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
43651000000020

第20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学习目标”

1、知道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止泻药、利胆药的分类及主要作用与应用。

2、会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抗消化性溃疡药。

3、能通过病人使用抗消化性溃疡药后的表现判断其不良反应并做出相应处理。

“相关知识链接”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而得名。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者占95%以上,故称胃、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可能与损害因素(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精神应激、吸烟等)和局部粘膜的保护因素(分泌粘液、前列腺素等)失衡有关。

“摘要”

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因此治疗的药物也很多。本章所涉及的药物包括:抗消化性溃疡药、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止泻药和利胆药。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分解胃壁蛋白的能力,减弱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有利于溃疡愈合。有的抗酸药可形成胶状物覆盖在溃疡面上,起保护和收敛作用。胃酸的减少还可使幽门紧张度降低,缓解幽门痉挛引起的疼痛。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及胃酸分泌过多症的辅助治疗。常用抗酸药作用特点。轻泻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临床上多用抗酸药的复方制剂。如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由氢氧化铝、三硅酸镁、颠茄流浸膏组成,用于消化性溃疡和胃酸过多。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胃酸由胃壁细胞分泌,已证实的胃壁细胞膜上有三种受体与胃酸分泌有关:胃泌素受体、H2受体和M1受体。这三种受体激活H+-K+-ATP酶,将H+分泌到胃内形成胃酸。阻断上述三种受体或抑制H+-K+-ATP酶均可抑制胃酸分泌。

(一)H2受体阻断药以含有甲硫乙胍的侧链代替H1受体阻断药的乙基胺链,获得有选择作用的H2受体阻断药,它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对H1受体无作用,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药物。当前常用的有西咪替丁(cimetidine)、雷尼替丁(rani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尼扎替丁(nizatidine)和罗沙替丁(roxatidine)。

“作用与临床应用”

本类药物竞争性拮抗H2受体,能抑制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能明显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和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夜间胃酸分泌。用药后胃液量及氢离子浓度下降。用药4周,在内窥镜检查下,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为77%~92%。对胃溃疡疗效发挥较慢,用药8周愈合率为75%~88%。雷尼替丁、尼扎替丁和罗沙替丁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比西咪替丁强5~6倍,法莫丁比西米替丁强40倍。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应用6~8周,愈合率较高,延长用药可减少复发。卓-艾综合征需用较大剂量。其他胃酸分泌过多的疾病如胃肠吻合溃疡,反流性食道炎等及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炎引起的出血也可用。

“不良反应与用药观察”

发生较少,尤其是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长期服用耐受良好。偶有便秘、腹泻、腹胀及头痛、头晕、皮疹、瘙痒等。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使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长期服用西咪替丁的男性青年,可引起阳萎、性欲消失及乳房发育。可能与其抑制二氢睾丸素与雄性激素受体相结合及增加血液雌二醇浓度有关。西咪替丁能抑制肝药酶活性,抑制华法林、苯妥英钠、茶碱、苯巴比妥、安定、普萘洛尔等代谢。合用时,应调整这些药物剂量。雷尼替丁这一作用很弱,法莫替丁、尼扎替丁对其无影响。

“注意事项”

1、癌性溃疡者,使用前应先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2、年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对本品清除减少减慢,可导致血药浓度升高,因此更易发生毒性反应,出现眩晕、谵妄等症状;

3、诊断的干扰:口服15分钟内胃液隐血试验可出现假阳性;血液水杨酸浓度、血清肌酐、催乳素、氨基转移酶等浓度均可能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则可能降低;

4、为避免肾毒性,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肾功能;

5、本品对骨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药期间应注意检查血象;

6、本品的神经毒性症状与中枢抗胆碱药所致者极为相似,且用拟胆碱药毒扁豆碱治疗可改善症状。故应避免本品与中枢抗胆碱药同时使用,以防加重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7、下列情况应慎用:

