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神经系统可影响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也可通过一些激素以及淋巴细胞释放的某些因子而反作用于神经系统。正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相互调节,密切协作而使机体处于健康状态。
因此,有的专家也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或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的概念,似更合理。
关于心理免疫学的新认识对人们的家庭社会活动及医疗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人的生老病死是在所难免的,当亲人亡故或其他不幸事件发生的时候,当事人产生悲痛情绪是很自然的。但从心理免疫学的角度考虑,过度的悲伤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是不利的。
因此要理智地尽快从悲伤中恢复过来,把不幸刺激给人体带来的有害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此外,人在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在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中,在形形色色的人际关系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不遂心、不如意、不协调的事在所难免,进行必要的精神调控,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增强免疫功能十分必要。
(第二节)心理健康问题
一、心理行为与胆固醇
长期以来,人们都很重视饮食与胆固醇的关系,殊不知,心理情绪紧张、精神压力也可“制造”胆固醇,胆固醇过高或过低又会使人感到心情紧张,行为异常。
现今的大量研究证实,由各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所引起的情绪改变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直接相关,也就是说情绪紧张可“制造”胆固醇,从而确认:紧张心理状态在冠心病发病因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人对100多名企业人员进行观察后发现,在工作紧张、压力重的情况下,他们血液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
二、心情紧张能“制造”胆固醇
专家们认为,紧张可使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特别是茶酚胺分泌增强,促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液黏度升高,脂肪代谢紊乱,使血液中包括胆固醇在内的脂类物质浓度迅速升高,胆固醇类物质的沉着加速,为诱发冠心病提供了物质基础。
最近,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员威廉斯在对864名成年人进行观察研究后发现,胆固醇高于240或低于160,会造成大脑中的化学物质5-羟色胺减少而使血管收缩。那些饮食中摄入胆固醇低的人,大脑中的5-羟色胺水平低,这种人死亡的原因往往是心脏病发作、行为粗暴或自杀。而胆固醇高的人大脑中的5-羟色胺也会缺少,这些人通常会动辄发怒,爱寻衅闹事,而且心情烦躁,喜欢暴饮暴食,滥嗜烟酒。
有关专家还分析说,一旦血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大脑细胞吸收某些化学物质的能力也会随之降低,而这种化学物质又恰恰具有缓和紧张情绪、克制冲动的作用。胆固醇系组成细胞膜的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如果血中胆固醇水平长期过低,细胞膜从结构到功能便会失常,而一旦大脑细胞膜失常,行为便极有可能变得异常,这就是为何约占40%的低脂饮食者抱怨自己在节食后变得情绪冲动、行为反常之故。
由此看来,摒弃压抑心理,缓解紧张情绪,消除精神压力,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相容较之杜绝高脂肪的食物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对胆固醇不正常者补充5-羟色胺类药物并辅以心理治疗,亦可防范冠心病发病的危险。
三、饮食影响情绪
从我们日常所食入的食物来看,大致可分为这样两大类:一类是酸性食物,如肉、鱼、禽、蛋、米、面、糖、酒等。这一类食物往往含有磷、硫、氯等非金属元素。这些非金属元素在经过生物机体的氧化后,会生成带有阴离子的酸根。另一类食物则是碱性食物,如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豆类及其豆制品等。在这一类食物中常常含有钠、钾、钙、镁等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人体内经过氧化后,会生成带有阳离子的碱性氧化物。
我们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喜欢偏食酸性食物(如肉、鱼、蛋、奶等)而有些人则喜欢偏食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长期过分偏食后,这些食物在人体内产生的新陈代谢物质互不相同,从而对人情绪产生的影响也截然相反。经过医学家和营养学家的长期研究结果表明,游牧民族之所以骁勇好动、粗犷剽悍,出家人之所以清心寡欲、与世无争,这两种不同性格的形成都和他们各自长期的饮食习惯有着一定的关系。游牧民由于长期过食肉类、乳类等食物,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含量增高;而出家人由于长年食素,如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等,并且极少饮酒,因而,日积月累就会导致血液中一种叫做5-羟色胺的物质含量有所增高。研究结果表明,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较高的人,脾气容易急躁,性格比常人刚强、倔强;而血液中5-羟色胺浓度较高的人性情却比常人温和,不易产生急躁情绪。
