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玩转三十六计
43320100000015

第15章 借尸还魂

要点:

1、不能用者,求借。

2、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古人按: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固借尸还魂之意也。凡一切寄兵权于人,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

注释:

1、有用者,不可借;意为世间许多看上去很有用处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去驾驭而为已用。

2、不能用者,求借:此句意与第一句相对言之。即有些看上去没有什么用途的东西,往往有时我还可以借助它而为己发挥作用。犹如我欲“还魂”还必得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的道理。此言兵法,是说兵家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上去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即时利用而转不利为有利,乃至转败为胜。

3、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出《易经蒙》卦。蒙,卦名。本纷是异卦相叠(下坎上艮)。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坎为水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说“蒙”。这是蒙卦卦象。这里“童蒙”是指幼稚无知、求师教诲的儿童。此句意为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了。

古文今解:

借尸还魂: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很有点闹鬼的味道。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

战争中往往有这类情况,对双方都有用的势力,往往难以驾驭,很难加以利用。而没有什么作为的势力,往往要寻求靠山。这个时候,利用和控制这部分势力,往往可以达到敢胜的目的。

说到此计名,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铁拐李的由来的。

这铁拐李本来原名叫李玄,而且原来也不跛,也没有那么落魄,本来是个玉树临风潇洒风流的人儿。问题就出在李玄有一种特异功能:灵魂出窍,有一天,他要随着太上老君神游太虚,便交代徒弟说:“你要好好守着我的躯体,我七天之内就会还魂,若七天未回,便是成仙了,可将躯体火化。”事不凑巧,到了第六天,这徒弟他娘病危,徒弟不能做个不孝子,只能选择回家,在孝与义无法两全之下,徒弟只好忍痛将李玄的躯体火化。第七天,李玄神游归来,完了,躯体找不着了,眼看要做孤魂野鬼,情急之中,在路边找到一个刚刚死去的乞丐,李玄想,顾不了那么多,虽然他没有自己帅,但多少还是个肉身,于是用他的尸体还了自己的魂,从此,李玄化身一变,成为蓬头垢面的跛脚乞丐李铁拐了。

李玄借尸还魂,巧妙地把自己依附在一个废物上。乞丐的尸体看似无用,但只要有了适当的依托,一样可以活灵活现。正如此计正文中说的:一些有用的东西(如权势、实力、财富等),往往掌控在别人手中,是借不到的,不容易为我所用;一些看似不能用的东西(名义、旗号、声望),只要借助于它,善加利用,往往能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因此,要假借那些看似无用之物,发挥“无用之用”,创造奇效。《易经·蒙卦》指出,这并不是我求助于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求助于我。

你可能会说,整个教人废物利用嘛,有这么个意思,但又不仅限于此。

在军事上,指挥官一定要善于分析战争中各种力量的变化,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有时,我方即使受挫,处于被动局面,如果我方善于利用敌方矛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也能够转被动为主动,改变战争形势,达到取胜的目的。

古人按:在朝代更替之际,掌握权势或拥兵自重者,往往拥立亡国君主的后代,打着他们的旗号,号召天下,这即是“借尸还魂”的具体做法。凡是将兵权寄托在他人名下,而实际掌控攻守大权的人,如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打着楚将项燕的旗号;项羽起兵,尊奉楚怀王为盟主;八王之乱时匈奴人刘渊,自称是刘邦后裔。他们寄名于开国皇帝或亡国君主之下,运用的都是借尸还魂之计。

简评:

借尸还魂,尸,是名义、旗号、白手套;魂,是目标,是潜在的企图。借尸还魂的策略核心,在于有效转移声势,鱼目混珠,借用一股现成的声势,为自己图利。

此计的妙谛就在一个“借”字,即善于凭借那些在一般人看来“不能用”的东西为己所用。运用此计的关键是要能找到“好尸”,并且这“尸体”必须来头大,但又毫无作为,通俗地说能起到花瓶或是纸老虎的作用。

