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其他望子成龙症候群
42805900000007

第7章 订做一个完美小孩

让奈德长高一些

10岁的奈德在小学五年级的孩子里算是个子最矮的。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奈德的爸爸身高约170公分,比西方人的平均身高略矮一些,因此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再高一些。自从有新闻指出,身高不及平均标准的孩子可以注射生长激素(HGH)来改善先天的不足,奈德的爸爸就开始心动了。要不要给奈德注射HGH呢?毕竟大家都知道,身材高大的男人比较容易成功,况且奈德如果长得高一些,在运动方面的成绩也会表现得好一点,因此奈德爸爸决定和小儿科医生好好研究研究这个HGH。

有学习障碍是好消息吗?

爱丽丝的祖母感到非常困惑,为什么好动,又一直在学校惹麻烦的爱丽丝,被诊断出有学习障碍竟然会是个好消息?她的想法是:被贴上学习障碍的卷标就意味着某些方面出了问题,爱丽丝在学校必须更加努力,才能完成对别人而言比较简单的功课。但爱丽丝的父母反而很高兴,因为这样一来就表示爱丽丝成绩不好并不是孩子自己的错或父母的错,而且有了医生的证明,爱丽丝以后参加SAT学术性向测验,就可以享有不被时间限制的待遇。他们说:“这样爱丽丝就可以得到比较高的分数,反而更有机会进好学校呢!”

加强孩子的竞争力和企图心

一对貌似成功的父母不安地坐在新奥尔良一个设备完善的心理医师诊所里。他们来此的目的是为了他们13岁的儿子:他们担心儿子脾气太好,做事又不懂得取巧,缺乏在今日这个现实的商业社会所必备的竞争力和企图心。他们请教医师有没有办法让孩子更强悍、更有企图心、性情更尖锐一点,这样或许他会更积极而且更有成功的机会。

努力地把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现在有许多父母似乎相信,只要自己能够付出相当的努力,或是愿意寻求专家的协助,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许多父母是真的这么想,对现在经济条件富足的家庭来说,所有事都有无限的可能性。人的能力有限这种古老的法则已经过时,所谓的接纳自己也是过时的说法。以现今的技术,只要对自己或对自己的后代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修改,还有什么好怕的呢?我们可以从计算机辅助工具中选一个新的鼻子,打一针让木讷的人幽默起来,或是吃颗药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从最小的困扰到内心最深处的恐惧,从一时的失望到已经令人麻木的焦虑,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既迅速又无痛苦的解决方法。

在简单、合理的解决方式下,几乎没有问题可以难倒我们。看看目前在我们努力下的成就!人类不但可以飞上天,还可以拜访月球,甚至探测更远的地方,不久之后像你我一样的观光客就可以从外层空间看地球了。心脏有问题也可以做心脏移植,而且功能更好的人工心脏也正在研究开发之中。

甚至圣经上所告诫大家的,所谓“我们一生的寿命是70岁,若是强壮可到80岁”,以及“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在现在听起来好像也完全过时。80岁的老人还可以全程跑完马拉松。“抗老”这个新的医学专门领域,也正在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来延缓不可避免的老化现象。老一辈的人用汗水换来温饱,在今日的社会,汗水只代表你有能耐花时间在健身房里运动,成了受过教育的人的地位表征。甚至连眼泪和愤怒都可以用药物来控制。虽然痛苦、哀伤和不如意仍然存在,但只要照医师指示服药,就不会觉得那么糟,最起码不会痛苦很久。

既然我们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克服困难,那么除非绝对必要,又有谁会去努力学习喜爱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呢?努力让自己更好不是一件很崇高的事吗?我们努力求进步,好让自己从中得利益,这样的能力不正好区别我们和禽兽之间的不同吗?对我们来说,整形手术、自我管理手册和互助团体都是我们快速达到自己所想要境界的快捷方式。

在一开始,我们的这种想法看来是一种相当乐观、理性的观点,是一种战胜极限如同魔术般的思考。靠着我们的努力,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在世界一些较落后的角落仍被视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但是完完全全地接受这种新颖的、经过改良的观点,真的符合我们的最佳利益吗?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我们所制造出来的这一代的“订做的孩子”——我们如何努力地把他们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或是我们认为他们应该要像的样子,而不曾尝试着去了解他们的本质——以及,在我们不断努力“塑造”孩子的同时,他们心中的感受。

过去的年代和现今的美国

在我们父母或祖父母的年代,童年只是一段进入成年期的必经旅程,就好像坐在车子里前往某一个目的地一样。大家都知道当小孩有时候是很无聊又无趣的,至少从大人的观点来看是如此。但孩子总有办法打发无聊的时间,例如睡觉、做白日梦、玩游戏,或者只是看车窗外的风景。小孩必须很有创意,因为他们要靠自己找乐子。

相对的,现在的孩子所体验到的童年,已经不再只是为了成年而做准备的一段历程,童年本身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表现舞台。我们做父母的就好像制作人一样,把孩子推到台前表演,然后为他们的表现一一评分。这对孩子和对父母而言,都有太多的压力。

在过去的年代,大人也一定会抱着小宝宝哄、逗他们笑、陪他们玩,但没有人会刻意不停地为他们制造娱乐。以前也没有任何的企业单位或投入的父母会随时准备好为7岁的小孩来一场晚餐前的寻宝游戏,或是在假日里出门来一趟社区采风之旅。就像许多大人的生活一样,孩子的童年生活也只是一连串单调的家事,再加上偶尔一次的“特别活动”,像是到公园野餐而已。就像描写童年生活的美国文学名著《汤姆历险记》中所描述的,孩子必须自己去找属于自己的冒险。虽然没有人在旁为他安排各种游戏,但汤姆喜爱他快乐、忙碌的生活,他只讨厌两件事,那就是教堂和学校。我们现在的孩子讨厌的可能不只这两样,还要加上钢琴课、法文课、乐团合奏、数学课外辅导、芭蕾舞和其他的一堆活动。