科学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人的情绪实质上是一种神经生理性感觉与情绪回路上活动的产物。在情绪回路中,下丘脑是情绪表达的中枢,而边缘系统与下丘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情绪活动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影响。那么为什么不同的饮食习惯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如此不同的影响呢?这是因为情绪回路上的兴奋传递必须依赖于神经传递物质,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等都是属于神经传递物质。当食入较多的肉、奶、蛋、酒这类酸性食物后,由于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含硫氨基酸(如酪氨酸、蛋氨酸等),这时体内就容易合成适量的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它们对下丘脑交感神经有引起兴奋的作用,经过情绪回路反馈于人的大脑皮层,于是会使人警觉、喜悦和产生“活力”,这时人的情绪容易急躁和激动。反之,如果长期偏食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碱性食物,则会由于碳水化合物过量,增加大脑中色氨酸的供应量,而色氨酸在体内经过羟化、脱羧等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最终生成5-羟色胺。这种胺能对人起到一种催眠作用,使人的神经松弛,精神不易兴奋,遇事心平气缓。
四、“应急反应”与健康
“应急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是人们当突遭天灾人祸或面对恐怖危险威胁时,为使“面对死亡”而化险为夷,保护自身生存的本能性防御反应机制。
大脑皮质命令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心跳加快,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扩张,以保障充分供应“能源”并及时运走新陈代谢加快而“多产”的废物,支气管平滑肌充分舒张而使口径增大,呼吸频率加快,以摄取足够的氧气;肾上腺分泌活动活跃,以向血液释放更多的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加速体内糖类及蛋白质的“燃烧”——释放更多的能量,加强神经、心、肺及肌肉的功能;肾上腺皮质激素还能防止肾脏排出过多的水分,以增加血液之容量;体内的嗜中性白血球处于“戒备”态势,加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短暂的“应急态势”对身体不致有大的危害,但若是长久或频发“应急紧张状态”,则会对身体健康招致一定的损害。比如:长久心脏负重,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当今因生活节奏紧张,长期处于应急态势,死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者的人数剧增。
在应急反应中,贮藏于肝内的糖再次释放到血中,以提高血糖,满足大脑高度兴奋和肌肉对能量的急需,肝脏负担加重,肝功能受损,也易诱发哮喘及应激性消化性溃疡。
由于精力及体能的消耗,机体免疫及抗病能力降低,使各种感染性疾患也“乘虚而发”。
精神活动的高度紧张,尚可引发“反常行为”,通过迁怒以转移和调节紧张情绪,或使行为带有攻击性——反常行为加剧,导致精神疾患,有损心理健康!
长期或长久处于“应急”或紧张环境者,宜“驾驭”生活的“放松”与“洒脱”——保持足够的睡眠,并积极参与怡乐身心的高雅、文明的娱乐活动——弈棋、跳舞、歌唱、演奏、欣赏、交友、谈心、垂钓、赏花、养鸟、静养生命,等等。为了健康,摆脱你的消沉情绪。
保持轻松的情绪或许胜过各种灵丹妙药。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医学院对500名男子进行长达18~20年的追踪调查,最近得出结论:经常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的中年男子,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比情绪轻松的男子高了整整一倍。
情绪对血液循环系统也有影响。情绪极度低落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超过一般人的1倍。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曾经发生心脏病猝发的人当中,情绪极度低落的人,半年内的死亡率比情绪正常的人高2~3倍。
科研人员还发现,恶劣的情绪就像病毒一样是有传染性的,而且这种传染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完成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心理学专家卡洛尔·卡尔普教授调查表明,一个情绪低落的学生和另一个情绪低落的学生同住一间宿舍,到学期结束的时候,这个学生的情绪会变得更加低落。其他心理学研究结果也显示,如果丈夫或妻子情绪低落,其配偶也更容易出现情绪上的问题。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詹姆斯·科恩指出,只要20分钟,一个人就能受到其他人低落情绪的传染。夏威夷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依莱恩·哈塔弗尔德指出,如果你喜欢某个人或者希望那个人喜欢你,那你就更容易模仿那个人的情绪。哈塔弗尔德提出了这样一种理论:人们总是在互相模仿。譬如说,在谈话中每个人都在下意识地模仿周围人的表情、语言、姿势、动作以及情绪。即使人们脱离了低落情绪的环境,约需半个小时左右才能恢复正常的情绪。当然,如果人们能意识到其他人情绪的影响,情况就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我们不但要用自己的头脑,而且还要用情感去认识社会环境。那么,该怎样来摆脱自己恶劣的情绪呢?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兰迪·拉声提出了7种比较有效的方法:①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行动,即设法消除消极情绪的根源。
