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法制教育八年级(上)
42804700000004

第4章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未成年人大多接触社会较少,社会经验不丰富,再加上年龄小,辨别好坏能力较差,容易上当受骗,染上不良的行为。学校和家庭要负担起教育孩子的义务,及时发现和防止未成年人沾染上不良行为,使未成年人度过一个平安稳定的学生时代。

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应知道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有哪些,避免不良行为在自己的身上发生。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

夜不归宿父母忧

于雯丽(化名)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一位懂事的女孩,按时上课,按时回家,是老师公认的好学生、父母疼爱的好女儿。可是,这天晚上,父母都吃完晚饭了,于雯丽仍没回家,于是家人连忙打电话问她的班主任和几位要好的同学,都说不知道她去哪儿了。父母担心极了,连忙又向所有的亲戚打电话询问,准备如果仍然没有音讯就去报警。第二天一早,于雯丽回来了。经父母盘问,才知她下学后经过电影院时,碰上有人在退票,而上映的几部电影又是她非常喜欢的国外大片。她思想斗争了半天,还是决定看电影。看完通宵电影,天已经亮了。听到这个解释,父母的心放下了。父母对她进

行耐心的说服教育:一个中学生不能独自在外夜不归宿,这不利于第二天的学习,更容易发生意外侵害。于雯丽听了,也感到有些后怕,她向父母和老师保证,以后决不再夜不归宿,以免让父母老师担忧。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未成年人夜不归宿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尤其对偶而一次的夜不归宿,要及时查明原因。因

为未成年人正处在对未

知事物猎奇的年龄,容易因为好奇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产生,父母的及时干预和教育,会避免悲剧的发生。

青少年朋友,在知道夜不归宿的种种危害后,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

打架斗殴是违法行为

穆林(化名)是初二的学生,父亲早年病故,他自小就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妈妈再婚后不久也由于意外事故撒手人世,继父不但脾气暴躁,而且嗜酒如命,每次喝醉了酒,都要对穆林暴打一顿。日子一长,穆林也习以为常,并且还渐渐地染上了他继父的这种坏习惯,变得刁钻古怪,性格偏激。他在与同学相处时爱搞恶作剧,同学稍有不满他便仗着身体强壮对同学挥拳头,且脏话连连,引起同学们强烈的不满。学校和老师对经常打架的穆林多次进行教育,效果都不明显。

通过走访和调查,班主任了解到穆林的身世,于是找到穆林的继父多次谈心、交流。对他说:父亲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穆林经常在学校打

架动粗,其中家长的示范行为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如果帮助孩子改正斗殴的恶习,老师和家长需要共同努力。穆林的继父听完后说:“过去是我不对,我不会再这样对待穆林了。”

在老师的帮助下,穆林的继父改变很大,他密切配合老师,主动关心、教育穆林。穆林非常受感动,他身上的恶习一天天在减少,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穆林已经下了决心,要团结同学,决不再打架斗殴,争取做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继父眼里的好儿子、同学眼里的好朋友。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是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打架斗殴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如果把别人打伤了,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而且还会受到来自学校的行政处分,影响自己的前途。如果在打架斗殴过程中造成对方重伤或死亡,那么还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别人把自己打伤了,不仅痛苦,还会耽误学业,一旦造成更加严重的恶果,岂不要抱憾终身?

未成年人身边大都是同学、老师、邻居,这些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如果因为喜欢打架、骂人而失去这么多的朋友,自己就会在社会中日益孤立。基于以上原因,青少年朋友一定不要打架斗殴,应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违法和犯罪是一回事吗

违法与犯罪是紧密联系的,但是,它们并非完全是一回事。犯罪一定是违法,但不能说违法都是犯罪。因为除了《刑法》之外,还有《民法》、《婚姻法》、《劳动法》、《选举法》等许多法律,违反了这些法律也是违法,但违反了上述法律,不一定就是犯罪。

