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欺生:上海、北京两处分号搞定之后,阜康钱庄已经在全国有了一定的影响,开出去的银票有了信誉。但要想在全国各地实现通存通兑,眼下阜康钱庄还做不到,胡雪岩必须抓紧时间在重要城市多开分号。
于是胡雪岩再次挑选了一批精干的伙计,从杭州阜康钱庄本号的银库里拨出十万两银子,带着这笔钱直奔福州而来。
福州,是福建省府,闽浙总督衙门所在地,又是最早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另外四个城市分别为上海、广州、宁波、厦门,这些地方很快都有了阜康钱庄的分号),所以福州是清末中国东南重要的商贸门户之一,地理位置比杭州还要重要。
胡雪岩对这座城市也是格外地看重,这次他亲自跑到福州来开设阜康钱庄分号,就是要尽快抢占这块风水宝地。
和杭州、上海一样,福州这个通商口岸也是商贾云集,华洋杂处,繁荣热闹,大大小小的钱庄开得满街都是。
在那个年代,做生意实在太不容易,所以各行各业都自动地结成了一个个“行会”,由大商家担任“会首”,各地区自行定出一些“土规矩”,大家一起遵守,抱起团儿来做生意,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钱庄这一行当然也有“行会”。所以胡雪岩一到福州,赶紧打听“钱庄同业行会”的事,很快就弄明白了,福州钱庄同业行会的“会首”是元昌盛钱庄的卢老板。于是小胡备下礼物跑去“拜码头”。
结果卢老板找了个借口,不见。
对这个胡雪岩倒不觉得意外,只是有点儿扫兴。
初到贵宝地,上门来拜望当地有势力的人物,迎面先吃个闭门羹,一点儿也不奇怪——行里的规矩管这叫“摆谱儿”。或者说得再直白点儿,就是给这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个“下马威”。
不过这都是对待那些没名没号的“小字辈儿”的态度,胡雪岩在杭州那边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混得相当成功,本以为自己这家阜康钱庄的名号已经打响了,在全国“各大码头”多少应该有几分面子。可是现实永远比幻想残酷得多,刚进福州城,还是直接吃了人家的一个“闭门羹”。
这说明胡雪岩把自己的成绩估计得有点太高了。
说实话,元昌盛钱庄的这位卢老板还真有点儿看不起胡雪岩。
这一年小胡才三十二岁,太年轻了。加上他以前只是个跑街伙计,自己办起钱庄总共才一年多,虽然在浙江、上海办了几件大事情,做了几笔大买卖,杭州城里公认胡雪岩是个能手。可在福建这边儿,“阜康钱庄”这四个字根本就上不得台面。所以卢老板是真没拿胡雪岩当回事儿。
不过这也没关系,商人嘛,就得有一股子坚定执著“没羞没臊”的硬劲儿。第一次人家不见,小胡就二次登门。
结果第二次人家还是不见……
第一次不见,是“有点儿看不起”胡雪岩;第二次还是不见,就成了“相当看不起”了。
可胡雪岩想在福州开钱庄做生意,这行会的“会首”他是非拜见不可,只好又备了一份礼物,来了个“三顾茅庐”。
这一次卢老板好歹跟他见了一面。
要再不见,就太不给人家面子了。商人嘛,到底还是讲究和气生财,做这一行是赌不得气的。
结果这次见面,把个胡雪岩整得相当郁闷,提着礼物笑眯眯地进去,也就待了半个时辰,耷拉着脸子出来了。
元昌盛钱庄这位卢老板“谱儿”摆得太大了,鼻孔朝天,根本就不正眼看小胡一眼,说话拉着长音儿,有一句没一句的,搞得小胡以前练就的嘴皮子功夫都没处施展,跟这位卢老板硬是聊不起来!
社会上像这种人挺多的,而且真的很难对付。
面对这么个傲气十足、老气横秋的人儿,胡雪岩连话都搭不上,想拍几句马屁,套个近乎儿,可老卢从头到尾拿着架儿,搞得胡雪岩连“马屁”都插不进去!结果是兴高采烈地进来,晕头转向地出去。
胡雪岩这个人最机灵,最随和,平时跟巡抚、总督、军机大臣都能聊得火热,像这回这样张口结舌无话可说的,一辈子也没有过几回。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和人打交道,这“第一面儿”最重要。
第一次见面相处愉快,以后可以做搭档,头一回只是点头朋友,以后也能合作,可像小胡和卢老板这样连话都搭不上,以后在生意场上相处,就比较别扭了。
得,聊天聊得不愉快也没办法。小胡是来做生意的,拜过码头了,就赶紧找门面,开钱庄,做买卖吧。
很快,阜康钱庄的福州分号——裕成银号,开张营业了。
开业这天,按规矩小胡给福州城里所有钱庄的老板都送了请帖,请大家过来捧捧场,吃顿饭,大家认识一下。
可这福州还真不是杭州。
小胡在杭州开阜康钱庄的时候,全城所有四十一家钱庄的老板全来凑热闹,光是为捧场而存进来的银子就有两万多两。可这回在福州开分号,那位钱庄行会的会首卢老板压根儿没露面,福州城里所有钱庄的老板,总共也就来了不到十个人儿,大部分只是冲小胡拱拱手,说声恭喜,也就走了。
初到贵地嘛,人生地不熟,一个朋友也没有,可不就这样儿了。
别埋怨,埋怨也没用,踏踏实实地先干起来吧。朋友嘛,都是一个一个处回来的,时间长了就好了。
阜康分号开张才两三天,来了个小伙计,给胡雪岩送了封信,打开一看,是元昌盛钱庄卢老板送来的:福州钱庄行会要开会,请胡老板如期到会。
什么事儿呢?