纵使童年岁月当然不像大人想像的那样快乐自由,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能够在课后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和例行家事是很不错的。除此之外他们还知道什么呢?对小孩子来说,任何不曾见过的东西都很新鲜。小小的不同就算是新的体验:“哇,我从来没看过绿色的蜘蛛!”生活中充满了令人好奇的事。看妈妈缝衣服,爸爸做木工时在旁边帮忙,都是很棒、很有趣的经验。对较大的孩子来说,和朋友一起在家附近的草地和森林探索,就仿佛进入了有狮子、老虎、熊出没的野地里探险一般(多刺激啊!)。他们可能会发现宝藏,或是恐龙骸骨,或是一块看来像阵亡南军士兵制服的破布。自家附近的街道和商店,或是后院,都充满了新奇好玩的事和新的经验。在那时,大家相信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去探索的小小庭院,和可以独自创造属于自己幻想的时间,父母只要确定孩子是安全的就可以了。孩子在他们自己创造的世界里悠然玩耍,那个世界只属于他们。

讽刺的是,在那个时代,虽然没有一大堆精心设计的玩具和经过企划的儿童体验营——参加者还可以得到精美的纪念品和录像留念——孩子却更有机会得到美好的体验。他们可以感受到自己是在发现,甚至创造这个世界。而父母也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成人的生活,不用像夏令营指导老师一样照应孩子。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做父母的对孩子的童年要完全放任。离现在不过100年前,当时的父母都忙于养家,没有余力去用心地照顾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所有的孩子,除了家境富裕的外,都必须对家庭经济做出实际的贡献。他们的工作很重要:捡鸡蛋、打扫农舍、换生火的木柴、漆篱笆(记得书里汤姆对漆篱笆这差事的观感吗?)。在那时爸妈不需要在海报上画格子贴贴纸提醒孩子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孩子本来就是廉价的基本劳工,家中最有经济效益的资产。

在现今的美国,未成年的孩子好像反而成了家中的经济负累,不管是对家庭,或是对社会而言,都没有任何实际上的价值。我们不仅不再指望孩子对家中的财务有任何贡献,甚至还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花费上。在我们的文化中这已经成了一致的公共观点,甚至连政府都持续针对此做出详尽的报告:最近的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即使不把通货膨胀算在内,现在养一个小孩所需花费较1960年代高出约20%。做统计报告的会计师和精算师不但把生活必需的项目,如食物和衣服等算在内,也把“应得而未得的薪资”,也就是父母为了照顾孩子而放弃的收入,林林总总一并计算在内。

当然,很少有父母会单单从经济面来看自己的孩子,然而这样的思考方式的确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由于现今抚养一个孩子的花费相当大,而且对大人而言孩子又没有什么实际上的经济价值,因此整个家庭关系必须建筑在剩余的爱、奉献和共同经验的分享上。而和从前相比,这样的结构其实是相当脆弱的。

现今的孩童所面对的挑战比以往更大,因为大人对他们的期望相当不明确。大人一方面为了孩子努力付出,一方面想在孩子身上看到具体的成果,好证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孩子因此有迫切的内在需求,觉得必须在父母的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在过去,孩子用日常的家务劳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现在对多数家庭来说,要孩子帮忙家务已经不是父母对孩子的主要要求了,尤其是对许多双薪家庭来说,这些杂务已经不是重点,只要我们有办法,就可以雇人来做所有我们不爱做的家务事。

现在我们期望孩子成为“好孩子”,不过谁也说不清楚所谓的“好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期望孩子行止合宜、说话得体、看起来顺眼,不过,由于他们在成为有行为能力的大人之前,对家庭、社会都没有什么实际的经济价值,因此这一切都只是好看而已,就像准备要照相一样。我们很多人都已经透过退休基金或其他投资渠道准备好了足够的钱来过下半辈子,所以也不会靠孩子来养老,反而是许多孩子期望父母留遗产给他们。所以惟一让孩子报答父母的付出和牺牲的方法——没搞错,现在的孩子真的觉得自己有义务要做到这些——就是努力在德、智、体、群、美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压力啊!有许多孩子就在这种情形下崩溃。根据统计,20%的青少年在18岁之前就曾有过过度忧郁的情形,近9%的青少年被诊断有精神焦虑症。一位14岁的孩子就在父母的朋友前痛哭失声,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达到父母的期望。朋友说他可以和他的父母谈一谈,但孩子说那没有用。没错,这个孩子的父母一点也没有降低标准的打算。由此也不难想像,为什么有些面临这种处境的孩子,会在愤怒和挫折中靠酒精和药物来逃避。

不要让孩子背负他们不该背负的包袱

我们的孩子有些什么用处呢?简单地说,就是让我们感到快乐和骄傲。这也不是全然不好:孩子在我们的期盼中到来,而我们也衷心感谢老天爷赐给我们这么可爱的孩子,这对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很好的开始。但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为了让这些孩子取悦我们,而在他们身上施加太多的压力。在这个由跨国企业、亿万富翁和名人所把持的世界中,许多人在自觉渺小之余,却又把相同的压力加诸在孩子身上,指望孩子帮我们扬眉吐气,好让我们觉得活得有价值。我们设下的这种标准对孩子来说是相当大的挑战。现在不难见到一些特别有企图心的家庭要求孩子一定要每样功课都得“A”,若达不到要求就是表现不佳,父母会很清楚地对孩子表达他们失望的心情。在过去按时挤牛奶就可以的年代,你只要把工作老老实实地做完就好,因此只有做了和没做的差别,用不着和邻居的孩子竞争谁做得比较快、比较好。与担心生物拿到“B”会达不到老爸的高标准相比,挤牛奶还是容易多了。