(1)严重心脏及呼吸系统疾患;(2)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西咪替丁的骨髓毒性可能增高;(3)器质性脑病;(4)肝肾功能损害。

8、与酮康唑合用可干扰后者的吸收,降低其抗真菌活性,但同服一些酸性饮料可避免上述变化。

9、本品与卡托普利合用有可能引起精神症状。

10、由于本品有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似的肌神经阻断作用,这种作用不被新斯的明所对抗,只能被氯化钙所对抗。因此,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时可能导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11、能通过胎盘屏障,并能进入乳汁,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男性不宜长期服用西咪替丁。

(二)H+-K+-ATP酶抑制药(质子泵抑制药)

奥美拉唑(omeprazole)

“作用与临床应用”

抑制H+-K+-ATP酶功能,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而持久,对胃液总量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也可使喷门、胃体、胃窦处的粘膜血流量增加。还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综合征。

“不良反应与用药观察”

不良反应较少,有头痛、头晕、失眠、外周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症状及腹泻、疲乏、呕吐等……本品具有酶抑制作用,一些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如双香豆素、安定、苯妥英钠等,其药物半衰期可因合用本品而延长。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禁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当怀疑胃溃疡时,应首先排除癌症的可能性,以免延误诊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本品尚未用于儿童。

(三)M受体阻断药。能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减少胃酸分泌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常用选择性M受体阻断药,如哌仑西平(pirezepine),能选择性阻断胃壁细胞M1胆碱受体,减少组胺、胃泌素所致胃酸分泌,副作用少。

(四)胃泌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因其化学结构与胃泌素相似,能与其竞争胃壁细胞上的胃泌素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且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可促进溃疡愈合。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及胃炎。偶见口干、失眠、腹胀等不良反应。

三、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药硫糖铝(sucralfate):在胃内与胃蛋白酶络合形成复合物,抑制胃蛋白酶分解胃壁蛋白;能与胃粘膜的粘蛋白形成保护膜,覆盖于溃疡面,有利于粘膜再生及溃疡愈合;抑制幽门螺杆菌繁殖,阻止其对粘膜的破坏。常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本药在酸性环境下有效,故不宜与碱性药合用。

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是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性质稳定,口服吸收好。可刺激胃粘液,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分泌,对抗组胺、促胃液素、食物所致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对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的急、慢性溃疡和胃粘膜损伤及出血有效。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对妊娠子宫有收缩作用,孕妇禁用。

枸橼酸铋钾(bismuth potassium citrate):能杀灭幽门螺杆菌,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增加胃粘液的分泌,促进胃粘膜再生。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及各类胃炎。偶有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及使舌苔、大便染黑。肾功能不全者、孕妇禁用。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临床常分为两类:一类为抗溃疡病药,如铋制剂、H+-K+-ATP酶抑制药、硫糖铝等,抗幽门螺杆菌作用较弱,单用疗效较差;第二类为抗菌药,有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等,常2~3种药物联合应用。

“制剂和用法”

三硅酸镁。片剂:0.3g。一次0.3~0.9g,3/d。

氢氧化铝。片剂:0.3g。一次0.6~1.2g,3/d,饭前或胃痛时嚼碎服。凝胶:含4%氢氧化铝,一次4~8ml,3/d。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每片含氢氧化铝0.245g、三硅酸镁0.105g、颠茄硫浸膏0.0026ml。2~4片/c,3/d,餐前半小时或胃痛时嚼碎服。

碳酸钙。片剂:0.5g。一次0.5~2.0g,3/d。

氧化镁。片剂:0.2g。一次0.2~1.0g,3/d。

碳酸氢钠。片剂:0.3g、0.5g。治疗消化性溃疡:一次0.3~1.0g,3/d,餐前服用。纠正酸中毒:轻者可口服,较重者可用4~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0.25g/kg。

