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和腺体,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枢纽,还有解毒和调节水与激素平衡的作用。所以,肝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疏泄,肝藏血,可调畅全身气机,是气机生降出入的枢纽,又是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重要器官。因此在养生防老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肝的保健。
1.精神调养
因为人的精神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到肝的疏泄功能,因此肝的保健应重视对情志的调养。临床证明,反复持久或过激的情志都会直接影响肝的疏泄功能,特别是暴怒,最易使肝气失去条达之性而郁滞不行,从而变生百病。因此,情志失调常常作为黄疸、臌胀、眩晕、中风等肝系疾病的主要病因,应尽力避免之。正如章潢在《图书论》中所说:“善养肝脏者,莫切于戒暴怒。”提示了减少隋志刺激,防止过度的情绪波动是肝病预防的关键所在。
七情致病,自古有之,但今更甚之。重要原因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总有一种“压迫感”,尤其是中年知识分子感觉更为突出。可见要防病,必须调情。那么如何调和情感呢?
①首先要养性古人云:“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即是说,养生要养其根本,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等是生命的根本,只有有了好的道德风貌,精神才能安静、平和、乐观、愉快。中国历代养生家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提出了“仁者寿”的理论。从我国长寿老人的调查中,也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有一颗慈善的心,一生爱做好事,助人为乐,少私心、不患得患失,知足安闲。
②要思想清静,少私寡欲所谓思想清静,是指思想安静,没有杂念。正如《黄帝内经》中指出:“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澹,即思想安闲,虚无,是指没有杂念,只有这样,人体的正气才能在体内正常运行;精神守于内,而不耗散于外,又怎么能得病呢?
③要做情绪的主人如林则徐在墙上就贴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制怒”,借用无声的文字语言来控制自己的怒气。对不良情绪,要及时疏导宣散,逐渐发泄。使人从痛苦的环境里解脱出来。如遇到不幸、悲痛万分时,可痛痛快快哭一场,让眼泪尽情地流出来。
2.饮食调养
①首先是忌饮酒因为慢性酒精中毒易引起肝硬化。在饮食方面应多吃糖类和蛋白质,少吃脂肪,脂肪多了,有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还应多食维生素K、维生素A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蛋黄、胡萝卜、蔬菜、水果、菠菜、番茄、橘子、鲜枣等。
②适当食用含纤维素多的食物高纤维食物有助于大便通畅,有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这是保护肝脏疏泄功能的一项重要措施。
③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吕氏春秋·尽数》云:“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孙思邈主张“一岁之忌者,暮无饮食;一月之忌者,暮无大醉”,则是说在食量上应有节制。一些肝系疾病如黄疸、臌胀等与食物不洁或污染有关,亦应避免,防止病从口入。
④春天要多吃点韭菜在谈到春天如何养生时,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认为春夏养阳。意思是,在春天、夏天,人们应注意对自己阳气的保养。何作阳气?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火力”,新陈代谢。若“火力”不足,即会出现畏寒、肢冷等症状。春天保养阳气的方法很多,其中之一是应多吃点韭菜。
当春天刚刚来临,寒风料峭、冷气尚在袭人的时候,就可用“黄韭试春盘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诗句,这说明韭菜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
一斤韭菜含蛋白质5~10克,糖5~30克,维生素A 20毫克,维生素c89毫克,钙263毫克,磷212毫克,以及挥发油等。它具有调味、杀菌的功效。除此以外,韭菜的突出优点是含粗纤维较多,而纤维素现在已被人们称为第七大营养素,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物质。韭菜,虽然四季常青,终年供人食用,但以春天吃最好,正如俗话所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正如《本草拾遗》里所说:“在菜中,此物最温而益人,宜常食之。”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说:“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乃肝之菜也。”所谓肝之菜,是说吃韭菜对肝的功能有益。祖国医学认为,春季与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相应。春天,人体肝气最易偏旺,从而侵犯脾胃的消化功能。而春天多食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宜多食韭菜。但由于韭菜不宜消化,故一次不应吃得太多。一般来说,胃虚有热,下部有火和消化不良者,皆不宜食用。
