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男孩儿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的时候,他在沙箱的中间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阻挡了他的“工程”建设。于是,小男孩儿开始挖掘石头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沙子中弄出去。虽然石头并不算大,可是对于一个小男孩儿来说已经相当大了。小男孩儿手脚并用,费了很大力气,终于把大石头挪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他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力气把大石头搬出沙箱的“墙”。
但是,小男孩儿下定决心要把大石头搬出去,于是他用手推,用肩拱,左摇右晃大石头,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可是,每当刚刚有一点进展的时候,大石头就又滚回原处。最后一次努力时,大石头滚回来砸伤了他的手指头。
在遇到困难,感到自己无法坚持下下去的时候,不妨试着转变一下思路,尝试其他的方法,或者向别人求教或求助。终于,小男孩儿再也忍不住了,大哭起来。其实,这件事的整个过程都被小男孩儿的父亲透过起居室的窗户看得一清二楚。就在小男孩儿哭泣的时候,父亲忽然出现在小男孩儿的面前。父亲温和地对小男孩儿说:“儿子,你为什么不用尽你所拥有的全部力量呢?”
小男孩儿十分委屈地说:“但是,我已经用尽我的全部力量了。”
“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说,“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拥有的全部力量,你并没有请求我的帮助啊。”说完,父亲弯下腰,抱起那块大石头,把它搬出了沙箱。
神圣的目标
文/佚名
1914年初,《泰晤士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招聘启事:
“应聘者即将参与极其危险的旅程:赴南极探险。薪酬微薄,需在极度苦寒、危机四伏且数月不见天日的地段工作。不保证安全返航,如若成功唯一可获得的仅有荣誉。”
到底会有多少人仅仅冲着“荣誉”二字来应聘呢?招聘人沙克尔顿心里还真没有底。他在写这则启事的时候就想过:相对于“极度苦寒”、“危机四伏”和“不能保证安全返航”来说,这种“成功的荣誉”是否太空洞、太虚无缥缈了些?但他同时又想:一个看不到这种荣誉的人,他也不会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激情去挑战那种极度的艰难困苦,去接受死亡的考验。他觉得,在这则启事里,荣誉,比金钱、官位和美女更有感召力。
让沙克尔顿深感欣慰的是,在启事登出的短短几天时间里,受招聘启事吸引的应聘者竟达5000人之多!这么多的人来应聘,也让沙克尔顿心里的荣誉感更强烈更神圣了。
经过认真严格的挑选,沙克尔顿最后选定了27名船员,于1914年8月1日,乘木船离开伦敦,开始了前往南极探险的壮举。但他们却险些全军覆灭。他们刚到达南极边缘的威尔德海,船就深陷在冰川之中动弹不得,并随浮冰在漫漫严冬中漂浮了10个月之久。就在夜夜摄氏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聊以蔽体的小船也被巨大的冰块压毁。他们只好尝试徒步横越冰雪到大海,但在“弹尽粮绝”体力严重不支的情况下,沙克尔顿只得放弃继续往前走,和船员们一起露宿在浮冰上。这一待又是5个月。在这些日子里,他们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生的希望都已非常渺茫,但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温暖的火苗在闪动,在支撑着他们顽强地活过每一天——那就是一种神圣庄严的荣誉感。
最后,沙克尔顿带着几个人,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靠一只22尺长的救生艇,横渡了1300海里的海面,到一个设有捕鲸站的岛上搬来援兵,才使所有船员活着归来。人们仍然把他们当成英雄来看待,并且这样评价他们:“这虽是一次失败的航行,但却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英勇和顽强的典范。”而支持他们走过这一艰难历程的,除了那些被他们用来充饥的冰雪和企鹅肉,就是那种在许多人眼里一钱不值的荣誉感了。
为了一个神圣崇高的目标而舍生忘死排除万难的人,常常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投降并不是可耻的
文/佚名
多年前,蜗居台湾的何应钦以一级上将的身份跑到荷兰旅游,荷兰国防部接待了他,并带他参观了荷兰的国防设施。参观完毕,荷兰人又做了一个国防简报,向何应钦展示了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将如何应对的计划,这份计划之缜密、全面让何应钦咋舌。但更令何应钦惊讶的是,他看到了一份更详细的计划,而且被放置在所有计划中最显眼的位置,以突出它的重要地位,这个计划的名称叫《投降计划》。何应钦表示很不理解,他说,在中国人眼里,投降是可耻的事情,是被所有人看不起的行为,而为投降傲划会涣散军心,是战争大忌,中国文化崇尚舍生取义。
太多的悲剧大都因为把成功当做唯一的目标,其实,失败计划里深藏着求胜的意愿、成功的契机、超然的心绪。而荷兰人的回答很从容:“我们并不认为投降是可耻的事情,经过充分分析敌我力量和战争现状后,如果胜利付出的代价太大或者完全没有取胜的可能时,我们会投降。我们不想因为自己的顽抗招致毁灭性的打击,我们需要保存实力,需要保持国家的完整。我们将把土地、建筑、河流、山川都留给子孙,韬光养晦,等某一天真正强大了,再去夺取胜利。”家传之宝
文/佚名
家道中落的父亲,临终,把独子叫到床前,指指床下,颤抖着说:“这儿有一幅画,是唐代王维的真迹,你爷爷留下来的,”苦笑一下,“这么多年来,家里的钱被人坑的坑、倒的倒,可是我始终守着这幅画。我心里很踏实,我告诉自己,我还有路,真绝了,还能把这幅画卖了。就这样,我居然撑下来了,能把这幅画好好交到你手里。”话说完,老人就咽了气。
