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一般来说聪明人都容易骄傲,觉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从来不肯低头。这是人类的通病,更是聪慧者常犯的错误。所以能做到谦虚,是一种很可贵的品质。
孔子最喜欢颜回,几次表示像颜回这样的人早死真是老天爷不公。是以我们常说“由来才命两相妨”也是不无道理的,有很多天才都是英年早逝,否则还会有更大的成就才是。
孔子有一天大概很清闲,和子贡聊天。他说:“子贡,你说老实话,你自己觉得你和颜回哪一个厉害?”南怀瑾老师认为这是孔子在问子贡他和同窗颜回哪个人的学业好。
子贡是一个非常聪明而且有自知之明的人,他说:“哎呀,老师你饶了我吧。我哪里敢和他相提并论啊?你告诉我们一,颜回就能参悟到十,而我也就知道二而已。”
孔子说:“你啊,在学业上还真不如他。不仅你是这样的,连我也不如他。”
当然这是孔子的自谦语,但是不得不说颜回一定是一个悟性极高、道德极好的学生,做人家老师的人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子贡的精神,他自己也是成就很高的,非常有才华,品行也不错,但是他没有骄傲。这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反映,比如还有几次他对孔子声誉的维护,他不允许人家说他比孔子的学问要好。换了今天的人,没准有人恭维自己还巴不得呢!正好顺水推舟,让自己得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名。只要自己能出名,哪里还管得了老师的死活啊?
乾隆三十八年,毕秋帆任陕西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毕秋帆进庙内休息。一个和尚坐在佛堂上念经。人报巡抚毕大人来了,这个和尚既不起身,也不开口,只顾念经。毕秋帆当时只有40出头,英年得志,自己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见老和尚这样傲慢,心里很不高兴。
老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离座起身,合掌施礼,说道:“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毕秋帆说:“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随即,毕秋帆上坐,老和尚侧坐相陪。交谈中,毕秋帆问:“老法师诵的何经?”老和尚说:“《法华经》。”毕秋帆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个‘阿弥陀佛’?”
老和尚听了,知道毕秋帆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为难他,于是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个‘子曰’?”
毕秋帆听了不觉大笑,对老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
献茶之后,老和尚陪毕秋帆观赏菩萨殿宇,来到一尊欢喜佛的佛像前,毕秋帆指着欢喜佛的大肚子对老和尚说:“你知道他这个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老和尚马上回答:“满腹经纶,人间乐事。”毕秋帆不由连声称好,因而问他:“老法师如此捷才,取功名容易得很,为什么要抛却红尘,皈依三宝?”老和尚回答说:“富贵如过眼烟云,怎么比得上西方一片净土?”两人又一同来到罗汉殿,殿中18尊罗汉各种表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毕秋帆指着一尊笑罗汉问老和尚:“他笑什么呢?”老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毕秋帆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老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倚势凌人的人,可笑;钻营求宠的人,可笑;阿谀逢迎的人,可笑;不学无术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
毕秋帆越听越不是滋味,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老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说完深深一揖,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著名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学识渊博,然而他从来不会自满,他流传下来的名言警句之一就是“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一个人到了这样的成就还能谦虚如几岁的孩童,真是难得。
“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是名言,理解起来都很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青少年要自信,但不要自傲,保持谦虚,才能不断进步,否则就会固步自封,变成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