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必修的10堂课
43631800000006

第6章 第六课 规划创业策略

美国纽约州有一家三流旅馆,生意一直不是很景气,老板无计可施,只等着关门了事。后来,老板的一位朋友指着旅馆后面一块空旷的平地给他出了个主意。次日,旅馆贴出了一张广告:“亲爱的顾客,您好!本旅馆山后有一块空地专门给旅客种植纪念树之用。如果您有兴趣,不妨种下 10棵树,本店会为您拍照留念,树上可留下木牌,刻上您的大名和种植日期。您再度光临本店的时候,小树定已枝繁叶茂了。本店只收取树苗费 200美元。”广告打出后,立即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旅馆生意应接不暇。

没过多久,后山树木葱郁,旅客漫步林中,十分惬意。那些种树的人更是念念不忘自己亲手所植的小树,经常专程来看望。一批旅客栽下了一批小树,一批小树又带回了一批回头客,旅馆自然也就顾客盈门了。

艾柯卡曾说过:“不创新,就灭亡。”

“创业课堂”谋定而后动

艾柯卡曾说过:“不创新,就灭亡。”

曾宪梓认为:“做生意要靠创意而不是靠本钱!”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指出:“企业要展开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利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在对自身资源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外界资源进行吸收、消化,使资源进一步优化,将已有的和吸收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打乱重组,并使之发挥更大的效用。”

如今创业绝不是停留在简单意义上的做生意、做买卖那个层面,创业没有定式,无章可循,无法则可依,唯一可以借鉴的是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做法。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习惯思维的进化,以往的习惯思维和经验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变化。可想而知,随着企业各项创新工作的不断深入,创业策略也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

联想收购 IBM个人电脑业务是一桩闻名全球的交易,这种“谋定而后动”的举措对于时年 60岁的柳传志而言并非首次。当多数国内企业家仍为生存而绞尽脑汁时,柳传志已就普遍困扰中国企业的生存、改制、交接班等一系列问题给联想找到了堪称业界典范的解决方案。正像一家杂志所评价的那样:“一个弱小的中国电脑公司努力汲取海外伙伴的智慧,然后,吃掉了他们的午餐。”柳传志因此被舆论称颂为中国商界的领袖人物。但他并非比尔·盖茨那样的技术天才,他创业时凭的只是“要紧的是确实要做一点事情”的简单信念;他也不像李嘉诚那般长袖善舞,联想集团总是“慢半拍”的多元化尝试,鲜有成功个案。正是这样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联想,成了中国自创品牌做强做大的样板。

有前人成功的经验在先,后来者创业成功的概率会增大很多,这是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

坚持不做新兴和热门业务,只做成熟业务,是马化腾后发制人的关键。如果行业有“先行者”,跟进者就可以观察别人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然后再改进。马化腾说过:“我不争第一,没意义。新产品一出来就要保证稳定,不能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要慎重。”马化腾创建腾讯信奉的哲学是“先做最有把握的事情”。在开展每一个新业务之前,马化腾都要求包括自己在内的相关人员自我设问“是否具备成功的条件,能否做成?”如果没把握,宁可不做。

当以阿里巴巴和百度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和搜索业务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主旋律时,看清了形势的马化腾才针对搜索和电子商务分别推出了“拍拍”和“搜搜”网。

针对马化腾这样的理念,业界人士却提出非议:

“马化腾是业内有名的抄袭大王,而且他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地抄”王志东对此毫不忌讳。

“现在腾讯拍拍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创新,所有的东西都是抄来的。”面对淘宝网“招财进宝”的流产,马云毫不掩饰对马化腾和腾讯的指责。

不可否认,在腾讯的发展历程中,确实有太多的模仿痕迹,从早期的 OICQ到最新的拍拍网,无一不散发着些许“抄袭”的味道,但当我们去探究马化腾的成功基因时,却发现腾讯的成功不仅仅是“抄袭”那么简单。

马化腾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到了其他创业者容易陷入的误区,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误区就是:只有“绝对的创新”才能成就中国互联网。对于业界指责马化腾是“抄袭者”而非“创新者”,他不以为然,说:“微软、 Google也是抄袭大王,从 Windows到 Office做的都是别人做过的东西。抄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马化腾懂得如何把握潮流,知道该从潮流中学什么,并懂得将学到的东西进行改进。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不盲目创新,最聪明的方法肯定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