父母的喜悦之情大多是在很自然、很愉悦的气氛中油然而生的:例如怀中抱着初生婴儿、安抚焦躁的幼儿、听一年级的孩子第一次高声朗读一本书、观赏女儿第一次的芭蕾舞演出……每位父母都珍惜这些时刻。这证实了我们所宝贝、自己带来这世间的孩子正在正常完好地发展着,这是令人欣喜的成就。但是一年一年过去,我们的企图心必须维持在符合孩子发展阶段的程度,而且我们的期望也必须符合孩子对自己的期望。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背负他们不该背负的包袱:那些我们自幼无法完成的梦想。孩子必须用他自己那有点慢、有点孩子气的步调来学习和完成他自己的目标。他们应该拥有像小孩的自由——有点脏、有点乱、穿得不搭调——就算不是每天这样,但有时总可以这样。归根究底,他们应该成为他自己想要的模样,而不是父母想像中他应该成为的模样。

一位母亲回忆她9岁儿子“忘了”把足球队报名单带回家给她签的事。她很沮丧地告诉儿子,她得花许多工夫才能再把他弄进足球队。但儿子却出人意表地告诉他母亲:“那你就不用花那个力气了,反正我根本就不想再进球队。”这位母亲知道儿子并不是运动型的孩子,但她以为他跟队友感情深厚,而且这地区的人一向看重运动方面的能力,她怕孩子会从此吃不开。但是,“最后我发现,就算没有加入任何球队,他过得还是好得很!”这位母亲惊讶地说,“中午休息时间同学玩球时他当计分员,他也参加学校的弦乐团拉小提琴,现在我们每周过得悠闲多了。不过我可是好不容易才想开的。”

在现在,“安排”孩子的童年可以成为一份全职工作。孩子生活的每一部分都是悉心安排的结果。5岁的小孩整个暑假都有家庭教师个别指导,以适应幼儿园的课程。我还知道有人9岁就开始节食,因为父母认为太胖就没有办法练体操了,尽管大自然自有一套生理时程表。我也认识一位12岁男孩,他妈妈正为了儿子还没交到女朋友而忧虑,而这男孩子还没正式进入青春期呢!另一位母亲为了她16岁女儿不愿服用避孕药而烦恼不已,怕女儿会怀孕,还为了这件事去问心理医生。而当医生和这小女生谈了之后,才发现她根本不认为在这个年龄应该有性行为!

几年前有一项有关高尔夫明星老虎伍兹的信息,在媒体上被热烈地讨论,那就是伍兹的父母本身也是值得效法、赞扬的典范,因为他们正是造就伍兹成功的推手。有一本书叫《果岭英雄》(Traininga Tiger)内容就是在指导其他父母如何跟风,好像亲子本身也成了一种高度竞争的体育活动,若能师法他们的绝招,就能让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这本书非常畅销,有许多父母也热切希望家里能养出一个“老虎”来(在下一章中将会讨论)。许多人都以身相试,但赢的却是少数。

虽然大多数的父母知道为了让孩子成功而把孩子逼得太紧是不健康的,但是就某种程度来说,我们还是期盼孩子能够具备超越他人的能力。尽管整个家庭、孩子自己,甚至车子都在付出代价,有些父母仍然觉得可以逼着孩子做得更好,把目标订得更高。因为优秀的大学寻找的正是这种人——在某些方面表现真正卓越的孩子。所以我们到处为孩子找最好的老师,开车到几十英里外的地方上才艺班。我们为孩子报名参加“名师”授课的课程,希望名师可能会让孩子脱胎换骨,不过往往当老师对待孩子的方式不尽如人意时,又另求高明。在波士顿地区有一个幼儿体操课程得意地标榜他们的教练都是俄国人。我们对这些教练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们也可能是非常有爱心、耐心的,像幼教老师那一型的人,但老实说,当你听到俄国体操教练时,你想到的是什么?你希望教你孩子翻筋斗的是这样的人选吗?

身为父母的人必须扪心自问,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安排孩子的生活,在13岁前把他们训练成世界(或至少全市)冠军,到底对整个家庭,还有孩子本身的福祉有没有帮助。这样做有多少是为了孩子?有多少是为了父母自己?这些活动、课程真的是孩子自己想做的,还是我们只是想透过孩子完成我们未实现的希望和梦想?

瓦兹肯(Fred Waitzkin)的儿子约瑟(Josh)是一个爱运动但是极有下棋天分的孩子,瓦兹肯本人写了一本相当吸引人,但在我看来有点恐怖的书,书名叫《寻找鲍比?费舍尔(》Searchingfor Bobby Fischer)。瓦兹肯本人对西洋棋非常着迷,有鉴于鲍比?费舍尔在棋艺上的成功——据瓦兹肯书上说,费舍尔是德国纳粹领袖希特勒的崇拜者,本身就是个相当有争议性的人物——瓦兹肯决定好好栽培他那在下棋方面显然就是个天才的儿子,尽管孩子对打棒球的兴趣显然大过下棋。瓦兹肯发现自己把孩子逼得太紧时虽然很惊讶,但他还是聘了教练继续逼这心不甘情不愿的小棋手练习,用这种方法避免自己过度涉入。他大言不惭地批评其他小棋手的父母:

如果你问这些父母他们想要孩子长大做什么。他们一定说:“你疯啦!我们才不想要孩子长大当棋手呢。”真令人难以置信,如果真的不想要孩子长大后当棋手,又何必那么呕心沥血栽培孩子?虽然这些父母的全心投入也许可以帮助孩子日后往其他方面发展。对有些父母而言,他们对孩子的成就所投注的心力和热情,已经掩盖了孩子自己的兴趣或意向。有些优秀的小棋手在狂热支持的父母陪伴下去参加比赛,只是为了满足父母,而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西洋棋对弈的竞赛,到了青春期他们发现了别的兴趣,说不定就会放弃下棋。

真是悲哀!就定义上来说,童年是一个过渡性的阶段。孩子是一件正在进行中的作品,不是一件已经完成的巨作,甚至父母本身也不敢说自己是一件完美的杰作,更何况孩子呢!我记得著名的歌手保罗?西蒙(Paul Simon)有一次在接受访问时说:“每当有人告诉我要快点长大时,我总觉得他们是在告诉我不用再长了。”

