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爱在情之外
43016100000005

第5章

高志远走的时候小学校停课为他作欢送,但欢送的人群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村里几乎能够走得动的村民。这样的场面在村里除了大的庙会之外是极为少见的。但也不难理解,十年了,村里好不容易才又出了一个当兵的人。

给高志远戴上大红花的是徐秀晖。没有谁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自然也不会注意起他们那一刻彼此间的神情变化。直到徐秀晖送给高志远一个很大的礼包的时候,才有人开始对他俩留心起来——那个人便是农秋英。

农秋英也因要回学校而一同随行作送——当然此刻她也不知道徐秀晖和高志远的关系,但她还是产生了妒意和一丝怀疑。而且在上路之后,她帮提着徐秀晖送的那个礼包后发觉里边装着一件藏青色的羊毛衫时,心中的妒意和怀疑便逐渐增强,但她又不敢问个为什么,她做了许多的猜测,但都无法消除心间的妒意和疑虑。令她感到些许心安的是在她想到自己已和高志远定婚的事实——而在此之前,她自己还为这么早就定了婚感到太多的无奈呢。现在的这种改变,不能说与徐秀晖没有一点关系,至少徐秀晖的举动(即送羊毛衫一事)让农秋英改变了对定婚的看法。但农秋英没有意识到,一种情感的冲击波从她和高志远定婚的那一天起已经酝酿并很快就会冲击着她的情感生活世界——没有一丝心理准备的农秋英将来又会如何去面对呢?!

到了县里后,农秋英也为高志远买了一件羊毛衫,外带一套高志远一直想买来看但没买到的《路遥文集》。由于高志远他们是夜里十一时才上路,在校住宿的农秋英无法等到那个时候。她赶在学校关大门前和高志远说了一堆话——无非是要高志远在部队好好干,争取干出名堂来,以及多给她及家人写信之类的。平平淡淡,没有像徐秀晖那样有着炽热的情感表达——也许是她们彼此之间太了解了,太炽热了反而让人难以接受,但高志远还是觉得少些什么,当然,那是相对于徐秀晖对他而言。

而农秋英在说最后一句话转身回校之际,一直都在注意着农秋英的高志远也发现了她掉了泪,这便令他的内心感到既是愧疚不安又深感苦恼——两个女孩他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而必然又会伤害到另一个,他真是无法做出抉择啊!

高志远在到达部队后的第二天就提笔给家人写信报平安,当然,还有农秋英,但他没有立即给徐秀晖写信。在往部队的路上,他做了深深的思考,觉得首先给农秋英写信,看看农秋英对他俩未来的态度——他给农秋英写信时也说了自己对于俩人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的看法,他给了农秋英进退自由的巨大空间,当然也为了他自己。

但二十天后,他没有收到农秋英的复函,反而收到了他从来未写过信的徐秀晖的来信——徐秀晖是从高志远给家人写信时拿到他的通讯地址的,那时的徐秀晖,已经开始了她和农秋英竞争的第一步:经常到高志远家里去帮忙,以感化高志远的父母。由于高志远和农秋英已经定婚,徐秀晖在高志远父母前尽可能地避免过早暴露自己对高志远的情感而伤害到老人的自尊心,她只是利用作为一名教师的身份带领学生们到高家去帮忙,这样不会引起人们的怀疑和误会。

高志远没有给徐秀晖来信令她深感不安,她想,还是自己主动一点的好,反正她已面对面地表白过她的情感了,她不在乎必须要等到别人回过头来追她才行。

其实高志远迟迟不敢给徐秀晖写信有他的顾虑,农秋英的态度倒不是主要,而是万一他给徐秀晖写了信让人们知道了,那后果是他无法想象的,暂不可改变的世俗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他不是不知道人们在“炒作”这方面的事的厉害程度——他在部队远离家乡,看不见听不到倒会没事,但一想着父母亲人他就不得不感到担忧甚至恐惧了。

在元旦放假的时候,高志远再次展读徐秀晖的来信,看看要不要给她复函——

亲爱的志远:

军营的训练生活能够承受得住吗?一切都还好吗?

也许你对于收到我的信感到很意外,是吧?我是从你爸妈那里得知你的通信地址的——你为什么没有给我写信呢?不敢?或有什么顾虑?你可以不给我写信,但你要记住你说过的话!

……

你在部队安心训练,安心工作吧,你家里的事我会替你完成的,我会照顾好你爸妈的。千万要注意身体噢,那边比在家冷多了,多穿衣服!

顺祝快乐!

