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编织是民间工艺品的主要种类之一,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就地取材而制作的劳动用品,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伴随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从史前时期印纹陶器上的编织品拓印文饰来看,民间编织并不晚于陶器而产生。与其他工艺品相比,编织工艺品更具有取材便利、制作便捷、造型多样、用途广泛、自然环保等优点。它涉及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生产劳动、饮食、居住、婚嫁、节庆、宗教祭祀等众多领域,从用途功能来看有劳动工具、盛食器皿、炊具、服饰、玩具等日常用品;从制作材料来分有竹编、柳编、藤编、草编、棕编、毛线编织等,类型多样,造型丰富多彩。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与生态环境差异明显,所以民间编织的材质、造型、用途也体现出无比丰富性,从而形成了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丰富的民间编织文化。作为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载体的民间编织工艺品,不仅仅具有实用功能,同时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意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更为可贵的是具备了农耕文化的生态意义。在以西方文化为主要基因的都市文明飞速发展的当代,对中国传统民间编织工艺品进行有效的挖掘、保护、推广和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的保护,也更有利于树立和强化中国当代社会文化自主意识,维护自然生态的良性发展。
一、文化意蕴与审美价值
(一)文化意蕴
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从更为本体的含义来讲,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生存方式,也即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的区别于“自然之文”的“人文”。所以民间编织也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间编织工艺品则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而发生,是民族文化的视觉存在形式,其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情感气质、心理素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体系、艺术体系,愈是具有广泛群体性的民间美术门类,愈是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与艺术形态。民间编织是民间美术的主要门类之一,与其他民间美术相比,民间编织与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民间编织工艺品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创造的人类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一件普通的民间编织工艺品的背后,不仅标志着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也凝结着当时人们的生产习俗、节庆习俗、信仰习俗、婚嫁习俗、饮食习俗等众多民俗文化信息。在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时代,民间编织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因此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民间编织工艺品的种类、造型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变化,所以民间编织工艺品的造型与类型变化中,隐含着民族和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轨迹。在民间,有时一件编织工艺品往往具有多种功用,所以其中又交织着多种民俗文化信息。民族文化可以通过历史文献、文学、艺术等形式来系统地记载,是显性的。而民俗文化是隐性的,它融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众多的民间工艺品,是传承民俗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正因为如此,民俗文化也容易因时代与生活的发展变化而流失,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与保护,也是我们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的主要途径。
从文化的内在含义与表现形式综合来考察,它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区别和对立,但从人类生存的根本去审视,一种文化的先进与否,应以是否有益于人类生存为依据。老子的哲学中讲“进道若退”,其实也提示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农业文明有其保守与节奏缓慢的弱点,但也正是其优势,在工业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在不断地异化,正是人与自然极度对立的结果。而具有农耕文化主体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其精神核心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与西方文化凸显的人与自然对立有本质区别。民间编织作为民间工艺品的主要门类,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其生产过程、使用过程、废旧处理过程综合考察,始终保持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关系,体现的是“人文”与“自然之文”的辩证统一,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精神。
(二)审美价值
民间编织工艺品虽然突出了牢固结实、经济实惠的实用意义,但同时也产生了独特的审美属性。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来考察,形式形态是美术形态发生的起点和开端,伴随着人类社会制造工具而起源。民间编织工艺品作为史前时期就已发展成熟的劳动用品,其中也包含了原初形态的审美意识,而且具有浓郁的民族审美特征。一方面民间艺人在制作时不仅突出实用性,也追求诸如造型的对称均衡、肌理的均匀、色彩的洁净朴素等形式因素,从他们的审美观念出发,来精心设计和塑造,从史前时期印纹陶器上的文饰来看,中华民族早期人类已经从编织品的文理中感受到了一种排列重叠的韵律之美,并主动运用于陶器的装饰之中。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此后的民间编织品,在注重材质本身的形式美感的同时,有些还用适当的绘画形式进行装饰和美化,以加强形式美感。同时由于各种民间编织工艺品特殊的用途,决定了其造型和制作方法的多样性,也会自然形成线条的粗细与疏密、方向趋同与错综、肌理的粗糙与光滑、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形式美感,而且毫无做作之感,产生了浑然天成的审美情趣。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是这种美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欣赏者,他们在购买这些生活用品时,不仅要看结实牢固的实用性,也从视觉审美的角度进行审视和挑选。可见,民间编织工艺品正体现了审美与实用的无间结合。尤其在造型雷同、质量低劣的塑料用品泛滥的今天,民间编织工艺品不仅具有牢固耐用的实用价值,而且更具有淳朴、憨厚、素净的审美意义,这种美不是刻意追求的纯形式美,而体现了朴实无华的乡村生活之美,是广大劳动人民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