孩子需要大人提供的,是经验、智能、远见和保护。一味要求孩子,严密地检视孩子的一言一动,期望他们达到优异的成绩,反而会让他们未来注定遭受挫折,也为我们自己埋下问题的种子。不断灌输孩子这种奇怪的、属于美国观点的成功是那么的重要,为了达到目的,甚至必须不惜运用药物、外科手术、心理治疗、密集的训练,以及其他各种手段,这么做只会害了孩子。不管孩子决定要做什么,想取得真正的成就,孩子需要具备价值观、道德观和努力的目标;以崇高的人格为榜样,加上自身想求进取的原动力。孩子需要的,不只是一张漂漂亮亮可以让他顺利进入名校的成绩单而已。

我们可以拿昆虫的世界做为模拟,孩子就像幼虫一样,柔软、稚嫩,更重要的是——还未成熟。就像我们称经验不足的年轻人“耳朵后面都还是湿的”(Wetbehindtheears)一样,蝴蝶破茧而出的时候也是湿的。它们要等美丽的新翅膀干了以后才能飞翔,如果太早就飞,将会一生残废。我们的孩子有一天会是展翅飞舞的蝴蝶,他们有各自的风采,也有各自成熟的时间,在他们准备好之前,父母用不着逼着他们有亮丽的表现,或是飞翔。

为了成功不计代价

我们的期望往往会和我们付出的心力成正比。父母亲很自然地会期盼孩子出类拔萃;我们之中大多数人迫切希望下一代过得比我们从前更好,尽管我们从前的生活也不是很差。事实上,我们之中有很多人也是在父母的高期望中长大的,他们也曾经把我们逼得很紧,有时候让我们觉得很不舒服,就像我们现在逼我们的小孩一样。

但我必须指出,在我们这一代之前的父母,他们的期望较诸现在的父母并不相同,一般来说他们的标准没有那么高,也不会那么有野心。像现在这种疯狂的行径,仅止于朱迪?加兰或米基?鲁尼那些舞台人物的星妈。从一开始,我们父母那一代就知道而且接受孩子只是一个人的事实。做父母的人当然希望孩子有更好的表现,这目标甚至在上帝召摩西上西奈山记录十诫之前就存在了,不过任谁都知道,这套标准要守起来实在很难。不过即使在上一代之前,像生化机械人(bionicman)这种完美的科技人都还只是未来的科幻概念而已,就因为如此,当时生化机械人的影集才会那么受欢迎。

在那个时代,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套与生俱来的特质,而那大部分是没有办法改变的。有少数幸运的人生来就拥有聪明、美貌,或运动天分,有少数不幸的人偏偏没有这种福分,而大多数的人,在各方面都是属于中等资质。这也没什么不好,况且,我们又能怎么办呢?当然,好父母会努力地给孩子爱、舒适的家,和受教育的机会,让孩子能获得充分发挥的条件。供应孩子食物、住所,和道德上的训练一直是亲子教育的一部分。然而我们的了解是,我们所拥有的大部分特质,简单的说,都是上帝的旨意。不管是在母亲腹中或出生后,一个人基本的资质都是无法改变的,你必须坦然接受并且妥善运用。

而今日人们的看法大不相同。在未来人类的基因组合可以改变而且改进。正如第二章讨论过的,虽然今天基因工程研究的焦点着重在解决严重的疾病,但目前基因工程这个产业已逐渐私有化,以至于变得以营利为主了。你用常识想想,就知道这项科学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个最能赚钱,成长最快速的工业!人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寻求科技的协助,以得到最完美,或近乎完美的下一代。前一阵子有一对不孕夫妇上了国际新闻,他们以五万美金的巨额代价征求合格的卵子捐赠者,捐赠者身高至少要五英尺十英寸(约178公分),学术性向测验(SAT)总成绩要在1400分以上。因为,照他们律师的话说:“他们有这个能力。”

即使我们还没有办法取得那种能够帮助我们得到满意胚胎的科技,但许多父母已经表现出强烈的意愿,愿意为了下一代不惜代价运用基因工程。我们现在已经可以为许多的遗传性疾病和基因缺陷做检测,不久后会不会有一天,孩子若是不健康,或只是在一些我们认为重要的事上表现不够完美,这些做父母的就认为是自己的错?就许多现象来看,其实现在很多人已经有这种心态了。

虽然现在的父母了解能力是属于遗传天赋的一部分,但我们也坚信能力可以反映出父母教养是否得当。我们很肯定地认为我们应该在孩子的每项缺点上做努力,我们很少把“问题”看成是可以让孩子性格更坚强的磨练机会。我们越来越常把让人不尽满意的地方定义为“缺陷或失调(deficiency)”,认为这些缺陷必定是某种可以诊断出来的先天性失常。

有几个父母亲会像我认识的一位女士这样,在坦承自己的儿子“大鸡慢啼”之余没有任何埋怨的?“他走路、说话、认字都开始得比别人慢,”她微笑着说,“他真是个好孩子,非常善良。我知道他一定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我妈妈说我以前也是这个样子,所以我想,既然这是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我又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

在我们这个强调“如何”,“你也可以”的美国文化中,我们不断告诉自己:“我们一定做得到、我们一定做得到、我们一定做得到……我们要改变这个、克服那个、再去多改进一项。”人们认为好的现代父母只要能力上办得到,就应该提供孩子最好的一切,如果明明有能力却不这么做,就是不尽责。就因为如此,我们替孩子找适合他们的各种才艺班、找好的老师,安排带孩子看电影、木偶剧,参观动物园和车程在一天之内的所有儿童博物馆,凡此种种都是为了充实他们的生活。我们觉得好像自己非这么做不可,只要放弃了哪一项就是疏忽了。就如同一位家长说的,就因为我们非常不确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们拼命地为十年、二十年后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做准备。

但是这样的亲子教育方式,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我们的野心和不确定感又带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做父母的把孩子送去各种才艺、课辅班加强能力,代表我们对他的期盼不但高,而且无止境。我们的所做所为仿佛是在大声告诉孩子,为了成功可以不计任何代价。同时也是在告诉他们,虽然爸妈希望他们表现得很好,但是我们很怀疑他们能够靠自己的能力达到目标,所以我们愿意牺牲自己为他们做一切必要的付出,以帮助他们成功。而大家要知道,最让孩子泄气的,莫过于父母对他们的天赋能力缺乏信心了。

所谓的完美是不可能的

我们前面提到很多有关美国文化的事,各位可能有些不解,为什么这些不是让孩子成功的理想做法:有好父母,各方面都相当不错而且又可爱的孩子,又有很多好玩有趣的事可以做,以及可以维持这种生活方式的种种资源。对孩子来说,有一双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随时在旁边支持自己、为自己每项小小的努力加油的父母,难道有什么不好吗?这样的做法难道会有什么问题吗?