爱你的:晖

1995年12月20日

高志远收到这封信的那一天,按照惯例,是要在班里公开念给战友们听的,但高志远的班长看了一小半,见里边有好多肉麻兮兮的语言,觉得念出来会让高志远难堪,便说算了——后来高志远想,如果真念出来,恐怕会羞死人了。这样的信自己看了都起鸡皮疙瘩呢。

一脸困惑神色的高志远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看信被他的班长见到了。

“高志远!”班长远远地就喊起他来。

“到!”蹲在地上的高志远便忽地起身站直,手里还提着信。

班长走近了高志远后,伸手抢过信瞧了一眼说:“哟,信还要不定期复习几遍啊!是不是里面的感情还没体会到呀?”

“班长,不是啦,我想给她回信,但不知怎么个写法好!”

高志远一五一十地把他和徐秀晖、农秋英之间的情况告诉了他的班长。

“你倒是艳福不浅啊,”班长说,“我也不是恋爱问题咨询专家,不能为你拿主意,你自个好好处理吧,别影响自个在部队的发展。”

高志远入伍的第一天,班长、排长等都知道他是块好料,应该重点培养。在和他们谈心时,高志远也表示过要考军校尽量争取在部队长期干下去。但自徐秀晖的来信被班长、排长知道后,他们都对高志远做了思想教育工作,让高志远真正地认识到他这个年纪谈恋爱不仅是太早,而且还违反了部队的规定,这对他自己的前途发展不但不利,而且还会使部队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当然像高志远这样也只能算是特殊性的,不能一概而论。

新的环境是新的起点。自然,新的思维视角也伴随着高志远在军营的每一天,部队及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仅仅让高志远从一个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更让他在思想上不断地成熟,并开始能理智地去面对和思考他的人生,其中包括他和徐秀晖、农秋英之间的情感瓜葛。收到农秋英的来信是在整整一个月之后——其实农秋英似乎是看不出高志远所要表达的意思,没有做出什么表态,只是鼓励高志远在军营好好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

高志远也从农秋英的来信中知道她之所以迟迟未能复出是刚好碰上高中毕业会考罢了。这让高志远稍为松一口气——他一直以为那一封信会给农秋英带来心灵的伤害呢。

但也许是部队的教育和自己的思考逐渐成熟而理智使然,高志远决定给徐秀晖和农秋英俩人写信,谈他对于恋爱的看法——其实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她们俩人在对待他的情感上有所克制,以影响到他在部队的工作和生活。他用很婉转的语言对她们做善意的劝导。

农秋英作为一名还有着远大抱负的学生,她接受了高志远的意见,他们之间的事可以等几年之后再说。而早已为爱而不惜一切的徐秀晖却不吃那一套,不仅频频来信,而且全都是肉麻兮兮的话,弄得高志远在收到信的几天里心神不定。说实在,火辣辣的热情跃然纸上自然也渗入心间。作为一名热血青年,高志远不能不为之所动。因为在新兵连的三个月十分艰苦的训练生活中,徐秀晖的来信给他的感觉真像一贴即舒筋又能排解心中郁沉和苦闷的良药一样,慢慢地,就像条件反射似的,每一回班长在发信的时候,他的内心都有一种期待的亢奋,而一旦没有或不是徐秀晖的来信,他便会觉得有些许惆怅了。

已经习惯和徐秀晖鸿雁传情的高志远从来没有预料到会因此而在村里带来了一场不小的风波。细心的麻良行发现了徐秀晖接二连三收到的信大都是高志远从部队寄回的,而且他又发觉徐秀晖课余和周末周日的时候热衷于到高家去帮忙,这让他产生一种这样的好奇心,徐秀晖与高志远之间是不是有着我们不知道的什么关系呢?

早已对徐秀晖产生爱慕之心的麻良行在一种强烈的妒意驱使下,他决定要打探到消息以证实他的种种猜测。他时常有意无意地提到高志远,试图能从徐秀晖的言语中套出一些什么来,徐秀晖早有戒心——她听从了高志远跟她说的不要把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公开让人们知道的建议。她知道那是高志远从多方面的考虑才这么说的。

正当麻良行没有搜罗到什么样与高志远和徐秀晖可以联系的消息而想不再做这种“无聊”的事时,一个意外发生了,风波也由此而起——一般很少回村的孙富安在春节前因家中母亲生病而回来时,知道了徐秀晖竟在村里任教,自然,徐秀晖和高志远之间不寻常的关系便被人所共知了。