同时,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多民族聚居繁衍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民族融和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各地区的民间艺术在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总体审美特征的同时,也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特征。东西南北地域、不同民族的民间编织品也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风情与审美特色。西北民间编织的朴厚,西南民间编织的清新,东南民间编织的清秀,东北民间编织的粗犷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丰富多样、富有民族文化意蕴的编织品,形成光彩夺目的民间编织文化。处于中间过渡地带的民间艺术,则往往又体现出多种文化的交融互补以及综合性特征,例如甘肃陇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的走廊和端口,所以当地文化和艺术也体现出秦文化、中原文化、氐羌文化、巴蜀文化融合的多文化特征,当地民间编织工艺,也体现出多文化交融的审美属性,并体现出从南到北的过渡性色彩。陇南北部的民间编织工艺品具有北方民间艺术朴厚粗犷的审美特征,而陇南南部的民间编织工艺品则又具有川蜀文化艺术细密多变的审美属性。
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种古老形态,民间编织品在当代依然具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尤其在和当代铺天盖地的工业用品相对比的情况下,其朴素、单纯、稚拙的文化品格与艺术特征,对当代民族美术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况且“现代”与“传统”本身就是相对的,“最原始的往往是最现代的,最幼稚的往往也是最成熟的”,在当代服装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装修设计中,巧妙运用传统民间编织的形式因素,不仅能增强形式美感,而且能增强现代设计中的民族文化个性和品格,建立当代中国工艺美术的文化自主意识,促进民族工艺美术的健康发展。
二、生态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断地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严重问题。所以,人类必须对自身的文化进行重新深入思考,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日趋显示出其强大的辩证思维色彩,传统民间文化和艺术也显示出其无可替代的生态意义。
民间编织工艺品的自然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原材料生产的天然性。需要指出,当前中国广大农村正面临矿产资源滥开采、滥挖掘的不利局面中,植被被破坏,河流被污染,农村的自然生态因此也在急剧恶化。而相比较之下,民间编织工艺品生产则大多取材于劳动人民生活的环境中,除了部分当代编织工艺品用废旧工业原料以外,大多民间编织工艺品以山野的竹子、柳条、藤本、草本植物和庄稼秸秆为主,所以其原生态性首先体现在制作材料的天然性,不像其他工业原材料开采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以植物和庄稼秸秆为主要原材料的民间编织工艺品,伴随着时令节气的循环往复与农业生产年复一年的运行,其制作原材料也不断地产生,而且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以及农业的发达,其原材料永远不会枯竭,是一种自然的可再生资源。其二,是生产过程的纯手工性。与工业用品相比,民间编织工艺品的生产过程以手工编制为主,几乎不涉及机器生产,不排放任何废气、废水和垃圾,所以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几乎不形成任何污染。同时,编织的劳动过程本身也是人身心的一种谐调运动过程,不仅避免了机器对人体的各种辐射,也能使人得到间接的锻炼。其三,是废旧品处理的自然回归性,民间编织工艺品整个循环过程都是体现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以竹子、柳条、藤本、草本植物和庄稼秸秆为原材料的这些工艺品在废旧以后,在农村一般都用于烧炕、烧火做饭,变为另外一种能源被再利用,烧炕、烧火做饭所得的草木灰又通过多种渠道变为土地肥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所以整个生产、消费和废旧处理过程是一个能源被不断充分利用的良性循环过程。
另外,民间编织工艺也有其独特的文化生态意义。如前所述,民间编织工艺品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审美属性,其造型的纯朴自然,色彩的清新雅致,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在经济、实用的同时,也使人得到审美愉悦和文化陶冶,现代科技文明极端发展的结果,不仅会严重破坏自然生态,也会导致人类的心理失衡、精神危机,社会文明的标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就像有人指出的,“科学技术越大量决定人的生活,人的心灵越需要滋养和安抚”,而后现代艺术的起源,也正源自建筑领域对现代大工业城市毫无个性、单调乏味、象火柴盒子一样千篇一律的建筑群的反感和反叛,强调对传统建筑人文气息的回归。近年来城市居民对民间工艺品的收藏热,也正体现出高科技时代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需求,传统民间文化也正体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批量生产的工业用品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民间编织工艺品,许多过去常用的民间编织工艺品在农村已经或正在消失,依附于其中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也随之流逝。除了民俗文化的流失以外,大量的塑料制品也逐渐改变着农村的生态环境,塑料制品代替了众多的民间编织品:在菜市场已经很少见到提着手工编织的菜篮子买菜的人,代之以清一色的塑料袋;人们使用的保温瓶也几乎都是塑料壳,以前那种用竹篾编制外壳的保温瓶基本绝迹;过去农村人使用的木水桶也被塑料桶、塑料壶替代……同时由于许多塑料制品的质量低劣,使用时间短,所以加速了环境污染的速度。目前的农村,废弃的塑料垃圾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不仅污染土地,也污染着水源。除农村以外,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人类每天制造出的塑料垃圾更无法估量,目前部分城镇在城区无法处理垃圾的情况下,则将垃圾运往周围农村的深沟之中,致使周围农村的环境极度恶化,随着洪水暴发,这些垃圾再次被冲往下游,使整个河流污染。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吃饭维持生命是人类首先解决的问题,而民间编织品则正体现了这种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与农业社会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绝对离不开工业文明,但不能将工业文明作为衡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唯一标尺,而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协调发展。过度追求工业文明的发展,势必会导致能源的枯竭,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生活结构的失衡。农业文明的发展过程是一种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并且不伴随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而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是直线性的,是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根本,并伴随着对生存环境的极端破坏,其对废旧品的回收与再利用也依然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所以,民间编织工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依然具有其难以替代的自然生态意义以及文化和审美价值,对处于发展中的当代中国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其实在世界范围内风行的所谓后现代、后工业、后殖民等概念和思潮,依然是围绕人类对淳朴自然的回归为核心,所以在中国广大农村继续推行和倡导民间编织品,在民族美术文化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中,有机融合民间编织工艺,既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自然生态保护和文化生态构建的迫切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所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与农耕文化相互依存,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的民间编织工艺品,理应在当代中国社会继续推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