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理变化
病变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胃肠黏膜充血、水肿、渗出、逐渐加重,其表面片状黄色渗出物,呈弥漫性形成;黏膜皱襞层糜烂面加深或出血量大;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更加严重,因黏膜血管损伤严重伴出血,更明显可见血浆外渗,黏膜下层有出血,水肿甚至穿孔,或发现肠黏膜紊乱、肠痉挛、肠曲缩短,胃肠或肠曲之间瘘管,结肠袋形成加深或消失,充盈缺损等等,有时可伴发肠憩肉,或直肠癌、结肠癌病变。
二、临床表现
1.消化道症状
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黏冻血便。
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三、慢性肠炎的治疗原则
(1)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2)酌用止泻剂,可给次碳酸铋1~2克,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毫升,每日3次。
(3)解痉剂,可用阿托品0.3~0.6毫克,每日3次;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15毫克,每日3次。
(4)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但病情要长。也可用3%黄连素液或5~10克大蒜浸液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10~20天为1个疗程。其他治疗同急性肠炎。
(5)精神性腹泻者,可用氯氮卓10毫克,每日3次;苯巴比妥15~30毫克,每日3次。
四、保健措施
(1)注意生活规律,保持心情乐观。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可促使本病症状加剧。
(2)避免不良饮食刺激,如过冷、过硬、过分粗糙的食物。
(3)少食富含粗纤维蛋白和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加重腹泻腹胀。
(4)以稀水便为主的腹泻,可试用一些止泻药物;以脓血便为主的腹泻,应用抗生素。
(5)慢性肠炎久治不愈或病情发生变化,如大便出现脓血,腹胀腹痛加剧,或出现发热,进行性贫血,消瘦等症状,都应进一步检查,尤其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求进一步确认,排除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