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其他望子成龙症候群
42805900000008

第8章 输赢代表一切吗?

想当赢家,就要玩得像个赢家

温斯乐足球队小球员的家长们既高兴又骄傲。因为这个球队的成员虽然才小学二年级,而且都是初学者,却赢得全镇比赛低年级组的冠军。这场球赛真是赢来不易,尤其这些孩子都没有什么上场比赛的经验。他们的教练自己也有两个儿子是高中校队的明星球员,他知道要怎样训练孩子。虽然教练有职责教导学员何谓运动精神,而不是光会赢就好,但这位教练仍然像教大孩子一样的教这些小朋友如何推、挤、拦截。敌队球员的家长,甚至少数温斯乐的家长都对此不敢苟同。不过就像其中一位父亲说的:“如果你想当赢家,你就要玩得像个赢家……这意思就是说,你必须比别人都来得努力,就像我们在职场上所学到的那样!”

西洋棋和空手道,该放弃哪个?

小学五年级的丹尼一直为了他的课后活动和父母僵持不下。他学钢琴(弹得非常好)、参加棋艺社(去年还得过优胜)、在少棒队当投手,还练空手道。丹尼和他父母都觉得课外活动排得太满了,一定得放弃一项才行。丹尼想放弃钢琴或西洋棋,但他父母却希望他把空手道停掉“。因为钢琴和西洋棋可以帮助他培养日后所需要的技能,空手道只不过是好玩罢了!”丹尼的母亲说。接着她又很自信地补了一句:“况且他的空手道也不是那么强。”

曾经在奥运会出赛但没有得到奖牌的吉娜

19岁的吉娜从6岁起就开始参加大大小小各项游泳比赛。从社区的游泳队,一路脱颖而出,到郡、州队比赛。她1996年还参加了在亚特兰大举办的奥运会,并在50米仰泳中得到第十五名。但是除了亲近的朋友和邻居之外,全镇没有人知道她的成就,也不清楚她曾代表美国在奥运会中出赛。甚至连镇上的小报都不曾采访过她,因为从一开始就没人看好她会得到奖牌。

“成功”是一种药,许多人对它上瘾却不自知

在美国,我们的确喜爱所谓的胜利者。对运动明星、商场大亨、银幕偶像,我们都极度热中。在私人领域里,我们也努力督促自己,并且把成功当作最重要的目标。然而,或许就是因为这难如登天的希望和梦想,使得我们迈向目标和理想的路异常艰险,且一路上倍觉焦虑和苦恼。无疑的,有些人真的在迈向成功的挑战中得到满足,然而也有为数众多的人最后发现,比较没有压力的生活,其实是更有意义、更令人满足的。纵使达到巅峰的快感无可比拟,但每分每秒战战兢兢地为达目标而努力,会很容易使我们的生活失去平衡。

鉴于此,为人父母者更应该想清楚自己的成功定义是什么。我们必须先估量“成功”所需付出的代价,再决定为了让孩子早现光华、享成功之名而牺牲生活到底值不值得。并且认真思考把这样的高度期望加诸孩子身上,对我们和整个家庭来说究竟是否有益。

美国人在太多方面足以自豪。冒险突破的精神让我们的祖先建立了一个在短短数百年间成为自由世界先驱的新国家。若不是坚强的意志力使然,美国也无法成为第一个把航天员送上月球的国家。在这块到处充满机会的土地上,只要你真正努力付出,梦想就会实现。但是那些以成功及高成就为人生主要目标的人,往往不仅自己付出极大的代价,连配偶和孩子也为此牺牲。许多名人都曾公开表示,他们对自己在生命中的一些抉择感到极为后悔,尤其是在家庭生活方面。这些人往往最后只好独自咀嚼寂寞以及心灵上的空虚。记得报纸曾登载,一个世界知名的企业总裁,连自己女儿的婚礼都未受邀。

再有野心的人也不希望落得这种下场,所以我们尽力以良好的价值观和纯净的生活来调和我们成功的欲望。做父母的人也很努力地在个人事业野心和家人关系中求取平衡,虽然如此,我们往往还是无法得知,孩子在看到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奉为楷模的这些人后,他们得到的信息到底是什么。

我们在一言一行中教导孩子做任何事都要全力以赴,鼓励他们要铆足全劲。努力夺冠,不以现状为满足;设立目标,追求目标,达成目标;要尽力而为,求取成功。但这些真的是可以让孩子建立美好人生的主要价值观吗?在实际的生活中,这些价值标准有可能和孩子的性格相抵触。更何况,像这样追求完美的表现,恐怕会让许多人就此失去自尊心,并且永远无法满足。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讨论这样的好胜和竞争心理会如何掩盖一个人天生的感受能力,同时也就如何从较正面的角度教导孩子看待人生提供建议。

在美国这块土地上,“成功”是一种药,许多人对它上瘾却不自知。就像电影《洛基》所传达给观众的信息一样:达到目标的感受多棒啊!站在冠军宝座上接受欢呼,尤其是还可以名利双收的时候。这就好像经过了又热又累的一天后喝下的第一口冰啤酒,胜利的快感真是无可言喻。然而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人生中所追求的,只是成功的快感和赢得别人掌声时的那种飘飘然的感觉,那么最后所得到的恐怕也是空洞且徒有其表的人生。当我们忙于从一个挑战进入到另一个,企求从中得到更多的谄媚的时候,我们便无法静下心来审思自己的人生有哪里不对劲,或是察觉到这样无休止的努力其实来自那不断啃噬自己的心魔。这样的生活方式事实上只会让我们的灵魂永远无法满足。

热中参与竞争的是孩子自己,还是父母

在抽烟、喝酒上再怎么不节制的父母,都仍会懂得教导孩子远离烟酒。但在追求成功上,我们却无法控制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更别说花时间去思考成功的真正意义了。

甘地算不算一个成功的人?那泰瑞莎修女呢?一个每到周末就固定为独居老人照料饮食或陪他们弹琴说唱的义工,算不算是成功的人?一个每场比赛都轻易击出全垒打的天才打击手呢?一个打击率不高却每天持续参加棒球队练习的10岁孩子算不算成功的榜样?那个每次都邀请全班最差的球手也来参加比赛的孩子,是否也是一种值得学习的典范?一个孩子从来不特别突显自己,让自己成为明星,但他的幽默感却使得团体更有凝聚力,你觉得他如何?人生的目的是不是赢得彩票大奖,或是在世界杯第九局下半局击出一只全垒打?还是人生就是要每天都活得轰轰烈烈,像金莺队的棒球选手瑞布金(Cal Ripkin)一样创下连续出赛最多场的记录?