当你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的时候,问题是很多的。

为了激发孩子的每一分潜能,我们开始过分专注于孩子表现不足的地方。虽然我们嘴上一直机械性地赞美孩子——毕竟我们知道赞美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但我们的行为却显示出我们视他们的优点为理所当然,而且都不算数。在我们看来,我们只是在试着做一些为他们好的事,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却觉得自己一直在被批评,因为如果我们总是试着在增进、加强他们的能力,那是不是在告诉他们,他们还不够好?正如同一个初二的男孩子在受挫之余向他父母咆哮:“你们从来不注意我哪里做得好!我真的很努力,但是你们只是会唠叨我做不好的!”太多时候我们看孩子的眼光只在杯子空的那一半,我们仔细记录不足的部分,抱怨水为什么变少了。事实上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大部分孩子不只是半满,而且都有个九分满。

基于这种焦虑的心态,我们通常反应出来的就是对孩子生活中的各种细节都加以控制,甚至连新生儿也不例外。一个新生儿的家长,为了不让小宝宝输给同侪,想出了提供保姆工作奖金的方法,只要小宝宝提早达到一项发展里程碑,就可以得到500美元奖金:譬如宝宝平均到6个月大的时候能够自己坐起来,只要宝宝提早一个星期会坐……那么,保姆就中彩了!虽然这个奖励性的条款一定会让保姆更有动机去逗弄小宝宝,让小宝宝活动,但令人质疑的是,保姆密集的努力和协助,会不会在无形中更让孩子感到焦虑和不安。一位母亲在儿子9个月大时为他报名健宝园课程(一种专为婴幼儿设计的体能课程),好让宝宝有更多的社交机会。“这样他长大才不会像我一样内向、害羞。”这位妈妈说。一个看起来还是婴儿肥的3岁小女孩下午点心时间想吃饼干,却被父亲拒绝,因为她父亲担心她长大后会有过胖的问题。这位父亲平日不但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对太太吃什么也管得很严。其实他这样神经质地注意女儿吃进去的每口东西,反而更增加了女儿日后肥胖的可能性。

如果我们相信不管是大事小事,我们每一个小小的举措都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那么我们恐怕会很难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将来会和我们一样,长大后有长处,也有弱点;有促使他成功,也有让他面临挑战的种种特质。克服自己的短处和弱点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中最困难的课题。就理智的层面,我们或许理解所谓的完美是不可能的,但在实际帮助孩子的时候,我们却不见得能看到这样做对孩子带来的伤害。

美国式的“课后辅导”

拿目前美国蓬勃发展的补习班,诸如西尔文学习系统(Sylvan Learning Systems)、库蒙数学和语文中心(Kumon Math&Learning Center)、亨廷顿学习中心(Huntington Learning Centers),以及专门为学生补习学术性向测验(SAT)的史坦利?凯普兰补习班(Stanley Kaplan)来说,这些辅导课程巧妙地包括了安抚家长以及教学,而且标榜“只要是超过6周的孩子,不但都可以学到技巧,而且还能像正常孩子一样成长”。

为有需要的孩子安排课后辅导是很有建设性的,毕竟学校没办法照顾到每个孩子的个别需要。《新闻周刊》在199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事实上有大约42%的美国人认为孩子“极需”课后辅导。这似乎显示大家对公立学校的水准没有什么信心,抑或大家认为有一半的美国孩子在学习上有问题?而令人玩味的是,目前在西尔文学习系统上课的孩子,有40%补的都是超过自己年级的课程。他们并不是需要课外辅导才能达到课堂要求的孩子,这些孩子参加辅导班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认为他们需要额外辅导以超越其他同龄的学生。

在许多社区中,现实的考量迫使想要孩子得到最佳教育的父母不得不早早就开始计划。当父母们在讨论如何送孩子进“好”学校时,他们谈的也许是幼儿园,而不是大学:托儿所入学申请就像乡村俱乐部的入会申请一样,成了2岁小孩生活中的大事,他们必须在少数名校的有限名额中争取入学机会。别忘了,这些小孩还在穿纸尿裤呢!高级的私立学校以入学测验淘汰那些缺乏学习动机的4岁孩子,因为他们可能会打扰或拖累班上其他同学的学习。富裕、有高期望心的父母试图打听出这些贵族学校会给申请者做哪些心理测验,好准备合适的游戏和拼图让孩子练习。有些父母会为孩子报名这些学校的预备课程,通常这些课程都另有名目,让你看不出是什么名堂。有一位住在美国纽约温彻斯特郡的母亲感到十分沮丧,因为她听说另一位母亲已经透过私下渠道取得魏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 intelligencetest)的测验题让孩子事先练习。这件事在她眼里除了在道德上有可议之处以外,坦白说,她也很担心自己的儿子会吃亏。

把孩子送进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已经渐渐成为财力足够的中产阶级的一个目标,而所谓理想的学校,就是比大多数其他孩子进的学校更好的学校。家长到医师处取得诊断书,证明孩子有学习障碍,好让孩子在一般学校系统里得到少数人才能享有的特殊辅导,也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拿康涅狄格州的格林威治地区为例——该区拥有全美国最优质的学校系统,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之一——该地区三分之一在公立学校就读的学生都经医生诊断有学习障碍。各位要了解,格林威治不是什么因为被倾倒有毒工业废弃物而暴露在危险的污染中,或是因为其他环境因素而造成越来越多人神经性伤害的地方。在格林威治,造成环境危机的因素是那不得了的富裕、让人钦羡的机会,和对某些家庭来说,不可抑制的野心。在像格林威治这样有充足经费的公立学校系统中,这样的诊断对一些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是一个良机。这些所谓的“学习障碍”学童可以享有学校安排的一对一课辅,还可以免除一些课业上的特定要求,以及——更吸引人的是,他们可以在学术性向测验(SAT)中享有不限时回答的待遇。有些孩子真的需要用这种机会来取得特殊待遇和利益,否则他们可能会败得很惨。或许所有学区的所有孩子都应该去争取这样的待遇。

