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物进化密码
43646500000002

第2章 蜜蜂

蜜蜂

蜜蜂是指蜜蜂科里所有会飞行的群居昆虫,他们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其细胞沉积现象,也是惟一在细胞中有铁矿物沉积现象的真核生物。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15万工蜂,500~1500只雄蜂。蜜蜂源自于亚洲与欧洲,由英国人与西班牙人带到美洲。在人类印象中的蜜蜂的勤劳的,它们为取得食物不停地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是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蜂体结构

蜜蜂与我们常说的黄蜂不同,蜜蜂(除了寄生的蜜蜂外)是以一种花粉与花蜜的混合物喂养幼蜂,而黄蜂则以动物性食物或以昆虫和蜘蛛来餵养幼蜂。两者除了在对食物的选择上有差异外,还有一些结构之差异,最基本的不同是黄蜂覆盖着无分支的毛发,而蜜蜂至少有一些分支或羽毛状的毛发,花粉通常黏附其上。

蜜蜂的食物完全依赖花粉及花蜜,后者有时调制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而蜜蜂就是其传播者,它们的这些价值要远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雄蜂的寿命很短,它们不采花粉,也不负责喂养幼蜂。工蜂要负责筑巢及贮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结构组织以便于携带花粉。大部分蜜蜂采多种花的花粉,不过,有些蜂只采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采某种颜色花的花粉,还有一些蜂只采一些有亲缘关系的花之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采集和携带的器具,似乎能适应各种不同种类的花。蜜蜂有发音器官,这个发声器官位于蜜蜂腹部的两个极其小的两个黑色圆点。

生活习性

通常情况下,蜂王会在蜂巢室内产卵,幼虫则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雄性蜜蜂的生存期限没有雌性蜜蜂的长,它们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而是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

蜜蜂的食物主要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主。食性可分为3类:①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②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③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条蜂科、切叶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生活方式

社会性。雌雄与职蜂共同生活在一个巢穴中,但两者却在生理、形态、劳动分工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雌性个体较大,专营产卵生殖;雄性较雌性小,专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形态比较小,属于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雌蜂,专司筑巢、采集食料、哺育幼虫、清理巢室和调节巢湿等。

寄生性。雌蜂的主要负责交配,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蜜蜂筑巢的过程非常复杂,其时间、地点、结构也很多样。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据筑巢的地点和巢的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营社会性生活的种类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如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巢室为六角形。②在土中筑巢的种类最多,巢室内部涂以蜡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内的湿度。③利用植物组织筑巢的更为多样,例如切叶蜂属会把植物叶片卷成筒状成为巢室,置放于自然空洞中;黄斑蜂属利用植物茸毛在茎上做成疣状的巢;芦蜂属和叶舌蜂属在枯死的植物茎干内筑巢;熊蜂属的一些种类在树林的枯枝落叶下营巢;木蜂属在木材中钻孔为巢,等等。④其他,例如石蜂属会利用唾液将小砂石粘连成巢,壁蜂属在蛞蝓壳内筑巢等等。

蜂巢的分布一般较分散,但也有同一种蜜蜂多年集中于一个地点筑巢,从而形成巢群。例如,毛足蜂属的巢口数可达几十个甚至达几百个。

地理分布

蜜蜂的地区分布主要取决于其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不同亚科或属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温带为主,可延伸到北极地区,而在热带地区则无分布记录。短舌蜂科分布于澳大利亚;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亚属只分布于中亚;蜜蜂科的无刺蜂属则分布于热带。不同景观均有蜜蜂分布,大多数栖居在草原、森林、河谷、山地和荒漠。世界各个景观地带均有蜜蜂的代表属或种,例如地熊蜂为森林草原种,拟地蜂属为典型的草原属,准蜂属以草原种居多。

分类进化

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它的出现与白垩纪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在分类上,蜜蜂总科与泥蜂总科接近,其祖先可能起源于泥蜂总科的一支 。但因食性不同,形态特征也趋向分化。蜜蜂的进化特点是:嚼吸式口器,采粉器官形成,体毛分枝;成、幼期均吃花蜜和花粉;群体和社会性生活方式出现;多态型和总科内寄生性的出现等。蜜蜂属于高级进化的类群,它们可以通过“语言”信息的传递,“舞蹈”动作辨认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结构等。

性别决定

生物的性别并非一定由性染色体决定,在蜜蜂和蚂蚁中,性别决定染色体的数目(或染色体的组数),而不是性染色体,蜜蜂和蚂蚁体内也没有性染色体。蜂王和工蜂都是雌性,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每个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组,是二倍体。雄蜂在群体中的个体数目很少,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

群间关系

蜜蜂虽然有群居的特性,但是,蜂群和蜂群之间是互不串通的。蜂巢里存有大量的饲料,为了防御外群蜜蜂和其他昆虫、动物的侵袭,蜜蜂形成了守卫蜂巢的能力。蛰针是蜜蜂的主要自卫器官。蜜蜂的嗅觉灵敏,它们能够根据气味来识别外群的蜜蜂。在巢门口经常有担任守卫的蜜蜂,不使外群的蜜蜂随便窜入巢内。在缺少蜜源的时候,经常有不是本群的蜜蜂潜入巢内盗蜜,守卫蜂立即搏斗。但是在蜂巢外就又不同了,例如在花丛中或饮水处,各个不同群的蜜蜂在一起,互不敌视,互不干扰。

有时候,飞出去交配的母蜂也会错入外群,这时工蜂立即将它团团包围,刺杀母蜂。可是雄蜂就又不同了,如果要错入外群情况就不同了,工蜂不伤害它,因为蜜蜂培育雄蜂不只是为了本群繁殖的需要,也是为了种族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