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不开心
4350600000018

第18章 能源战争让美国头痛万分(4)

老板们不仅认为汽油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而且表示,他们从事的能源行业的盈利状况也远没有外界普遍认为的那样好。同时接受NBC采访的雪佛龙公司董事长戴维·奥赖利表示:“从长远周期来看,这个行业并不盈利。资本回报率和销售盈利都比较低。”

不过,这些石油大亨发表的说法并不完全是要为自己辩护、有意刺激广大民众,他们是在讨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美国能源问题的时候做出上述表示的。他们认为,根本的办法不仅是要扩大能源供应,而且还在于减少需求。

布鲁金斯学会的能源问题专家威廉·安索利斯在谈到对这些能源公司大老板在NBC节目中谈话时表示,在能源问题上,他们表现出相当务实的态度。

安索利斯说:“要改变石油在美国能源结构中所具有的中心作用需要做出长期的努力。这些老板们集中在这一点上是务实的,也是恰当的。他们关于美国不能够完全依赖国内供应来解决能源安全的观点也是一种现实的态度。”

奥赖利表示,美国解决能源问题,增加能源独立程度有两个办法,一是扩大供应,二是减少需求。但奥赖利认为,要扩大供应就要开采更多的油田,这在美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环保人士担心扩大开采将会造成环境方面的破坏,因此,奥赖利指出,相对来讲,减少需求效果可能来得更快、也更现实。

参加全国广播公司采访的还有壳牌石油公司的总裁约翰·霍夫梅斯特。他明确表示,美国不是一个岛国,不能够通过停止石油进口来保证能源安全。霍夫梅斯特主张,要通过加大在替代能源方面的投资、开发那些非常规能源来保证国家的能源安全。他所说的非常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氢能、液化煤炭等。

康菲石油公司董事长马尔瓦在接受采访中还特别提出一项节能措施,即美国应当提高汽车和卡车的油耗标准。

参议院有人提出一项议案,在2016年把美国汽车的油耗标准从现在的每加仑27.5英里提高到每加仑40英里。但这项议案在表决中只得到了28张赞成票。

华盛顿的环保人士、塞拉俱乐部的地球变暖项目主任丹·贝克认为,石油大亨能够提出提高汽车能耗标准,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洛杉矶时报》引述贝克的话说,“这就像烟草公司老板要求减少吸烟一样。不幸的是,康菲公司的老板现在要远远走在了国会和总统的前面。”

布鲁金斯学会的环保专家安索利斯指出,人们在讨论能源问题的时候太关注价格了。而他认为,价格体系的变化可能会促使能源结构的变化。

他说:“这些辩论中的另外一个还没有讨论过的问题就是炭的释放所造成的影响。现在的能源形势主要是以石油为中心。但是由于美国能源价格结构的变化,也由于气候变化的问题,煤炭利用的问题就浮现出来。这些老板们在访谈节目中提出要采取液化煤炭等办法。这些办法既可以减少对石油的需求又能够改善地球温室效应,这应当是政策制定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解除近海采油令

美国参议院批准了一项政府开支法案,该法案中没有包含延长近海石油开采禁令的条款。这意味着美国国会解除了已维持27年的近海石油开采禁令。

美国有关近海石油开采禁令共有两项,一是美国政府颁布的行政禁令,一是国会的法律禁令。只有两项禁令同时被解除,石油公司方可进行石油开采。美国政府的行政禁令始于1990年,已在2008年7月14日被宣布解除。在国会的法律禁令被终止之后,美国也将正式开放其近海开采石油。

世界能源金融大会主席何世红表示,这项政策在短期内将不会有改变,因为当时参选两位美国总统候选人也都表示应该开放近海进行开采石油。

麦凯恩就主张开放绝大部分美国近海进行石油开采,以缓解油价上涨,并帮助美国实现能源自主。而奥巴马尽管原来反对近海石油开采,理由是近海石油储量并不很大,开采又需要很长时间,因此近海石油开采无助于缓解短期石油价格压力,而且还会威胁美国繁荣的海岸经济。但从选举的利益考虑,奥巴马最近也改变原有立场,表示支持有限开采美国近海石油,但前提是同时推行开发新能源等政策。

不管怎样,美国开采近海石油成定局。

固然,布什政府解除近海采油禁令可从石油集团利益角度理解,也可从共和党的大选作秀角度理解,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近海采油这一话题被封冻了近30年后重被开启,反映出应对高油价的迫切性,也反映出国际能源格局在这30年内的嬗变。

美国大陆石油日产量1970年曾达940万桶,此后逐年下降,2008年降至510万桶,近40年间下降了46%;同时美国石油进口比例从32%提高至59%。在低油价时代,美国这种保护自己环境,用别人油的做法还行得通,并且大规模封存本国陆地和近海石油也产生了经济和军事威慑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供求关系愈加紧张,高油价时代来临,石油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生产和消费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一些西方学者指出,油价的持续攀升不仅反映了供求关系的暂时震荡,也反映出消费国与供应国之间权力的持久转移,新的秩序正在形成,美国等消费大国正从优势转为劣势,改变姿态在所难免。

