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物进化密码
43646500000030

第30章 孔雀

孔雀

孔雀属鸡形目、雉科。孔雀有绿孔雀和白孔雀之分。头上有羽冠。雄鸟颈部羽毛呈绿色,多带有金属光泽,尾羽延长成巨大尾屏,其上具有五色金翠钱纹,开屏时如彩扇,十分艳丽;雌鸟无尾屏,羽色也较差。

外形特征

孔雀全身羽毛十分艳丽,因其能开屏而著称。雄孔雀的羽毛翠绿,下背闪耀紫铜色光泽。尾上覆羽特别发达,平时收拢在身后,伸展开来长约1米左右,就是所谓的“孔雀开屏”。这些羽毛绚丽多彩,羽支细长,犹如金绿色丝绒,其末端还具有众多由紫、蓝、黄、红等色构成的大型眼状斑,开屏时反射着光彩,好像无数面小镜子,真真鲜艳夺目。因此,孔雀被称为“百鸟之王”。

孔雀属的两种雄体体长约为90~130公分,具有一条长达150公分的尾屏,呈鲜丽的金属绿色。雄鸟长约1.4米,雌鸟全长约1.1米。头顶上那簇高高耸立着的羽冠,也别具风度。雌孔雀没有尾屏,背面呈浓褐色,并泛着绿光。因此,雌孔雀没有雄孔雀那么美丽。

孔雀有绿孔雀和蓝孔雀之分。蓝孔雀的体羽主要是有金属光泽的蓝绿色。绿孔雀的长尾与蓝孔雀相似,体羽绿色和铜色相间。但是,这两个种雌鸟的体羽均呈绿和褐色相间,其体长大小却不如雄鸟,没有长尾屏,也没有冠羽。

生活环境

孔雀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我国只有云南才能野生孔雀。孔雀喜欢成双或小群居住在热带或亚热带的丛林中,它们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也有生活在灌木丛、竹林、树林的开阔地。在印度和斯里兰卡也分布有孔雀,它们就是人们所说的蓝孔雀。

由于蓝孔雀原产于湿热地区,因而可以在北方的冬季生存;但是,绿孔雀却经受不了太冷的气候,不能生存在寒冷的地区。

生活习性

孔雀平时都是走着觅食、爱吃黄泡、野梨等野果,也吃谷物草籽。孔雀的食物以蘑菇、嫩草、树叶、白蚁和其他昆虫为主。但是,由于孔雀双翼不是很发达,其飞行的速度慢而显得笨拙,只有在下降滑飞时,才会稍快一些。孔雀的腿强健有力,善于疾走,逃窜时多是大步飞奔。在觅食的时候,孔雀的行走姿势与鸡一样,也是边走边点头。

有时候,孔雀开屏也是为了保护自己。这是因为孔雀的大尾屏上有很多五色金翠线纹,其中散布着许多近似圆形的“眼状斑”,这种斑纹从内至外是由紫、蓝、褐、黄、红等颜色组成的。一旦遇到敌人而又来不及逃避时,它们就会突然开屏,然后抖动它“沙沙”作响,很多的眼状斑也随之乱动起来。这样,敌人就会因畏惧于这种“多眼怪兽”而不敢卓然前进。

生长繁殖

孔雀开屏就是雄孔雀向雌孔雀示爱的表现。每年四五月份是孔雀生殖的季节,雄孔雀常将尾羽高高竖起,宽宽地展开,绚丽夺目。在求偶表演时,雄孔雀将尾屏下的尾部竖起。从而将尾屏竖起及向前,求偶表演达到高潮时,尾羽颤动,闪烁发光,并发出嘎嘎响声。雌孔雀就会根据雄孔雀羽屏的艳丽程度来选择自己交配的对象。其实,这种求偶表现也和其他鸟类一样。

雄孔雀的自然开屏,是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的。对于孔雀来说,其雄性较美丽,而雌性却其貌不扬。雄孔雀身体内的生殖腺分泌性激素,刺激大脑,展开尾屏。春天是孔雀产卵繁殖后代的季节。于是,雄孔雀就展开它那五彩缤纷、色泽艳丽的尾屏,还不停地做出各种各样优美的舞蹈动作,向雌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以此吸引雌孔雀。等到求偶成功之后,它便会与雌孔雀一起产卵育雏。

在生殖季节,每只雄孔雀都会拥有2~5只雌孔雀。而每只雌鸟能产出4~8枚微白色卵,它们常常把卵产在地面的洼处。

科学价值

孔雀不仅可供观赏,其羽毛还可以做装饰品。孔雀是一种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身的养殖珍禽。《本草纲目》中禽部第四十九卷记载:“孔雀辟恶,能解大毒、百毒及药毒”。这就是说,孔雀的解毒功效甚至超过穿山甲。经现代科技证实,孔雀肉营养种类齐全,富含各种微量元素,氨基酸配比接近国际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理想模式,是优质蛋白质,肉质瘦,其脂肪、胆固醇、热量指标均优于普通禽类、兽类及淡水鱼,达到美国新食品标准法规定的极瘦肉类标准。孔雀骨骼的含钙较高,其钙、磷的含量比牛奶还要高,与人奶和钙、磷几乎一致。所以,孔雀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