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与孩子沟通须知道(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3017800000029

第29章 第二十八集:儿童电影:中外优秀影片片目参考

就目前家庭教育给孩子提供的文化资源来看,大多数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很大,而对儿童电影的了解和关注远远不能和儿童读物相比。虽然孩子几乎每天都在看电视或看影片,但更多的时候是跟着电视节目、影片预告的思路走,对儿童电影的甄别和选择,还不能像选择儿童图书一样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然而,儿童电影和儿童读物一样,也理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渠道,更好地了解儿童电影,有选择地观看儿童电影。

无论********还是儿童电影,我们通常关注最新影片会更多些,在网上搜一搜,看看最近有什么新影片即将上映或正在上映。但我们在给孩子选择儿童文学读物的时候,不是仅仅选择最新的,而是选择优秀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是几年前、十几年、几十年或上百年前写作的,那些经过了时间检验和积淀的儿童文学书籍,更受我们青睐。同样,有很多优秀的老影片,也颇值得看一看。

在突破了观看范围的局限以后,如何得知儿童电影发展史上有哪些优秀影片片目,大家的渠道也许很多。比如,通过网络让网友帮忙推荐优秀片目,但通常推荐的片目零零碎碎,数量、类别和覆盖面不够广泛和系统。还有时候,是偶然从朋友那里听说,哪部影片很好,于是找来看看,但难免流于随机性。

鉴于以上情况,我认为观看儿童电影,不应仅仅逐新,还应把视野扩展到以前的中外优秀影片上。因为新的东西,在能契合我们的观看趣味、表现当下的精神状态和紧扣时代脉搏的同时,潜在的问题是这些新拍的影片未必全都是精品,我们很可能会被趋时的心态和电影市场的宣传左右,从而不能很好地分配观看新、老影片的时间,一般看新影片多些,而对老影片观看不够。然而有很多东西,就像日本的插花艺术,需要站远一点才能看清楚原来看不到的东西。时间的长河大浪淘沙,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机制,“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当我们的评价在摆脱了时代语境的局限和各种当下利益的纠葛之后,可能会更趋于客观冷静。当一个作品,在经历了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依然能够在文化的长廊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它是值得我们去欣赏的。

通过什么渠道去系统地了解中外儿童电影发展史上有哪些优秀影片?我经过甄别筛选,推荐三本书,这三本书里汇集了不少的优秀儿童电影影片片目。这三本书是:张之路著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周晓波主编的《儿童电影艺术与欣赏》和林阿绵主编的《中国儿童电影编年纪事》(1922—2011)。

张之路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于2005年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在该书的第284—304页,有一份附录: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参考片目(1922—2004),提到的约370部影片是从1922年到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拍摄的少年儿童故事影片。在该书的正文部分,对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外国儿童影片以时间为序,进行了介绍。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又按影片的分类进行编排。因此,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观看取向,在总体把握儿童电影发展脉络的同时,有重点有辨别地引导孩子观看。

在张之路的这本书中,需要提一下儿童电影的受众范围,因为他提及的年龄范围比我们作为普通观众理解的范围要大,他把从幼儿到高中阶段都纳入进来。“在中国大陆,‘儿童电影’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性习惯用语,在这里谈到的‘儿童’在实际中包括幼儿(学龄前,小学低年级)、儿童(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低年级)、少年(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三个年龄段的人群,‘儿童电影’也就是以这三个年龄段儿童为受众的电影。”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引导孩子选择影片。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识字量有限,家长起到的引导作用会更大些;而对于儿童和少年阶段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足以使他们面对众多影片,自己做出选择。那么阅读这本书的作用在于,让他们对近百年时段的儿童电影有更多的了解,可选择的余地加大。

在周晓波主编的《儿童电影艺术与欣赏》的第244—248页,有一份附录:中外百部优秀儿童电影选目。主要列举了100部影片片目,按孩子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进行分类介绍,即:幼儿及小学低段、小学中段和小学高段及初中。

相对于张之路的《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中的附录片目,周晓波主编的《儿童电影艺术与欣赏》中提供的这份片目,更适合非专业的普通观众参考。因为这份片目提供的均是脍炙人口的影片,这些影片备受观众喜爱。比如幼儿及小学低段有《蓝精灵》(比利时)、《大闹天宫》(中国)、《白雪公主》(美国)、《木偶奇遇记》(美国)、《葫芦兄弟》(中国)、《聪明的一休》(日本)、《铁臂阿童木》(日本)、《冰河世纪》(美国)、《加菲猫》(美国)、《精灵鼠小弟》(美国)、《宝葫芦的秘密》(中国)等。小学中段有:《绿野仙踪》(美国)、《千与千寻》(日本)、《三毛流浪记》(中国)、《小兵张嘎》(中国)、《闪闪的红星》(中国)、《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国台湾)、《导盲犬小Q》(日本)等。小学高段及初中有:《星球大战》(美国)、《侏罗纪公园》(美国)、《怪物史莱克》(美国)、《红樱桃》(中国)、《哈利·波特系列》(美国)、《魔戒三部曲》(美国)、《菊次郎之夏》(日本)、《24只眼睛》(日本)、《人狗奇缘》(韩国)等。

林阿绵主编的《中国儿童电影编年纪事》(1922—2011),以编年纪事的方式,对年度儿童影片进行了介绍,影片信息齐备,时间跨度很长,绵延近一个世纪。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提供了协委会自1997年至2011年共28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的优秀影片片目。此外该书还附录有历届中国电影“童牛奖”获奖影片片目、中国儿童故事片国内外获奖一览和新中国摄制的儿童故事片统计表。

通过对以上三本书的介绍,本文旨在说明,面对丰富的影片资源和有限的时间精力,家长有必要广泛了解儿童电影,从而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谨慎甄别并合理选择儿童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