西咪替丁。片剂:每片0.2g、0.8g。胶囊:每胶囊0.2g。注射液:每支0.2g(2ml)。口服:开始时,每日1.2~1.6g,分4次服。症状减轻后(约需10余日),以每次服0.2g,1日3次维持,可连服数个月。停药后如症状复发,再服药仍有效。静注:200mg,以生理盐水稀释后慢注,4-6h1次,不宜超过2g/d。疗程均为4-6周。

雷尼替丁。成人口服:每次0.15g,2/d,清晨及睡前服用,疗程一般为6-8周。维持量每晚服用0.15g。胃泌素痛一次0.15g,3/d,必要时一日可增至0.9g。注射剂,50mg/次,每6~8小时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法莫替丁片剂,20mg/次,2/d,或40mg,晚饭后服,1/d。注射剂,20mg/次,2/d,静脉点滴。尼扎替丁胶囊,150mg/次,2/d,或300mg,晚饭后服,1/d,4~8周为一疗程。

硫糖铝。片剂或胶囊剂:0.25g。一次1.0g,3~4/d,餐前1h及睡前服用。

哌仑西平。片剂:25mg、50mg。一次25~50mg,2/d,早、晚餐前1.5h服用。

丙谷胺。片(胶囊)剂:每片(胶囊)0.2g。]口服,3—4/d,每次0.4g,饭前15分钟给药,连续服30—60天左右(可根据胃镜或X线检查结果决定用药期限)。

枸橼酸铋钾片。(颗粒)剂:每片或每袋300mg。一次300mg,3~4/d,4~8周为一疗程。

米索前列醇。片剂:200μg。一次200μg,1/d。餐前或睡前服。

奥美拉唑片剂或胶囊剂:20mg。每晨餐前(或每晚)服20mg或10mg,疗程4~6周。注射液:每支40mg。1-2/d第二节助消化药能促进胃肠道中食物消化的药物称为助消化药。多为消化液中的成分,能补充消化液的不足,或阻止肠道过度发酵而治疗消化不良。

稀盐酸(10%,dilute hydrochloric acid):增加胃液酸度,增加胃蛋白酶活性。可消除胃内不适、腹胀和嗳气等症状。用于胃酸缺乏症、发酵性消化不良等。常与胃蛋白酶合用。

胃蛋白酶(pepsin):是从动物胃粘膜中提取的生物药,分解蛋白质为蛋白胨。常与稀盐酸合用,用于胃蛋白酶缺乏症。

胰酶(pancreatin):是从动物胰腺中提取的生物药。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消化脂肪、蛋白质及淀粉。用于消化不良、慢性胰腺疾病。常用肠溶片,须吞服而不能嚼碎,以防在胃中破坏。

乳酶生(biofermin):是活乳酸杆菌的干燥制剂,在肠道内分解糖类为乳酸,降低肠内PH而抑制肠内腐败菌繁殖,防止蛋白质发酵产气。用于肠胀气、消化不良和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不宜与抗菌药或吸附药同时服用,否则抑制乳酸杆菌。

干酵母(dried yeast):是啤酒酵母的干燥菌体,含有B族维生素、叶酸、生物素、肌醇、氨苯甲酸和某些酶类,帮助消化和补充维生素。用于维生素B缺乏症及消化不良。须嚼碎后服,剂量过大可引起腹泻。

“制剂和用法”