谋定而后动的前提是不能一味地模仿,更重要的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正如狄恩·卡曼所言,顾客买的不是发明或技术,而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创新手段。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的企业很难站稳脚跟,一成不变的运作模式早晚会被市场所淘汰。陈志列认为:创业和创新是一回事,只有创新的商业模式,才能让创业更容易成功,才能在成功以后走得更顺。改革和创新永远是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源泉。做企业犹如耍把戏,“把戏人人有,变法各不同”。谋定而后动的创新需要经营者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估,并在分析出自己的优势、劣势之后,对未来走向作出判断。

蒙牛在开始拓展市场的时候,由于和伊利的历史原因,在市场上不能和伊利正面冲突,于是牛根生将第一个目标定在了深圳,因为伊利刚刚兵败于此。伊利采取先打媒体广告,随后超市跟进的策略,结果彻底失败,因为深圳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认准了洋品牌的口味,伊利付出了几百万元广告费却无功而返。

牛根生了解伊利的短板,也知道伊利强项当中的弱项,他决定采取另外一套“战术”:蒙牛的各路人马穿着蒙古服装打着横幅和标语到各个小区门口,横幅上写的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纯天然无污染的牛奶”,“不喝是你的错,喝了不买是我的错”,蒙牛产品免费送给居民品尝。结果,小区居民品尝后感觉不错,下次去到超市的时候就会寻找蒙牛的产品,如此一来蒙牛一下子在深圳各大超市迅速火了起来。

依靠这招“小区包围超市,所有产品免费品尝”的策略,让蒙牛的产品从 1999年开始快速进入了北京和上海的市场。差异策略、奇兵制胜,是牛根生最终胜出的原因。

创业代表着一种复杂意义上的革命,首先革新的是自己,要让自己先冷静下来,让跳动的思绪暂时沉淀下来,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其次革新的是所要开创的事业,现在这个社会,跟随大流必定会被大流所左右,永远也不会有翻身的机会,“创”字要求我们必须要在原始的基础上创新。

传统意义上的旅行社,手中拿着成千上万的顾客资源,所以就有将飞机票、酒店、旅游门票的价格压得很低的砝码。可是传统旅行社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几个致命的瓶颈:第一,旅游路线死板,游客旅游时间完全被操纵在旅行社手中,顾客满意度不高。第二,组团旅游,需要导游和一系列的后勤服务人员。旅行社越大,需要管理的员工就越多,管理成本就会增高,到了一定程度,便难以突破。第三,旅行社毕竟是区域性的,而旅游却是跨地域的,传统旅行社没有办法跨地域服务。若顾客选择自助游,往往在飞机票、酒店和门票方面拿不到较低的折扣,所以不得不依托于旅行社。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梁建章带领他的携程网横空出世。携程网在全国各地撒网,和众多酒店签订了合约,拿到的都是较低的折扣,同时拿到了各大航空公司的低折扣机票。由于携程的出现,很多人可以绕开旅行社的束缚,拿到比旅行社还要低的各种折扣,愿意怎么游就怎么游,旅行社似乎越来越多余,而携程却让个人旅行变得“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

就这样,携程网在传统的业务模式上进行了深度创新,不仅在未来可能代替传统业务,而且还创造出了大量的新需求。

在现实的市场环境中,“创新”已成为衡量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晴雨表,创新是企业生存的灵魂,只有从策略确定就开始创新意识的导入,才能在接下去的行业确定、产品确定、营销方式确定等具体的创新工作中把脉市场,掌握主动权。

争做第一

一个人要想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争做“第一”;一家企业要想成功,最重要的也是抢先成为“第一”。

IBM是计算机行业老大,但专注点在计算机制造方面。微软没有步 IBM的后尘,它创造了新的类别和细分市场,通过做软件,成为软件行业的老大。丁磊、张朝阳也是在计算机这个大行业里创业,但他们既没有从事计算机制造的工作,也没有去做软件,而是另辟蹊径,在计算机网络上下工夫,最终成为网络英雄。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有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市场这只无形手的指挥下,终将被市场淘汰的经营者跟在别人后面走,高明的经营者让顾客跟着自己走。

做第一可以节省大量宣传推广费用;做第一会被人们认为是最好的;做第一能够在人们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并在长时间里很难被淡忘,甚至可能终生难忘。