我们这些努力工作小有成就的父母,只要孩子一有优异表现就会感到无比骄傲,不管是画了一幅不错的画、骑马比赛中赢得优胜,或是在地理常识竞赛中答出某个艰涩的问题。我们热情地在场边为孩子的表现欢呼,而他们通常也很喜欢父母这么做(虽然在青少年期,他们会开始有点不好意思)。当我们絮絮叨叨对亲友邻居夸耀孩子的成绩的时候,没有人敢嫌我们烦。

不少人开始抱怨现在有太多的孩子活在不合理的压力下。而父母会发现,要找出热心鼓励孩子,跟对孩子过度施压这两者之间的分野,真的是很难。听到邻居初二的孩子为了体操得“B”而被父母禁止使用电话,我们或许只是觉得莫名奇妙;不过听到小学冰上曲棍球队的某位家长用金钱激励孩子在球场上得分,进一球三块美金、三球十块,我们很确定这是逾越分寸了;但是听到自己认识的高中孩子为了非上名校不可的压力,而花钱雇枪手帮他考学术性向测验,最后却被抓,那真是令人胆战心惊。

但话说回来,如果今天换成是我们的孩子尝试着脱颖而出,或许我们也不太确定自己该做到什么程度。在这个崇拜名人的美国社会里,成为重要人物是最“酷”的事。现在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有一天会成功。在前一章我们提到的《寻找鲍比?费舍尔》(Searchingfor Bobby Fischer)这本书中,作者瓦兹肯回溯儿子的西洋棋教练潘多菲尼(Bruce Pandolfini)曾质疑,让那么小的孩子参加全国比赛是否合适,因为这样的比赛会让人觉得自己的价值是建立在比赛的输赢上。瓦兹肯本人对此感到不满,在书中他描述他对潘多菲尼“假惺惺的客观”嗤之以鼻。这位骄傲的父亲认为:“这有什么不好?不管你喜不喜欢,这种比赛一定都是残酷的。没有可怜的失败者就衬托不出得意的优胜者。”在这次全国竞赛中,他的儿子约瑟?瓦兹肯还不满9岁。

瓦兹肯的说辞的确令人不敢苟同;毕竟我们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9岁孩子面对这种情况的。会吗?如果孩子只是想试试看,并不那么在乎输赢呢?如果他最好的朋友也要参加呢?或者是像瓦兹肯的儿子约瑟一样,孩子真的有夺冠的希望呢?又或者我们自己其实一直希望自己是西洋棋高手,却苦无机会呢?我们会不会基于上述的任一种理由而让孩子在这种“残酷”的赛场中度过一个周末?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用这些说辞来说服自己的,而在内心深处我们知道这些活动对孩子并不是完全有益。

然而当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幕后的推手时,我们反而无法拿捏什么样的程度算是强迫,也往往无法确定什么时候应该将鼓励升高为催促,尤其是对那些本身没有动机去尝试新事物或去做些什么的孩子。一个不喜爱阅读的小学三年级孩子也许会因金钱奖赏(一般我们称之为贿赂)而多读一些书,尤其是当书选得很不错,又能帮助孩子克服不善阅读的尴尬时,孩子甚至可能因此而爱上书。至于运动神经不够发达不愿意练足球的孩子,也可以用奖励的方式作为练习的诱因。

但是父母必须将每件事分开来做个别考量,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位热中运动的父亲回忆他儿子6岁的时候想停掉游泳课。这个小男孩很有当游泳选手的天分,体能、速度都非常好。但他先前上的游泳课吓到他,游泳教练要他游完一个标准池的长度,那对一个小孩来说真是无止无尽。起先这位父亲想说服儿子继续上游泳课,但他自己想想觉得:“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已经会游了,他不需要游得更好。”要让父母同意让一个尚不懂事的孩子放弃一项他有天分的运动项目不是件容易的事。后来,这个小男生自己对棒球产生兴趣,成为一个优秀的棒球选手。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就是因为自己对棒球有份热情,才会在棒球上有所成就,若非如此,他在棒球上是否能有“前途”,也是很值得怀疑的。不管我们自认为多有经验,还是必须很仔细地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自己想做的是什么。

父母对孩子将来要做些什么有所憧憬,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都会对未来有梦想,而有些孩子也的确可以快乐地照着父母的规划往前走。父母对孩子期望高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希望他们的人生能过得有意义。我们认识许多人埋怨自己小时候父母只要他们不惹事就好,并没有用心去了解他们、栽培他们,因此他们决心要用不同的方式教养自己的孩子。一位外科医生每个周末都带着他青春期的女儿去医院巡房,父女都非常珍惜这段共处的时光。一位作家习惯拿自己的作品跟小学高年级的儿子分享,问问他的看法,小男生不但有不错的意见,而且也喜欢拿自己的作品给父亲看,问父亲的意见。每一个孩子在内心深处,都希望也喜欢父母亲关心他们、在乎他们、愿意帮助他们,父母这么做,孩子的确受益匪浅。