打架斗殴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赌博恶习染不得

家庭条件优裕的胡万林(化名)刚上初中时,因为生活上一时难以适应,所以常到校外的小饭馆去吃饭,去的次数多了,他便与店主的儿子——一名社会小青年相识并成为“好朋友”。店主的儿子经常和几个青年在一起玩牌赌钱,并劝胡万林也玩。时间长了,胡万林经不住劝说,时不时也与他们玩上几盘。开始时赢了几百块,他便沾沾自喜。可是后来再赌时,就开始不停地输,有一次竟然输掉1000多元。

胡万林每月的生活费和零花钱虽然不少,但一下子要还这么多钱,实在不敢向家里要。当债主向他几次要钱不成发出威胁时,胡万林害怕了,他深知这些人为了钱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

这一天,同寝室同学的父亲来看儿子,走时给这位同学留了一些钱。因为天色已晚,银行关了门,那位同学就把钱放到柜子里锁上了。胡万林见此,邪念顿生。当天晚上,同学们都上晚自习后,他砸开那位同学的小柜子,把约莫800元钱偷走。并不复杂的案情很快便真相大白。学校对胡万林进行了处分。追悔莫及的胡万林惭愧地说:“都是赌博的恶习害了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的,属于不良行为。

赌博容易使人嗜赌成性、好逸恶劳、不务正业,还容易引发其他的违法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朋友正处于身心茁壮成长的时期,千万不能让赌博这种恶习毒害了青春,否则会一失足成千古恨,等到酿成大错,后悔也迟了。

如何矫正未成年人赌博行为

对未成年人赌博行为的矫正,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决依法打击赌博犯罪,同时抓好社会禁赌,把赌博的势头压下去。对未成年人赌博行为的矫正,是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减少和削弱社会上的不利因素,是预防未成年人赌博行为的根本途径。

二、针对群众参与赌博的现象,必须将普法教育与禁赌教育相结合,使广大群众,包括未成年人在内,提高对赌博危害性的认识。

三、开展家庭禁赌活动,使家长明白赌博对未成年人的危害。父母以身作则,不参与赌博活动,特别是有赌博恶习的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尽快彻底戒赌,还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四、对有过赌博行为的未成年人,应细致耐心地进行个别教育。要给他们分析赌博的具体害处,同时鼓励他们参加别的富有趣味的正当活动。学校应与家长密切配合,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一步步脱离赌博活动。此外,还要重视被迫性赌博行为的早期预防。

读了本文,我们交朋友时应该注意什么?

吸烟、饮酒对未成年人危害极大

石磊(化名)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老师一再教育他们:吸烟、饮酒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正在上学的学生更要禁止沾染烟酒。但是,石磊却不这样认为,他说自己都快15岁了,都成小男子汉了,不吸烟体现不出男子汉的魅力,不喝酒显不出男人的豪爽。看古今中外英雄,哪个不能喝上半斤八两的……他甚至提到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传说。就这样,不听劝告的石磊渐渐沾染上了吸烟喝酒的不良习惯。

石磊抽上烟,觉得吃饭不香、觉也睡不好。短短数周下来,他竟瘦了好几斤。石磊面黄肌瘦,成天无精打采,神情恍惚,有一次烟抽过了头,竟晕倒在教室里,幸亏被同学及时送往医院。医生说这是因为过量吸烟,尼古丁和烟碱中毒,长此下去,身体就垮了。石磊此时才感到了吸烟的害处,发誓要改掉这种恶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吸烟喝酒对人体的危害举世公认。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未成年学生,身体的各种器官十分娇嫩,大量尼古丁和酒精的侵袭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未成年学生思想单纯,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早期,沾上吸烟与喝酒习气后,给思想、行为都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可以说,对未成年人来说,烟与酒是一种涣散剂,使人意志消沉,陷于其中不能自拔。

喝酒过量或是空腹喝酒会导致胃出血、肝硬化而危及生命。另外,吸烟、喝酒还可能助长未成年人形成高消费的生活态度,甚至形成畸形的金钱欲。所以,未成年人千万要远离烟酒。

如何矫正未成年人吸烟、饮酒的行为

矫正未成年人吸烟饮酒的不良行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重视社会环境。社会良好的文明环境,是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吸烟与饮酒的根本措施。

