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犹太商道:竞争不败的九大胜技
42911000000071

第71章 惟有现金是最实在的

以宗教作为生活依托的犹太人对金钱极为重视,这与其他宗教刚好相反。在他们眼里,金钱是世俗的“上帝”。捧着钱,犹如手捧圣经。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各自的商人信徒赞美自己的宗教:

佛教商人说:“我们佛教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讲究普渡众生,以求来世。”

基督教商人说:“神明的主教导我们应多多祈祷与忏悔,主赐给我们力量。”

伊斯兰教商人说:“真主经常保佑我们平安幸福!”

犹太商人慢条斯理地说:“我承认你们信奉的宗教都很好。但是,世界上最好的宗教应该是犹太教。为什么呢?因为犹太人个个都是精于经商赚钱的,而且金钱被当做世俗的上帝。

2000多年的流离失所,随时面临迫害和各种灾难的生活使得犹太人对现金有着情有独钟的偏爱。现金可以换回被统治者驱逐时的保护;可以换回在反犹暴乱中的一条生路;还可以保住被人掠杀是的性命。现金对犹太人来说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现金才是他们能够看得到,摸得着,实实在在存在的“上帝”。使他们获得平安,永远保护他们的“上帝”。

犹太人手举现金,可以让当地小看他们的人,对其更加恭敬,甚至匍匐在他们脚下。现金让犹太人成为了真正的主人,能够直挺挺的站立起来。一位观察家曾经这样写道:“犹太人实际上的政治权力之间的矛盾,也就是政治与金钱势力之间的矛盾,虽然在观念上,政治权力凌驾于金钱权利之上,其实前者却是后者的奴隶。”犹太人对现金达到了极端崇拜的地步,对他们来说现金就是生死之间最为重要的东西。

现金面前,即使最好的朋友,也不会改变他们态度。他们认为朋友是朋友,金钱是金钱。如果把钱借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这等于是把现金当礼物白白送给他。这是他们绝对不允许的。曾在犹太餐馆看到这样一首歌谣:“我喜欢你,你要借钱,我不能不借,怕借了你便不再上门。”说白了,就是“现金交易,恕不赊欠。”为了不让自己的利益受到丝毫损失,餐馆老板会绞尽脑汁辨出歌谣,拒绝赊欠,来保证资金周转,正常经营生意。

在生意上,犹太人最关心的是对方带来了多少现金,如果把对方公司换成现金,究竟值多少钱?他们一般拒绝和固定资产值高而没有多少流动资金的公司做生意,认为这样没有保障。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的,今天是亿万富翁,明天就可能发生异变,而只有现金是不变的,这成了犹太人的信念,也是犹太教的“神意”。

犹太人对现金的偏爱,正如一句俗语:赊三不如现二。这才是他们对现金的态度。

“钱不是罪恶,也不是诅咒;钱会祝福人的。”

“钱会给予我们向神购买礼物的机会。”

“身体的所有部分都依靠心而生存,心则依赖钱包而生。”

这是2000多年前就在犹太人中广为流传的谚语。钱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就像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一样。犹太人还认为钱是引导好运到来的,通常会把钱作为敬神的工具。中世界基督教认为“钱是罪恶,甚至和钱打交道的人也是卑污的。”这和其他宗教是恰恰相反的。

犹太人对金钱的崇拜绝不是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们爱钱,也从不隐瞒爱钱的天性。他们被人指责嗜钱如命、贪婪成性。由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坦荡无邪。犹太人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支配着世界的金融生活。他们在英、法、意乃至全欧洲都设了银行,赚取借贷的利润差,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虽然银行是自己经营的,但是自己的财产是不会存到银行里的?这使得其他种族非常费解。

现在,国际生意更多利用的是支票、账户等方式来交易,现金基本退出了国际交易舞台。犹太商人虽然认为现金可以减轻账目,这等同于提高了利润,更加便于计算每天的交易额,但是他们也在慢慢走出自己的民族传统。

“商道真经”

经营者交易过程中也应参考犹太人现金纸上的观念,不妨坚持如下原则:

(1)调查选择的原则———对没有支付能力的顾客,不卖。

(2)表明付款条件的原则———在契约书上表明付款条件。

(3)互惠互利的原则———不强迫推销。

(4)制定信用限度的原则———表明可以赊欠多少,超过限度不予赊欠。

(5)慎重的原则———对于经营拖欠的顾客,要慎重发货。

(6)定期收款的原则———约定期一到立即上门收款。

(7)态度坚决的原则———收款时态度不坚决,易使顾客缺乏愧疚感。

(8)断然拒绝的原则———对不可能支付货款的顾客断然拒绝发货。

拥有一堆账本,钱攥在了别人的手里,自己的却是个未知数。只有自己手里的钱才确确实实是自己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