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与孩子沟通须知道(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43017800000024

第24章 第二十三集:怎么读绘本?《图画书应该这样读》

在前面两集中,我结合两本绘本,介绍了阅读绘本中需要把握的两个方面,一是欣赏绘本的好故事,二是感受绘本的精美图画。但毕竟篇幅有限,涉及面不够宽广。在本集中,通过介绍一本书,将阅读的视角进一步拓宽。其用意不在于成人能学会或者记住具体的阅读方法,因为读不同的绘本,需要不同的思维,但成人对阅读绘本的知识掌握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触类旁通,并逐步培养起自己和孩子的阅读独创性。

怎么读绘本?有多种阅读方式,除了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也不妨读一些关于介绍如何读绘本的书籍,它们有可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阅读视角,或者让阅读妙趣横生。在众多的绘本导读类书籍中,介绍彭懿著的《图画书应该这样读》,它未必是同类书籍中最优秀的图书,但它的确能给读者提供更多的阅读观念、阅读角度和阅读线索。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获选中国教育新闻网“2012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荣获2012年冰心儿童图书奖。虽然现在有些幼儿园也给孩子提供一些绘本,但绘本的阅读主要还是在家里进行,租借绘本或购买绘本,因此,为了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家长懂得一些读绘本的知识,非常必要。

在《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的第5页,作者给图画书下了定义:“图画书,是一种专门为幼儿创作的书,它们一般只有二十几页,开本有大有小,依靠一连串的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即图文合奏来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家长在引导孩子阅读时,“图”和“文”两方面的资源都要充分利用,它们中任何一处优秀的体现,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读书的乐趣和培养孩子的艺术感悟力。我想,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读更多的书,而是如何找到合适的阅读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是我在和自己的孩子相处中非常在意但又不能操之过急的一种理念,无论读书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事情里,都存在着闪闪发光的东西,它们有可能点亮孩子心灵中的一盏盏灯,我们需要的是等待和发现契机。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共163页,对于非文学专业的读者,这个篇幅应该比较适中。因为很多家长,工作繁忙,未必有很多时间和精力,潜下心来读大量的关于文学类的专著,但如果对儿童图书一无所知,在选书或阅读时难免盲目。因此,这本书的篇幅对普通的非专业读者来说,阅读负担不是很重,并且也能提供一些阅读的相关知识。

首先这本书的第1页和第9页的两段导读,可以消除家长对图画书的误解。有一次,我带孩子在图书大厦看书,有一个孩子想买一本绘本,他的爸爸说:“买那种书不划算,一本书里也没多少个字。”其实,一本好书,不是靠字数的多少决定的。并且,读一本书,收获的多与少,跟读者的阅读技巧也有很大关系。

《图画书应该这样读》采取的是结合一本本绘本的内容,介绍绘本读法的方式组织全书,并对所介绍的绘本都提供了书影和内容提示,家长可以根据提供的这些绘本信息,结合自己的喜好,帮孩子选择图书。毕竟,现在绘本非常多,孩子的时间有限,选择合适的绘本很重要。当然,在选书的过程中,还是应以尊重孩子的兴趣为主,家长起辅助作用。

在这本书的主体部分,分七步讲如何读懂图画书,在每一步结束后,有一个环节是“延伸阅读”,提供了很多绘本书目,在该书结束部分以附录的形式集中列举了“小学生必读的50本故事图画书”书影,家长在选书时可作参考。我平时读书,也是通过类似的渠道,得以知道更多的绘本书目,拓宽阅读的视野。如果家长还想阅读更多的绘本导读类书籍,不妨关注该书的附录二“参考书目”,里面提供了两页的书目。在我读到的关于绘本研究资料中,经常被提及的导读类书籍,比如有“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喜欢的50本图画书——带领大人入门的图画书》和《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林美琴的《绘本有什么了不起?》等。因为作为文学专业的学习者,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因此,我会非常注意获取书目的线索,然后顺着相关线索去拓宽和拓深阅读。很多资料,靠想象是想不出来的,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发现它们。以上我提到的这几本书,只是作为想表达我的阅读观念的一些例证,大家未必要去读这几本书,我只是想强调,除了有很多图画书可供选择和阅读,还有很多种图画书的导读类书籍,它们可能会对读绘本有帮助,大家不妨试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在众多的书目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自己喜欢的书,去了解一些有关绘本的知识。

在《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中,还有一处,对大家认识“图”与“文”的关系,尤其是认识图画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应该会有启发。在该书的第48页,作者写道,作为一个画家,“他绝对不会像鹦鹉学舌一样,仅仅是把文字再重复一遍。……好画家就是这样,他总是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文字上没有的东西,让一个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想借此表达的是,不仅画家绘画如此,我介绍这样的导读类书籍,其实也是为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此来表达我的阅读理念,而并非概述该书的主要内容。那么,作为读者,“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那样的阅读境界,才可能避免对别人阅读思维和阅读技巧的亦步亦趋。他人的方法,可以作为借鉴,丰富我们的知识,加深我们的认识,但绝不是要使之成为我们阅读的范式和想象的束缚。因此,在阅读绘本时,不妨自己先读,读了之后再看诸如《图画书应该这样读》之类的导读书籍,然后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别人的阅读方法加以对照或印证,它们也许彼此契合,也许相互补充,也许进一步启发,也许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阅读更高超、更巧妙,那么,读书的乐趣和成就感也就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