②对事态加以重新估计,不要只看坏的一面,也要看好的一面。
③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在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④不妨自我犒劳一番,譬如说去逛逛商场,去饭店美餐一顿。⑤考虑一下,怎样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问题。⑥想一想还有处境不如自己的人。⑦把自己目前的处境和过去比较一番。
五、心理性厌食症的后果
心理性厌食症多见于15~25岁女性,尽管临床表现各异、症状不同,但均表现有厌食、体重进行性减轻、逐日消瘦及闭经。患者还常常伴有上腹部不适、乏力、失眠、贫血等。
心理性厌食症多是由于精神创伤所致,少数病人是由于青春期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或患有抑郁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近几年来,一些妙龄少女怕胖,为保持身体苗条曲线,少吃或过分地控制饮食摄入,成为心理性厌食症的新诱因。患者已经消瘦了,可还常对着镜子照,总觉得自己还不够苗条。一些少女拒食脂肪类食物,导致体内必需的脂肪酸严重缺乏。另据研究,脂肪参与性激素的合成与代谢,机体脂肪成分减少到一定程度,将导致雌性激素含量的降低,进而影响性器官的发育与成熟,有的月经姗姗来迟,有的出现闭经。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一研究小组最新发现,生理性厌食者因其消瘦可导致脑损伤和脑萎缩。研究小组对42位厌食患者,进行了大脑生理功能和心理意识两个方面的检查,首次证实了脑损伤与脑萎缩之间的关系,并发现许多厌食患者在测试中反应较慢,对信息的处理和记忆能力差。严重的问题是,大多数患者的体重只有正常人的70%,在治疗10~12周以后,体重大多只能恢复到正常人体重的85%,继续治疗则显示恢复过程非常缓慢,即使达到标准体重,仍未见大脑功能的完全恢复。国外另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为追求苗条导致心理厌食症而死亡,这样的事例时有发生。
妙龄少女正处于青春发育或成熟期,婷婷玉立、体态丰满正是女性健美的标志。这一时期就是稍胖一点也无妨,就是因体重超标想减点肥,也不要过分控制饮食,更不能采取“饥饿疗法”。
要想体态苗条、健美,最好的办法是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如已出现心理性厌食症预兆,应及时接受心理治疗。
六、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病
所谓慢性,即病程长。有些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甚至被称为“终身病”。漫长的病程,造成病人心理上许多异常变化。
对疾病的恐惧感是慢性病人比较普遍的心态。如慢性肝炎患者,就可能怀疑自己是否得了肝硬化和肝癌,因而终日沉浸于惶惶的恐惧与焦虑之中,导致病情加重。
一般的慢性病患者没有完全丧失劳动的能力,生活能够自理,有的还要工作和参加社交活动,但他们毕竟有异于健康人,常常欲为而不能为。尤其是青年和中壮年期的慢性病人,容易在人前产生自卑感,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性格淡漠,悲观厌世。
另外,肉体的病痛往往会浸化人的情感中较弱的一面。在亲友中,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的理解、关心、爱护,产生一种强烈的“要求庇护感”。如果事与愿违,则会感到孤独无助,怨天尤人,进而自暴自弃。
慢性病人的这些心理变化,无疑会延误治疗,加重病情,慢性病人如何才能从自我编织的这个“蜗牛壳”中解脱出来呢?
首先要精神愉悦,因为恐惧和焦虑是慢性病的大忌。由于害怕,病人会过分卧床,过于忌口、暴饮暴食、滥服药物,这样做的后果是事与愿违。
其次应心神淡泊,而不是淡漠。超脱于不必要的人际纷争,将有限的体力和精力全部投入工作。闲暇时或寄情于书画,或寄情于花鸟,忘情其中,优哉游哉,不拘泥于“我有病”。精神上取得平衡之后,在人前的自卑感也就荡然无存了。至于“要求庇护感”也会随着本人的自强自立而慢慢地消失。豁达些,便会释然。
七、情绪与养生
人的情绪与健康长寿有着密切关系,控制好七情,特别是喜、怒、哀、乐,保持稳定的情绪十分重要。
首先要“控怒”。《素问》说:“怒伤肝”“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一个人如果大怒不止,会出现面红、耳赤、气逆,重者吐血,甚至死亡。很多养生有素的人,都非常宽恕大度,遇事不怒。孙真人在《养生百字铭》中说:“怒多偏伤气,思多大损神疲易役(疲劳),气弱病来侵”,且指出了“安神易悦乐、惜气保和纯”的科学道理。
二是要“消愁”。因为愁与“思”“忧”相关。愁眉不展,情绪萎靡,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医认为:“思伤脾”“忧伤肺”,俗话亦说“愁一愁,白了头”“愁十愁,病没头”。当遇到愁事时,不妨逛逛公园,找亲朋好友聊聊天,对亲人诉说衷肠以分散、忘却愁事,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业务、事业心,努力认真工作学习,乐观向上。
三是要“克悲”。生活上有时会遇到意外不幸,如天灾人祸,破财、失败事等,使人的精神受到巨大刺激,悲痛欲绝。悲比忧更甚,按中医理论,不仅“悲伤肺”,而且“悲胜怒”。悲哀过度,使肺气抑郁,耗气伤阴,机体功能失调。养生要求我们,遇到悲哀的事情,要节哀,自我控制感情,寻求安慰,解脱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