觉。尤其是青年随自我意识的觉醒,没能要求摆脱父母的家庭束缚,希望有自已的朋友和独力自由的人际关系体系,这也促成了青年主动自觉地外出与人交往。

3.时间空间因素

青年因家务劳动较少、社会责任不重,工作之余有充裕的时间可用于社交,加之现代青年生活、学习的社会集群特征,使他们的空间位置相对接近,便于相互来往,尤其是现代交通、通讯设备的发达,更为青年的频繁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从历史的角度看,青年的社会生活也是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向复杂发展的。综合现代青年社交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由封闭型社交向开放型社交发展

现代青年社交的首要特征是突破了传统的封闭环境,使社交方式呈开放状态。现代社会由于经济、文化生活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冲破了传统的社交格局。

青年的交往活动已不再囿于左邻右舍三亲六故,而是面向整个社会面向生活实际,面向四化未来,面向多元世界的。他们在广阔的社会中广泛结交纵横联络,从而大大提高了青年社会活力。开放性社交不仅使青年在交往中得到了更多的知识和社会帮助,而且获得了更大的个性自由与平等,为青年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创造了条件。

2.由个别交往向群体交往发展

青年的这种交往形式,既有一对一的个别交往,诸如互相来访、串门聊天、作伴游玩等;也有几个人乃至几十人的群体交往。过去青年较注重个别的交往。因为个别交往比较容易建立感情,易于相互感智理解,并结下个人的情谊,个别交往频率较高的对象往往就成了知心朋友。随着现代社会条件的发展,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群体互动性特点日趋增强,青年对群体性的交往活动越来越感兴趣,各种业余兴趣小组、读书活动、沙龙聚会、小型舞会在青年中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传统的一对一的固定交往活动被更为广泛自由的群体交往所代替,而群体交往中所进行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换因具有面广、量大、流通快等特点,对青年的影响相应也就更大。

3.由被动型交往向主动型交往发展

从青年社会交往的性质考察,有被动性交往、主动性交往和互动性交往等多种情况。在传统的人格依附的社会环境中,青年以被动交往为主。现代青年不能满足这种被动的交往模式,希望能在交往活动中有较高的自由度和输出感,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勇动性和主动性,青年对亲友间的交往关系持淡漠态度,却乐于主动地到社会上寻觅知已,发展种种主动性交往和互动性交往关系。即使在与师长,领导的交往中,也希望隐藏角色,大家以知已或朋友相待,相互平等、互动地交往,而不愿再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4.由纵向型交往向横向型交往发展

从青年交往的对象来看,现代青年与前辈人的纵向交往明显减少了,而与同辈青年的横向交往则日趋广泛深入。这与前面提到的青年人追求平等、自由、民主、独立的交往心理有很大关系,也与现代青年文化的特异性、丰富性、易变性和趋前性特点有很大关系。青年要跟上“时代潮流”,就必须与同辈青年保持密切接触,否则就会有“落伍”的感觉。

此外,同辈青年毕竟具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共同情感,容易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因此在现代青年的交往生活中,与同辈朋友的横向联系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5.由情谊型交往向利益型交往发展

从青年社交的动机来看,有注重礼义的情谊型交往和注重效益的利益型交往。过去青年主要社交的价值取向定位于寻求友情的温暖,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而在交往生活中是不能谈及利益的。这种传统的观念随着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正在逐渐淡化。

现代青年在社会交往中既强调互尊互爱、情意投合,又十分注重互通有无、互利互惠,希望通过交往活动能满足自己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某种利益和需要。这种社交中的利益观,一方面使青年的社交活动更趋于理性化、合理化,促使青年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慎重择友,避免那种“一见钟情”式的盲目冲动和为了“感情为重”而牺牲原则的行为;但另一方面,若引导不当也会使青年陷入极端利己主义的泥坑,丧失集体主义观念和相互友爱、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格。

从上述特点中可以看出,现代青年的社交生活对青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积极意义。但是,由于青年涉世不深,经验不足,在交往活动中也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这就特别需要予以及时、积极的社会指导,以保证青年的社交生活向健康、文明方向发展。

(四)培训与辅导

交往素质的重要性

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能否合理的驾驭自己的交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其本身的交往素质。交往素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人在交往中的基础条件,即一个人的人格、品质,交往风度、交往心理等。它决定着交往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交往素质是人际交往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其实,就一个人才能的发挥来说,人际交往状况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这个社会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的事业成败。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曾对一万个人的档案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的8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查的结果,在千名被解雇的男女中,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高出两倍。不少研究报告还证明,在每年调动工作的人员中,因人际关系不好而无法施展其所长的占90%以上。

总之,人际关系虽然不能作为衡量一个人才能大小的标准,但它却是一个人施展才能的重要环境。这个环境对人的才能发挥有利,其事业就容易获得成功。相反,这个环境对人的才能施展不利,尽管某个人很有才能,但其事业的成功将会曲折得多,困难得多。

幽默大师肖伯纳有一个绝妙的说明:“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自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句名言:“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你如果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是以哲学语言对朋友作用的深刻概括。事实表明,人们都希望得到快乐,摆脱忧愁,而朋友之间的交往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愿望。朋友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们在长期交往过程中,通过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关怀、共同帮助而逐渐获得的。

社会心理学家对人际交往与人的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人对感情的需要,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交往,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会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减少忧愁,有益于身心健康。青年人也是如此。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做过将几位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与世隔绝的实验,当几位受试者从实验室出来后,竟会精神痴呆,动作不协调,说明青年人脱离与他人交往,过着被社会所遗弃的孤独生活,对人体健康的摧残是多么的严重!因此,人必须有交往,交往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减少心灵上孤独的痛苦。

其次,在与他人交往中,可以减少心理的恐惧。事实证明,高度恐惧的人比低恐惧的人更愿意与他人交往。

再次,与他人交往,可以宣泄自己的愤怒和不快乐的情绪,从而减少心理的压力。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人们获得知心朋友,可以得到他们的帮助,可以活跃和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更适应社会生活,在事业上取得顺利和成功,保持身心健康,愿你培养自己的交往兴趣,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素质,广泛地结交良师益友。

(二)友好交往的能力培养

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除交往双方要掌握交往的艺术和技能外,还在于有无正确的社会知觉和自我认识,这是在交往中掌握自己言行的依据,是提高交往素质的关键所在。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只是一味追求“技能”,肯定会适得其反。待人要“尊”、“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