民间用韭菜治病的方法很多,如恶心、呕吐时,在半杯奶中加韭菜汁两匙,姜汁少许,温服;若是阳痿、早泄,可用新鲜生韭洗净绞汁饮用,每次半斤,每日两次,连续用一星期。韭菜炒虾米,对健肾利尿助阳也有帮助。
3.注意春季养肝
中医学认为,肝主春,意思是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是与春季相应的。为何要这样说呢?因为春天温暖的气候将会使人的活动量增加,新陈代谢亦将13趋旺盛。因而在人体内,无论是血液循环,还是营养供给,都要相应加快、增多,以适应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血液循环的加快主要在于血量的调节;营养供给的增加则重在消化、吸收。这些在中医看来,均与肝脏的生理机能有关。若肝脏机能失常,适应不了春季的气候变化,就会在以后出现一系列病症,特别是精神病及肝病患者,易在春夏之季发病。俗话说:“菜花黄,痴子忙。”据统计,精神病发病率以3~4月份最高,这是季节对机体影响的一种反映。中医所说的“春宜养肝”的道理就在于此。
尤其在春季要多做一些有益于肝的锻炼项目,如《外台秘要》中说:“春阳初升,景物融和,当眺览园林寻春郊外,以畅春生之气。”这是强调在春天要进行春游。因为春游不但可以畅悦心怀,又可舒活肢体,使气血流畅,以适肝气喜舒达之性。
此外,春季宜多做养肝功法,如取右侧卧,略抬高臀部的体位,缓慢做腹式呼吸动作,连续做20~30分钟,每日做2~3次,有利于肝脏休息。
4.慎重用药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表明,所有药物都需肝脏解毒。因此,无论中药、西药均应审慎用之。慎药主要体现在是慎用或不用对肝有毒的药物,如中药之黄药子,西药之驱虫药,抗生素等,均可引起肝细胞损害;二是有些药物对肝脏虽无直接毒害作用,若滥用之亦可加重肝脏负担,故应严格掌握,以减少肝病发病机会。
下列药物应少用或不用:氯丙嗪、磺胺、雷米封、鲁米那类巴比妥制剂、苯胺、双氢克尿塞、辛可芬、含氯化合物,这些药物皆对肝脏有一定的伤害作用,最好不用,不得不用时应加强配合其他综合性的护肝措施。
有些药物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如维生素C、维生素8、维生素K和维生素E等;葡萄糖、三磷酸腺苷、辅酶A、辅酶Q、复方肝制剂、胎盘制剂、肝泰乐也常被用来保护肝脏;某些氨基酸制剂,一大类去脂药物,如精氨酸、胆碱、肝宁、肝乐等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上述药物均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亦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来保护肝脏,须采取综合措施。
5.防病养生
一般来说,不管多大年龄都可以得病毒性肝炎。但根据观察,甲型肝炎多数发生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乙型肝炎病人则青壮年比较多。儿童的手因为摸这摸那,容易弄脏身体,所以,得甲型肝炎和肠道传染病的机会就比较多。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使用血液制品及注射来传染,这种传染机会青、壮年人就较多些。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症状、传染来源及传染途径一部分与甲型肝炎相似;一部分与乙型肝炎大同小异,不易区别。
病毒性肝炎不仅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也是世界性的一种疾病。本病除了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外,还将危害后代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必须重视预防,方法如下。
①搞好环境卫生首先要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及时清除垃圾、污物,消灭苍蝇滋生地。其次是管理好粪便。因为粪便里有大量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②保护好水源,注意饮水卫生这里主要指的是广大的农村,因为相当多的农村、山区还是吃井水或江河湖塘的水,受污染的机会多。
③搞好食品卫生病毒性肝炎多是因为吃了不干净食物造成的。
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注意手的清洁,吃饭前、大小便后要洗手;注意勤剪指甲。
⑤及时隔离治疗病人,严格管理好传染源各级医疗机构最好设立肝炎门诊,让肝炎病人单独挂号、化验、取药、候诊;并注意彻底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