一位就读南方某所著名大学,相当聪明、学习态度也相当好的女学生,形容现在像她这样的小孩所面临的处境:

现今青少年(我指的主要是高中生)父母最关切的事,是孩子在课业和交友这两方面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很显然的,同侪压力自是不用说。然而我自己注意到的是想挤进“那些”学校所须具备的与日俱增的条件。现在的小孩如果想进那些好学校,所须具备的履历表简直难倒我——社团主席、班级毕业生代表、领袖会议参与经验、社区服务经验……诸如此类。无疑的,对于那些希望孩子成功的家长来说,心情当然是很紧绷;而对于那些原本就处于心理挣扎期,却被迫不得不面对这些压力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样的压力会不会迫使青少年提早成长,或者让他们无暇处理这个阶段中其他更迫切的事,而造成日后的困扰呢?

这位思虑周到的年轻女孩将现今青少年所面临的困境做了一针见血的描述,不过她还是少说了一点。她没有提到的是,有些孩子虽然没有什么特殊问题,但却没有显示出父母心目中所谓的“让人满意的”学习动机,也或许孩子有一些人格特质,诸如挫折容忍度很低或缺乏成为领袖的技巧等等,看起来会成为问题,于是许多父母便寻求治疗师、家教或学习专家的帮助,为孩子注入他们想要的人格特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的确有很多孩子默默地在承受困扰或是在受苦,他们的确能在素质良好的治疗师的帮助和照顾下受益,但这些在父母心目中所谓的低成就者并不需要这类的帮助,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些空间。他们需要的是父母能允许他们在人生中找出一条自己的路。他们需要有机会过属于自己、由自己掌握的人生,而不是为了实现父母的理想,完成父母的梦想而过的人生。

人为的加工

有些父母为了希望孩子考试得到好成绩,甚至愿意让孩子服用药物,在我们看来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做法居然是受到一些握有实权者的怂恿。一位相当富有且毕业于名校的祖父,某次受邀回母校听该校的入学申请主任对一群同样富有的父母和祖父母级家长演说。在诸多的建议之中,这位主任居然提到有高期望值的家长可以考虑请医生为孩子开“集中注意力障碍”(Att enti on Deficit Disorder——ADD)的诊断书,好拿到治疗药物利他林(Ritalin)的处方。他告诉家长,这种药物不但可以大大提升孩子在学术性向测验(SAT)上的表现,同时“在政策上”,学校也更容易批准学习障碍学生的入学申请。

的确有一些证据证明利他林可以增进学童的注意力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表现。如果你吃这种药,连扫地这种家务都会变得有趣。在美国从1990年至今,利他林的年产量已经增长了500%。超过100万的美国学童(同时据估计,有将近10%的美国男孩)现在每天都按时服用利他林。有许多孩子的确有注意力不足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使他们上课时无法专注地学习。利他林在治疗这方面的问题上有很显著的效果,尤其是配合其他专业的辅导治疗时效果更神奇。但许多专家,尤其是在美国本土以外的专家,认为在美国医生对“集中注意力障碍”(ADD)的认定已经大大的超出正常的范围。

此外,《纽约时报》最近对利他林这种药物做过这样的报道:“至今还未有专家提出报告,研究利他林对服用超过14个月的孩子有哪些副作用。”更别提目前对“集中注意力障碍”认定上的困难性了。另外,《时代》杂志也引用了国家健康局(Nat ional Institutesof Health)的一则研究报告:“虽然利他林和其他的辅导治疗可以矫正学童在教室里的行为问题,但并没有证据显示这样的矫正能使学童的学业成绩进步。”更何况,许多学童只要上课不安分,或影响教室秩序,医师就开利他林处方。有些孩子的确需要,有些其实不需要。有些孩子可能真的有集中注意力障碍,有些可能只是焦虑、沮丧罢了。

在我们的文化中,基于各种过去不曾听过的原因,我们逐渐惯用所谓的“生活形态”药物,且习以为常,即使科学家对这些药物的效用和副作用都只有短短几年的研究。同样的,在美国,虽然大多数女性穿的衣服大约是14号,但是大家都认为4号才是可以接受的尺寸,好像那是惟一可以接受的标准。一篇发表在《美国精神医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of Psychiatry)上的研究报道说,某些特定的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剂——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SSRI S)用在正常且健康的人身上会改变人的行为和基本人格倾向!光是这篇报道的标题就够劲爆吓人了:“血清氨基酸(Serotonergic)类药品造成的选择性人格及社会行为改变”,是不是让人想起The Stepford Wives这部诡异的电影?

只要能找到解决的办法,那么要孩子面对那些别人不需面对的挑战,在我们看来似乎不太公平:不管是在心理上、精神上或情绪上,我们都希望为所有问题找到快速的弥补方法,有的人要的甚至比这个更多。此时甚至连小儿科医生都还不太敢开生长激素(HGH)给身高不够标准的孩童,媒体却开始报道新的替代性药物,使得许多父母跃跃欲试,想让自己身高低于标准的孩子也试用一下。

同化性雄性类固醇(Anabolicsteroids),一种可以用来强化肌肉、使运动员在运动场上表现得更好的药物,则是另一个争议性的议题。一些统计报告指出,10%的高中和3%的初中校队健将,在父母和教练的允许下使用类固醇药物。最近一项由国家药物滥用研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sof Drug Abuse)做出的研究估计,大约有175,000名青春期的女生曾经至少服用过一次类固醇药物,比1991年多出一倍。大多数的家长对孩子服用这种药物还是抱着谨慎保守的态度。但是当美国最受推崇的职业棒球选手马盖尔(Mark Mc Gwire)也服用在棒球赛中“合法”的药物(别的运动不能使用这种药物)增进实力的时候,似乎我们对这件事又有了不同的看法。这大部分是因为马盖尔形象良好,是好父亲,又是大家模仿的对象所致。想把棒球打好的人会问,如果他可以吃药,那我为什么不能?如果这种药是可以吃的,那别的种药是不是也可以?

