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孟子虽懂得游说的辞令技巧,但却不用,还是很严正地主张行仁由义,极力宣扬仁义的美德。他对梁惠王强调说“亦有仁义而已矣”,只要有仁义就够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义是孟子最看重的东西。真正的义是什么呢?是青少年所讲究的“义气”吗?我们来看一看。
南怀瑾老师认为,孟子所说的这种仁义之道,即是人生的大利。“所谓义利之辨的道理,就是孔子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大义之义。义理之义,义者,宜也之义,并非狭义广义等的义利之义。其实,都是一样,不管是什么伟大的义理,都是力行于义,才能有利于成其为君子,所以这也是利便是义,义便是利的真实道理。”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几千年前的孟子面对心灵的选择,毅然发出了舍生取义的呐喊,是心灵的选择激发出了先哲的思想火花,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古训。只有将义定义为人生大利的人,才可能成为真君子,伟丈夫。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逐鹿中原。为了扩大势力,刘邦派谋士郦食其前往齐国说服齐王。齐国君臣审时度势,决定归服汉王刘邦,故解除济南20万“历下军”防备。然而,正当齐军松懈之时,汉将韩信突然引兵袭击齐军,齐军惨败。田广和田横大怒,认为郦食其出卖了他们,当场把郦食其抛入油锅炸死。原来,韩信听信谋士蒯通的话,怕郦食其的功劳胜过自己,便装作不知齐国归服之事,从而发兵袭齐。
齐军败退,田广被韩信杀于城阳(今山东莒县)。田横悲愤交加,为图复国之计,自立为王,率部属五百人隐入海岛(即今田横岛)。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称帝,为消灭各地残余反抗势力,刘邦又派使者来岛招降:“田横来,大者王,小者封侯,不来则举兵加诛。”面对刘邦的再次召见,田横为保全五百部属性命,出于“国家危亡,利民至上”的思想,毅然带着两名随从前往洛阳朝见刘邦。但行至洛阳三十里外的尸乡时(今河南偃师),田横获悉刘邦召见的目的旨在“斩头一观”时,愤然对随从说:“当初我和刘邦都想干一番大事业,而如今一个贵为天子,一个却要做他的臣子,我忍辱负重只不过是想保全我五百人的性命。刘邦见我,无非是想看我面貌,此地离洛阳三十里,若拿着我的人头快马飞驰去见刘邦,面貌还不会变。”言外之意是:我死,刘邦会认为岛上群龙无首,五百人的性命也就保住了。说完,不顾随从再三跪求,遥拜齐国山河,悲歌:“大义载天,守信覆地,人生遗适志耳。”慨然横刀自刎。田横自杀后,二随从急将田横之首送至洛阳,刘邦看到,田横能为五百人自杀,感动落泪说:“竟有此事,一介平民,兄弟三人前仆后继为齐王,这能说不是贤德仁义之人吗?”遂派两千禁军,以王礼葬田横于河南偃师,并封田横的二随从为都尉,二随从不被官位所动,埋葬田横后,随即在其墓旁挖坑自尽。留岛的五百兵士听说田横自杀后,深感“士为知己者死”,田横为保全属下性命而去洛阳,他们为表达对田横的忠义之心,遂集体挥刀自刎。
田横为民谋利殚精竭虑、捍卫国家坚贞不屈、大义载天守信覆地、舍生取义甘抛头颅的大无畏精神,真乃大英雄也。对田横的评价古代的司马迁曾说过:“田横之高节,宾客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唐朝的韩愈也这样说过:“自古死者非一,夫子(田横)至今有耿光”。像田横这样的人算是活出了人生的极致。
活出极致,就是融个人之“小我”于社会之“大我”中。中国古代向来不缺这种舍生取义,将人生活到极致的人。战国时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是一段颂传千古的美谈。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不畏秦国的强权,甘冒生命危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和氏璧”完璧归赵,使赵王免于受辱。归国后,他因功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
廉颇是赵国大将,自认对赵国劳苦功高,不甘屈居蔺相如之下,愤愤不平溢于言表,数次侮辱蔺相如。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以容忍谦让对待,终使廉颇愧疚悔悟,负荆请罪,二人遂成为至交。
蔺相如的这种处事态度,是基于国家的利益,他这种“大我”的胸怀,诠释了活出极致的内涵——舍私利求大义。
和平年代,很难遇到田横为五百士而牺牲自我的考验,也不会有太多人遇到廉颇和蔺相如为国家大利,负荆请罪的美谈。但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历史可以渐行渐远,精神却不能忘。在人生路上,修身养性,反躬自省,多行仁由义,君子之名成矣,人生大利存焉。
人生在世,大义为先,舍己为公,舍生忘死,都是“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得贪婪,高枕无忧;舍得名利,乐得清静;舍得自我,活出极致。青少年们要懂得:人生并非只是一味地做加法,学会给自己做一些减法,才能够轻装上阵,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