宝钞来了。
没错,就是大清朝廷为了诈取老百姓的血汗钱而滥发的那个宝钞!这鬼东西整个大清国都在“强制推行”,现在它发到福州来了,而且因为福州是闽浙总督衙门驻地,又是五大通商口岸之一,经济发达,商贾云集,富得流油,所以福州的“宝钞”来得量非常大,整整二百万两银子,比杭州还多八十万两!
要说这个胡雪岩也是挺倒霉的,你看,他要是晚两个月到福州来开分号,也许就把这事儿躲过去了。
可现在已经赶上了,躲也躲不开了,没办法,开会去吧。
福州这边开的这个会,跟杭州那边如出一辙。
福州知府在上头高坐,元昌盛钱庄的卢老板是“会首”,在旁边侧坐相陪,底下大小钱庄的掌柜挤成一堆,一个个交头接耳,小声嘀咕,商量对策。
这一大帮子人,胡雪岩跟谁都不熟,也搭不上话,自己找个墙旮旯坐下,准备看看形势,随个大溜儿,凑合过去就算了。
结果胡雪岩惊讶地发现,他根本就“凑合”不过去,因为这个“会儿”就是给他开的!
胡雪岩来了不一会儿,大会正式开始。
知府老爷首先发言,把朝廷发行宝钞的必要性讲了讲,动员在场的商家要忠君爱国,希望大家一起“抢购宝钞”,替朝廷分忧,千万不要客气!
知府老爷的几句“狗屁”放完,会场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商人全缩着脖子一动不动。等着看哪个“好汉”先跳出来找倒霉。
憋了老半天,会场上一个说话的都没有,卢老板就站起来了:“裕成银号(阜康分号叫这名儿)的胡老板来了没有?”
这种时候,卢老板咋想起小胡来了?
没辙,胡雪岩只好站起来了。
小胡一露脸儿,卢老板扭头就跟知府说:“这位胡老板是从杭州大码头来的,他的钱庄刚开张不久……”
一听这话,知府老爷赶紧起身冲胡雪岩拱手:“久仰久仰!”
见了这阵势,把胡雪岩吓出一身冷汗。
卢老板当众点他的名儿,知府老爷冲他“拱手”,这是干啥呢?分明就是要把胡雪岩“摆上台”!“久仰久仰”,好家伙,这四个字恐怕每个字得值万把两银子!
果然,卢老板紧接着就放话了:“胡兄弟做的是真正的大买卖,你的钱庄刚开张,估计头寸很充足,不如就由你先认购二十万两‘宝钞’,给大家做个表率吧。”
一听这话,胡雪岩差点儿没哭喽!
二十万两!小胡这次来福州开钱庄,总共才带了十万两银子。
2.结仇:为什么这位卢老板要“摆”胡雪岩的道呢?
原因有两个:一来胡雪岩是个外地人,初来乍到,既没人脉又没后台,卢老板这是摆明了欺负他。
二来胡雪岩在杭州的时候办了件大事:一个人吃下了浙江全省的全部宝钞。这件事轰动一时,福州这边也得到消息了。虽然不知道小胡具体是怎么操作的——甚至弄不清这个传闻是真是假,可是既然有这么一说,卢老板就拿它当真事儿了。
现在老卢把胡雪岩摆上了台,如果胡雪岩真有这个实力,他一个人能吃进去二十万两宝钞,这么一来其他钱庄的压力就减轻了。
可要是胡雪岩没有这个实力呢?
那就让这个从外地来的小胡去跟知府老爷正面冲突吧,卢老板他们这帮人就可以躲在一边看笑话、捡便宜了。
这一下胡雪岩倒霉了。
在杭州他确实吃下了大笔宝钞,可那是因为他在浙江代理公库,这些宝钞是依托公库才能“运作”起来的。
在杭州的时候,小胡有的是人脉,官府里有王有龄撑腰,杭州的知县、知府,甚至浙江布政、巡抚,他都说得上话,钱庄业又都是他的朋友,靠这些条件,他才能把宝钞吃下肚去。现在到了福州,人地两生,那些有利因素一条都不占!要是在这儿吃下二十万宝钞,直接就把小胡“撑”死了!
所以这二十万宝钞,打死他也不敢接!
可问题是,现在小胡已经被摆上台了,正就那句俗语儿:小耗子上灯台,上得去下不来!现在几十号人都瞪大眼盯着他,不接宝钞,他怎么下台呢?
这种时候,还是胡雪岩那个偏激的个性帮了他的忙。
既然卢老板往他这个外地人身上使坏,那就别怪小胡给他来浑的!事到如今只有背水一战,“死里求活”吧!
胡雪岩把心一横,满脸堆笑:“胡某在钱庄业是个晚辈,承蒙各位看得起,给我‘这么大’的面子,我看这样吧,卢老板是福州钱庄业的领袖,就由您出头认下五十万两‘宝钞’,我们裕成也认下二十万两,剩下的份额,大家再平均分一分,为朝廷分忧嘛,很光荣,咱们一起尽力!卢老板没别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