“借尸还魂”之计主要被应用于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域。军事上,又主要求借于“势”即“天时、地利、人事”等在别人看来不能借用者;政治上主要借助于“名”即名义,如我国古代的朝代更替、起事等,现代国家对外出兵、发动政变等;经济领域可借助的就比较广泛了,可能是某个人,也可是不可用的事物,也可能是一次失误……

此计在政治权术领域被应用得最频繁。如在我国古代朝代更替之际,掌握权势或拥兵自重者,往往拥立亡国君主的后代,打着他们的旗号,号召天下,这即是“借尸还魂”的具体做法。凡是将兵权寄托在他人名下,而实际掌控攻守大权的人,如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打着楚将项燕的旗号;项羽起兵,尊奉楚怀王为盟主;八王之乱时匈奴人刘渊,自称是刘邦后裔。他们寄名于开国皇帝或亡国君主之下,运用的都是借尸还魂之计。

要点解析:

1、不能用者,求借。

庄子有个“无用之用”论,是说指任何不符合公共价值之物,都自有其用处。这很符合借尸还魂计中“不能用者,求借”的原理,“不能用”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任何人只要找到了凭借,就可以发挥本能,借势使力,像李铁拐化腐朽为神奇一样!

事例一:杨延昭借水筑冰墙。

宋太宗年间,赫赫有名的杨家将杨继业死后,他的长子杨延昭(原名杨延朗)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保卫宋朝的边疆。咸平二年冬,辽军攻打边关,杨延昭此时正镇守河北的遂城。这座城很小又没有做好准备,而且辽军的攻击非常猛烈,围城数日。辽军每次攻城,城中的宋军心里就会十分害怕。杨延昭集中城中所有壮丁登城坚守。这时天气十分寒冷,辽军又以20万人马攻打遂城,宋朝守将只以3千人御敌,坚持了一个多月。一天,突然寒潮来到,气温骤降,滴水成冰。杨延昭一拍脑门,顿生妙计。他命令士兵们撒尿时都到城垛子上去解决,违令者杀头。可是3千人太少,起不了多大作用,于是他又连夜命人挑水浇城,浇完一次,结一层冰,反复地泼,反复结冰,第二天就成了又高又牢固光滑的冰墙。辽军无法攀登,只好望墙哀叹。时间久了以后,辽军兵将想家饿肚子,再无心恋战。杨延昭打开城门,率骑兵像切瓜一样拿大刀片子照辽军头上招呼,辽军仓惶而逃。

画龙点睛:

在正常情况下,单靠水是不能筑墙的,单靠寒冷也是不能筑墙的。但杨延昭善于从不可能中看到可能,他把水和寒冷这两种不可能的情况组合在一起,筑成了省时又省力又更有防范作用的冰墙。杨延昭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巧借天时、地利,取得了成功。

事例二:借鸡下蛋在称帝上的妙用。

秦灭六国后,楚人对秦的怨愤最深,反抗最烈。所以当时即有人预言:“别小瞧了楚国,只要还剩下几个喘气的,那么最后消灭秦国的必是楚国。”果然,后来首先举起义旗的是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军,他们的大多数原为楚国人;他们建立的农民政权,即号为“张楚”。响应陈胜、吴广而继起的是项梁、项羽叔侄。他们杀了会稽(今江苏省苏州市)郡守殷通,举兵反秦。