再者,就许多层面来说,竞争都是令人兴奋、来劲又有趣的。如果你努力突破、拿更高的分数、跑得更快更远、爬更高的山、赚更多的钱,让自己热血沸腾,那对你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当你自己选择要竞争的时候——不管对象是别人或是自己。在有些情况下,竞争可以激发出美好、丰富的成就,对所有年龄层的人都是如此。但是当孩子参与高度竞争的活动时,即使看起来是他们自己想要参加的,我们这些骄傲的父母仍须确认热中参加的是孩子自己,不是父母。

身为父母者或许总认为自己的后代有机会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毕竟起码就生理上而言,孩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尤其是当生命走到某个阶段,我们了解到自己的梦想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的时候,孩子就成了帮我们完成梦想的最后希望。基于这个理由,心理学家称这种为自己的理想督促孩子的现象为“成就替身”。当然,如果孩子出于自己的意志愿意追随父母的脚步,父母会感到相当骄傲,毕竟模仿就是一种最真诚的恭维。但是,如果我们的动机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就此延续不死,那么我们不如学埃及人筑一个金字塔还比较有效。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是放孩子过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

所谓的受欢迎、赢过别人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许多父母把孩子逼得太紧了。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汉(Bruno Bettelheim)认为,这种要求孩子一定要“表现”得很好的坚持,是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孩子精神疾患的来源。“学习活动超过负荷的孩子,往往他们的父母表现出来的,是对孩子身为单独个体的事实漠不关心,并且坚持孩子要有高水平的表现。”我们必须记得,所有的孩子都是想要取悦父母的。

如果我们内心非常渴望孩子能时常上台领奖,仿佛他们是为我们在足球场上达阵得分的小四分卫,那么当他们无法达成这样的目标时,我们往往会无法掩饰自己失望的情绪。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失望中,甚至不会去注意到孩子的双重失落——一来自己的表现不好,二来又让父母失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觉得自己孤单而且被遗弃,而我们也看不到一件事实,那就是只要孩子能够上场一较高下,我们就应该感恩惜福了。前述的种种情形,都会拉大亲子之间的距离。

因为当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孩子对失败的感受时,孩子却发觉到我们在乎的是我们自己。一位母亲为了女儿有一个学期未名列中学成绩优秀学生排行榜而感到难为情,因为在他们居住的这个小城中,优秀学生排行榜是会登在社区报纸上的。

为了确保孩子能够成功,我们也许会忽略一些危险。有的父母为了怕孩子在学校不受欢迎,竟然失去依常理判断是非的能力。在一个富裕的高级社区中,父母竟然允许才读初二的孩子参加可以喝酒的派对,因为他们不想让孩子被同学看扁;另一个初二的女生回家告诉父亲,要进入最受欢迎的圈子,必须帮至少一个圈子内的男生口交。现在的青少年真的是走极端。

老实说要父母去面对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如果我们仔细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动机,大多数人或许不会喜欢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没错,我们或许希望孩子胜过别人、达成目标、有人缘,就像我们一向期望自己能做到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或许不是在所有的状况下都值得为此付出代价的。因此做父母的应该认真思考,所谓的受欢迎、赢过别人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很有必要在一开始就和孩子充分沟通这样的概念,因为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持续地了解父母的想法。

许多人都渴求成为别人羡慕、注目的对象。像寻常人家那样过日子还不够,那没有什么特别。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成为别人想赶上的对象,那不是更好吗?如果我们家的孩子是保持记录的佼佼者,而不是那拼命想赶上别人的落后者,那他一定就不会有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舒服、不满足、不快乐这种种的问题了,不是吗?

不可能的!在人生中常常我们刻意做一些事,但到最后反而弄巧成拙,得到我们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在我们尚未驯服这道心魔前,它还是活得好好的,而且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活跃。这是一个邪恶的循环:我们在孩子身上施加压力,期望他们成功,但这么做不但没有把这心魔赶跑,反倒把可怜的孩子不偏不倚赶进恶魔的怀抱。

美国人总喜欢崇拜胜利者,例如贝比?鲁斯和迈克尔?乔丹这些运动明星。到我们这一代,偶像崇拜的标准降低了,量却日趋泛滥。随便什么人只要有所专精,就可以成为超级巨星。对名人的崇拜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一个人不管在生活其他层面如何不堪,只要很幸运地在某方面有天赋,或是专长,往往就会被粉饰成为超级偶像。杂志、电视等媒体提供麦当娜这类明星的舞台大谈社会议题,职业的公关和经纪人就像《绿野仙踪》里的魔法师一样在幕后操控,维护偶像的形象。现在的公关专家深知如何把像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变身为史怀哲、爱因斯坦和汤姆?克鲁斯的综合体,同时也是爱孩子的父亲、有过人的才干、关怀社会、又是社区的中坚分子——酷毙了!抬起手顺一下头发,再戴上雷朋太阳眼镜,就是这样。

这样的假象使得我们在看这个世界时,仿佛戴上了有色眼镜,而我们看待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时也是如此。名人就像神?一样,不像一般人。听到他们像我们一样感冒、长青春痘,或是剪坏了头发,我们会觉得很讶异。在苏斯博士(Dr。Seuss)的《头顶雏菊的梅兹》(Daisy Head Mayzie)这本书中,描述一个孩子因为头上长出一盆花,而成为世界知名的人。她拥有名声、财富,所有人都巴结她,但是她寂寞极了,因为大家忘了在她头上那盆令人眩目的花之下,她只是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小女孩。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会有那么一天,但是当我们就孩子的特质和才能密集训练他的时候,却是在往这条路上走。在这种情形下,孩子的某个特殊面被膨胀,而其他方面却往往被压抑。

这是造成不安全感的一个必要元素。不管我们是否貌若天仙、成绩优异、在运动上有专精项目、有音乐或艺术天分、富幽默感或是厨艺超群,我们都希望别人爱我整个人。但是当某项特质被放大时,那项特质便成为那个人的全部。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大多数人都希望别人完完全全爱我这个人,而不是我能做得非常非常好的那件事。谁都不想当一个只会一种把戏的活宝。