恒基伟业当年推出 PDA时,使用了“商务通”这个让人一听就明白是干什么的名称,并用跟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呼机、手机相提并论,“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消费者自然认为,别家生产的都是 PDA,只有恒基伟业生产商务通,商务通就这样从 PDA类产品中分离出来,成为独一无二的产品种类。当人们还不知道 PDA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商务通已经在市场上卖得火热了;而当人们终于被告知 PDA就是商务通时,他们已专注于买“正宗的”或“真正的”商务通,而不是 PDA产品。这种“先入为主,行业通吃”的命名策略引领了众多消费者无条件地选择商务通,这对其他品牌的 PDA而言无异于致命一击,也为商务通带来了滚滚财源,使之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行业乃至整个营销界创造了奇迹。

在市场运作中,先声夺人是关键。如果你没有抢先成为现有市场中的“第一”,那最好的策略就是创造细分市场,抢先进入细分市场,或创造一种能使你成为“第一”的新产品,成为该类细分市场中的第一。很多时候,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快速制胜,捷足先登,率先在市场上推出受欢迎的产品,以赢得巨大的优势。

奥普浴霸是国内浴室取暖产品的第一品牌,其创始人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杰,在 1993年将浴霸产品引入中国的时候,国人尚没有在浴室吊顶的概念。方杰便想了一个办法,将浴霸定位为时尚产品,并且专门针对那些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孩进行营销。方杰的说辞是:“我是国外留学回来的海归,在国外白领在家洗澡,是时尚的生活方式,是家庭生活状态的一个标志。”年轻女孩的一大特点就是崇洋媚外,瞧不起“自己人”,如果有任何东西,能够将她们同周围土里土气的“自己人”区分开,她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方杰巧妙地利用了上海人的这种“海派”心理,将奥普浴霸在上海滩一炮打响。

当年,史玉柱的脑白金,以“润肠通便、改善睡眠”的产品卖点在保健品市场上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单纯以产品卖点来看,这在市场上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如何让脑白金与其他产品有效地区分开来呢?

史玉柱想到: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人有着很浓的送礼情结。保健品常常被用作礼品,受礼者又以中老年人居多。此时,中国保健品市场上还没有一个以送礼为主诉点的领导品牌。脑白金的主要目标消费人群是中老年人,尊老爱幼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其作为礼品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脑白金一下子找到了差异化定位的市场空白点。于是,弱化“润肠通便、改善睡眠”的功效概念,强化礼品诉求,大量增加感性的送礼概念,并进行高频率的灌输,使脑白金以鲜明的送礼概念突出重围。就这样“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闪亮登场,风靡大江南北。

马云在成功推出阿里巴巴网站之后发现,在 B2B领域最终决定胜负的不是资金或是技术,而是“诚信”。国内在线支付系统的不发达、邮政网络的滞后、诚信环境的缺位、 PC基数欠普及、人均相对 GDP的低水准,这些不足都使得安全支付问题更为触目。阿里巴巴实际上采用的是一些传统的手段,并非技术手段。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用技术手段来解决诚信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真正的诚信是要以消费者成熟的消费心理为基础,以法律和技术为保障的。

2002年 3月,阿里巴巴启动诚信通计划,和信用管理公司合作,对网商进行信用认证。从阿里巴巴提供的资料看,诚信通主要通过第三方认证、证书及荣誉、阿里巴巴的活动记录、资信参考人、会员评价等 5个方面来审核申请诚信通服务商家的诚信。诚信通启动之后,加入诚信通的会员成交率从 47%提高到了 72%。于是,诚信通从 2002年开始收费,年付费 2300元的诚信通成了阿里巴巴赢利的主要工具, 45000个网商的加入让阿里巴巴日进百万现金。

百度在服务上,首先创新推出了“百度快照”,解决了用户上网访问时经常遇到的死链接问题:百度搜索引擎先预览各网站,拍下网页的快照,为用户贮存大量应急网页。这样,即使用户不能链接上所需网站时,百度为用户暂存的网页也可救急,而且通过百度快照寻找资料往往要比常规方法快得多,其他搜索引擎的“网页快照”基本上都是步百度后尘。

要想创业成功,第一步至关重要。如果你有了能够成为第一的产品自然很好,但是如果没有,就要在经营模式上下功夫。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迅速崛起,主要就决定于其不可复制的独特模式。

