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空中国:华尔街的新阴谋
42803600000064

第64章 实现贸易逆转

美国打击、做空中国,其实是为了更宏伟的戏剧——让中美之间的贸易形势发生逆转。

看似中国赢得大量顺差,但由于美国投资在中国外商投资中占据大比例,而中国的顺差很大部分又都是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创造的,所以实质上,美国企业从中国发展中获得最大利益。例如,通用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获利颇多;波音公司也得到不少来自中国的订单;与此同时,美国从中国进口了大量廉价物品,这些等于给美国消费者提供了低价商品,他们付出更少的钱,得到更多的东西。所以,中美经济贸易总体而言是相对平衡的——中国赚取低端利润,美国赚取高端利润,尽管中国利润不能与美国利润相提并论,但这是产业分工的必然,也就是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是互惠互利的,但其中存在一个至关重要的矛盾,那就是前面所述的“特里芬难题”,美国无法长期维持贸易逆差。再者,中美作为国家,两者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这就决定了双方不可能发生面对面的大战,但竞争是绝对的,中美之间经济战争与经济互利合作是一条曲线的两个波段,无法避免。

像于蔻驰这样的高端零售商,在2011年底宣布准备在2012年增加中国市场上的店面40%,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经济转型,从出口型转向内需型,所以把中国市场作为它们业绩增长前景的核心。2011年,国GDP年增速基本保持在9%上下,投资增幅25%左右,社会零售总额增幅17%左右,进出口增幅15%左右,似乎这有“软着陆”的意思。而且,长期看,中国经济的内需消费非常强大,毕竟这是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且中国经济城市化率现在也只有一半,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再者,中西部地区尚属未完全开发地区,发展空间巨大,也是潜在的大市场,因而,总体来看,中国“内需”的潜力是巨大的——但是,这是长期,而不是现在。

2011年1月到10月,中国的零售额平均增加17%,这看似是一个强劲的增长,似乎预示着国内消费将成为经济长期发展的发动机,但是,别忘了这时候的通货膨胀有多么严重,所以,这17%中包含很多通货膨胀的成分,并不可靠。相反,消费占GDP的比重多年来一直在下降,2011年已经降至33.8%。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其实一直靠两个动力支撑:出口和投资。但是自从2008年以来这两根支柱已经越来越不稳,至2011年底可以说已经摇摇欲坠,至少出口这根已经坍塌;投资这一根还在努力支撑——30年来推动该国发展的出口增长正在下降;投资或许还能再发挥两年的拉动作用,但政府支出已经造成了大笔政府债务。国内消费的确在中国经济当中有发挥更大作用的空间,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它什么时候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

事实上,早在5年前,中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需要重新平衡经济,使其转向消费导向,而且也已经采取了措施,比如,向购买家用电器和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但这些举措在不过是一些小动作,在调整经济发展方向上是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5年过去了,中国仍然在维持出口增长模式。而这种模式正日益变得不可靠,全球经济在2008年衰退时,政府增加开支弥补出口下滑,导致中国经济变得更加“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的时候,但是,转型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滑时,进行大动作提高消费显然很危险。在当前经济低迷时期,消费前景不令人乐观,事实上,三种因素决定了转型的困难:一是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一直在下降,尽管10年来中国的工资每年增长12.5%,但国内消费在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二是经过全国的房地产泡沫后,原本中国的家庭财富中大约一半是由房产占据的,当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房地产财富的负面效应也就显现出来,即那一部分财富大为缩水,这导致家庭财富价值大为贬值,更降低了消费信心;三是2012年及以后降低利率,那么贷款利率下降必然伴随存款利率下降,因此会进一步抑制家庭收入。

尽管一直在强调转型,但事实上最需要的应对目前的经济低迷,而手段又不多,所以只能继续采取2008年那样的做法,必定会迫使银行增加贷款来挽救经济。

2011年12月12日渣打银行公布报告称,中国今年经济活动的一半来自投资,高于2008年的43%。“但在大多数现代工业国家,消费才是经济的主要支柱。”目前,中国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欧洲危机蔓延和美国复苏乏力,以及中国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将迫使中国加大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作用,减少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现在经济发展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可能远远超出预想;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越来越趋于冷化,昔日热火朝天的景象一去不复返,出口大幅下降已对沿海地区企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爆发大量劳资纠纷,这又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实际上,美国迫使中国转型为内虚型经济体,这既是遏制中国发展,又是为美国制造业谋划,因为美国预测,“中国未来5年内的进口将超过8万亿美元。”

未来数年甚至10-20年,中国肯定要积极扩大进口,以此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这正是美国想要的,也是从战略上作空中国的一大目的,即把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地位逆转,随着美国转向制造业大国,中国则转变为消费大国,美国开始向中国出口制造业产品。这正符合美国所提出的“5年计划”。美国对此已经有所估算,即中国5年进口8万亿美元商品,就相当于每年进口1.6万亿美元,而美国2010年商品进口总额为1.9万亿美元,即中国5年的进口额接近美国一年的进口额。对于重新转型为制造业大国的美国来说,把产品卖给十多亿中国消费者,这无疑是了个巨大的商机。花说白了,中国的转型实际上是在为美国转型。

做空中国之后,中国不得不转向内需型增长,但这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内需型国家需要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而被做空的中国,遭受打击最大的就是中产阶级,实则,拉美、巴西、阿根廷等国在上世纪被做空就是中产阶级被做空,而失去了中产阶级的国家是不可能转型为内需型国家的——所谓内需型就是依靠庞大的国内消费,而中产阶级是国内消费的主力,它如果不存在,国内消费又从何谈起?

不过,美国并不着急。