一个人的成功,不一定得建立在其他人的失败上

美国人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重视竞争和个人成就。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里,作家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Nicholas Kristof)回忆他住在日本时,曾在他儿子的5岁生日派对上教一群孩子玩大风吹,但他却发现这群孩子根本玩不起来,因为这些日本孩子都很有礼貌地把位子让给对方,自己站在一旁。克里斯托弗写道:“美国孩子被教成要当赢家,随时抓住机会,甚至是属于别人的机会。日本孩子却被教导要成为好公民,有团队精神,服从规则,满足于成为大马赛克拼图里的一块小磁砖。”

美国孩子即使年纪很小也懂得要在音乐停止时抢一张离自己最近的椅子坐下来,这种观念和日本孩子从摇篮里就得到的观念截然不同。尊重别人的感受是日本文化其中的一部分,让别的孩子因为没有位子坐而觉得难过,这不是他们的作风。

当然,日本人有日本人做事的方法,美国人有美国人的一套,两者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但是无可否认的,美国父母决不会只想要孩子单单成为大马赛克拼图里的一小部分。不管私下或公开,我们想要的是,那种可以框起来放在客厅里给大家看的彩色的、头版的沙龙照。孩子最好是要出众,若能出类拔萃那更好。但这样的心理正显示出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是多么地缺乏安全感,更可悲的是,我们对于其他不如自家小孩的孩子,是多么的漠不关心。这种为求胜利不择手段的态度,要如何和我们一向珍惜的其他价值观兼容,诸如分享、尊重别人的感受和权利等等,这着实令人怀疑。

我们认识的华裔两兄弟,他们俩玩任天堂的方法就和大多数的美国孩子不一样。大多数的孩子是互相厮杀,想赢过别人,这两兄弟则是两人合作试图击败计算机。他们的家庭自小就教育他们要互助合作,并且对家庭尽义务。把亲兄弟当作对手是一件奇怪的事。

谁说在真正的“生活”游戏中这两兄弟会超越那些好胜心强的美国同侪?虽然他们俩都是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其中一个还得到耶鲁的全额奖学金),但没有人敢打包票,因为我们之中没有人可以洞悉未来,看出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后这个世界需要些什么。我们只能尽最大的能力给孩子足够的技能,让他们能过好的生活。我们可以教导孩子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心理、情绪,让他们保有健康的身心、能够清晰地思考、懂得关爱自己和别人,让他们有足够的自尊心,在必要的时候不失去自我。这些重要的人际关系的技能,是面对人生的真正关键,这些是即使经过一世纪之后,也不会有大改变的。

然而,直到我们决定好要培养孩子哪些特质前,他们会有一段难走的路,尤其是当我们不断督促孩子继续努力的时候,而在此同时,也很容易把孩子与同侪隔绝。建立一种关系,让父母能够灌输一种能够培养亲密关系和满足感的价值观和观念,对许多父母而言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不过也就是因为这样的挑战性,才让教养孩子成为一种复杂而又有收获的努力过程。就像在第四章中所讨论的,创造永远属于你和你的孩子的特殊关系,这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要赢有很多的方法。一个人的成功,尤其是孩子,并不一定得建立在其他人的失败上。想想看,孩子要学习那么多的东西,在我们的一生中,会做错多少事、发生多少意外、跌跌撞撞多少次,因此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为孩子能够学习、探索、尝试新事物、提出问题、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我的价值和人生的方向而感到骄傲。并不是拥有尊贵的头衔或高额的银行存款才叫成功;世界何其大,工作机会和职位何其多,每个人最终都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有些人天生喜欢当领袖,有些人则选择当个背后的支持者,这两者都是很有价值而且不可或缺的。找一些我们喜欢又能掌握得很好的事,加上人生中我们觉得骄傲又成功之处,这就足够让我们活得快乐又满足了。说实在的,你至多只能期望这些。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整天逼着孩子什么都学,而且样样都精?

让我们来仔细看看学校和运动场这两个竞技场,在这两个场所成功的定义往往就是“超越每一个人”。当孩子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那些致力于在孩子生命的头三年精心培育孩子的父母,就急于想知道自己早期的努力是否有成果。咱家的莫莉和别的孩子比起来有没有比较聪明呢?一位幼儿园老师描述在最近的一次家长会中,她告诉一位家长他女儿在学校适应得非常好,过得很开心而且很受欢迎。而这位爸爸的第一个问题是,那她在学校成绩怎么样?这位老师告诉他,为3岁孩子安排的课程并不强调成绩,但是他的女儿确实很聪明。这位父亲又继续追问,终于他最想问的问题脱口而出:“那我女儿是不是全班最聪明的?”

课业要求上的压力

对课业要求上的压力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且从未放松。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孩子被要求要能阅读,不会的孩子老师还要求家长请家教。当然,需要额外帮助的孩子的确是要就实际的状况尽早给予协助。不过就如同一位阅读专家说的,有些孩子就是要到七八岁才成熟到能够阅读,这跟智能没有什么关系。最早学会讲话或阅读的,到大学里不见得是读写能力最强的。晚开窍的人只是发展上稍有不同而已,往后一样可以有很好的读写能力。举例来说,爱因斯坦就很晚才学会说话,在学校成绩也不怎么出色。在孩子成熟度不够的时候就要求孩子阅读,会造成孩子的失败和挫折感,孩子若在未来对阅读感到排斥,那也不令人意外。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但聪明其实有很多种。研究智能的专家相信除了大家所重视的反映在课业成就上的智能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智能。哈佛大学心理学者霍华德?迦纳(Howard Gardner)指出至少有七种不同种类的天赋资质,包括语文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和个人内在智能。其中最后的两种是所谓情绪智商(emotionalintelligence)的基础,也是心理学者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所著的几本畅销书的主题。