一个极具创新性的创业模式预示着,在任何领域它都有创造奇迹的能力和可能。你的策略要有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特点,创建一种新模式、新产品、新应用、新服务,必须要有差异化,最重要的是在创业之初,就要在一定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以高密度广告轰炸为主要特点的“史氏营销学”,一直贯穿史玉柱商业活动的始终,并在国内企业界风行一时。平心而论,史玉柱此套以广告为中心的营销哲学,至今在国内仍有一定市场和实用价值,尤其是对那些单项产品产出利润不高,需要依靠巨额销售量才能保证利润的产品,如各类保健品、日用百货产品、食品、家用电器等等,功效更是立竿见影。史玉柱可称为国内“广告轰炸学”的开山鼻祖。

《征途》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成为其占领市场的“杀手锏”,《征途》一直把自己定位为引导网络游戏“构建网游和谐社会”的一面旗帜。

2006年 12月 1日开始,《征途》的形象广告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和中央电视台五套节目播出:一位长发披肩的红衣少女,面对电脑屏幕笑得前仰后合,京剧念白“征途”两字随背景音乐响起少女、笑声、京剧念白等蕴涵中国民族原创元素的运用,意图传达一种依靠“健康”方式获得“快乐”的理念。

网络游戏在央视做广告,这是史玉柱“造势营销”行为的又一个经典范例,他要借助央视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巩固自己“行业标杆”的地位。

项兵,阿尔伯他大学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会计学教授和创办院长。他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EMBA和 EDP创办主任和博士生导师,并曾执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首批七个核心教授之一,被业界贯誉为“逆向思维的洗脑教授”。

从项兵创立长江商学院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所采用的创新策略。“1999年,经过多年研究后,我发现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就必须要有一批强大的企业;要有强大的企业就必须培养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家,而造就这些企业家就需要一些了解亚洲和中国的商学院。因为全球化后市场变化太快,竞争太激烈,企业家们都需要不断调整自己才能跟上变革。”

“尽管世界上的顶级商学院都集中在美国,但美国商学院的弱点是:视野太美国,对亚洲的经济、市场和企业不够了解。而很多中国的商学院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世界级的师资力量,生源单一。这个时候我就希望做一个有全球视野的、真正了解亚洲、立足亚洲的顶级商学院,我和李嘉诚基金会取得了联系,正好他们也有建立一个商学院的想法,这就有了现在的长江商学院。”

“在长江商学院中,我希望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这就是我的‘新洋务运动’,我把它归纳为‘取势、明道、优术’。所谓‘取势’,就是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势,把中国的民族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客户,为它们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商业领袖;‘明道’是希望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了解老祖宗留下的精粹,同时也要了解西方的人文精神,但又不要拿洋人当爷;‘优术’即要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勇于超越。”

现在,这位长江商学院院长给自己的任务是改变中国企业领袖的思维方式,为中国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企业“司令”,并计划在商学院的教育领域上演欧、美、亚的全球“新三国演义”。

在创业环境良好,市场商机无限的大好条件下,创业不仅需要资金和勇气,更需要有突破性的思维,否则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因此,如果做到了市场第一,那么你创业成功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资源优化

美国宣传奇才哈利十五六岁的时候在一家马戏团做童工,负责在马戏场内叫卖小食品。但是每次看戏的人不多,买东西吃的人则更少,尤其是饮料,很少有人问津。

有一天,哈利突发奇想,想向每一位买票的观众赠送一包花生,借以吸引观众,但是老板坚决不同意他这个荒唐的建议。于是,哈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做担保,请求老板让他试一试,并承诺说,如果赔钱就从他的工资里面扣;如果盈利了,自己只拿一半,老板这才勉强同意。此后,每次马戏团的演出场地外就多了一个义务宣传员:“来看马戏喽!买一张票免费赠送好吃的花生一包。”在哈利不停的叫喊声中,观众比往常多了几倍。

观众进场后,哈利又开始叫卖起饮料,而绝大多数观众在吃完花生之后,因为口渴都会买上一瓶。这样一场马戏表演下来,营业额比平常增加了十几倍。其实,哈利在炒花生的时候故意加了少量的盐,这样花生不但更好吃了,观众也越吃越口渴,饮料的生意自然就越来越好了。