丧事办完,儿子在老母的陪同下,拉出床下的铁箱子,打开来,果然有一幅精裱的古画,象牙的轴头、织锦的卷首。展开来,虽然绢色早已变暗,但是笔力苍劲,一看就是一幅传世的无价之宝。
“把画卖了吧,”老母说,“好供你去留学。”
“不,”儿子说,“不能卖,以前家里那么苦,爸爸都撑下来没卖,我也能撑下来,除非路走绝了……”
天无绝人之路,儿子居然靠为人补习、出国打工和得到的奖学金,顺利地修到学位,还交到一个可爱的女朋友。
“你有多少钱能娶我的女儿?”女朋友的父亲看不上这个穷小子。
年轻人一笑,说:“伯父,我家既穷也不穷,说实话我们还挺有钱,因为我家传下来一张唐代王维的真迹,只是我妈不愿卖,卖了最少能买一幢房子。下次我拿来,你看看就知道了。”
女朋友的父亲笑笑:“不用看了,瞧你说话的样子就不假。我佩服你,那么苦还能守住那幅画,我也相信,你能守住我女儿。”
他们结婚了,胼手胝足,打下一片江山,20年后,成为大企业家。
自力更生的品质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比万贯家产更能促进一个人的成功。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把帽子扔过墙去
文/佚名
施耐德的父亲曾经拥有一艘名为迪西的摩托艇,后来他把制造模型的工具箱送给儿子。起初施耐德对摩托艇的故事一无所知,直到有一次他躲避了一项该做的事,父亲才借题发挥告之说:“把帽子扔过墙去。”
施耐德困惑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父亲循循善诱地说:“面对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如果你迟疑不决,那就先把帽子扔过去,这样你就会想方设法翻到墙那边。我就是这样来到芝加哥的。”
施耐德一直弄不明白,父亲在威斯康星州的雷因长大,为何离家别友来到芝加哥。对此父亲解释说:“那年我才20岁,除了那艘摩托艇,什么都没有。记得在夏天的一个早上,我携带着一包衣服,驾船来到芝加哥的贝尔蒙特港。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我一度要放弃自己的梦想,驾驶迪西返回雷因。然而我没有那么做,而是把帽子扔到墙那边。考虑到要想干一番事业,就必须有一笔资金,我果断地将迪西卖掉,切断了自己的退路。”
后来父亲到爱迪森联合公司工作,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母亲。经过勇往直前的奋斗,不仅在芝加哥成就了事业,也使全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施耐德搬进宅门前,原房主在卧室垒了一堵墙,多隔出一个小房间,却遮挡了外边的光线。长年以来,他和妻子一直打算拆掉这堵墙,终因嫌费事而没有动手。这天荷勃到施耐德家做客。获悉弟弟的这一困扰,他道一声:“这还不容易。”随手就拆掉了一块墙板。
既然墙壁已经毁坏,又早就想拆掉,也就别无选择了。在荷勃的帮助下,施耐德和儿子当即动手干了起来。经过大半宿的忙碌, 一堵墙就拆没了,期盼已久的阳光终于洒满卧室……
无论做什么事情,自信不可或缺,但最关键的还是行动。人一旦把帽子扔到墙那边,就会打消一切疑虑,从而全力以赴地攀墙而过。
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
文/佚名
“菲亚特”是“意大利都灵汽车制造厂”的缩写。90年的创业史,历尽了艰辛坎坷,菲亚特从小到大,从国内到国际,靠的就是坚忍不拔、漠视别人嘲笑的精神。
菲亚特的创始人老阿涅利在都灵办厂时,许多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嘲笑他,说什么“汽车只是少数贵族人家的奢侈品,没有前途”。但老阿涅利却毫不动摇,坚持办厂。
如今,有2000多万辆汽车在亚平宁半岛上奔驰,更多的车辆行驶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事实证明了老阿涅利的远见。
乔瓦尼·阿涅利在继承了家业的同时,也承袭了他祖父这种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爆发了能源危机,汽车工业更是首当其冲。阿涅利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探索道路,勇于开拓,针对能源短缺,绞尽脑汁研制低耗油车;针对市场萎缩,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最终,菲亚特以竞争性的价格战胜了对手。
当伊利集团要丢掉“病入膏肓”的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公司的包袱时,福特汽车公司准备全部购买,乘机入侵意大利市场。是“引狼入室”还是“拒狼于门外”,对阿涅利来说,答案非常明确。就在福特与伊利即将达成协议的关键时刻,阿涅利抛出了一套全面拯救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公司的计划,此举顿时轰动了欧美世界。那一年,菲亚特汽车部门的营业额只有73亿美元,而福特高达527.7亿美元。“小兔碰大象”、“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醒目标题纷纷出现在欧美报刊上。
但是,一旦决心下定,阿涅利不顾讽刺挖苦,毫不动摇。后来,在意大利政界和各派势力的支持下,阿涅利终于战胜了强敌,扩大了“帝国”的版图。阿涅利这种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使菲亚特发展成为了经营范围多达15个,“海陆空”各种产品领域都有涉足,营业额高达293.8亿美元,约相当于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4%的在欧美闻名遐迩的大公司。
一个人干事招来别人的议论,这不足为怪,关键是别人的议论是否正确、自己如何对待。在做一件事情以前,只要你认真思考,认为是对的,就应该执著地、坚定不移地干下去,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不要因别人的消极评论而使自己变成一个懦夫。