稀盐酸。溶液剂:10%。一次0.5~2.0ml,饭前或饭间服用。服用时用水稀释,以免损伤牙齿。

胃蛋白酶片剂:0.1g。一次0.2~0.4g,3/d,饭前或饭间服。常与稀盐酸制成胃蛋白酶合剂,一次10ml,3/d。

胰酶片剂:0.3g、0.5g。一次0.3~1.0g,3/d。

乳酶生片剂:0.3g。一次0.6~0.9g,3/d,餐前嚼服。

干酵母片剂:0.3g、0.5g。一次1.0~3.0g,3/d。

第三节 止吐药与胃肠动力药

一、多巴胺受体阻断药

甲氧氯普胺(metoclopramide,胃复安)阻断多巴胺受体,又有显着的拟胆碱作用。常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动力障碍引起的食欲不振、饱胀、嗳气等,也可用于反流性食管炎及胆汁反流性胃炎及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可有嗜睡、乏力、头晕、便秘、腹泻、皮疹、溢乳及男子乳房发育等不良反应,大量久用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注射给药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多潘立酮(domperidone,吗丁啉)阻断多巴胺受体,加强胃动力,促进胃蠕动,加速胃排空。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症及偏头痛、颅脑外伤、放射治疗等引起的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较轻,偶有轻度腹部痉挛。

二、5-羟色胺受体阻断药

昂丹司琼(ondansetron)通过阻断外周和中枢神经元5-HT3受体,发挥强大的止吐作用。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引起的呕吐。但对晕动病引起的呕吐无效。不良反应较轻,可有头痛、便秘、腹泻等。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和哺乳妇女慎用。

格拉司琼(granisetron)作用机制、用途同昂丹司琼,但作用更强。

“制剂和用法”

昂丹司琼注射剂:4mg/1ml、8mg/2ml。一次0.15mg/kg,于化疗前30min静脉注射,之后每4h一次,共2次,再改口服。片剂:4mg、8mg。一次8mg,1~3/d。

甲氧氯普胺注射剂:10mg/ml。一次10~20mg,肌注。片剂:5mg。一次5~10mg,2~3/d,饭前半小时服。

多潘立酮注射剂:10mg/2ml。一次10mg,肌注。片剂:10mg。一次10mg,3/d,饭前半小时服。栓剂:60mg。一次60mg,2~3/d,直肠给药。

第四节 止泻药

腹泻是多种疾病的症状,治疗时应采取对因治疗,如肠道感染须给予抗菌药,但剧烈而持久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此时需同时予止泻药对症治疗。

一、收敛吸附药

鞣酸蛋白(tannalbin)口服在胃内不分解,在小肠中释放出鞣酸能与肠粘膜表面的蛋白质形成沉淀并附着在肠粘膜上,形成保护层,减轻刺激,减少炎性渗出,起收敛止泻作用。用于肠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

药用炭(medicinal activated charcoal)为不溶性粉末,因颗粒很小,总面积大,口服后在肠内吸附大量气体和毒物,阻止肠内毒物的吸收,并有止泻作用。用于腹泻、胃肠胀气和食物中毒。

双八面体蒙脱石(dioctahedral smectite,思密达)是从天然蒙脱石中提取的白色粉末,颗粒细小,表面积巨大,能覆盖消化道粘膜,与粘液蛋白结合,加强和修复消化道粘膜屏障。还可促进损伤的消化道粘膜上皮再生。吸附并清除病原体和毒素,使之失去致病作用,平衡正常菌群,提高肠免疫力。有消化道局部止血作用和促进肠粘膜吸收功能,减少分泌。用于幼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成人腹泻、食管炎、胃炎、肠炎、胃食管反流、肠易激惹综合征和肠道菌群失调。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entrocoordinatibiogen,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口服后以活菌形式进入肠道内,在生长代谢中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对葡萄球菌及酵母样菌均有明显拮抗作用。地衣芽孢杆菌为需氧兼厌氧菌,在有氧、微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迅速生长繁殖,同时消耗生态环境中的游离氧,具有生态夺氧作用,造成低氧环境,促进肠道有益生理性菌群生长,抑制大部分需氧致病菌生长繁殖,恢复肠道生态平衡,使腹泻等症状缓解或消失。用于各种肠炎、腹泻、肠道菌群失调等,对慢性溃疡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急性发作、伪膜性肠炎、肝硬变引起的腹泻和胀气有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该菌不是肠道固有细菌,不会在肠道中长期定植,一般在停药后10天即全部排出体外,仅起治疗作用而不会造成远期不良反应。