首先要认真落实对未成年人、中小学生的禁烟和禁酒教育,同时严禁对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等。

二、重视家庭环境。家长首先要尽力做到在子女面前不吸烟和不饮酒或少饮酒;其次,要进一步做到家庭中来往客人也坚持这点。对于出于好奇心而吸烟饮酒的未成年子女,家长要严加管教,不能姑息。如发现孩子成瘾,应与学校联系,并对自己子女采取切实有效的管教办法。

三、重视学校环境。全体教师要做到不在有学生的场合吸烟与饮酒;学校应组织有意义的“禁烟”等宣传活动,让中小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吸烟与饮酒危害的认识;发现吸烟与饮酒的中小学生,学校不能简单处罚,重要的是要加强个别指导和个别矫正。

四、心理治疗方法。为了促使未成年人成功地戒烟,可采取下列心理疗法,如:厌恶疗法、价值改变、切断消极影响源、增强压力法等。

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受到烟酒的危害?

远离致命的毒品诱惑

上初中二年级的慕日华(化名)单纯开朗、活泼好学,在家里和校园里都是大家公认的好孩子、好学生。慕日华家的隔壁住着一个自称是做生意发大财的青年人。一次,慕日华跟着好朋友到他家玩,见屋里有好几位男女正在吸食一种粉状东西,神情就好像进入了天堂,屋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奇怪味道弥漫着。那位邻居说,这是好东西,问他们要不要尝一尝。慕日华见状马上走了。

又过了几天,慕日华放学回家,见到邻居的屋门开着,慕日华喊了几声,没有动静,进去一看,这位邻居青年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他连忙回家告诉了父母,并通知了急救中心。此后

,那位邻居再也没有露面。爸爸告诉慕日华,他是吸毒过量死掉了。吸毒?慕日华为那天的经历感到后怕,连忙把事情告诉了父母。

爸爸听了后,表情严肃地对慕日华说:“毒品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它像毒蛇一样,会要了每一个试图靠近它的人的命。不管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永远都要远离毒品。”慕日华听了,郑重地冲爸爸点了点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吸食、注射毒品是严重危害社会风气的违法行为,也是法律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之一。

当前,未成年人吸毒几乎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发达国家中,未成年人吸毒尤为普遍。在美国,吸毒者许多是十几岁的未成年人。在意大利,吸毒贩毒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人吸毒后公然在繁华街道上行凶作恶,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未成年人吸毒也日益严重,不容忽视。随着毒品的日益泛滥,预防未成年人吸毒的任务越来越重。吸毒上瘾的未成年人当中,大部分是因为空虚无聊或者好奇而沾上毒品的。

学校与家长应该注意教育孩子,使其认识到毒品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东西,告诫他们要远离毒品。

如何防止青少年吸毒

防止青少年吸毒,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加强自我保护防范意识。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我修养,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水平,充分认清吸毒对人类和个人的严重危害,加强自我保护防范意识。筑起心灵中的防毒长城,是抵制毒品侵害的内在力量,也是防止吸毒的主要屏障。

二、彻底消除好奇的吸毒诱因,不做毒品的牺牲品。

好奇,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属于原始性动机。人天生具有探奇心理。一切负面的恶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好奇而又缺乏正确认识所导致的。很多人并非不明白吸毒的严重危害,却往往受好奇心理的驱使,成了毒品的牺牲品。因此,青少年要彻底消除好奇的吸毒诱因,不做毒品的牺牲品。

三、坚决杜绝要命的第一口,牢牢把住防毒第一关。

做任何事情都有开始的第一步,吸毒也是从第一口开始的。因此,青少年要杜绝要命的第一口,牢牢把住防毒的第一关,这是至关重要的。

四、如果染上了吸毒的恶习,要立即下狠心强迫自己到戒毒所戒毒。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决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受毒品的毒害,为此,社会方方面面都应行动起来,教育青少年远离毒品,加强自我保护防范。

青少年朋友,毒品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应该怎样预防毒品的侵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