当时有广陵人召平,过江来找项氏叔侄,并假传张楚王陈胜的命令,拜项梁为张楚政权的上柱国(相当于丞相之位),要他领兵过长江参战。于是项梁、项羽便率领江东精兵八千,西渡长江,转战于江淮之间,屡战屡胜。接着又先后收绢了陈婴、黥布、蒲将军等多路起义军,部队迅速发展到六七万人。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当项梁、项羽部队进驻薛城(在今山东省南部)不久,突然传来陈胜在陈县(今河南淮阳)被秦将章邯打败,为车夫庄贾所杀的消息。项梁听说后,便召集部属商议应变之策。当时有些部将、谋士极力怂恿项梁自立为楚王,项梁一时拿不定主意。恰在这时,从居郸(今安徽省巢县)来了一位已七十的老人求见。老人姓范名增,很有些知识和见解,常能给人出些奇特计谋。项梁当即接见了范增,范增说:“依我看,陈胜的失败是必然的。陈胜本来不是出身名门大族,声望不高,又无大的才干,虽首先起义抗秦,但骤然据地称王,而不立楚国王室的后裔为王。上柱国如能顺应民心,扶植楚王的后裔,楚地百姓自然会闻风而至,聚集于你的麾下,天下便一举可定了。”项梁很高兴地采纳了范增的建议,派人四处访寻楚国王室的后裔。

事有凑巧,正好在民间寻访到一个名叫熊心的牧童,查问起来,确实是九十年前客死于秦的楚怀王的孙子。于是项梁立即将牧童迎来奉为楚怀王,定盱眙为国都,项梁则自称武信君。之后,楚项部众迅速扩大到数十万。公元前208年项梁战死。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与胆识,击溃秦军主力章邯军四十万,与刘邦等部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暴虐统治。灭秦之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而依范增借尸还魂之计借来的楚怀王熊心这俱政治僵尸,由于已再无利用价值,便被项羽改号义帝流放异地。

画龙点睛:

一个小小牧童居然也能当皇帝,这是在常人眼里“不可借”之处,而对于想改朝换代的项梁他们来说,其“正宗皇室血统”却是他们的可借之处,这正是他们最需要的,借助这一点,顺应了民心,壮大了势力,所以能顺利地灭秦。

事例三:面对资源缺乏的新思路。

1978年,美国政府把路易斯安娜——太平洋公司所有成材的森林树木列入不许砍伐的范围。该公司总裁默罗为了获得足够的原材料以增加公司的收益,也是受他爱吃的三明治夹心面包的启发,决定把那些过去谁也不在意的属于无用树种的小树木利用起来,将它们锯成薄片,把它们排成三层,使中间的一层纹理同外面的两层相交叉,制成了比原木板更便宜、更坚硬的三合板材料。后来,他们又用碎报纸和石膏搅拌在一起来提高石膏板的质量,由此而制成的板材,坚固耐用,其隔音效果也比过去的石膏板好,钉入的钉子不易脱落,还可以用作贴砖等。该公司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却大幅度降低。

画龙点睛:

默罗的这一做法,也体现了“借不能用者而用之”的思路。现在是个讲究生态、环保的年代,因此很多企业都争相把产品开发往环保上靠,用的就是“不能用者,求借”的套路,这样既能废物利用,利国利民,又能低成本取利。

2、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古人有这样一个精僻见解:求势不求人。借尸还魂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作为己方,代表着强势;没有作为的势力代表了弱势。虽然有时强势要借助弱势,但弱势也正要依附强势,所以主动权掌握在强势那里。这也正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的重点所在,即求势不求人。

事例一:曹操借天子招牌鹤立群雄。

汉朝末年天下纷乱,群雄并起,汉献帝如丧家之犬,流落安邑,与行尸走肉无异。虽然此时献帝是个名存实亡的傀儡,但在汉末天下分崩的形势下,他依然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臣僚,拥护汉室的正统观念还很强。所以,有头脑、有远见的政治家都想把汉献帝抓到手。老谋深算的曹操很快就看出汉献帝的妙用,并想借口和办法去迎纳献帝。

从当时的力量来看,袁绍是最具有此条件的,但在决定是否迎纳汉献帝这一至关重大的问题上,袁绍“多谋少决,优柔寡断”的致命弱点使他丧失了先机迎纳汉献帝的主动权。而让其对头和克星——曹操拣了个便宜。