二、减少肠蠕动药

盐酸地芬诺酯(diphenoxylate hydrochloride)是哌替啶衍生物,对肠道运动的影响类似阿片类,可用于急性功能性腹泻。不良反应轻而少见,偶有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失眠等,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可增强巴比妥类的作用,故不宜合用。肝病患者慎用。大剂量长期服用可成瘾。

洛哌丁胺(loperarmide,易蒙停)直接作用于肠壁,干扰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抑制肠平滑肌蠕动,迅速止泻,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适用于各种腹泻。不良反应轻,可见皮疹和消化道症状。

“制剂和用法”

鞣酸蛋白。片剂:0.25g、0.5g。一次1~2g,一日3次。

药用炭。片剂:1g。一次1~3g,小儿一次0.3~0.5g。

思密达。散剂:每小袋含双八面体蒙脱石3g,葡萄糖0.749g,糖精钠0.007g,香兰素0.004g。成人一次1袋,饭前服用,一日3次。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250mg(含活性地衣芽孢杆菌2.5亿)。口服:成人一次500mg,一日3次,首剂加倍。儿童一次250mg,一日3次。

第五节 泻药按作用机制不同分三类:

一、容积性泻药

能使肠容积增大,刺激肠壁而导泻的药物硫酸镁(magnesium sulfate)

“作用与临床应用”

1、导泻作用。口服硫酸镁后,Mg2+、SO42-不易被肠壁吸收,在肠内形成高渗压,阻止肠内水分吸收,使肠容积增大,肠道被扩张而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加,加速排便,作用快而强。

2、利胆作用。口服高渗溶液或用导管直接注入十二指肠,能刺激十二指肠粘膜,使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胆汁排空。

3、抗惊厥。注射给药4.降压作用。注射给药,使血压迅速下降。口服用于排除肠内毒物,也用于便秘;口服高浓度或十二指肠导管给药,治疗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肌注或静滴治疗子痫、破伤风惊厥及高血压危象。

“不良反应与用药观察”

1、口服给药时易致盆腔充血和失水。

2、注射给药过量或注射速度过快,使血中Mg2+浓度过高,发生Mg2+中毒。表现为中枢抑制、腱反射消失、血压急剧下降、呼吸抑制等。应立即行人工呼吸和注射钙剂解救。

3、口服中枢抑制药中毒时,应选用硫酸钠导泻。

4、肾功能不良者,Mg2+易在体内蓄积中毒,宜选用硫酸钠。

“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时,月经期、孕妇禁用,老年人慎用。注射给药时,要控制给药剂量和给药速度。

硫酸钠(sodium sulfate)口服后的导泻作用与硫酸镁相似而弱,但无中枢抑制作用,适用于中枢抑制药中毒时导泻。

二、接触性泻药

与肠粘膜直接接触后,能使粘膜通透性增加,使电解质和水向肠腔内扩散,从而使肠容积增大,反射性引起肠蠕动加快而导泻。

酚酞(phenolphthalein)口服后在肠内与碱性肠液形成可溶性钠盐,促进肠蠕动而排便。经肾排泄作用温和,服药后6~8h排出软便,适用于慢性便秘和习惯性便秘比沙可啶(bisacodyl)与酚酞是同类物,但更安全有效。口服后在肠道经细菌影响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物阻止水、电解质的吸收,增加肠内容积,还可增加肠粘膜的PGE2,刺激结肠产生泻下作用。一般口服6h后、直肠给药15~60min后排出软便。用于习惯性便秘、术前排空肠内容物、腹部X线检查或内镜检查。

蒽醌类(anthraquinones)为大黄、番泻叶等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在肠中可分解出蒽醌,刺激结肠,促进蠕动。4~8h可排出软便。用于急、慢性便秘。

