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物进化密码
43646500000061

第61章 河马

河马是世界上最大是的陆生哺乳动物,它们曾广泛的分布在非洲的深水河流与溪流中,但是现在它们的分布范围已大幅度的缩小,现在它们主要居住在非洲热带的河流间。他们生活中的栖息、觅食、交配、产仔、哺乳的等均在它们喜欢的河流附近的沼泽地和有芦苇的地方进行。

河马

外形特征

河马有着宽吻和大嘴,短粗的四肢之上的躯体像个又粗又圆的大笨桶。胃有3室且不反刍。嘴巴上面的鼻孔与眼睛和耳朵呈一条直线。河马如此的身体构造,使它就算全身都潜伏水中,只要将头顶露出水面就能完成嗅觉、视觉、听觉以及呼吸等一系列动作了。

一般成年的河马体长大约在3.1~4.2米,其中短短的尾巴长约46厘米,肩高约1.4米,母河马平均体重1.2~1.4吨,年老个体1.8吨,野生雄性河马平均1.5吨,最大的老年个体2吨以上,它们长约60厘米的下犬齿可达3公斤重。一般雌性河马的下犬齿到25岁时就不再生长,但是雄性河马的下犬齿会长到成年以后。

曾有记录显示,最大的野生雄性河马体重可达2600多公斤,这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但更让人震惊的是有些圈养的河马标本却可达3000公斤以上。甚至有更重的惊人记录,虽然看起来并不可靠,曾有记载显示有头叫Hilberland的河马体重记载是4500公斤左。虽然河马看起来高大笨重,但是它们比最快的短跑运动员跑得还快,时速可达30千米到40千米,最快的时速可达48千米,但河马的耐力并不好,所以它们是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但是对于长跑却并不在行。河马的脑袋可算是它们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为仅它们的一颗脑袋就大约重达200公斤。它们宽大的脚上有4个脚趾,其间有一层膜相连。

河马笨重的身体上有一层厚厚的蓝黑色的皮包裹着,上面还有砖红色的斑纹,除尾巴上有一些短毛外,身体上几乎没有毛。河马的格外厚的皮里面是一层脂肪,所以它们可以毫不费力地从水中浮起。但是当河马暴露于空气中时,它们皮上的水分会被大量的蒸发,所以为了避免脱水它们不能长时间的待在水外,只能尽量的待在水里或潮湿的栖息地。

因为河马的眼睛、耳朵、和鼻孔都长在头顶上,所以它们可以把大部分身体都停留在水中乘凉、防晒。没有汗腺的河马,却有一种能够分泌出类似于防晒乳一样的微红色潮湿物质的特别腺体,这种红色的物质不仅能够防晒而且能防止昆虫叮咬。和所有厚皮动物一样,河马对蚊虫的叮咬非常敏感。所以它们会和鸟类保持友好的共生关系,小鸟们可以在它们身上安逸的找自己的食物,同时也帮它们清除了蚊虫叮咬的麻烦。它们还喜欢在沼泽地里洗泥巴澡,因为沾到它们身上的泥巴会形成一个可以防止蚊虫叮咬的厚壳。

虽然河马是草食动物,但是它们却长着长大十厘米的獠牙,母河马们具有极强的保护意识,它们会为了保护小河马而发出领域性的攻击,所以据统计非洲每年都会有数十人,因接近水边遭到河马的攻击而丧命。

一般的河马与尼罗鳄都对会实行和平共处的原则,但有时候尼罗鳄也会猎杀落单的小河马,而河马对此也会回击尼罗鳄,它们还有杀死小型尼罗鳄的纪录,但是河马并不能像传说中的轻松重伤3.5米以上的大鳄。尽管一般的河马会在体形上比尼罗鳄占优势,但是也有与一般年轻成年母河马体形相等的尼罗鳄,比如古斯塔夫级别的尼罗鳄已经可以威胁到亚成年甚至较小成年的河马了。河马并非完全处于安全状态,因为曾有过群狮猎杀成年河马的纪录。

生活习性

河马善游泳,害怕寒冷的天气,喜欢温暖的气候。如果长时间的离水会让它们的皮肤干裂,所以它们平时生活中的觅食、交配、产仔、哺乳也都在水中进行。河马一般喜欢群居的生活。它们经常会成对或结成小群的出来活动,但是老年的雄性河马常单独活动。和一些鸟类相同,河马也是夜行性动物,它们几乎整个白天都在河水中或是河流附近睡觉或休息,晚上出来吃食,有时会顺水游出30多公里觅食。河马最多可一天吃130公斤的短草,食量极大。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偶食陆地作物,以草为主,有时到田地去吃庄稼,食物短缺时,它们也吃肉,据称,河马是陆地上最大的食肉或者说是杂食动物。河马一般都是居无定所,它们不会长期的停留在一个地方,会时不时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经常待在水里的河马老并不会游泳,它们只会潜水。它们会受惊时避入水中,每天大部分时间在水中,潜伏水下时一般每3~5分钟把头露出水面呼吸一次,最长的可潜伏约半小时不出水面来换气。河马没有固定的繁殖期,雌河马的孕期一般都是7~8个月,它们每次只产一头幼仔,仔兽出生时体重是27~45公斤。人工饲养的河马一般比野生的河马性成熟要早,人工饲养的河马约3岁就会性成熟,而野生的河马是到5~6岁才性成熟。它们一般有40~50年的寿命。

