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玩转三十六计
43320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三十六计”一语,早于《三十六计》成书之前出现,语源可考自南北朝时期,据《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这句话后来被当成名言世代沿用,宋代惠洪在《冷斋夜话》中也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到了明末清初,引用这句话的更多。当时,有一个武艺高强又会用兵的人,狠下功夫,博览群书,废寝忘食的创作而成《三十六计》一书,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辉煌画卷添上了一笔艳丽的色彩。但具体作者和写作时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却的考证。

流传至今的《三十六计》,其较早版本系一九四一年成都兴华印刷厂翻印,并冠以《三十六计》书名,且旁注“秘书兵法”。并且说明原书是手抄本,于一九四一年在分州(今陕西省分县)旧书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末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一部奇书,是一部“谋略学”遗产,无论是古今中外,无论是军事战争、生活小事、人际交往、职场升迁、商场竞争、外交谈判等,都要用它过招,不管是三岁小儿在父母前的争宠,还是小商小贩的生意经、办公室的人事关系,等等,都有三十六计的影子:三岁小孩会以“苦肉计”骗大人,八十岁老人会以“假痴不癫”的态度面对俗世;企业集团总裁订定“远交近攻”的经营谋略;家庭主妇在烦琐的家务中学习怎样“顺手牵羊”提升效率,等等。然而,这本书原以文言文写成,一般读者读起来难以领略其精彩纷呈的内涵,也就很难把这些计谋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编撰这本书时,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一点,所以我们在翻译及行文过程中,力求简洁明快,通俗易懂。

本书有两大特点:一个是实用性。二是娱乐性。

实用性体现在本书把每一计的重点都进行了形象的总结,包括每计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运用的要点、优势劣势都有说明,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难度,而且从政治、商业、人生等三个面向切入,对每个要点都以有代表性的事例进行了演示说明,拓宽策略的视野、打开思考的格局,在具体运用时也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娱乐性体现在本书来了个老房翻新,对原书进行了现代化的诠释和加工,既保留了原书的主体,又通过轻松幽默的语言对每计的原文进行了讲解和分析,另外每个事例也是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完成的。使您能在哈哈一乐的同时,不知不觉掌握三十六计的要决。

相信读完本书后,有更多的人在更多的领域用三十六计来指点迷津。套用大宝的一句广告词就是:三十六计,人人都需要!

原文: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

注释:

1、六六:借助《周易》太阴之数,表示计谋至多至柔;同时,也具体说明此书结构。

2、数:变数,筹运,权变。术:策略,计谋。

3、燮:调和,谐和,主观谐和于客观。机:机遇。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4、设:设计。中:有效。

古文今解:

本书一共论述三十六条战计,六六三十六,这很有点巧合的意思。俗话说六六大顺,古人讲究大吉大利,把《三十六计》分为六套,每套又各含六计。每计可以说都是字字珠玑,在阐述战争规律的同时,也包含有战术手段的探讨;在介绍战术手段之中,包含着战争规律的揭示。关于战事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转化的各种因素,必须妥善地协调处置,才能把握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根据计谋强行对号入座,也就是说不能依样画葫芦,否则就会画不成老虎反而画出条狗来,生搬硬套是起不到效果的。

简评:

总说,无疑就是总结《三十六计》的妙处与精华所在。“六六三十六”是告诉我们此书的篇目结构是“三十六计,被分成了六套,每一套中有六计”。

本书的指导思想是《周易》中阴阳对立转化的论点,揭示战术手段其实跟两伙人打架斗殴的规律是相同的。两帮人打架,不管力量是悬殊还是相当,肯定哪方都想赢。不管是以强击弱,还是以弱胜强,或是势均力敌,其出发点都一致,只是达到赢的目的的套路不同,都是符合战争规律、准确把握战争胜负关键的结果;反过来就不同了。“阴阳燮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