首先震惊的是农家和高家——这种意外是他们无法想象和接受的。亲家的和睦亲热气氛徒然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农家的人虽然没有“兴师问罪”,但高家人仍然深感不安。所幸的是因为孙富安并没有说到高志远与徐秀晖早已互有倾心——事实上也是如此,至少他所知道的,高志远并没有对他说过看上了徐秀晖,但救人一事还是被人们极力渲染和夸大,自然也难免要把情感牵扯进来。不过太多的只是种种猜测而已,在没有得到证实之前,也都有还是算作被“炒作”罢了。这也令农、高两家还有一点宽慰心理,毕竟,定了婚的事实是明摆着,他们不可能怀疑在这样的事实之后还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身处漩涡之中的徐秀晖总算是领教到了舆论的历害,她既是惊喜又是后怕。喜的是人们把她和高志远牵到一块,这是她所期望的,怕的是她担心因为事实的进一步明朗会给高、农两家以及她自己带来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

徐秀晖依旧利用课余和休息日到高家去帮忙。高老汉和他老伴于是问了徐秀晖,以了解儿子高志远与她的关系。聪明的徐秀晖只是提及被救一事,别的总是矢口否认——农家问她的时候她也是一样的作答,没有透露出哪怕是一点点她爱上高志远的口实。而且她还千方百计地让人们相信她编出来的不可能爱上高志远的种种理由——光是门户差别问题就已经足以大大地减少了舆论的可信度,而且她还顶着“支穷支边”的高帽子呢。

风波渐渐平息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一九九六年七月的下旬。高志远并没有知道村里发生的一切,但他从徐秀晖的来信中也嗅到了一些东西来,他总觉得徐秀晖试图或者是已经隐瞒了什么。只是为了不影响自己在部队的训练、工作,他才没有想进一步地去了解罢了。

而情感天秤开始变得微微倾斜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起。农秋英考上省外的一所较有名气的医学院的消息给高志远带来惊喜的同时,他便开始认真地审视他和农秋英的关系了。正如徐秀晖曾经对他说过的那样,身份与境遇改变可能也会让他们之间的情感带来某种程度的改变。

对于在村里能坚持着读书的人来说,其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这种途径才能走出去并融入外边繁荣世界而已,只要有机会离开那个小山村,就没有过再回去的想法。如此说来,农秋英肯定也在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做出决断——假如她能冲破世俗的话,她一定会这样选择:要么高志远能在外边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来,要么各走各的路。这对于才选择了另外一种追求但无法确定前途去向的高志远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考验,还是一种巨大的压力。让他不得不期待着自己命运的转机的出现的同时也思量着徐秀晖——但即如此,假如自己终还是一事无成,他也不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徐秀晖,爱情的成份也许是单一的,但婚姻却包含着许多情感以外的因素。

高志远考虑再三,终于执笔给农秋英写了一封他自己对俩人之间可能出现的情况的分析的信——他写得很委婉,也很含蓄,字里行间第一次表露出他内心存在已久的对农秋英炽热的情感,但没有抛开理智的思考。他知道农秋英会权衡他们俩人之间的关系的,所以他给农秋英的信中写了些可以让农秋英捕捉得到进退自由的笔实和讯息。

高志远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了,那么对于这样的问题应该表现出一个男子汉的气度来——虽然他的本意还是钟情于农秋英并在信中用了三分之二的笔墨敞露了他的心迹。两个人能在彼此身份境遇都改变了的情况下对对方都忠贞不渝,那么这样的爱是伟大而高尚的,但也许是过于理想化的,高志远很清楚这一点。

其实,对高志远而言,如果没有徐秀晖的出现与介入,他的情感生活也许变得很单纯。当然这种单纯的背后可能含有太多的不成熟的思考,容易让他时刻感到平稳安全,没有丝毫危机感,那么,最终的走向与归宿也许是在他所能想象之外的。人很专注地往一个方向走固然很好,但如果走很长一段路都太顺了,便容易产生麻痹心理,或者太过自信与乐观,这样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坎坷估计不足或没有思想准备,那么,他很可能就无法到达那个目标,因为他被困难与坎坷、挫折吓倒的概率太大了。

幸好有徐秀晖的出现,不然高志远的人生走向最终如何还很难以意料。虽然徐秀晖的出现不能算是天意,但包括高志远自己在内的所有知道徐秀晖与他关系的人都有这么一种想法:徐秀晖的出现也许是好事,但也可能是坏事。没有人说得出确切的证据和结论,包括高志远本人,因为所有的事情才开头,还有更长的路在后面,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