我们其中这许多在所谓传统的学业成绩上不算出色的人,看到这个世界终于承认聪明其实有许多种类,或许会觉得松了一口气。不过,提到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还是无法立刻把多元智能这个观念运用上去。我们依旧希望孩子名列前茅,智能、天分好像都只能从排名上显示出来。孩子在智力测验中拿到高分,我们觉得骄傲万分(有其父必有其子嘛!),若成绩只在平均成绩上下,则失望万分,事实上就统计学的眼光来看,大部分的人成绩都会落在平均上下的范围内。儿童与青少年心理专家斯坦利?特瑞奇(Stanley Turecki)《,孩子闹情绪怎么办(》The Difficult Child)的作者,最近在他执业的曼哈顿东区指出,所有的孩子测出来不是资赋优异就是有学习障碍,没有一个是中等智力的。有些家长甚至教小孩如何做IQ智力测验,好像分数是最重要的事。一项原本用来估计中产阶级孩童学业成就潜力的客观测验方式,经过大家聪明地掌握考试技巧后,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对今天的许多家长而言,孩子的智商若是低于130——公立学校优生班淘汰标准——就会让他们紧张得坐立不安。“问题”似乎是出在把孩子分类的这种系统,而不是出在孩子本身,不过这是另一回事。整个的玩具产业,包括玩具、益智游戏、拼图,都以提高智能为行销策略,我们在第三章中提到过,有些产品甚至以婴儿为对象!坊间也可以找到许多针对孩子而出的参考书,诸如《10-14岁孩童智力测验高分指南》。这些作业既不能提高孩子天赋的智能,也无法增进孩子的思考力、创造力等等,更无法提供任何能够帮助孩子找到人生方向,或是增加判断力的东西。理论上,这些手册的作用是让孩子在智力测验中拿高分,而且同时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那就是:看起来比别人聪明最重要,学习倒是其次。

虽然学界业界的大师们越来越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我们却仍旧倾向于把孩子教成彻底的个人主义者。这种教养哲学在过去美国人可以到西部去开垦自己的640英亩土地时,或许还可行,但是那种年代已经过去了,那些大农场现在都属于电影明星或大型农产公司。就算我们的孩子以后可以用计算机和行动电话作为工作中沟通的工具,他们还是比我们这一代更需要彼此合作。我们若在各种可能的机会中让他们不断与人对立,只怕他们会很难学到在新世纪中立足所需要的技巧。

学校已经成为孩子求取高分,以及能让孩子得到高分的地方。这样一来,学习过程的本身往往成了附带的东西。也许我们可以从圣经箴言的智慧中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如果没有知识,那你又有什么?如果你有知识,那你又缺什么呢?

一个成绩一向很好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被发现花钱“雇用”同学帮她写作业,事实上她的父母不但知道而且同意这样的安排。她的父母言之成理地说,这些作业内容她都已经理解了,既然全家的行程表都已经排满地,不胜负荷,少做一项作业大家都可以轻松一点。由于校方高层并不知道这件事,家长又不在乎,她的行为没有受到任何惩处,现在她可能仍然认为这种做法没有什么不对,想想看,这对将来她和别人的竞争上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啊!

真正的教育、学习、研究和学识在美国已逐渐的消失。在过去作为教授、医生、科学家、古典音乐家、作家——真正受过教育、有文化的人——是最高的成就,而今大学里最聪明的学生大多向往的是高薪的职业。学习的价值已经被贬低,这样的发展对美国文化的未来而言是悲哀。然而这又是另一个故事。

运动场上的竞争

听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我们在运动场上竞争的激烈程度较课堂尤甚。或许这是因为我们都相信英国人的一句老话:“滑铁卢之役是在伊顿和哈罗(Etonand Harrow)这两个名校的运动场上赢来的。”事实上很多人认为,在孩子的运动竞赛场所中,人们往往可以观察到父母最丑陋的一面。幽默大师克里斯托弗?巴克利(Christopher Buckley)曾为《纽约时报》写过一篇有趣的短文《教练备忘录》,内容讽刺小足球选手的家长,其中有一段“赛程时间表”里写着:

星期六上午8点。重要事项:切记让你的女儿在开赛前二小时到达。备注:这些小女生会活生生地咬断别的动物的头,所以我们需要许多的天竺鼠、黄金鼠、小鹦鹉等小动物。

运动伤害须知:如果你女儿曾经通过夏令营训练,那她一定能挺得过比赛过程中可以预见的轻伤,诸如前头骨破裂,或内伤血肿等等。记住下面的座右铭:只要我活过鬼门关,我就会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中卫!

我们虽然知道早熟对初生儿是不健康的现象,但却鼓励孩子在运动场上越早熟越好。孩子越小就能做些大孩子才会的事情,我们就越高兴。一位父亲给她才18个月大的女儿买一套塑料高尔夫球具,并且很骄傲地告诉他女儿的托儿所老师,他知道有些大学开始发奖学金给优秀的女子高尔夫选手。2岁大的孩子就被绑上溜冰鞋练冰上曲棍球。他们一定要现在就开始,这些好胜心强的父母表示,不然怎能比得过加拿大选手。3岁的孩子挥着比自己还要大的球拍,在大热天里排队和教练学击球,而5岁的体操队员已经开始依照能力分组训练了。

孩子参与的这些活动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参与的动机。他们不是为了“有趣”而参与。几乎从孩子第一次上溜冰场或第一次挥球拍开始,父母就开始衡量孩子成为职业球员的潜力。除非孩子真的是天才——这种几率小之又小——否则他一定会让父母失望的。而在这过程中,孩子自己也会感到失望。

近年来,小孩子的运动竞赛已经和大人的一样激烈。每年都有新闻报道家长因殴打教练或裁判而被捕,或因为和主办单位人员发生歧见而有暴力行为。据统计每周平均有二至三人因此受到攻击,代表各级球赛工作人员的美国体育活动人员协会,现已开始提供会员“人身侵害保险”的服务。有一个城市已经开始推动“不准场外观众喊叫”的规则。而另有一个城市也施行“家长于球赛进行中之行为规范”,例如:

我会将所有球员和观众的身心福祉置于我个人对输赢的欲望之上。

我绝不会对球员、经理、教练、裁判或大会人员有任何威胁或挑衅的行为。

对我们这些开车接送小孩练习及参加周末比赛的家长来说,知道自己还需要读“行为规范”,实在是有点情何以堪,不过却不觉得意外。即使我们常常设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正当合理的范围内——这并不容易,却常常看到或听到其他家长——往往是我们的朋友,在球场边出现抓狂的行为。这是多么令人感到悲哀的发展啊,尤其想到当初少棒联盟温和的主旨时,少棒联盟的发起人当初只是希望让自己热切上场的小外甥能够有机会穿上球衣尝一尝当正式球员的滋味。据我们所知,少棒赛的宗旨是提供所有的孩子一个机会,在公平、有大人监督的环境中,想像自己像大人一样的比赛,如今却演变成一个培养明星球员的复杂系统。很多社区甚至有所谓的选秀名单,表面上好像是为了保持队员水准一致,不过最后知情的教练选出来的往往是一整组的明星球员。

我们并不是建议喜欢运动竞赛的孩子不要参与。我自己的孩子整年都热心参与竞赛,有时还得到区域性比赛的奖杯。当许多人指责这些运动项目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另一方面我们却也觉得其实运动可以促进健康,又可以增加参与者的自信,其实是不宜将之全面抹黑的。参与运动的孩子获益良多:运动可以帮助他们灵活运用身体;运动的孩子比其他不运动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来得健康;对在学校内学业成绩不好的孩子来说,运动提供他们另一个展现特长的场所;运动更能培养孩子的毅力、团队精神及社交能力;运动让孩子学到立即的满足跟迟来的满足之间有何不同,也让孩子知道透过努力和不断练习,可以进步再进步。

小运动员可以在运动中学到运动精神,以及如何胜不骄败不馁。从运动中可以学习到运用策略、责任感、组织能力和自律能力。有时,裁判的不当判决也可以让孩子学到痛苦的一课,那就是人生中不见得所有事都是公平的。运动甚至可以帮助孩子培养空间概念,譬如踢足球要用什么角度才能射进球门,或打棒球投球时要用什么样的弧度。

一位家长清楚记得自己的女儿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运动员的:小学三年级那一年,在那一季垒球赛的最后一场中,她的队伍快要输了,而她几个星期都没打过安打,在两出局的状况下,她击出安打上了二垒,站在那儿对观众席上向她喝彩的家长们微笑。下一个打击手一球击进了投手的手套,比赛就此结束,不过这没什么关系,小女生从此有了自信,现在上高中的她,已得到许多的掌声和鼓励,而且从那时起就爱上了运动。

这是一个运动对孩子助益良多的例子。但是近来由于家长观念的偏差,运动的正面意义已被打了折扣。大多数的教练在每一季开始的时候都会略提一下运动理念:“我们比赛是为了兴趣,以及培养团队精神、运动员精神,并且学习如何打一场好球。”但当球赛进行到终场,只剩几秒钟就结束,而双方的分数还是一样的时候,怎么办呢?一位很聪明的冰上曲棍球教练给他的球员两种选择,一种是以赢球为目标,让技巧比较差的球员坐冷板凳,另一种则是照他们原来的方式比赛。无疑,在教练良好的带领下,这些9岁的孩子们选择了后者。

并非每位教练都知道何者为重。对很多教练来说,如何把奖杯夺到手,比学习、兴趣都来得重要。不过你可以说,学习在比赛的压力下做到最好,而且发展出一种内在的机制,在重要时刻保持冷静,也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课程。

拒绝不合理的压力和训练时间表

不过,身为父母我们不能忘记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只是在游戏中的一群孩子。如果我们决定不要让孩子受到这种待遇,我们可以说不,而孩子也就不会以为那样做是恰当的。某个社区的体操队教练态度严厉,甚至对做错动作的孩子挥拳以对,有些家长对此不以为然,甚至不惜让自己的女儿退出这相当知名的体操队。让人讶异的是,这些小女生们并不愿意退出,她们喜欢教练而且也希望在比赛中获胜。不过这群家长认为有比奖杯更重要的事,教练这么做太离谱了。他们坚持孩子学体操是为了增添生活乐趣,平衡一下整日坐着不动的呆板学校生活而已。离开体操队几周后,他们注意到小女生们看起来轻松多了,脸上又出现笑容,而且也更能享受生活。由于已经有一段时间习惯了这个教练的训练模式,甚至这些家长们都不曾注意到在这些野心勃勃的教练们的指导下,孩子们是如此的紧张、爱发牢骚、容易自责。

冰上曲棍球是非常好玩的活动,不过把13岁的孩子当成职业球员来训练,对孩子来说也许不是福分。

孩子完全没有喘息的机会。没有时间自由玩耍、和朋友聊个电话、和父母分享生活中发生的事,或是向朋友吐吐苦水。更糟的是,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孩子不可能在晚上11点以前上床睡觉,就算他家住在溜冰场隔壁,他每天顶多也只能睡7个小时。

要拒绝这样的压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正是我们必须做的事。对一个既非明星,甚至还不及普通人的孩子,我们不能那样残酷。有个社区球队有一项规则,那就是每个想玩球的人都欢迎加入。球季才到一半,一个表现不甚优秀的小朋友发现练球的时间更改了,却没有人通知他,他被非正式地踢出球队!关心孩子发展的父母必须确定一个11岁的孩子不会受到这样的待遇。对孩子来说要面对这样的境遇实在很困难。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教练,甚至对这种方式不表反对的家长,不了解这样对待孩子已经过了头非常不妥当,对孩子的长久发展更有不良影响。硬逼着孩子很早就要表现突出,这样的做法似乎被广为接受,没有人敢提出异议,更别说彻底拒绝了。如果我们最期望的,是孩子有健康的身体,和能够让他活到八九十岁的充沛精力,那为什么现在我们要这样不当地对待他们的身体,让他们在45岁时就得做人工髋关节手术,就像我们知道的某个金牌体操选手一样?