当时在是否迎纳汉献帝的问题上,曹操内部也发生了一场争执。曹操召集会议,商议奉迎汉献帝都许一事时,大多数都持反对意见,而荀彧不以为然,独排众议,主张奉迎汉献帝。荀彧的“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的战略思考和“若不时定,四方生心”的劝告,同沮授所讲“挟天子而令诸侯”“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完全是不谋而合。这足以说明,时势如此,英雄所见略同。

曹操在这稍懈即逝的机遇面前,果断地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奉迎汉献帝。恰逢董承不满韩暹矜功专恣,难以共事,暗地派人请曹操带兵去洛阳勤王。这样,曹操便名正言顺地带兵赴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在朝廷任议郎的董昭建议曹操,以“京都无粮,欲车驾暂幸鲁阳,鲁阳近许,转运稍易,可无县乏之忧”为理由,不使杨奉等人生疑。曹操欣然采纳,顺利地将献帝奉迎到许。有了皇帝在手,曹操不论征调军队、号令诸侯,都师出有名,他借着皇帝这个招牌、傀儡,来遂行自己的意图。“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曹操迅速成为第一大势力。自此,董昭便成为曹操的心腹谋士。

这件事处置得实在果断、漂亮,充分显示出曹操“能断大事,应变有方”,“谋胜”于人的卓越才能。在当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尤其是袁绍得知汉献帝被曹操奉迎到许,后悔不迭,于是穷思竭虑,又想出了补救办法:以他盟主身份,藉口“许下埤湿,洛阳残破,宜徙都鄄城”,以就全实令曹操把汉献帝迁到鄄城以自密近,便于得机将其控制在自己手上。曹操根本不买账,转请献帝发下一道诏书责备袁绍:“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但擅相讨伐”,迫使袁绍上书陈诉一番。

画龙点睛:

这正是曹操借尸还魂之计的妙用。优柔寡断的袁绍丧失了汉献帝这张王牌,处处便受制于曹操,而曹操则由此掌握了天下大权,在群雄中脱颖而出。

从表面上看,是曹操顺民意迎汉献帝回去当皇帝,实际上是要通过汉献帝的名词家声自己掌握皇帝的权力,要不要汉献帝当皇帝,主动权掌握在曹操手上,所以说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事例二:刘备以反目之名,成入主之实。

赤壁大战之后,刘备势力增强,但还不雄厚。他和孙权都把眼睛盯住四川,那里地理位置好,有山有水资源丰富,是个可以大展宏图的好地方。但是,曹操统一中原的决心已定,虎视眈眈,牵制住了孙权的力量。刘备、孙权一时都对四川无法下手。公元215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降曹。益州刘璋集团形势危急。这时,刘璋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分崩离析。刘璋深怕曹操进攻四川,心想,不如请刘备来,共同抵御曹操。刘备得讯,喜不自胜,正中下怀,这不正是他进军四川的大好时机吗,他派关羽留守荆州,亲自率步卒万人进入益州。刘璋推举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自己为镇西大将军兼益州牧。

刘备、刘璋的这段“蜜月”肯定长不了。一日,刘备接到荆州来信,说曹操兴兵侵犯孙权。刘备请刘璋派三万精兵、十万斛军粮前去助战。刘璋怕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只同意派三千老兵出川。刘备乘机大骂刘璋:我为你抵御曹操,你却吝惜钱财,我怎能和你这种人合作共事!于是向刘璋宣战,乘胜直捣成都,完成了占领四川的计划。

画龙点睛:

刘备就是借刘璋这个“尸”,扩充了实力,占据了四川,为以后建国打下了基础。

战争中往往有这类情况,对双方都有用的势力,往往难以驾驭,很难加以利用。而没有什么作为的势力,往往要寻求靠山。这个时候,利用和控制这部分势力,往往可以达到致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