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做一件事时,如果你希望能有个好结果,那么你就要有个好的开始。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这样的观念。这样就能少一点后悔的情况发生,同时也能让我们少走一点弯路。
南怀瑾老师说古人解释“慎终追远”是孝道。所以,过去人家大厅里的祖宗牌位上面,总是“慎终追远”四个字,这就是因为古人解释“慎终追远”只对孝道而言的。他们解释:慎其终者,是说对过去了的、死了的先人,我们要怀念他。“民德归厚矣”,他们解释,如果大家都能孝顺父母,孝于祖宗的话,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
这个道理是对的,但是南怀瑾老师觉得它有点牵强附会的意思,不是很顺。他认为用现代的观念来讲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佛家的菩萨,大致相当于中国儒家的圣人,圣人们非常重视一件事情的动机。比如有一个朋友来约你做生意,这个动机,也就是这个初因,我们要注意,也许是善因,也许是恶因。如果是恶因,即使叫你当他的老板你也不能干,因为将来倒霉的也会是你,所以菩萨是怕这个因。而“凡夫”——普通一般人畏果,像死刑犯到执行时才后悔,这个后果来了他才怕。因此我们这些“凡夫”在做事情的时候最好从一开始就要想到将来的后果,从源头上就要保证以后没有恶果。
在这一点上宋朝的宰相吕夷简就做得不错。
宋真宗时,后宫李妃生子,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当时正得宠的刘皇后无子,宋真宗便命刘皇后认仁宗为子。仁宗长大后,以为自己是皇后亲生。宫中人畏于皇后威严,没人敢对他说明真相,仁宗对刘皇后也极为孝顺。
宋真宗去世,仁宗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大家更没人敢对仁宗讲明,李妃身处真宗的众多嫔妃中,对仁宗也不敢露出与众不同之处。
后来李妃病死,刘太后想把葬礼办得简单些,以免引起别人的疑心,万一传到仁宗耳中,就拆穿这副西洋镜了。宰相吕夷简却反对,在帘前争执说:“李妃应该厚葬。”当时仁宗正在太后身边,刘太后吓了一跳。她忙令人把仁宗领出去,然后厉声问吕夷简:“李妃不过是先帝的普通嫔妃,为何要厚葬?况且这是宫里的事务,你身为宰相,多什么嘴?”
吕夷简平淡地说:“臣身为宰相,所有的事都该管。如果太后为刘氏宗族着想,李妃就应厚葬;如果您不为刘氏着想,臣就无话可说了。”刘太后沉思许久,明白了吕夷简的用心,下旨厚葬了李妃。
吕夷简出宫后,找到总管罗崇勋,告诉他:“李妃一定要用太后的礼仪厚葬,丝毫不能有缺。棺木一定要用水银实棺,可别说我没告诉你。”
罗崇勋见宰相少有的庄重与严厉,唯有听命,于葬礼用物丝毫不敢轻视。刘太后死后,燕王为了讨好皇上,便告诉仁宗:“陛下不是太后所生,而是李妃所生,可怜李妃遭刘氏一族陷害,死于非命。”仁宗大惊,忙传讯老宫人。刘太后已死,无人再隐瞒此事,便如实禀告。
仁宗知道后,痛不欲生。他在宫中痛哭多日,也不上朝,一想到亲生母亲朝夕在左右,自己却不知道。母亲在世之时,自己从未孝养过一日,最后竟然不得善终。他越思越痛,自己下诏宣布自己为子不孝的大罪,改封母亲为皇太后,并准备为母亲以太后之礼改葬。待改葬后再查实、清算刘太后一族的罪过。
宫闱秘事本来就是无法查实,也无法说明。刘氏宗族的人知道后惶惶不可终日,无法申辩,只能坐待灭族大祸了。大臣们见皇上已激愤到极点,便没人敢为刘太后一族说上一句话。
改葬李妃时,仁宗抚棺痛哭,却见李妃因有水银保护,面目如生,肌体完好,所用的葬器都严格遵照皇后的礼仪。
仁宗大喜过望,哀痛也减少许多,他对左右侍臣说:“小人的话真是不能信啊!”改葬完后,仁宗非但不追究刘氏一族的罪过,反而待之更为优厚。
青少年做事情,往往凭借一股冲劲,不会考虑到后果,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哪能不失败呢?一件事只有从一开始我们就思考到它的发展方向,那么我们才好在宏观上把握它们。否则自己明明种了豆子的种子却还希望能收获一个“瓜”,这不是从根本上犯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