如果父母觉得拒绝不合理的压力和训练时间表相当困难,那我们或许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动机到底是什么。那些不知道当明星是怎么回事,却私底下盼望孩子有一天成为明星的人,最好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渴望是否实际。现实的明星圈子里充满了许多可悲的警世故事,有些年少的运动明星到最后连自己最拿手的项目都赢不了。网球明星詹尼弗?卡普里亚蒂(Jennifer Capriati)从3岁起开始接受训练,13岁时已经是百万富翁,15岁赢得奥运奖牌,到16岁时却因偷窃被捕留下记录。少年足球明星托德?马林诺维奇(Todd Marinovich),自幼父亲就栽培他成为运动明星,却在事业尚未开始前染上毒瘾,断送了前程。体操选手多米尼克?莫西诺(Dominique Moceanu)据传在6个月大时就被父母亲吊在晒衣绳上,为的是训练她未来成为体操明星。她17岁的时候,声称父母没有妥善管理她所赚的钱,还因为她重了几磅就对她动粗,法院给予她成人的法律地位,以脱离父亲的掌控。她在体操界的前途难料,她身心上的健全也令人担忧。

而这些孩子都是“已经成为明星的人”!一个孩子成功就有一千个孩子被牺牲,他们每天练习六个小时,牺牲朋友和其他兴趣,放弃生活中其他的一切,却永远无法出人头地。更令人难过的是,在养育超级竞争者的压力下,很多婚姻因此而破裂。为你自己也为你心爱的孩子想一想,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在一个会出版《少年时人》杂志(Teen People)和《儿童运动画刊(》Sports Illustratedfor Kids)的文化中,这种情况或许并不令人意外。这些刊物说服我们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成为明星这件事本身就值得追求,直到我们看到可爱的杰西卡?杜伯夫(Jessica Dubroff)——想创下最年轻驾飞机飞越美国记录的7岁小女孩,才有所反省。人人都爱听这个小女孩自己要求上飞行课的故事,直到她失事丧命。至此,我们才清楚小女孩的冒险是多么的不恰当。

保护孩子和自己不为荒谬的期望所伤

在文化上,我们已经为了梦想要求孩子求名求利,而丧失了判断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的能力。我们出卖了自己的道德观,换得这种可怕的幻象。我们成人有责任保护孩子和自己不为这种荒谬的期望所伤害。我们必须了解到,孩子尚未拥有达到成人表现水准所需的工具,更别说是奥林匹克的水准了。童年时期只是为了未来做准备,不是真正要着装上场。像俗语说的,让孩子就当孩子吧!

很明显的,孩子的运动已经不再是纯粹为了兴趣、好玩了。比赛就是为了要赢,就算不是为了那场比赛,也是为了赢得肯定、赢得下次出赛的机会,或是为了赢得那个了不起的大学的体育奖学金。大部分的父母被问到这个问题时,会不假思索地说人生当然不仅只是输赢而已,不过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还要看你怎么做才算。很少有小孩能像我认识的一个小孩那样有自我体认,他所居住城市的足球队邀请他加入,但他拒绝了。他喜欢足球,喜欢玩也喜欢获胜,但他觉得一个礼拜三次集训加上一场比赛对他来说是不胜负荷。他的父母支持他的决定,认为这样对他和整个家庭都好。

对很多大人来说,在自己的人生中要做这样的决定也很难。在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目标上成功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对于自己做起来很有成就感的事,要求应该得到的注意,这是很自然的事。许多人会发现,缺乏挑战的人生,真是让人无聊得有点受不了。

然而,当发自内在的成就感不够,要完全靠着别人的谄媚才觉得自己不错时,事情就有点失控了。一般的社区活动看起来既渺小又没有什么意义:像帮助邻居老人、在教会热心参与,或是当医院志工等等,好像都不怎么样。很少人满足于身为千万繁星中的一点,我们想要的,是聚光灯的光束集中在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身上。

今日许多热切追求成功的运动员爱的其实不是运动项目本身,而是身为明星的那种生活方式(也许最后会成功的人不是这样的)。芭蕾舞女星辛希亚?葛瑞格(Cynthia Gregory),以和美国芭蕾舞团在纽约演出天鹅湖知名,她童年时最爱的就是跳芭蕾舞。她回忆小时候如果偶尔不乖,母亲就会恐吓她说这几天不准她上芭蕾舞课,她就会马上乖乖听话。葛瑞格的儿子听到她说的这种惩罚后笑着说:“原来是奶奶把你的任天堂没收了!”

像这位芭蕾舞星的热忱必须是自然衍生的,经由鼓励,加上孩子自身的探索,再由技巧的掌握中得到回馈。然而在今日的世界中,做职业运动员梦的孩子们,却一心向往跑车和上流社会的派对。许多人最后单单是为了求名而求名,赚钱也是只看眼前。在偶像崇拜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想当偶像,不愿只当追星族,而他们的父母支持这样的理想,尽全力帮他们找教练、练习、参加选拔赛,好跟对手竞争。他们大多数都是真诚地盼望孩子能够成功、快乐。

但这还不是达到目标最容易的路。不达目的决不停止的决心和单一目标的生活哲学通常会使人变得非常自我。把焦点集中在胜利的人一次比一次跑得更快、一次比一次爬得更高,在赞扬他们成就的报纸文章上看起来神采奕奕,他们让我们这种平凡老百姓不由得怀疑自己为何还在这世上虚度光阴。