美国电影史上的聋哑影后
文/佚名
1987年3月30日晚上,洛杉矶音乐中心的钱德勒大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期盼已久的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在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的气氛中,仪式一步步地接近高潮——高潮终于来到了。主持人宣布:玛莉·马特琳在《小上帝的孩子》中有出色的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全场立刻爆发出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玛莉·马特琳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一阵风似的快步走上领奖台,从上届影帝——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威廉·赫特手中接过奥斯卡金像。
手里拿着金像的玛莉·马特琳激动不已。她似乎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可是人们没有看到她的嘴动,她又把手举了起来,可不是那种向人们挥手致意的姿势,眼尖的人已经看出她是在向观众打手语,内行的人已经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说心里话,我没有准备发言。此时此刻,我要感谢电影艺术科学院,感谢全体剧组同事……
原来,这个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以来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竟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女。玛莉·马特琳不仅是一个哑巴,还是一个聋子。
玛莉·马特琳出生时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但,她在出生18个月后,被一次高烧夺去了听力和说话的能力。
这位聋哑女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她从小就喜欢表演。8岁时加入伊利诺伊州的聋哑儿童剧院,9岁时就在《昂斯魔术师》中扮演多萝西。但16岁那年,玛莉被迫离开了儿童剧院。所幸的是,她还能时常被邀请用手语表演一些聋哑角色。正是这些表演,使玛莉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价值,克服了失望心理。她利用这些演出机会,不断锻炼自己,提高演技。
《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说:“要坚强,要勇敢,不要让绝望和庸俗的忧愁压倒你,要保持伟大的灵魂在经受苦难时的豁达与平静”,如果你想成功,不管自身条件如何,都不能坐等和指望苍天,一切都取决于自己。1985年,19岁的玛莉参加了舞台剧《小上帝的孩子》的演出。她饰演的是一个次要角色。可就是这次演出,使玛莉走上了银幕。
女导演兰达·海恩丝决定将《小上帝的孩子》拍成电影。可是为物色女主角——萨拉的扮演者,使导演大费周折。她用了半年时间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寻找,但竟然都没找到中意的。于是她又回到了美国,观看舞台剧《小上帝的孩子》的录像。她发现了玛莉高超的演技,决定立即启用玛莉担任影片的女主角,饰演萨拉。
玛莉扮演的萨拉,在全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极富特色的眼神、表情和动作,揭示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自卑和不屈、喜悦和沮丧、孤独和多情、消沉和奋斗。玛莉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她勤奋、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用自己的心去拍,因此表演得惟妙惟肖,让人拍案叫绝。
就这样,玛莉·马特琳成功了。她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个聋哑影后。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成功,对每个人,不管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都是一种激励。
屡遭打击的富兰克林
文/佚名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的美国人,是著名的科学家,同时还是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曾经参与起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为美国的独立自由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出生在一个世代打铁的工匠家庭,由于家里孩子多,父母很难靠打铁来维持家里的生活。十二岁的小富兰克林看到父母整天为了生计发愁,就想为家里做些什么。父亲这时除了打铁之外还做蜡烛。
后来他的哥哥在城里办了一家报纸,富兰克林到他哥哥那里当学徒,在印刷所里学习排版。他哥哥对他非常刻薄,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责骂他,有时候还毒打他。这使富兰克林不堪忍受,不久就离开了那里,到别的印刷所找工作。但是他哥哥非常坏,告诉城里所有印刷厂的老板都不要聘请富兰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