每一个人创业时,自己的实力、自己的资金、自己的人力资源都很单薄。如果坐等自身条件慢慢完善,那么最佳的机会也许已经错过了。但是如果你可以像比尔·盖茨一样,一开始就和 IBM合作;像马云一样,和亚洲首富孙正义合作,和世界最大的互联网巨人雅虎合作,那你成功的几率就会很高。因此,创业者要有意识地挖掘别人资源的利用价值,整合资源,借多方优势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汇源的创始人朱新礼原是山东沂源县的一名国家干部,官不大不小,位置是县外经委主任。 1992年,改革的浪潮吹得他心里直痒痒,不甘于现状的他放弃了老百姓眼里的铁饭碗,毅然下海,买下了当地一家亏损超过千万元的罐头厂。

当时朱新礼身无分文,他以答应用项目救活罐头厂,养活原厂数百号工人,外加承担原厂 450万元债务等条件将这个亏损严重的罐头厂“据为己有”。在罐头厂顺利完成交接工作,被朱新礼拿到手后,手头正缺钱的他想到的办法是先做补偿贸易。

所谓的补偿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一种常用做法,但是当时国内却鲜有人知。具体做法是,朱新礼通过以产品作抵押的方式不花分文或者花少量的资金引进外国的设备,在国内生产产品。当然这种不花分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偿”,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进行“补偿”。根据朱新礼所签订的协议,罐头厂在一定期限内将产品返销外方,以部分或全部收入分期或一次性抵还合作项目的款项。这样一来,罐头厂不但不用愁设备问题,连销售问题也顺带一起解决了,可谓是“两全其美,一箭双雕”。就是靠着这种补偿贸易,朱新礼竟一口气签下了 800多万美元的单子。

在签下国外的订单后,朱新礼允诺协议方分 5年返销产品,并以部分付款的方式还清设备款。 1993年年初,在 20多个德国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朱新礼的工厂开始正式投入生产。也许是朱新礼鸿运当头,正在这时,听闻德国将连续举办两次国际性的食品博览会,朱新礼立即购买机票,前往德国。在当地华侨的热情帮助下,他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和瑞士洛桑签下第一批业务: 3000吨苹果汁,合约额为 500多万美元。朱新礼由此掘得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并从此一帆风顺。 1994年,见工厂发展势头良好,朱新礼将总部从山东北迁至北京。如今,汇源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果汁生产企业。

1991年,万通集团创始人冯仑和王功权南下海南创业的时候,兜里一共只有 3万块钱。 3万元钱想要进军房地产,即使是在海南也是天方夜谭,此时冯仑想到了信托公司。信托公司是金融机构,所以一定有钱。于是他找到一个信托公司的老板,先给对方讲述了其耀眼的经历,让对方不敢轻视。再跟对方讲述眼前的商机,自己手头有一单好生意,包赚不赔,令对方怦然心动。最后再提出:“不如这样,这单生意咱们一起做,我出 1300万元,你出 500万元,你看如何?”这样好的生意,对方又是这样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有什么不放心?于是那个老板慷慨地拿出了 500万元。冯仑就拿着这 500万元,让王功权到银行做现金抵押,又贷出了 1300万元。他们就用这 1800万元,买了 8幢别墅,略作包装一转手,赚了 300万元,这就是冯仑和王功权在海南淘到的第一桶金。

资源掌控在自己手中却不去运用,这是无形的浪费。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为所欲为,那又是冒险。审时度势,正确地运用手中的资源,这才是最英明的人应该做的事。

牛根生离开伊利,在呼和浩特市一间 53平方米的楼房内,从家里搬来了沙发、桌子和床,开始了蒙牛的发展奇迹。牛根生知道自己的短板是“无市场,无工厂,无奶源”,也知道自己的长板是拥有“人才”。跟随牛根生创办蒙牛的这些人原来都是伊利液态奶技术、冰激凌技术、策划营销的一把手,在生产、经营、销售、市场、原料设备方面他们都是顶尖的人才。于是,老牛决定采取“虚拟经营”的方式,用“人才”换“资源”。

1999年 2月,牛根生经过秘密谈判,和哈尔滨的一家乳品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派杨文俊等 8人全面接管了这家公司。良好的管理给这家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的同时,蒙牛产品也在这家工厂“新鲜出炉”。