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有高成就的人都难与人相处。他们通常都是狂热分子。往往背后都有一个被忽略,而且不快乐的家庭。整天围着输赢的事打转的人,总是不断衡量自己和别人的相对关系,而不是试着和别人有所联系并且和自己及家人融洽相处。超级名模一般来说都有厌食症,她们的工作就是要成为人们梦想中的人,而不是当自己。许多的名人是自恋狂,情愿花时间锻炼已经像洗衣板一样扁平的小腹,也不愿花点时间陪伴困扰中的青春期孩子。他们的首要工作就是让自己看起来迷人,而且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每天对着镜子照个三四小时,哪还有时间关心别人?当然不是每个名人都像这个样子,但的确有许多人是如此。与其为了好好和家人相处而接受妥协,与其花时间精力和生命中重要的人维系亲密的关系,这些所谓的“胜利者”宁可不断地换身旁的伴侣,于是成功的中年男子身边总有个如同战利品般的美丽妻子。

然而在我们的一生中,从小学开始,身边总是有人拥有一些我们得不到的东西:最酷的鞋子、最炫的越野脚踏车、考试拿高分、美丽或英俊的另一半、住豪宅、开跑车、有钱。如果你总是用“别人有什么”来衡量自己的价值,那你恐怕会一辈子都没自信。这世界上“最有钱的人”只有一个,而且呢,通常这个人不会当“第一名”太久:这就是为什么《福布斯》杂志(Forbes Magazine)每年都要更新前四百名富豪名单的原因。

我们之中这些永远没有办法当“第一名”的人,与其拿自己跟别人比较,不如做一件事,那就是定期检视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我们必须问问自己,自己追求的目标究竟值不值得做现在这样的牺牲。我们这么做最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做父母的人也许认为自己只是顺着孩子的意愿做。但是当7岁孩子对游泳的“兴趣”被放大到参加校队竞赛、每天练习、每周集训,甚至一对一的专属教练,这时整件事情已经不单单是孩子对水上游戏的喜爱了。一个只能接受孩子成绩单全是“A”的家长,是忘了学校是学习场所,而一个人只能透过尝试错误来学习的事实。

我们极需想清楚我们对“赢别人”的想法是什么,因为这对我们教养孩子的方式影响至巨。如果一定要得第一名才算数,那我们应该好好重新想想那些自己常常挂在嘴上的陈词滥调,诸如运动员精神、分享、合作等等,因为我们是如此虚伪,孩子很快就会察觉的,甚至比察觉流行风尚还快。我们真的相信“天公疼好人”吗?好人并不见得会得第一。不过,好的品德通常会带来更满足的人生、愉悦的人际关系,以及左邻右舍的接纳和欣赏。

想清楚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要保持对权力、财富、成就和名声不在乎(即使得来的方法可议)是件很困难的事。不过重要的是要记得,成功的背后往往有它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位世界知名的哈佛医学院教授一天24小时都在医院里,不管是白天或晚上。他是他那个领域中的天才。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学生晚上11点和这位教授一起吃宵夜,顺口问到他什么时间有空陪老婆“。喔!我每个星期二早上六点到六点半一定和她一起吃早餐,绝无例外。”显然婚姻关系在这位教授的生活中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不需要追求这样的成功方式,也不需要让自己的生活因此而受挟制。你的价值观如何呢?请试着回答下列的问题:

1.你比较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高薪的企业总裁,还是好父母?

2.你比较希望你的儿女长大成为富豪,还是成为一个热爱生命,疼爱自己带到世间来的孩子的人?

3.假若一个企业荼害百姓已是众所周知的事,你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个企业里成为顶尖人物吗?

4.你比较希望你的孩子长大后坐某大公司的第一把交椅,还是成为一个受亲戚、朋友爱戴的人?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想清楚对我们个人也好、对我们的家庭也好,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有些事并非互相排斥,有了这个就没了那个,但我们必须花点心思想想要如何取舍,生活中有些事是无法妥协的。在现今社会,灵魂是可以出卖的,而且通常价格异常低廉。但是即使你自己已经把自己给卖了,你会希望教养孩子步上你的后尘,加入这灵魂拍卖的行列吗?

在媒体的表象背后,名人并非神?,他们是人,和其他芸芸众生一样,有缺点,有需要,也会失败。可悲的是,他们失去了隐私权。他们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在好奇的公众眼前赤裸裸地面对问题,另一个是假装什么问题都没有——只不过有的人嫖妓被抓到,或是让人看到当街斗殴。许多名人无法交到真心相待的朋友,那种真的会聆听你说话的朋友。只要你有名或有钱,或两者都有,就有一群人跟着你或是拍你马屁,想从你身上捞到好处。精神科医师察觉到,有钱和有名的人最主要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谁可以真正的信任,包括他们的医生在内。许多人即使需要也不敢找精神科医师,生怕自己的焦虑和沮丧被大众得知,会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你理解到别人关心的只是你扮演的角色,而不是真正的你时,那真是非常悲哀。

当一个人的焦点只放在目标、可能得到的回馈和随之而来的名利上,而非一路走来的人生路时,最后所得到的都是虚幻的。成功的荣耀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大部分是旅程,而非目的地。登上圣母峰的冒险家从事这样的活动为的是获取经验和自我挑战,并不是为了上山看风景。许多人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预备,却没有机会达到顶峰;那些费尽力气攀到顶峰的人,在上面停留不到一小时就下山了。我们不禁好奇是什么样的力量激发人去做这样的冒险,不顾危险、不计代价,冒着失去生命或截肢的危险只为在顶峰短暂地停留。

大文豪海明威穷极一生追求冒险,最后郁闷地毁在自己手里。在他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之雪(》The Snowsof Kilimanjaro)中,他极优美地用隐喻反映出他的思想,值得细细品味:

乞力马扎罗山终年都被覆盖在冰雪之下,它有一万九千七百一十英尺高,据说是非洲最高的山。它的西峰被马塞族人称为神的屋宇(Ngaje Ngai)。接近西峰的地方有一具干枯已久,冰冻的豹尸。从没有人能够解释,一只豹在那样高的山上,究竟要寻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