生存威胁

希腊人把这种强悍野兽的称为是“河中之马”。而古埃及人把他们它们称为是“河中之猪”。从长久的历史来看,河马几乎在非洲所有的河流与湖泊中都生活过。从装饰古埃及人纪念碑的象形文字中可以断定,当时生活在尼罗河流域的河马非常多,而且,当时猎杀河马被当成了一种消遣活动。所以今天的河马已经基本上从埃及消失。河马的长牙价值不菲,这是导致河马迅速减少的部分原因。其分布地区不断减少,现在只有在北纬17°以南才能觅到它的踪迹。小河马除了会成为狮子或鳄鱼的佳肴,更多的时候是死于成年河马们的纷争之中。而成年河马由于其强大的外表,只能让其他动物可望而不可即。

分布

河马曾现在冰河时期末期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和欧洲。那时的河马还有抵御寒冷气候的生存能力。而埃及尼罗河的河马已在639年灭绝。现在的河马大多生活在乌干达、苏丹、刚果北部、埃塞俄比亚、冈比亚和南非、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和赞比亚。有少数生活在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而一些国家的公园或者保护区里也有河马的身影,比如阿鲁沙国家公园、马尼亚拉湖国家公园、米库米国家公园、非洲政府组织自然保护区、鲁阿哈国家公园等。

同类动物

侏儒河马又称“倭河马”,是河马的同科远亲。倭河马属于偶蹄目、河马科,它们的体长一般在1.5~1.75米之间,尾大约长16厘米,肩高约0.75~1米,成年的侏儒河马体重可达160~240公斤。倭河马只产在西非象牙海岸、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及其邻近地区。栖息在溪流、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带。从外表看倭河马不过是河马的雏形,但它们结构不尽同,倭河马没有河马那样宽扁的头,而是圆形的头;眼睛也不像河马那样突出,而是在头的两则;而且它们的也不是河马那样的两对门齿,而只有一对上门齿。

倭河马不像河马那样喜欢群居的生活,而是单独或成对生活,白天睡觉,晚上在树林间漫游,觅食嫩芽、树叶和落下来的果子。每产一仔,孕期在7个月左右,初生仔兽体重只有3~5公斤。寿命17~40年。由于倭河马的数量也比较稀少,所以它们也受到一定的保护。但是侏儒河马除了自身的肉外没有其他的经济价值。

河马不是马

很多人认为河马是马的兄弟,其实沾不上半点的亲戚,但它们同牛却算得上是异族兄弟。河马大部分都生活在南非洲和中非洲的河湖、沼泽边缘的草地,专门吃食草类动物和水生植物,有时也会吞吃泥土以补足矿物质。它们很贪吃,常常吃得大腹便便,平均每晚能吃60千克的食物。为了适应长期的水中生活,它们的鼻孔、眼睛和耳朵在演化中全长在脸的上部,几乎成一平面,所以一般在水里它们也可以来去自如。更妙的是鼻孔、眼睛和耳朵里都有一个控制开闭的阀门,下水时严密地关闭起来,并且能在水中停留很长的时间,而不让一滴水进入里面。就连它们刚初生的幼仔也要在水中呆上十几天学会水下的一些功夫才能上岸活动。

由于河马庞大拙笨的身体有约3吨的重量,所以它是仅次于亚洲象,白犀牛和非洲象,排行老四的大型陆地动物。可它们粗短的四肢与大象相比,看起来实在是个胖矮子。在河马引人注目的大头上有一张更加引人注目的大嘴巴,陆地上任何动物的嘴都没有河马的嘴大,一个人若跳进去,也难于填满,可称为大嘴巴冠军。它的上门牙很短,向下弯曲,一对下门牙向前伸出,像一把铲子,还有一对向上向外伸出的下犬齿。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门牙在吃草时磨损了多少,第二天就会长出多少来,像变魔术一样!

河马的胆子很小,如果它们在晚上偷吃人类的蔬菜时听到人们的吆喝,就会不顾一切地抱头乱窜,样子可笑至极,而更可笑的是它们会在至少十天半月内不敢再来。平时,河马沉默寡言,一旦发起脾气来,常常打架,它们各自用自己锋利的牙齿去刺伤对方厚厚的皮肤。所以河马的幼仔,有小部分是被狮子和鳄鱼吃的,但大部分的幼仔是在它们的打斗中被无辜致死的。不过在动物园里养大的河马,不但没有野生河马的粗野,而且能守规矩,极为配合饲养员的指挥,而且它们动物园里的繁殖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