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掌控你的心理
42878700000015

第15章 猜疑心理

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1美元带来20年的误会

有一个商人在一个小镇经营着一家商店,他有一对孪生儿子跟着他学做生意,商人过世以后,这家商店就由兄弟俩共同接手经营。本来也一直相安无事的,直到有一天,商店丢失了1美元,导致兄弟俩逐渐产生了隔阂。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哥哥将1美元的收入放在收银机里之后就和顾客出去办事了,等他办完事情回来发现收银机里的1美元不见了。

于是他就问弟弟:“收银机里的钱怎么不见了?”

弟弟回答说:“不知道啊,我没看见!”

哥哥不高兴了,他觉得弟弟肯定看见了,于是继续追问:“这钱我明明就放在收银机里,它又不会自己长腿跑掉了,怎么会没看见呢?”

很明显哥哥话里有话,他这是在怀疑弟弟拿走了钱不告诉他。弟弟觉得很委屈很愤恨,大家是兄弟,哥哥居然怀疑自己!他不愿意再搭理哥哥了,就这样双方互相不说话。再后来情况更加恶劣了,他们分了家不在一起生活,商店也一分为二了,中间用一堵墙隔开。

不知不觉20年过去了,在这20年里双方的矛盾逐渐加深,积怨也越积越多,这样的气氛渗透到双方的家庭和整个小镇。

直到有一天,一辆外地汽车停在哥哥小店的门口,车上走下来一个中年男子。他走近哥哥的小店对正在柜台上忙活的哥哥说:“请问您在这里工作多长时间了?”哥哥看了看中年男子然后说:“这是我父亲的商店,我这一辈子都在这里工作。”中年男子表情很激动地说:“那我必须要告诉您一件往事,20年前我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有一天我饿得实在不行,正好经过您的商店,于是我从后门偷偷溜进来偷走了收银机里的1美元。虽然只是区区1美元,而且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但是我深受良心的责备,一辈子也无法安心,所以回来跟你们说清楚,请求您原谅!”

中年男子说完后看看店主却惊讶的发现店主已经泪流满面了。哥哥用哽咽的声音对中年男子说:“请您到隔壁商店将这个故事再说一遍好吗?”当中年男子在隔壁商店将故事说完后,他看到两个面容相似的男人在商店门口相拥而泣。

他不会明白这20年来兄弟俩因为1美元的丢失引起的猜疑而互相怨恨了20年,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在这一刻,误会终于得以化解。

从心理学角度讲,猜疑心理是常见的心理之一,表现在交往过程中,自我牵连倾向太重,何谓自我牵连太重,就是总觉得其他什么事情都会与自己有关,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

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有句俗话说:“猜疑把你和我都变成了蠢驴”。然而我们还是经常推断别人的思想和行为。

猜疑,就是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小心过甚。有了猜疑之心,对待朋友、看待事物,就不能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推理,而是凭借一点表面现象,主观臆断,随意夸大,进而扭曲事物,得出一个不切实际的结论,或者先入为主,先设框框,然后察言观色;甚至无中生有,把幻觉当真,把一些毫无关系的现象也当做事实材料,生拉硬拽来做证据。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曹操刺杀董卓败露后,与陈宫一起逃至吕伯奢家。曹吕两家是世交。吕伯奢一见曹操到来,本想杀一头猪款待他,可是曹操因听到磨刀之声,又听说要“缚而杀之”,便大起疑心,以为要杀自己,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误杀无辜。

这是一出由猜疑心理导致的悲剧。猜疑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历来是害人害己的祸根,是卑鄙灵魂的伙伴。一个人一旦掉进猜疑的陷阱,必定处处神经过敏,事事捕风捉影,对他人失去信任,对自己也同样心生疑窦,损害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奥赛罗》中有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

有个出身低微叫奥赛罗的黑人帅小伙子,他在一个威尼斯军队里服役。在和土耳其的战争中奥赛罗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因此很快就成了将军。

因为奥赛罗这个人性情比较豪爽非常讨人喜欢,所以军队元老勃拉班修的女儿苔丝德梦娜对他很有好感并且爱上了他。苔丝德梦娜貌美如花,性情温柔。而奥赛罗却出身卑微,大家都觉得他配不上苔丝德梦娜。可是苔丝德梦娜不顾父亲和社会舆论的反对执意要嫁给奥赛罗。奥赛罗也爱上了这个温柔可人的女孩。不久他们就结婚了,婚后彼此相爱,生活幸福美满。

奥赛罗的好运遭到一些人的妒忌。他有一个叫伊阿古的部下,此人阴险毒辣,卑鄙至极。他嫉妒奥赛罗的成就和幸福生活甚至想杀掉奥赛罗解恨。在奥赛罗刚开始和苔丝德梦娜偷偷交往的时候他曽向元老告密,没想到却促成了好事。他心里更是愤愤不平了。于是又心生一计。他要破坏奥赛罗和妻子之间的感情。

于是伊阿古想方设法制造了一些假象,然后在奥赛罗面前说副将凯西奥与苔丝德梦娜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并且拿出了自己编造的“定情信物”。奥赛罗因此对妻子产生了猜疑,并旁敲侧击的试探妻子,但是妻子都予以否认。奥赛罗越来越觉得这事情是真的,觉得妻子不但背叛了自己还死不承认。一气之下,他掐死了妻子。

后来奥赛罗终于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已经晚了,他后悔莫及,伤心欲绝。最后拔剑自刎,和苔丝德梦娜死在了一起。

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古代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的邻居偷了。他有心观察,觉得邻居走路、说话、神态都像是偷了他的斧子,他肯定邻居就是小偷。不久,他在自家地里找到了斧子,再观察邻居,觉得他说话、走路、神态竟全然不像小偷的样子。这位丢斧者为什么会对同一个人作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这正说明猜疑是一种主观的想象和推测,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