牛根生是个明白人,借鸡下蛋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1999年 1月到 4月,身处呼和浩特的牛根生一边对远在哈尔滨工厂的 8人团队遥控指挥,开始生产第一批蒙牛产品;一边在距离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不远的一片不毛之地上热火朝天地建起了自己的工厂。

2000年开始,牛根生制订了帮助农民贷款养牛、辅助别人建奶站以及在全国各地建立新工厂的策略,曾经困扰蒙牛的“三无”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商界借势升云,不花钱而借媒体打响企业名声的最成功案例无疑是阿里巴巴的马云。与其说马云是位眼光卓绝的商人,不如说他是一位熟知媒体、大众心理的“心理学家”。这位在宣传策略上看似保守的 IT新贵,并没有逃过媒体异常灵敏的嗅觉,尤其是阿里巴巴反其道而为之的沉默更加激起了媒体的好奇心与窥视欲望。

1999年 5月,杭州某媒体刊载了一篇标题为《想做全球贸易,阿里巴巴拒访》的短片报道。阿里巴巴欲擒故纵的态度不由得吊起了更多媒体的胃口,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形象也使众多新闻人按捺不住。

终于,海外媒体也开始对马云表现出极大热情,第一个来到杭州的是美国的国际媒体《商业周刊》。而此前一言不发、金口难开的阿里巴巴也被《商业周刊》揭开了神秘面纱。

《商业周刊》记者在杭州一居民区住宅里找到阿里巴巴,当时公司的场景被形容为“面积不大的住宅里挤着 20多个员工,地上到处都是铺开的床单,空气里还有鞋子的味道”,令记者目瞪口呆。

《商业周刊》的报道刊登不久之后,马云和阿里巴巴就在欧美名声日隆,国外的点击率和会员呈暴增之势。就这样,马云不花一分一毫引来了无数媒体,甚至是国际性媒体的争相报道。

对创业者而言,不断发现有价值的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竞争中将有限的资源调整为具有获胜把握的形态,并布置合理的组织去实现它,这是创业者极为重要的任务。

现代商场,是以巧取胜,绝非凭力制胜。在与强劲对手厮杀的商战中,不讲技巧,一味以“蛮力”猛冲猛打,其结果只会撞得头破血流,最终偃旗息鼓。很多企业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没有把自己的精力集中用在一个点上。他们总是兴趣广泛,贪心不足,这山望着那山高。很多企业多头出击,分散投资,战线拉得很长,触角伸得太多,却偏偏没有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使劲,结果企业大而弱,不堪一击。

所以,雷霆万钧敌不过瞬间爆发的一道闪电。并不是子弹多就能击中目标,常言道:锁定目标,弹无虚发。市场竞争中最强有力的武器是集中所有的资源于一个点上。

史玉柱曾说:“一个企业资金实力再雄厚,也只能在几个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上下功夫,如果没有做到重点突出而平均用力的话,必然失败。在营销手段的使用上也必须有一个重点,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做重点地区。”

太阳普照大地,却不能点燃地上的柴火;透镜只把区区一小束太阳光长时间地聚集到一点上,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也能把柴火点燃。最弱小的人,只要集中力量于一点,也能得到好的结果;相反,最强大的人,如果把力量分散在许多方面,那么也会一事无成。

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决定资源总是在行业部门内不均匀流动。要很好地谋划企业成长,就要全面发掘资源。“集四面资源,成八方事业”是企业家的使命,也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因此,企业家要树立资源观。不但要发掘物质资源,也要发掘人力资源;不仅要发掘现实资源,也要发掘潜在资源;不仅要发掘直接资源,也要发掘间接资源;不仅要发掘空间资源,也要发掘时间资源;不仅要发掘智力资源,也要发掘情感资源;不仅要发掘可见资源,也要发掘无形资源。

“创业指南”如何评估创业策略

虽然策略本身并无所谓对错,但一个不恰当的创业策略,往往使企业在创业初期就陷入困境,永远无法实现经营目标。以下三个问题是创业者在规划创业策略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此策略能否带来足够的利润和增长

一旦制订了明确的策略,你就必须确定这些策略能使企业盈利,并使企业扩展到一个理想的规模。如果企业无法盈利,且发展不令人满意,这时创业者就必须采取根本性措施。你必须去寻找新行业,或者在本领域内扩大规模或经营范围。