根据美国整形外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of Cosmetic Surgery)的报告指出,在美国有10%-15%的整形手术是为青少年而做的。这项统计还不包括刺青和穿洞。青少年、完美主义者,以及苛刻的评论家,这些人尤其容易相信一颗长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的青春痘(有哪颗青春痘是长对地方的?)就会毁了他们的生活,也容易接受为了成功可以付出任何代价的哲学:曲线优美的鼻梁、塑胸、平顺的耳朵……再怎么痛,再多的钱,都是值得的。最近《纽约时报》上有一篇有关青少年接受整型外科手术人数日益增加的报道,其中有些医师表示,他们在手术前会透过一定程序,了解求诊的青少年是自己想做手术,还是因为父母认为他们应该做而做。据《新闻周刊》(Newsweek)报道,1998年有1645个不满18岁的美国青少年做过抽脂手术,做过隆乳手术的则有1840人。

对一般态度上比较平和的人来说,上述的这些报道似乎听起来有些极端,但对于那些为孩子寻求手术或药物协助的家长而言,他们是真的很诚心地在做自己认为对孩子最有益的事。就算最有天分的游泳健将也难敌使用了荷尔蒙药物的对手。一个有难看的鼻子、缺乏自信的14岁小女生——其实几乎所有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有自信上的问题,起码在有些时候是这样——在做过整型手术以后,也许很快就会觉得心里舒服些。也或许她会失望、难过地发现,做了手术之后,她的生活还是一样,过去的问题也依旧存在,只是她不能再把问题归咎于自己难看的鼻子了。

在金钱充裕,又很容易找到解决方法的情况下,也许父母很难为了坚持原则而不采用这些方法。何不就把魔法棒一挥,或是用现代版神仙故事的方法,拿信用卡一刷,就解决所有问题呢?就这么一次应该没关系吧!如果整形医生愿意开证明,说手术是由于“鼻中隔弯曲”,说不定手术费用还可以由保险公司支付呢。

这么说虽然听起来有些古板,但是基于一些重要的原则,我们还是应该避免这些人为的加工,除非有真正医疗上的需要,因为这就是这议题的症结所在。如果这一次我们可以为目的不择手段,而且就只做这一次,那么或许这么做没关系。我们其中大多数人都曾经至少一次这么自我妥协过。但下一次呢,下一次赌注更大的时候你该怎么办?一旦你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下一个问题总在等着你。做父母的不只要为孩子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或许更重要的是——教导孩子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处理问题时心中当存的道德观念。如果我们用这种“订做小孩”的方法来养育孩子,只怕我们所做的跟我们想要的,这两者之间的鸿沟会越来越深,甚至无法弥补。

孩子的缺点并不代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此同时,我们也加深了“有机会”和“没机会”的这两种孩子之间的鸿沟。在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的同时,也就是希望别人家的孩子落后,这当中的关系让我们想起来有点不舒服,但现今我们对孩子的期望,的确有排他的倾向。许多时候,当我们对孩子的学校不满意的时候,我们不是花力气和学校沟通,找出问题的根源,而是把孩子转到私立学校(这么做,起码我们可以得到那种付完钞票,等着回收成果的满足感),或是干脆全家搬迁到房价高昂的明星学区。谁能说我们这样做有错?当事关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当然不愿意他们成为教育的实验品,而且这些公立学校的实验教学法,可能要等到20年后我们住在老人院里坐在摇椅上看报纸的时候,才读得到它的成效。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想从这广泛的社会变迁中获益已经来不及了。就算真的有这么一天!

然而讽刺的是,我们所用的方法所产生的结果往往跟我们的希望和梦想背道而驰。我们竭尽所能地让孩子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或是我们想要他们拥有的东西,事实上是在破坏他们内在的安全感和福祉,而且我们所教给他们的方法,正是我们不希望他们未来在人生路上所使用的。当我们鼓励孩子去从事社区服务,因为“大学甄试可以加分”时,我们灌输给他们的并不是正确的价值观。这并不能促使他去关心父亲患了白血病的朋友,或是站起来反抗欺负新生的同学;也无法鼓励他用仁慈宽容的心对待身边不幸的人。试图打造自己想要的小孩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是,他所注重的是孩子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孩子的表现,而不是孩子原本是个什么样的人。

孩子得到的信息是:他们永远不能对自己原本的样子感到满足或欣慰,他们应该记取自己的不足所带来的痛苦,而且为此奋发图强;他们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来充实自己,以求进步;他们应该学习人生并非坦途,而且要尽早记取这样的教训;他们应该知道没有不劳而获的事,连爱和尊重都不例外;不论任何的事情,都需要经过一番努力才能成就,没有人会平白无故地爱原本的那个他;一个人最重要的目标是成就,是赢得旁人的仰慕,好性情并不重要,亲情友情也是其次。就像前面那位同学精辟的文章里提到的,现在的学童一定得超棒、超优秀,不然你就什么也不是。

这是不是很极端?当然是。我们之中大多数人尽心尽力地支持孩子的每一分努力,给他们许许多多的爱和正面的回馈。但是,我们为孩子安排的这种生活,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们这么做,告诉孩子的又是什么呢?我们的迫切,告诉他们的是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关系重大、会有影响的。他们上课后辅导班才艺班,参加校队训练、各种竞赛,我们对他们生活中每个层面的表现,包括学业、运动、人际关系、外表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注意力,都在不断提醒孩子他们可以,而且应该表现得更好。而且这就是人生中最该在乎的事。这就像是你的上司或另一半告诉你,你有多棒、他们多欣赏你,不过呢,只要你再加把劲,每天下午再多练习个45分钟,下次你一定会表现的更好!这些话底下的含意不难解读,不用想也知道,意思就是:“你其实没有那么棒啦!”