从心理上分析,猜疑心理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相互之间缺乏了解和信任。表现在心理上,对别人总有一种不放心感,常常会歪曲地理解别人善意的、正常的言行。例如别人赞扬他,他会怀疑是在挖苦、讥讽他;别人批评他,他又会怀疑是攻击他;别人不理他,他又怀疑别人是在孤立他。狭窄的心胸使他无法容纳别人对他的正确评价。

二是对环境、对他人、对自己缺乏信任。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别人,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有怀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一个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别人,越不易产生猜疑心理。

三是作茧自缚的封闭性思路,即思想方法主观。猜疑一般总是以某一假设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封闭性思考的。同时也经常戴上“有色眼镜”去观察人,用别人的举动来验证而不是修正自己的看法,因而常常歪曲事实,对别人产生怀疑。

四是听信流言。他们既要以别人的评价作为衡量自己言行的是非标准,又很在乎别人的说长道短。而当别人的态度不明朗时,他们往往要从不利于自己的方面去猜疑、怀疑,自寻烦恼。

疑心重的人思虑过度,凡事都往坏处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正如培根所说:“猜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猜疑心理表现在交往过程中,自我牵连倾向太重,何谓自我牵连太重,就是总觉得其他什么事情都会与自己有关,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多疑。

有人说:爱情是自私的,一个人不可能把爱同时奉献给若干个异性。一般来说,一个人有了恋人以后,同异性可以继续来往,保持朋友关系,当然这种关系不具有爱情的性质的。如果排斥恋人同一切异性的往来,自然会萌生猜疑心理。

纪风和晓晴是一对恩爱的夫妻,晓晴温柔漂亮,纪风像个大哥哥一样的呵护着晓晴。他爱晓晴爱到骨子里了,恨不得把晓晴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甚至晓晴每日的发型穿的衣服擦得口红都记到心里面去。平日里的嘘寒问暖更不必说了,他把晓晴当成手心里的宝。对这种长辈似的疼爱,晓晴有点腻烦,总想着挣脱丈夫的关怀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丈夫无微不至的爱反而成了她的负担。后来经过朋友介绍,晓晴进到一个剧组工作,她勤奋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导演的好评。晓晴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有一次下班后下起大雨,晓晴没有带伞,导演看见了就说开轿车送她回家,反正也顺路。晓晴上了导演的轿车,刚出剧组大院门口,骑着自行车来给晓晴送雨伞接她回家的纪风看到了导演的车,而晓晴并没有看见纪风。纪风看着绝尘而去的轿车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他因此怀疑晓晴和导演是不是有什么暧昧关系,伤心和愤怒下他请假回广州度假了。

纪风走后晓晴却意外的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兴高采烈的把这个消息告诉纪风,没想到纪风却不相信孩子是他的。晓晴受到很大的打击,坚决要把孩子生下来。经历十月怀胎的艰难和丈夫的不信任,晓晴总算把孩子生下来了,看着孩子从头到脚没有一处不像纪风,晓晴心里除了伤心就是难过,而纪风看到孩子以后发现是自己错怪了晓晴,想获得晓晴的原谅,但是已经晚了,晓晴的心被他伤透了,冰凉了,再也捂不热了。最后他们离婚了!

猜疑是夫妻关系的大敌,是感情破裂的一大隐患。生活中遇到怀疑的事,不宜过早下结论,要客观、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够了解真相。古人云:“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夫妻之间更需加强了解以求心心相印,杜绝猜疑的发生。

猜疑是自己折磨自己。“杯弓蛇影”的典故就是很好的例证。弓影投映在盛酒的杯中,好像小蛇在游动,饮者以为真的把“蛇”吞下去了,越想越恶心,结果害得自己重病一场。这才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疑之,疑心太重,到头来自讨苦吃。

对别人无端地猜疑,貌似无端,实则有端,猜疑源于褊狭的私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疑心太重的人,总怕别人争夺自己的所爱、所求、所得,怕别人损害自己的利益,终日疑神疑鬼,顾虑重重。你对别人不放心,别人能对你坚信不疑吗?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时时提防、处处疑心,还会有知心朋友吗?

学以致用:

猜疑足以酿造让世人捶胸顿足的悲剧,伤害自己原本应该最信任、最亲近的人。等到人们幡然省悟,意识到猜疑的危害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信任,最有害的东西是猜疑。也许是因为可贵,信任似乎很难做到,而猜疑的心理不仅容易产生,而且杀伤力也非常大。所以,消除猜疑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首先要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心胸开阔。应多些平和淡泊,多想别人好处,多些仁爱宽容,多和外界交往。遇事看得开,少钻牛角尖。

(2)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猜疑一般总是从某一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只有摆脱错误思维方法的束缚,拓展思路,走出“先入为主”“按图索骥”的死胡同,才能促使猜疑之心在得不到自我证实和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自行消失。

(3)坚持“责己严,待人宽”的原则。猜疑心重的人,大多对自己的要求不严、不高,对别人的要求倒多少有些苛刻,总是要求别人做到什么程度,没有想一想自己会不会做到。因此克服疑心必须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对别人过高的要求,别人达不到,就认为人家存在问题,必然会妨碍去信任别人。因此,坚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原则,这也是克服猜疑心的一条重要途径。

(4)培养自信心。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信心,相信自己会与周围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这样,当我们充满信心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了。

(5)及时沟通,解除疑惑。世界上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消除误会的能力与办法,如果误会得不到尽快的解除,就会发展为猜疑;猜疑不能及时解除,就可能导致不幸。所以同你“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就有可能解除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