国际能源机构的报告显示,目前国际石油市场日供需缺口为40万桶,但握有一定剩余产能的欧佩克却迟迟不增产,美国不断要求欧佩克增产,却屡屡遭拒,这种尴尬是前所未有的。同时美国国内油价飞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而国际油价又很可能长期维持高位,在这种情况下,求人不如求己,重新考虑解除近海采油也确是美国的无奈之选。

美国在能源战略上的转向再一次说明了国际能源形势的严峻。事实上,全球各国都在调整其能源战略以进一步应对高油价,一方面各国政府及许多国际组织都在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特别是对全球资源丰富、可再生性强、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物质资源,另一方面在传统能源领域的争夺也日益激烈,各国都充分利用政治、经济等有利因素保证其能源安全。

世界能源金融大会主席何世红就表示,能源战略均已经提到世界各国的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各大国不断加大力度争夺石油资源。能源问题与大国争夺、地缘政治、地区利益和民族纠纷等矛盾相互交织,成为牵涉到国家战略经济和发展利益以及总体对外战略的多层次的政治和安全问题。围绕激烈的能源竞争和能源安全维护,在能源消费国、消费国与生产国、生产国与生产国之间也不断发生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进而可能引发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冲突。如何解决当今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全世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石油战争山雨欲来

几年前,没有人讨论原油价格达到每桶200美元的问题。随着原油价格攀升,人们的共识开始转向一种新的、更悲观的观点——不仅石油长期需求将在中国和印度的推动下继续增长,而且供应威胁也不会很快消失。给供应带来威胁的因素包括:冲突日益加剧、投资下降、产业发展遭遇瓶颈以及主要产油国的大油田日趋枯竭等。

全球经济发展的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石油推动的。一些分析家认为,随着运输成本高涨,远距离运送各种商品的代价将过于高昂,各国会转而发展地区贸易,而且甚至可能造成全球化出现重大倒退。过去五年来,数万亿的石油美元从石油消费国转向生产者手中,而这种大大加速的财富转移将改变世界的力量对比。摩根士丹利的首席货币经济师任永力说,如果油价达到每桶200美元,那么仅海湾6个国家现有的石油储备价值就将达到95万亿美元,这将让产油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可以在市场上呼风唤雨。

如果油价达到200美元,没有一个行业不会受到影响。油价达到200美元后,人们早就预言的底特律汽车工业的彻底没落将变为现实。航空公司也将受到极大影响。

美国消费者因油价高涨而出现的沮丧心理可能是其他地方即将出现的景象的一个先兆。在美国,消费者信心现在处于15年来的最低水平。这种趋势预计在欧洲也将很快出现。

油价已经在加剧穷国和富国通货膨胀的威胁,这一点已经显而易见。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很可能达到5%左右,而欧洲则可能达到3%左右。但在新兴经济体,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可能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事实上,人们担心,随着油价提高,许多亚洲经济体被迫减少甚至是取消慷慨的燃油补贴,这些经济体的增长可能将大幅放慢。由此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影响,再加上做生意的成本不断提高,可能迫使人们对全球化退避三舍。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国际市场部的首席经济学家杰夫·鲁宾说:“这是全球化出现倒退的一个先兆。”

地方主义不会仅限于贸易方面。在俄罗斯、拉丁美洲和海湾等能源丰富的地区将出现新的金融和服务中心。主权财富基金将继续购买西方国家的银行和一些最获利公司的大量股份,并在一系列新的国家进行更广泛的投资。主权财富基金的崛起已经招致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强烈反对,其中美国已采取措施加强对投资美国公司的外国投资者的审核。

麦肯锡公司的能源部主任斯科特·尼奎斯特预测说:“随着像中东、非洲、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继续发展,我们会看到一些国家对于能源将变得更加贪婪、行为举止更加咄咄逼人而且还会出现新殖民主义的举动。”

此外,肯定还会有更多流血冲突。石油财富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带来严重破坏,它阻止多样性,加剧不满情绪,并让资助叛乱活动变得更加容易。现在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一的内战发生在产油国,而1992年时这个比例为五分之一。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政治学副教授迈克尔·罗斯说:“在伊拉克和尼日利亚这样的地方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冲突导致价格高涨,而更高的价格反过来又促成了冲突的发生。”

美国能源部2006~2011年战略计划

美国能源部于2006年10月2日公布了一项五年战略计划。该计划详细阐述了美国能源部未来的职责和任务。该能源战略计划就是指导美国应对当前一系列能源挑战的“路线图”。根据该计划,美国在能源领域的挑战共涉及五大战略主题,即能源安全、核安全、科技发现和创新、环境职责和高效管理。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这一战略计划的出台,将帮助美国政府进一步全面贯彻2005年7月底国会通过的能源政策法中规定的节能、开发可再生和可替代能源、增加国内传统燃料生产保证能源供给安全及核安全等方面。

一、美国能源部的使命、愿景及战略主题

美国能源部的使命:探索能源措施,确保美国未来的发展;寻求有效方案,确保美国今后的能源安全。

美国能源部的愿景:即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中获得相当成果,以确保:能源安全、核安全、科学驱动的技术革命和建立一个有能力履行承诺的能源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