2.此策略能否长期满足企业的需要

持续性的问题对那些一直在追赶新技术和法规变化或者其他变革浪潮的创业者尤其重要。弄潮的创业者在开始时会兴旺发达,可是一旦达到高潮,随着市场不平衡状态的消失,许多一度辉煌但从未发展特有能力或未能确立竞争地位的企业就会随之消失。弄潮儿必须能够预见市场饱和、竞争激化的状态以及下一轮浪潮。他们必须放弃仿效的做法,而应该采用新的、更持久的企业模式,或者以客观的价格出售自己高增长的企业,而不能幻想其模糊的长期前景。

在对业务进行界定或者重新界定,并验证其基本正确之后,创业者应确定其增长计划是否合适。不同的企业能够而且应该以不同的速度发展,年轻企业就像自行车运动新手一样,确定适当的速度很重要,太快或太慢都会导致失败。

3.我能实施此策略吗

纵有策略但无能力,那也是一场空想。创业者必须知道需要多少资源,要发展哪些能够创造优势的核心能力,建构什么样的组织模式,才能有效落实策略目标。

第三个问题可能最难回答,因为它需要最深入的自我检查:我为什么要创业?我的创业目标是什么?我要采取什么样的创业策略才能实现上述目标?如何显示这是一个好的创业策略?我能实施此策略吗?好点子并不能保证优秀业绩。许多年轻的公司夭折,是因为创业者没能实施其策略。例如,企业可能资金用尽,创业者可能无法实现销售额或者无法完成订单。推动创业策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源能力?有合适的资源和关系吗?我要如何获得这些资源能力?创业者必须对资源、组织能力及其个人角色进行检查,以评价其执行策略的能力。

有经验的投资家在创业者未能清楚回答这三个问题以前,是不可能拿出资金的。因此,所有创业者在作创业规划时,针对以上三个问题,都必须要在有明确答案之后,才能展开创业工作,以确保创业成功。

“创业思考”创业策略是创业规划的核心

如果说目标是梦想,策略就是描述如何实现梦想的蓝图。一个伟大的创业目标如果没有有效的配套策略,将只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制订创业策略是为了能够有效实现目标,策略将决定经营方向与经营路径,策略也将影响经营决策。

由于创业本身是一种创造价值的过程,新企业发展策略就成为有效创造价值的手段。所以,制订创业策略是所有创业者在创业规划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也是创业规划的最核心议题。

“创业测试”你适合怎样的创业过程

1.测试内容

想知道自己适合怎样的致富过程吗?来做个小测验吧,假如真的有来世,你会选择变成什么动物?

A.贵宾狗

B.波斯猫

C.老鹰

D.大象

E.老虎

2.测试解析

选择 A的人:你的工作能力平实稳重。在工作上属于稳扎稳打型,你不容易有什么大建树,但也不会轻易失误犯错。你会是老板眼中忠心尽力的好员工,却不会是个好老板。努力工作,做好你的分内事,加上你天生勤俭刻苦的本性,你可以累积到一笔丰厚的财富。

选择 B的人:你在工作上容易走偏锋,总想一夜致富。你的脑筋很灵活,只可惜大多数想法都不切实际。而且通常只有心动并未行动。搭配你这样的性格,你也有一颗不怕死的心,不妨大胆去投资。用心经营,迅速累积财富的理想将不是梦。

选择 C的人:你的分析及逻辑能力很强,也有敏锐的直觉,很容易就能掌握市场的脉动进而创造奇迹。只是你目前可能苦于信息不足而无法一展才华。你的天赋要通过不断锻炼才可以显现。多看相关的书籍,多请教同行的前辈,等基础实力足够后又何愁不能平步青云。

选择 D的人:你本身不喜欢工作,也有点好吃懒做。对工作常缺乏热忱、提不起劲,只想过太平安逸的日子。除非你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一辈子不愁吃穿,否则你的人生只会充满诸多无奈。想要安逸的日子不是不可以,趁着年轻好好努力,让自己积累一定的财富后再来享受也不迟。

选择 E的人:你很适合投机。你的信息来源管道一向畅通,加上你凡事快、狠、准的精确判断力,不得不承认你很适合短线炒作。你可以投资股票,也可以炒作房地产,多半都能获得不错的成绩。只是需注意你的开销,成功致富之后也要用于回馈社会,如此才能名利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