孩子在这许许多多的活动、课程和课外辅导中,所得到的就是这样的信息。这就是我们努力让孩子力求完美所得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难怪有那么多孩子累垮、放弃,或是用行动抗议。

为什么这种“订做小孩”的养育方式那么具有破坏性呢?因为这种做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有缺陷的。那位每天跟你在一起、不完美、处于前青春期的孩子——紧张时会咬自己的头发、真的真的很讨厌弹钢琴,而且连最基础的代数都概念不清——在下意识中得到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信息,那就是父母对她经营生活的能力非常没信心,也不认为她未来会有什么成就。当然,有父母在身边很幸运,因为这些孩子不能没有父母的照料;但是除非孩子能找到方法把种种缺陷弥补起来,否则这辈子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到最后,孩子的情况会与父母原本的期望正好恰恰相反:父母希望孩子发展健全、自信满满,又有能力在必要的时候说“不”;但最后他们却变得没有安全感、自觉笨拙而且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面对不合理的事情时也不会说“不”,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整个制度是建立在不正确的观念和错误的信息上。孩子的缺点并不代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或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生命和成长的过程并不是用简单的直线可以勾勒出来的。我们不能用学业、运动,或事业上的成就来衡量一个人;不仅如此,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的经验中了解,小学五年级的成绩跟成人后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论这个礼拜最夸张的研究报道说了些什么,或是最引人注目的少年才俊看起来多么令人钦羡。然而我们就是没有办法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且在生活中依此来判断。良好的学习成绩和人际关系的确和未来的成功有些许关联,然而当我们要求孩子要这样那样时,回头想想,我们当中有几个人自己小时候有那么优秀的?就算高三那年吧!我们能预测自己未来会怎样或是做什么样的工作吗?对物质条件极度缺乏的孩子来说,也许真的早期的一个错误就会毁了他的一生,但对一般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而言,他们有许多重来的机会。有许多孩子就利用这样的机会为自己创造出非常不错的前途。

我们这么做,就好像只有少数名校才能提供孩子成功之路一样。我们都知道事实不完全是如此(不过说真的,有些风景从奔驰车的后视镜看出去真的比较美)。事实上,哈佛对大学生而言并不是最理想的学习环境,在那儿为大学生授课的大部分是研究所的学生,想要和哈佛的一些大牌教授有直接的互动,那可是难如登天。

童年是一个准备的过程,不是成就的本身

美国这个国家提供给年轻人的是许多不同的选择。一位绝顶聪明又热爱飞行的年轻人看了许多学校,最后决定俄亥俄州立大学是自己最好的选择。事实也的确如此。他进入航空科学系,成绩优异而且一步一步朝着测试飞行员的梦想前进,虽然父母为了他的安危着想希望他选择其他行业,但他们依然以他为荣。这孩子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而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大器晚成的人也不少!就像这位年轻的飞行员一样,许多人最后并不完全像高中毕业那年大家预测的那样。高中毕业20周年同学会里,不总是充斥着八卦流言:那个相貌平平的女生变成了电影明星;那个最讨人厌的男生变成事业有成又富有的大帅哥;而那个以前最爱搞笑的,现在竟然在名校当起教授了;一个大家归类为不良少年的孩子,现在成了受人尊重的名律师;而左邻右舍公认最有前途的孩子,却在进入长春藤名校的第一年车祸身亡。

人生没有绝对的保证。随着我们所度过的每一日、我们所做的重要决定、为进步所做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慢慢的在转变。其中有许多错失的良机,也有柳暗花明的转机。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许多错过了的机会、错误的抉择,以及最后一分钟否极泰来的经历。人类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套一句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的话,人性如同弯曲盘错的木材,想要用这样的材料做出笔直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现今在美国,不管是对身为父母的我们,或是对小孩来说,被要求的标准都太高了!我们被误导而以为父母有能力,甚至有权力和责任,掌控孩子人生中的一切。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把教养孩子看得过分严肃,也过分重视孩子在个性上一些暂时性的特质和人生中过渡性的现象。请记得,童年是一个准备的过程,不是成就的本身。孩子的人生是属于他自己的,我们不应该再企图帮孩子过他们的人生。

我们并不是建议父母忽略孩子不正常、冲动的、不成熟的,或反社会的行为。类似这样的行为父母当然要特别注意而且要加以评估,但不是每个小缺点都要去纠正,或是每段冤枉路都要想办法去补回来。对孩子来说有些事是天生的,而对父母来说有些事再使力也是徒然。就像长一辈的人说的,孩子的某些行为只是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的过渡现象而已,尤其在青少年期,孩子总喜欢去尝试不同的角色,想试试看哪一种最适合自己。如果我们能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并且相信我们养的是一个好孩子,在我们的支持下,能自己想清楚自己该做什么,那么只要我们准备好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随时伸出援手,孩子便有可能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在孩子尚不成熟,又缺乏安全感的这段时期(记得,这两种情况对孩子来说都是很自然的),他们需要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信心,以及对他们原本的本质和未来种种可能性的尊重。

如果孩子看到在父母眼眸中反映出的自己是正面的,他们会更有力量、更有勇气进一步去追求、去体验人生,且极有可能就此稳健地迈入未知的未来,并成长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但如果孩子在我们身上看到的,是父母对他能力的不信任和疑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可能会反抗,或往往在过程中把自己的人生弄得一团糟,或就此认定自己是个没有希望的失败者。

这对父母是一项挑战。我们必须放弃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孩子的性格可以而且应该被塑造成某种大人想要的模式。从我们自身的经验——我们以前也做过小孩——就知道这种做法显然是错的。或许,我们最好学着用创伤治疗团体常用的这个颇具智慧的原则来养育我们的孩子:“上帝赐给我一颗平静沉着的心来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事,赐给我勇气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并赐给我分辨两者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