三、润滑性泻药

能在局部润滑肠腔并软化粪便而便于排出。用于老年人、痔疮患者、儿童和肛门手术患者。

液体石蜡(liquid paraffin)为矿务油,不被肠道消化吸收,润滑肠壁和软化粪便,利于粪便排出。久用防碍钙磷吸收。

甘油(glycerin)50%溶液(开塞露)或甘油栓塞入肛门,高渗压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并有局部润滑作用,利于粪便排出。数分钟即可起效。用于功能性便秘。

“制剂和用法”

硫酸镁注射剂:1g/10ml、2.5g/10ml。一次1.0~2.5g,肌内注射或用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成1%溶液缓慢静脉滴注。粉剂。导泻:一次5~20g,溶于一杯水中服下,同时服用大量温水。利胆:33%溶液,一次10ml,3/d。

硫酸钠粉剂。导泻,一次5~20g,溶于一杯水中服下,同时服用大量温水。

酚酞片剂:50mg、100mg。一次50~200mg,睡前服用。

甘油栓剂:1.8g。一次1粒,塞入肛门内。小儿用甘油栓,1.33g。

开塞露溶液剂:含50%甘油10ml、20ml。用时剪去封口,注入肛门,成人一次20ml,小儿一次10ml。

复方地芬诺酯片片剂:每片含盐酸地芬诺酯2.5mg,硫酸阿托品0.025mg。一次1~2片,3/d。

大黄散粉剂。导泻剂量:0.5g。健胃或收敛止泻:一次0.05~0.2g。

第六节 利胆药

苯丙醇(phenylpropanol,利胆醇)可促进胆汁分泌,服后可减轻腹胀、腹痛、恶心、厌油等症状。并有促进消化,增加食欲,排除结石,降低胆固醇等作用。用于胆囊炎、胆道感染、胆石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等。偶有胃部不适,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胆道完全阻塞者禁用。

羟甲烟胺(nicotinylmethylamide)为利胆保肝药,并有抑菌作用。适用于胆囊炎和胆管炎、肝功能障碍、肝原性黄疸、胆石症、胃十二指肠炎、急性肠炎、结肠炎、胃溃疡等。

去氢胆酸(dehydrocholic acid)是胆酸氧化的衍生物,具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主要增加胆汁中的水分,使胆汁稀释。用于消除胆汁淤滞,防止上行性胆道感染。也可用于排除结石。如同时应用解痉药或硫酸镁,可松弛括约肌,更有利于胆石排出。胆道完全阻塞及严重肝肾功能减退者禁用。

“制剂和用法”

苯丙醇胶丸:0.1g、0.2g。一次0.1~0.2g,饭后服,3/d。

羟甲烟胺片剂:0.5g。一次1.0g,3/d。注射液:0.4g。一次0.4g。2/d。

去氢胆酸片剂:250mg。一次250~500mg,3/d。静注(钠盐)1~2g/d。

“师生互动”

学生根据以下病例查阅资料做出初步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教师进行汇总分析。病例:患者,女,45岁,近1年来反复发作上腹部烧灼痛,伴反酸、嗳气,胃液分析胃酸分泌增高,幽门螺杆菌阳性。

“本章小结”

1、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是局部损害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之间不平衡所致。因此治疗的药物包括减弱损害因素的抗酸药、抑酸药、抗幽门螺杆菌药和加强保护因素的胃粘膜保护药。

2、抗酸药数量较多,作用大同小异,临床多使用复方制剂。抑酸药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H2受体阻断药、H+泵抑制药、M受体阻断药和胃泌素受体阻断药。其中,H+泵抑制药最有效。粘膜保护药中铋剂应用较多。

3、助消化药的适应症各有不同,用药注意事项较多,应重视。

4、引起呕吐的因素较多,本章所介绍的止吐药主要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和5-HT3受体发挥止吐作用。

5、泻药按作用机制分为三类。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可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使其应用区别很大;其导泻作用强,在使用时应注意服药对象功能状态等。

6、止泻药适用于慢性非感染性腹泻或消耗性腹泻,一般不用于感染性腹泻。

刘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